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必先调五脏
28349100000074

第74章 太溪穴:治疗慢性肾病的良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输穴,“太”为尊贵,意为人身诸经贵气都要归于此穴。太溪穴是补肾大穴,有平衡协调阴阳之功,既能滋阴降火,又能培元补肾;既可治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神疲嗜睡、头昏目眩,又能治肾阴虚引起的慢性咽喉炎、心烦心痛、失眠多梦。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天按揉太溪穴3~5分钟,可以有效防治肾炎、肾绞痛、痛风等疾病。

太溪穴的取穴方法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该穴时,卧着或坐着,放松全身肌肉,并将袜子脱掉露出足跟部。用手拇指用力均匀地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反复仔细地按压,寻找感觉酸、痛、胀最为明显且为凹陷的地方,即为此穴的准确位置。

适宜症状

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水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还有人经常足跟痛,这也是肾虚的表现,应多揉太溪穴。

按摩太溪穴的方法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太用力以免伤及皮肤。

按摩提示

对于肾炎息者,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按摩太溪穴的作用

中医认为,太溪穴能激发人的先天之本,长于滋阴补肾、通调三焦,具有滋肾阴、壮肾阳、益肾精、纳肾气、调肾经的功效。临床上,凡肾虚病症或肾经循行所过部位病症,都可用太溪穴来治疗。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都可以通过太溪穴来治疗。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水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按摩刺激太溪穴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肾脏病患者‘应清淡饮食’避免长期高蛋白质饮食通常每日摄入的茎争千克体重0.5克蛋白质计算为宜。如果摄入蛋白质过多,其代谢废物一缸尿素氮等都需要由肾脏过滤排泄,只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为好。严重的心衰、水肿及需忌盐。

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麦片等),对大便便有利。

患者要适当多饮水,不憋尿。此外还要戒烟、忌酒。

高血压患者应定时测血压,合并严重的胸水、腹水、尿毒症性心包炎莨竭的患者,常会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的症状,需要及时调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