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28342000000013

第13章 海克托·柏辽兹

海克托·柏辽兹(1803~1869年)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以及独特素质的法国音乐家。柏辽兹在音乐史上已成为一段公案,人们对他的音乐创作,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法国人德彪西就曾把他叫做“音乐上的怪物,一个例外……不大懂得音乐的人所喜欢的音乐家”。柏辽兹确实怪得异常,他是一个音乐技巧并不算齐备的音乐家,而他的生活经历让人与对他的创作一样感兴趣。他神经过敏的异常气质使人觉得他是一个完全的疯子,但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相对于常人的反常才造就了这个音乐的天才。

柏辽兹生于法国南部一座美丽的小城市科德·圣·安德烈。柏辽兹的成长过程与大多数音乐家不同,他从未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他父亲是当地一位著名的医生,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并没有学习音乐的优越条件。柏辽兹小的时候只会弹弹吉他吹吹长笛,而且都是业余水平。

柏辽兹的父母衷心地希望他子承父业。1821年10月,柏辽兹遵从父命来到巴黎学医。然而学医并不是柏辽兹所愿意的,他天生就不是一块学医的料。当他第一次走进解剖室,看到那一段段肢体和内脏还在滴血时,立刻疯狂地跳出窗外,恶心不止,呕吐不已!医学院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座监狱,而他在医学院学习的每一天都不得不像囚犯似的痛苦煎熬。他天生就生就了一对适合音乐的耳朵和一颗适合音乐的心,当他走进巴黎歌剧院听着大师们那异彩纷呈的表演,他跳动的心灵就会被彻底地驯服,安详而平和。相比之下,从医学院来到歌剧院,他就仿佛走进了春天,阳光灿烂。所以他虽然名义上是医学院的学生,却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音乐的学习。他整天泡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饱读音乐大师们的作品。他深深地明白,自己将来决不会成为一个有名的医生,而是相反,应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音乐。所以1824年1月当柏辽兹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不肯从医,而顽固地继续学习音乐。这最终导致了他和家庭的决裂,丧失了经济来源。他坚定地走上了学习音乐的征程。

然而他的艺术生涯是如此的艰难曲折。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在合唱队里充当一名歌手,并招收几个吉它学生,勉强维持生活。后来,柏辽兹的热情打动了歌剧院的经理,他破例恩准这位小伙子坐在舞台下面的乐池里免费听音乐,看演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使柏辽兹可以认真地观察各种乐器的奏法,聆听它们的音色,琢磨它们的音响效果。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配乐大师”,正是从这里起步的。柏辽兹最初在法国公众间取得一个令人赞叹的成就后,其景况每况愈下,再也没有出现像样的成果。他的乐曲在本国的市场遭遇冷淡,这对柏辽兹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哈罗德在意大利》(1834年)和《安魂曲》(1837年)只是多亏一些朋友的热心帮助,才取得一些表面上的成功。《贝文努托·切里尼》(1838年)被人喝倒彩。柏辽兹在上演前大造舆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839年)也只不过取得一个勉强的人为的成功。至于为“七月纪念碑”的落成典礼而作的《葬礼与凯旋交响曲》(1840年),人们对它不加理睬,充耳不闻。《浮士德的沉沦》(1846年)甚至没有引起人们的议论。最后他为了开音乐会而债台高筑,他变卖了所有家产仍无济于事。他破产了,不得不逃往国外。柏辽兹在国外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尤其在俄国和英国,所到之处无不名利双收。然而这并不能填补他的祖国带给他的冷漠,他越来越感到孤独、寂寞。柏辽兹生在当时的法国是他的一个不幸。当时法国音乐界的模范人物是腐朽的梅耶贝尔和奥柏,而柏辽兹则完全与他们背道而驰,这导致了柏辽兹生前的寂寞。

在整个音乐史上,尤其在法国音乐史上,柏辽兹是那么罕见的一个人,既无古人,又无来者,自弃于传统之外,乖戾矜持,时而平庸低下,时而出类拔萃,简直是一个怪物。正像有些评论家所说的:“柏辽兹的创作中最优秀的东西使人惊叹,其最坏的东西使人恐怖——二者以不同的程度难解难分地混合在一起。”

柏辽兹的爱情经历与他的艺术生涯一样黯淡无光。1827年9月,英国查尔斯·凯恩布尔剧团来巴黎演出莎士比亚的名作,柏辽兹每场必到,他深深地被精彩的表演吸引,几乎神魂颠倒。在他心目中,莎剧中的朱丽叶、奥菲利娅、苔丝德蒙娜无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斯密森小姐(上述三个女主角的扮演者)。他把她幻化成心目中最美丽的天使,并把她想象成自己终生的伴侣。他狂热地给心目中的天使写信,一封接一封,感情挚热,措词激烈,疯狂地追求斯密森小姐。对斯密森小姐的冷漠,他居然不顾一切地冲上后台,当众跪在斯密森小姐面前向她求爱!当然,斯密森小姐无动于衷,剧团同仁微笑着把柏辽兹请下舞台。后来音乐家听信了别人关于她的卑劣的诽谤,他陷于极度的悲苦之中。这却刺激了他创作的灵感,他创作了自己生平第一部大型代表作《幻想交响乐》。在这部乐曲里,他把斯密森小姐描写成一丑恶的形象,以此来抒发他的愤懑。

这沉重的打击使柏辽兹无法正常生活,他决定随便找一个姑娘,迅速完婚。于是他选中了他的一位“好哥们”的恋人——年轻的女钢琴家摩克小姐。他不顾摩克小姐男友的存在,以超常的勇气猛烈地追求摩克小姐,并最终赢得了摩克小姐的芳心。摩克小姐的母亲却刁钻狡猾,她先是爽快地答应了婚事,然后一再拖延,并借机让柏辽兹出国,以此答应他与摩克小姐的订婚。于是柏辽兹登上了去罗马的旅程。在罗马,柏辽兹意外收到摩克母亲一封解除婚约的信,说摩克已经同另外一位有钱的称心如意的人结婚了。柏辽兹怒火中烧,顿起杀机,他迅速购置了手枪、毒药、匕首和一套华丽的女装(他准备男扮女妆,行动起来也较方便),然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他妄想杀死摩克的全家以及她的丈夫。这个天才的疯子并没有如愿以偿。这一次他被警察当成“烧炭党”的密探抓获,并被押回罗马。当他第二次行动时,他的一切行装又在途中被小偷偷走。但他并不因此放弃,而是一声不吭地回到罗马,重新备齐东西,又一次出发。这一次他来到了法国东南端的港口城市尼斯。这里优美的景色使他创作了流芳百世的佳作《李尔王》,而艺术的圣水则洗涤了他报仇的心灵。

当他回到巴黎时,他又幸运地遇到了斯密森小姐。二人于1833年10月3日正式结为夫妇,婚礼在英国驻法大使馆隆重举行。他们幸运地相遇也造成了他们婚后的不幸。柏辽兹在巴黎二遇斯密森小姐时,她已年老色衰且债台高筑。婚后柏辽兹发现她与当年自己幻想中的斯密森小姐毫无相像之处,而且她根本不了解自己。9年之后,他不得不离开了斯密森。这段浪漫史就这样痛苦地结束了。

1854年,柏辽兹第二次结婚,他娶了蹩脚的西班牙女歌唱演员玛丽娅·瑞茜欧。她强迫柏辽兹为她招揽上演的业务,为她安排角色,因此他还闹了许多笑话,但他却十分爱她。他们的生活并不算幸福,瑞茜欧体弱多病,这使得经济上本来就很拮据的艺术家愈发雪上加霜,负债累累。瑞茜欧于1862年病逝,柏辽兹痛苦不堪。1867年2月,更大的打击向他袭来——长年在海上航行的,年仅33岁的儿子路苏因病客死于美洲。

柏辽兹从精神到身体都彻底崩溃了。1869年3月8日,柏辽兹孤苦伶仃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前寂寞,死时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