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必先调五脏
28349100000071

第71章 两个大穴平阴阳。何愁架上药生尘

元气之根在于肾而行于任督,所以李时珍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任脉主一身之阴气;督脉主管人的一身之气,任脉主管人的一身之血,这两条经脉掌管着阴阳、气血,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也可以说,人就活在这两条经脉上。打通任督二脉调理全身的气血,促进全身气血循环,以保证身体的阴阳平衡,这是养生的根本。

任督两脉在头顶相交于“百会穴”,它能够接受天地自然间的精气,所以被称为大天门。“天门”打开了,人体才有可能与宇宙交换能量信息,实现“天人合一”而养生。另外,任督二脉下交于会阴穴,它能疏通经脉,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

百会穴为阳接天气,会阴穴为阴收地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两脉上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百会穴和会阴穴是人体的一条中轴线,无论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要保持这根中轴线的中立,倘若它偏失一方的话,就属于阴阳偏失。因此,这两个大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非常重要。

激活百会穴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描绘了一位绝世高手——藏经阁扫地僧,面对武艺超群的慕容博、萧远山,他只在他佃头顶上一拍,俩人顿时倒地,不省人事。小说虽为虚构,但扫地僧所拍之处确为人体头部要穴——百会穴。

百会穴,归属督脉,为手足太阳经、督脉经、足厥阴肝经之会。因此,也叫“三阳五会”,意为百脉在此交会。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百会穴是“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按《针灸甲乙经》之骨度分寸,前后发际之间为十二寸,百会穴是在距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处。如旋毛居中者,旋毛中央恰为百会穴,该处的颅骨凹陷在头部最为明显,也与“陷可容指”的记载相符。但很多人都采用“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或“两耳尖直上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之交点”的取穴方法,这样找到的穴位位置与《针灸甲乙经》所描述的位置是有点偏差的。因此,结合自然标志,将此穴取在两顶骨结节中间,颅骨明显凹陷处(如黄豆般大小)方为准确,再按两耳尖连线中点为第二条件。

百会穴是中医里益气壮阳的首选穴,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经常刺激该穴可以调节心、脑血管功能,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升阳举陷、通督定痫、延年益寿。该穴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眩、惊悸、健忘、宿醉、低血压、尸厥(状如昏死。可见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脑震荡等)、中风不语、癔症、耳鸣、失眠、鼻塞、脱肛等。

刺激百会穴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其一,按摩法。端坐,可用拇指端呈圆周状按揉,以百会穴发热为度。其二,叩击法。可将右手空心握拳轻轻叩击,每次约108下。其三,灸法。隔姜灸3~5壮或温灸至局部稍见红晕为度,每天1次,每月20次,本穴常可累计灸百余壮。

百会穴的作用还很大,用艾灸百会穴治疗耳性眩晕(梅尼蟆综合征)疗效较好,一般艾炷灸1~2次,症状就会消失。可用艾条悬灸法,采用温和灸或雀啄灸。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与百会穴保持约一寸距离,使患者感到灼热而无灼痛感;雀啄灸是点燃的艾条一端与百会穴之间并不固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以上两法每次灸15~20分钟。

艾灸百会穴不但对耳性眩晕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对同时兼见的耳鸣、耳聋等症也有效。还有一些脑中风患者,有肢体偏瘫合并失语的症状,用中药熏蒸百会穴也有一定的疗效。通过百会穴治病可达到一穴补诸阳,全身经络均畅通的疗效。

药物贴敷法是将人参、红花、三七等中药研成细末放到一个特制药袋中,并将其固定在一个线帽里,让患者戴上帽子,袋中中药正好对准头部百会穴处,这样中药通过气味渗透,就可以从百会穴输送到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会阴穴的保健方法

会阴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属任脉,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经常按摩此穴,对协调和改善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增强脑垂体和肾上腺、甲状腺、前列腺、性腺的作用都大有裨益。此穴可用于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阳痿等症。

会阴穴的保健方法有三种。其一,提肾缩穴法。站立,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内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鼓起,将会阴肛门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共做36次。其二,点穴法。睡前于床上半卧半坐,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其三,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守住会阴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舒适无比。

另外,要想拥有健康的前列腺,可以在睡前按摩丹田和会阴穴,以达到防治前列腺疾病的目的。具体方法是:仰卧,两脚伸直,左手放在卒申阙穴(肚脐)上,用中指、食指、无名指三指旋转,同时再用右手三指放在会阴穴部旋转按摩,一共100次。做完后换手做同样动作。肚脐的周围有气海、关元等穴,中医认为是丹田之所,这种按摩有利于膀胱恢夏。小便后稍加按摩可以促使膀胱排空,减少残余尿量。会阴穴可以通任督二脉,按摩使得会阴处血液循环加快,起到消炎、止痛和消肿的作用。

体背部属阳,有一条从上到下沿脊柱纵向贯穿于背部的督脉。经常零空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辛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平日要注意背部保暖,千万不要睡卧潮湿、冰冷地板,背部要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