书城文化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28358200000008

第8章 从蒙昧到文明的跃迁——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人(3)

阿依莎在《古兰经》经注学方面也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她自幼就从父亲口中听到并熟悉了不少《古兰经》的经文。与穆圣生活在一起后条件更加优越。许多《古兰经》经文颁降时,她几乎都在穆圣的身边,以至于她的居所有“启示颁降处”之称。她最了解这些经文的颁降背景,对其意义的理解亦最深。一有不理解之处,她便马上请教穆圣。

在教法方面,阿依莎也有深厚的学识,被认为是圣门弟子中能够创立教法的学者之一。人们向她请教问题,她以《古兰经》和圣训作答,如果在《古兰经》和圣训中没有具体明确的依据和说明时,她便根据《古兰经》、圣训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解答问题。

除了具有丰富的宗教知识,阿依莎还熟悉阿拉伯古典文学,了解阿拉伯宗谱学及阿拉伯传统医学。

阿以莎的文学素养很高,从小就背记了许多古典诗歌,一旦触景生情,便会吟诵出口。阿以莎喜欢作诗,口才出众,语言功底深厚。若有人在她跟前说错话或发音不准,她都会予以指正。她的诗作、演说甚至一些谈话和祷词,音韵铿锵,文采斐然。阿拉伯宗谱学是关于阿拉伯各部落的历史沿革以及各部落之间交往关系的历史学科,在蒙昧时代,阿拉伯人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知识。阿依莎的父亲艾布·伯克尔是古莱氏部落的首领之一,也是他们中最熟悉宗谱学的人,对阿拉伯各部落及其大大小小的支系都了如指掌。阿依莎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这门知识,使她对阿拉伯各部落的兴衰历史、人物事件以及民间掌故都很熟悉。

阿依莎对当时的阿拉伯传统医药学也有所了解,这使人们感到奇怪,因为她的宗教知识来自于穆圣,来自于《古兰经》和圣训;她的文学知识和阿拉伯宗谱学知识来自于她的父亲,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阿依莎并不曾专门学医或行医,可她的医学知识又从何而来呢?原来,她的医学知识来自于她的细心观察。穆罕默德晚年多病,常有各地的医生前来给他治病,并给他详细讲解病情。细心的阿依莎就是从这些医生那里学到了不少医疗知识和治疗方法。

阿依莎并不因为自己知识丰富而骄傲自大,她非常谦虚,而且总是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更多人,努力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教育劝化周围的人。阿依莎十分关注社会事务,尤其关注妇女事务。蒙昧时期,阿拉伯妇女的地位极为低下,伊斯兰教兴起后,大大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

阿依莎为将妇女从蒙昧社会的黑暗中解放出来做了巨大努力。妇女们遇到什么困难或不幸,都会来找阿依莎。例如,有一次,一位姑娘来找阿依莎,说她父亲将她许配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阿依莎非常理解和同情她,便让她留下来,并将他的情况告知了先知,先知解除了这一包办婚约。

阿依莎的地位、学识和人品,使她成为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良师益友,也使她成为伊斯兰文化史上最有影响的女性。她的名字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几乎家喻户晓,世界上有多少穆斯林男子取名穆罕默德,便会有多少穆斯林女子取名阿依莎,因为她是一位学识广博、富有才华的知识女性,是历代穆斯林妇女所敬仰的楷模。

伊斯兰的诗人——哈桑·本·萨比特和卡尔布·本·祖海尔诗人哈桑·本·萨比特(约公元563—674年)原是麦地那赫兹莱吉部落的喉舌,在与奥斯部落诗人的斗诗中闻名遐迩。曾相继与迦萨尼国王及希拉国王接触,在宫廷中为国王歌功颂德。60岁时归信伊斯兰教,诗风和内容随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正好反映了阿拉伯诗歌从蒙昧时期到伊斯兰时期的演变。哈桑在归信伊斯兰教后写了大量伊斯兰题材的诗歌,抨击当时反对穆罕默德的古莱什族,颂扬穆斯林的勇敢,深受穆罕默德赞赏,因此有“先知的诗人”之称。伍麦叶朝初期追随首任哈里发穆阿威亚并受器重。

另一位著名的伊斯兰诗人是卡尔布·本·祖海尔(?—645或662),他是蒙昧时期著名诗人祖海尔·艾比·苏勒玛之子。自幼受父亲熏陶和培养,在伊斯兰教初期诗作已颇享声誉。

诗人早年因攻击伊斯兰教而受到穆罕默德的警告,后经其兄调解去麦地那向穆罕默德请求宽恕,穆罕默德见其醒悟改悔,便宽恕了他,卡尔白感激不已,当即吟赋了长诗《苏尔坦离去了》,盛赞先知的宽容大度。当他吟读到“使者是一片光明,照亮人间,是真主抽出的一把青锋宝剑”这一节时,穆罕默德脱下自己的斗篷,披在诗人的身上,以示宽宥和褒奖。诗人也从此归信了伊斯兰教,并因此而遐迩闻名。

据说,伍麦叶王朝首任哈里穆阿威叶(?—680年)后来以两万金币买下了这件斗篷,他以后的数任哈里发均披着这件斗篷出席各种庆典。

《苏尔坦离去了》这首诗也以《斗篷诗》或《衮衣颂》之名不胫而走,传遍阿拉伯伊斯兰世界。

《苏尔坦离去了》共58节,其中包括了对爱情和大自然的描写以及对先知穆罕默德及其迁士的赞颂等内容。诗风古朴,语言精练,热情洋溢,成为阿拉伯文学史上的诗歌名篇。下面来看其中的诗句:

我说过,请任我择路向前,

慈主所命定的总将兑现。

任何人,纵然毕生安全,

总有一日被架起遭受清算。

闻听主的使者已对我警告,

我渴望能求得先知的赦免。

真主把《古兰经》为使者颁降,

其中的警戒晓谕处处可见。

先知啊,且慢因谗言把我责难,

我本无过,纵有流言纷传。

使者是一片光明,照亮人间,

是真主抽出的一把青锋宝剑。

当古莱什族许多人皈依正教,

发言人便在麦加传出迁徙宣言。

与辅士会合后不再势孤力单,

不再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诗中流露出诗人赤诚的悔过之意,在赞美先知穆罕默德的同时,把他誉为真主闪光的宝剑,迷途中的人们在这把照亮寰宇的宝剑指引下,纷纷加入伊斯兰教。比喻形象贴切,富于艺术感染力。《苏尔坦离去了》一诗发展了蒙昧时期阿拉伯诗歌“颂扬”和“忏悔”的主题,开创了伊斯兰文学中忏悔诗的先河,对以后同类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许多诗人写作忏悔诗、颂扬宗教领袖的范本。

在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献中,“圣门弟子”有特定的含义,阿拉伯文原文叫“艾苏哈布”,是“同伴、伙伴”的意思,汉语意译为“圣门弟子”,指的是在穆罕默德时代追随他的人。忝列“圣门弟子”的条件是:(1)必须是与先知同时代的人,而且要亲眼见到过先知;(2)必须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也就是说,所有见到过先知的穆斯林都是“圣门弟子”,因此,“圣门弟子”的数量是相当多的,约有11万人,著名的也有数千人。所有见到过“圣门弟子”的穆斯林则称为“再传弟子”,所有见到过“再传弟子”的穆斯林称为“三传弟子”。在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上,这三代人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认为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上最优秀的先辈,其中“圣门弟子”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们是彻底改变了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的一代精英和豪杰,因此,一个个“圣门弟子”的生平事迹,便是历代阿拉伯人广为传颂的历史故事。

黑奴比俩里

公元7世纪时,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黑人总被视为卑贱的代名词,即便是在使者传播伊斯兰教初期的阿拉伯半岛,黑人的血统与肤色注定了他们的命运与低劣和卑贱相随。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比俩里的埃塞俄比亚籍黑奴,在麦加以自身的坚韧和勇敢向世人表明他同为人类的平等权利。

当时,比俩里还是麦加城一个叫伍麦叶·哈拉夫的人的奴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比俩里聆听到麦加伊斯兰教宣传者的教导,令他耳目一新,使他忘记了自己身为奴隶的卑贱地位,在他自认为天生就是一片黑暗的心灵中燃起一缕光亮,他平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于是,比俩里毅然决定归信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