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看不到他,他却和父母心连着心。
虽然他尚未见到光明,他却在混沌中感知这个世界。
——〔意〕蒙台梭利
长期以来,蒙台梭利对数千名孕妇实施或指导实施了科学的胎教,并对胎教儿出生后的表现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他们大多具有如下特征:
(1)音乐对新生儿具有安抚作用,听到音乐后会安静下来。
(2)幼儿的记忆力比较强,记忆速度快。
(3)说话能力较强,开始说话时间早。
(4)音感准确,学习唱歌、音乐的速度快。
(5)理解能力与动手能力比较强,容易掌握新的知识。
(6)眼睛明亮,动作能力发展速度快。
经过胎教出生的婴儿智商之高令人感到十分惊奇,但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胎教的神奇魅力。
——〔意〕蒙台梭利
胎教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因此,胎教已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研究出了累累的成果。在这里我们所介绍的典型案例,正是胎教成果中最有力的再现。
□婴儿出生后两周就会说话
这是十几年前发生在英国的一个故事,新生儿小苏珊在斯瑟蒂克夫妇照看中发生的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当时,苏珊出生只有两个星期,一天的大半时间都在睡眠中。然而有一天,她突然说话了,这发音虽说不像大人说话那样清晰,但却是能让人听出来的声音。她最初说的话是“奶”。这是妈妈在孩子出生前常对她讲的词。在接近分娩的日子里,乳房常会涨得流出乳汁来,每次斯瑟蒂克都一边擦拭渗出的乳汁,一边用英语对胎儿讲:“奶,这是喂你的奶,你可以出世了,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在孩子出生以后,每次喂奶时,她也都对孩子说:“苏珊,吃奶了。”所以对苏珊来说,这可能最使她感到亲切的词语。除了“奶”之外,这一时期孩子还会说“妈妈”、“干净”这几个词。
一般来说,幼儿开始说话最快也要到一岁左右,而生后两个星期就开始说话,确实是令人吃惊的。
在出生后第三个月,苏珊的单词量迅速增长,这时已开始说了。她会说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小句子。例如,想要人抱的时候就说“妈妈、抱”,当时家里有一条长毛狮子狗叫密斯蒂,她会说“密斯蒂、跑!”“密斯蒂、叫!”
到了五六个月,便开始学习使用便盆儿,想大小便时,小苏珊会自己咿咿呀呀地说着要到便盆儿那里去。另外,小苏珊对幼儿画册特别感兴趣。妈妈曾为苏珊买了好几本漂亮的幼儿画册,并给苏珊读过。这时,苏珊已会自己拿起画册,实际上是在向妈妈表示:“给我读这本画册。”
第九个月,苏珊开始走路了,这个时候她已会认字了。
□1岁的孩子念书给大人听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婴儿,记得那还是景欣刚过完一岁生日后不久的事情。有一位住在附近的妇女带着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来他们家玩,当时景欣正打开一本名叫《鲁宾逊一家》的书在看。景欣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看着,那位孩子的母亲还以为她只不过是在看书里的画罢了,于是她便问道:“景欣,这本书里讲的是什么啊?”
没想到景欣听到问话,竟给那位孩子的母亲念起那本书的内容来了。不了解景欣的人谁都会被这一举动吓一大跳的,因为站在景欣旁边的那个两岁半的孩子还刚刚只能说片言只语。
其实,站在那里的那位妇女,与其说不敢相信,倒不如说好像看到怪物一样吃惊,她慌忙抱起自己的孩子回家去了。她回去后一定会对家人说:“景欣,不可思议,真是个超人。”但在列斯哈特夫妇看来,这却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而不感到是件怪事,更不觉得景欣是超人,因为她只不过是比一般孩子早谙世事罢了。他们认为吸收这些知识的基础是通过胎教奠定的。
列斯哈特夫妇不是医学专家,也没受过有关胎教的特别训练。他们只是对胎儿抱有极大的关心和兴趣,津子丈夫总是这样对妻子讲:“婴儿在出生前就已开始学习,到第五个月就能听得见声响并逐渐能听得懂我们所说的话了。胎儿在你腹中无事可做,一定无聊极了。快!用温和的语调给她念书吧,对她讲动物、花草,让他了解外边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妻子照着做了,随着景欣的出生,他们的信念得到了证实。
他们认为,母亲的感情波动是通过激素及大脑产生的物质传递给胎儿的,但总觉得母子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不可捉摸的、深奥的东西。比方说,由于ESP——超感觉知觉的作用,使母亲的思维给胎儿的大脑以刺激等等。
她们在孩子未出生时对胎儿唱歌、讲话,但这不过是重复了母亲过去所做的事情。在妊娠第5个月后,她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腹中的胎儿身上,开始大声教胎儿基本单词。她们把这种学习方法叫做“子宫对话”,并且把它坚持到孩子出生时为止。
她们教胎儿的东西涉及各个方面,从英文字母、数数方法、加法、减法,一直到自然界的万物及社会常识。她总是充满感情地大声朗读,同时使故事内容在自己头脑里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
若是愉快的故事,她就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有时甚至带着笑声来读;涉及科学知识内容时,就用严肃的语调,一字一句地读给胎儿听。
也许你会认为,培育胎儿的大脑用不着讲那么复杂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但是她却要请你再好好想一想,要知道科学迄今告诉人们的是:人的大脑能力仅被使用了34%。为了开发那蕴藏着而又未被使用的能力,难道人们不应该把一切可能性,也许是超越以往人们想像的可能性寄托在胎儿身上吗?
为了使胎儿与自己合拍,她总是先给她一个信号,然后说:“我的好孩子,现在开始教数字和算术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数字也是一天不超过五个。和字母卡片一样准备好用不同颜色写的数字卡片。比如“8”这个数字,先用黄色写好,再用黑色勾边。这是为了加强视觉感。告诉胎儿“8”的形状看上去像两个圆粘在一起,上面的圆比下面的圆稍微小一点。然后用手指临摹几次。再从1数到8.一边扳着手指一边出声地数1、2、3、4……进行各个数字的组合,而且每个数字都用不同颜色,一张图画纸只写一个算式。
把写好的几张图画纸排列起来就构成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案。“是否把左侧的4用绿色,右侧的4用蓝色?”就这样,在欣赏颜色的组合中,时间如同流水似地过去了。
就这样,每天教五个。忙的时候只教两个到三个。教到50以后,再回到0.把乘除运算写在图画纸上。到了50以后,不同颜色的“算式设计图”就能装满一个纸箱。但到此并没有结束,在这之后还有50张图形的素描,所以一个纸箱是不够的。这些数字卡片、算式卡片、图形卡片以及早晨学习用的字母卡片都可以用来做景欣出生后的幼儿期的教材,所以必须好好保存起来。
津子做完家务事后,利用到中午报时钟响的这段时间给胎儿念幼儿画册,把自开始到五个月的那段时间里曾给她念过的画册再讲一遍。这时若把画册里描绘的太阳的颜色、房子的形状、主人公穿的衣服等都再详细地解释一遍,有利于扩大画册中描绘的世界。
若是因为没有时间而飞快地念文字解释,还不如把每一页描绘的画仔细地讲给胎儿听。比如书上画着玫瑰花,你可以跟胎儿说:“这种花叫玫瑰,颜色有红色的、粉红色的、白色的和黄色的。它带有一种甜甜的香味,可以用它来沏茶,也可以做香水的原料。你爸爸送给我的玫瑰花是红色的,是一束很美的花。但是有刺,用手握住它会刺痛手的,所以必须小心。”她就这样一边把玫瑰花的形状在心里描绘出来,一边把所了解的种种知识告诉胎儿。
她常给景欣讲的除了童话,还有关于孩子们作游戏的内容。另外,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活习俗、节日及山里的动物、海里的鱼等也都是她的胎教内容。这类题材作为她向景欣传授知识时的视觉教材很合适。所谓视觉化也就是说:将语言和印象在头脑中以鲜明的图画形式再现出来。而这一工作只要每天坚持做就必然会熟能生巧,并能提高向胎儿传授知识的能力。最初做这项工作时,选择自己喜爱、熟悉的事物作为对象要简单易行得多。
如果你对植物了如指掌,你可以讲植物;对美术造诣较深,可以介绍美术;若是擅长绘画,则可以自己创作画画并讲给孩子听(那该有多么生动有趣)。如果你会演奏乐器——风琴、口琴或无论什么琴—那就可以通过最容易被胎儿接受的旋律帮助你印象视觉化。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心情愉快、充实地安排这段“学习”时间。
□天才从这里产生
苗子·哈瑟特克是一个嫁给美国人的日本妇女。她的四个女儿都被列入了占全美5%的高智商者的行列,从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天才儿”。最初使整个美国惊异的是:大女儿英丹1岁能念书,五岁时从幼儿园一跃直升高中。苗子和她的丈夫哈瑟特克知道,这并非出自遗传和偶然,并相信这一定会由当时三岁的二女儿斯蒂芬、一岁的三女儿斯蒂茜妮来证实这一点。六年后,她们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十一岁的英丹成为马斯金格大学医科预科生,九岁的斯蒂芳读高中一年级,七岁的斯蒂茜妮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四岁的小女儿阿美娜在家学习小学高年级的课程。这确实是令人震惊的奇迹。
“MENSA”是全美具有最聪明头脑的人的组织。这一组织的心理学家阿彼·撒鲁妮女士对此曾这样讲:“四个天才儿都诞生在一个家庭,这样的例子是极少的。其概率要用天文数字来表示。”这也就是说,四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这种情况,存在着某种奥秘。然而,哈瑟特克夫妇俩既不是天才,也不是人才,都是很平凡的人,祖辈里也没有过伟人。他们国籍不同,但都是在普通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受的是一般教育,过的是极平常的生活。苗子毕业于一所短期大学英文专业,之后只教过初级英语会话。哈瑟特哈高中毕业后,只是位从事机械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的智商都在120左右。如此平凡的夫妇养育出的四个孩子的智商却都在160以上。奥秘就在于他们坚信胎教的作用,坚持不懈地实施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