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必先调五脏
28349100000064

第64章 晨起叩天钟:延缓衰老的不传之秘

古语云:“百物养生,莫先固齿。”中医认为:“肾主齿”“肾虚则齿豁,肾固则齿坚”,牙齿松动与肾气虚衰以及气血不足有关。年老时,人的鼠精衰弱,牙齿就会早早脱落。所以,中医认为养肾精是护齿所必需的。

祖国医学中保健牙齿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叩齿。十二时辰养生法中提到:“卯时(上午5~7时),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可见,古人对牙齿的保养是非常重视的。

看牙齿好坏判断肾脏的健康状况

牙齿是反映人体肾脏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中医认为,健康人的牙齿洁白润泽且坚固,是肾气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现。

牙齿健康不仅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对全身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残缺,齿根外露者,多见于肾虚者或老人;牙齿干燥,甚至齿如枯骨者,多为肾阴枯竭,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重病;入睡后咬牙、磨牙者,多因胃热、虫积或消化不良等所致。

叩天钟的方法

所谓“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说的就是“叩天钟”。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仪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他器官也大有裨益。

注意:叩击时,要稍用力使其“噶嚼”有声,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咬伤颊黏膜和舌部;力量不宜太大,以不致引起疼痛不适为度。此外,有人强调按不同牙齿分别进行叩击,先叩击白齿(大牙),然后再叩击门牙、犬牙各数十次,因为这样可以使不同平面上的每个牙齿都能叩到,这种讲法是有道理的。叩齿完后,用舌沿上下牙齿内外侧转搅一圈,将口水慢慢咽下。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也是固齿的方法。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气实则齿更发长。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起到预防牙周病和龋齿的作用。人们为什么说牙好胃口就好呢?因为上齿属胃经脉络,健康的牙齿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可以促进消化。所以,三餐之后叩齿还能增强胃肠功能,帮助消化。而且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卯时叩齿最好

卯时指早晨5~7时天亮时,这是大肠经当令的时段。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但是在排便之前,大家醒来后首先在床上叩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使人精盈、气足、神全。有的人早上起不来,或者起来了脑袋还是昏昏沉沉的,叩齿可以醒脑明神,加快觉醒,让人神清气爽;其二,下齿属大肠经脉络,叩齿可以促进大肠通降,排毒养颜。大肠通了,大便也就通了。

养成食后漱口的习惯很重要。漱口的方法:将接近口腔温度的水夏也不凉的温开水)含在口中,闭紧嘴唇,鼓动两颊,使漱口水在牙齿然后再冲洗上腭及舌头上下,吐出。重复漱口3~5遍。

吃饭时细嚼慢咽,刷牙时柔和而彻底。

牙齿缺损时,及时看牙医,修补缺损的牙齿。

口内装有可摘可戴的假牙时,虚保持假牙清洁,即每晚睡前摘下清洗次置凉开水中,次日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