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帝国掌门
2834200000026

第26章 企鹅派报告——腾讯QQ马化腾 (4)

2006年10月,“掌中无限”的后台老板,北京掌中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为案由,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腾讯停止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限期公开其阻碍互联互通的QQ即时通讯系统通讯协议,并索赔200万元。随后,“掌中无限”在他们的网站上发表了公开声明,声明称腾讯QQ拒绝互联互通的行为,违反《电信条例》及《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掌中无限”认为,腾讯公司在即时通讯市场拥有74.8%的市场占有率,处于绝对垄断的市场地位。由于“腾讯”在QQ中使用私有通讯协议,又不对外公布其协议的内容,使得QQ用户在选择其他即时通信工具时,面临和原来已有的大量QQ好友无法互通的两难境地,限制了用户选择其他经营者的服务。

对此诉讼,腾讯公司公关部负责人只是做了简单的评价,他们认为,所有擅自破解QQ协议的行为,实际上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掌中无限”是在混淆“互联互通”和“侵犯知识产权”。

或许连腾讯本身也不能否认,“腾讯QQ”是IM市场的既得利益者,一般来说,当企业处于市场金字塔的顶端时,就不愿意再做出什么改变,所要做的就是维护现有市场格局,保持领导地位即可。但马化腾清楚,如果自己也走这条老路,那“帝国基业”势必毁在他手里。全球IM工具群雄并起,用户只能同时开通多个IM工具才能进行交叉沟通,占据过多的系统资源不说,光是使用起来也非常不便,对于广大用户的体验直接造成了伤害。互联互通必将成为整个IM市场的大势所趋,这一点,业内的认识其实是一致的,就看谁先第一个吃螃蟹。

“MSN”和“雅虎通”从2006年第二季度起,已经在全球实现了互联互通。可以预计,吃螃蟹的人会越来越多。对于腾讯公司来说,如果选择互联,肯定会损失自己的一大批客户资源,并削弱“老大”地位。但是抵触互联,甚至拒绝这个趋势,情况将会变得更为糟糕。腾讯会与这个市场的发展方向走得越来越远,随之而来的是“帝国”被慢慢蚕食,最后消亡。市场上的例子已经很多了。

那么IM“互联互通”会是马化腾“腾讯QQ”帝国的终结者吗?目前要找出答案未免过早。从实力上来看,美国三大IM工具在中国市场的分量,除MSN有所发展外,远没有本土IM巨头“腾讯QQ”强大。按照马化腾的话说,目前在中国实现互通存在着技术与管理上的难题。“MSN”和“雅虎通”互通并不能改变目前中国市场的格局。

不知道这个现代版的“狼来了”的故事的结局将会怎样,从感情上来说,我们更希望“腾讯QQ”能一直保持它现在的迅猛态势。但究竟能走多远,并不是马化腾“一相情愿”就能做到的。

第四节 企鹅的成长心得:把握需求,持续创新

把握时代需求

马化腾,人称“小马哥”。他面如冠玉、谈吐斯文的,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更小,有如一介书生,甚至有点内向、文弱。假如不是那只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动静闹得太大,你很难将扑腾着烈烈杀气的商界里的他和生活中的他联系起来。

有些人把QQ的胜利归结于偶然。他们认为仅仅是在当时的那个时间点上这样一个产品能够风靡,没有马化腾,还会有杨化腾出现。如果是这样那么事情就简单得多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关于经营在马化腾心里,总是会追问自己三个问题:新的领域我们是否擅长?如果我们不做,用户会蒙受什么样的损失?如果做了,我们新的领域中到底具备怎样的竞争优势?

马化腾一直认为很多网络公司出于尽快收回投资的需要,对利润、资本过于关心,却未必能够把握住用户的真正需求。从最初腾讯聊天室的外挂,到腾讯社区的建立,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培养一定数量的具有忠诚度的用户。这种操作上的理念,是马化腾成功的最大秘密之一。

互联网市场可谓一日多变,很短的时间内可能就会冒出很多新鲜事物,时刻把握判断热点的能力是非常不简单的“武功”。这意味着他要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一个市场的领航者。

随着腾讯这只小企鹅一天天的长大,对于一个日益庞大的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而言,前方的道路暗藏着任重道远的深刻意义。

在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中,腾讯市值超过美国上市的新浪、搜狐、盛大和TOM公司的总和。从把QQ100万人民币卖给别人没人要,到成为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偏安一隅与深圳的腾讯赚钱的速度比当初深圳创造的两天盖一层楼的速度更让人惊奇。

很多人在研究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大家怎么研究来研究去,总会发现腾讯在每个方面都算不上全球最好,除了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数据之外。那么腾讯的竞争力是用户数吗?除了用户数之外,大家似乎发现不了其他更好地说明腾讯竞争力的数据了。

实际上,对于腾讯,真正赖以发展的基础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扭结在一起的强势用户关系。只有这群用户相互之间不断交流,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才真正成为竞争力。如果问新浪的用户有多少和QQ的用户有多少,这种数字上的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腾讯可以凭借这些用户。然后围绕用户的人际关系处理这个核心做更多文章,但新浪不可以,因为新浪的用户不是关系用户,相互之间没有依赖关系。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越来越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这时候沟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现代社会无一不是以沟通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学所研究的无一不是以沟通为基础,以达到更为高效和有效的协作为核心目标。社会分工的极大发展,造成了沟通的无处不在。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诞生,电子邮件的诞生,IM的诞生,为沟通的更加顺畅准备了外部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远程的协助或者部分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人们寻求分工和协作的范围扩展到整个网络。这样极大地刺激了对沟通的需求,使得沟通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人们为了寻找可以分工和协作的对象,也为了方便为其他人提供分工或协作,便逐步开始了网络的社会化,逐步建立网络上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社会关系演化成为现实中的关系,逐渐演变成为社会化网络。

这其实就是用户最迫切和最实际的生活需求:快速处理事物与快速接受信息之间,构建彼此畅通的桥梁。腾讯之所以是腾讯,是因为这家优秀的公司在马化腾的带领下,时刻倾听用户需求,以用户需要什么腾讯就满足什么的理念来绝对占有市场。这个战略无疑是明智的,它省略了很多层级的限制,将产品直接送达用户面前。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让马化腾领悟一个深刻的道理:需求就是市场。

学习——吸收——创新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这是新浪网原总裁兼CEO王志东对马化腾的评价。

“现在腾讯拍拍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马云愤愤于自己淘宝网“招财进宝”计划的受阻,毫不客气地指责马化腾和他的腾讯公司。

情况真的如他们所说吗?

1998年,马化腾开始创业,做的是IM(即时通讯),现在QQ日常活跃用户超过3亿,无可争议成为行业老大;2003年他投身门户网站,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流量居国内三甲之列;大举进军休闲游戏,把原来的业界老大联众斩于马下;斥资进入大中型网游后成长势头一路看涨,让盛大、网易等不得不纷纷加强警惕;2006年挥刀杀入电子商务领域,在拍卖和在线支付上利刃一经亮出,就让马云、王志东等前辈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在中国互联网业,能够横跨多个业务线的企业还是有不少的,但却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像马化腾这样能在多条业务线上游刃有余都纷纷做到行业前列,那么马化腾的成功秘诀在哪里?

马化腾曾经这样说过:“抄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马化腾做得最成功的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狄恩·卡曼有句话说,顾客买的不是一项发明或技术,他们需要能解决问题的创新。所以马化腾没有盲目跟风,也没有无端地创新,他选择的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他们。

实际上,回顾QQ早期发展历程,可以讲是马化腾“抄袭”理论最好的实践标本。大家知道QQ的前身OICQ基本上是ICQ的汉化版本,但是马化腾把它进行自己的改造升级并大力创新后让这个可爱的企鹅形象走进了亿万网民的心中。

在个人创业和业务拓展上,选对一条有发展前途的路往往显得极为重要。新生事物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人会告诉你这条路是否有前途”,“抄袭”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风险,马化腾认为对于创业者而言,能够最终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他一直觉得,模仿ICQ做OICQ是当时他唯一能够选择的一条道路。

马化腾深知,模仿之后的创新更为重要。QQ正式推出是在1999年,腾讯的创新理念很早就渗透到了QQ的诸多产品中,比如离线消息、QQ群、QQ魔法表情、移动QQ、QQ炫铃等。产品的创新与技术革新让腾讯获得了庞大的用户群,为稳固整个腾讯体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004年,腾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后的腾讯加快了创新机制的建设,其中一个重点项目就是建立了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分析方法研究用户心理与行为。目前腾讯已在深圳、广州、北京和上海分别设有体验室。

从2006年开始,腾讯进入了创新的第三个阶段———战略创新。腾讯致力于为全中国的网户提供优质的在线生活,腾讯希望这种在线生活就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大家日常习惯性使用的服务。

在知识产权方面,腾讯拥有几百项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并且十分重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专利技术在我国互联网企业中是数一数二的,正是这样关键性技术保障腾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目前腾讯在网络安全、存储技术、数据挖掘、视频多媒体、中文处理、P2P分布网络这六个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作为腾讯创新战略的一部分,腾讯公司还成立了腾讯研究院,与北大、清华、交大、哈工大等十几所高等院校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层合作,有效拓展了腾讯公司的产品与技术优势。

2006年5月,众望所归的“腾讯创新中心”在深圳成立了。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腾讯公司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创新机制得以正式确立。

创新产生价值,创新铸造品牌,创新改变生活——这是腾讯一直在实践的道路。因此说,如果简单地以抄袭来定义马化腾和他的腾讯,显然过于草率,腾讯能有今天的成就,绝不是偶然。秉承了“学习——吸收——创新”的发展思路,腾讯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进步。

http://www.*****.com/?article/spfms/spwzjx/200710/509087_1.html

http://www.*****.com/?article/3989.html

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