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多彩校园
28330100000042

第42章 尊敬的老师,难忘的回忆

从小学到高中,教过的老师有几十位,然而,给陈庆留下印象最深的、最使他尊敬的是教小学四五年级时的杨老师。

杨老师年过40,他学识渊博,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粉笔字。他们特别喜欢上作文课,因为作文课前,杨老师常带他们到学校周围观察景物,布置学生完成一些手工制作或组织学生完成一项活动。习作时,杨老师指导学生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事。他教学生先编好作文提纲,讨论好词佳句,他们写起作文很轻松愉快。批改作文时,杨老师喜欢当面批改,写得好的词句用波浪线标出,写得不恰当的地方给学生指出订正。为了加强晚上自习,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杨老师发动同学上山找舍予。同一幢住房的学生,大家围在一张方桌旁,靠点燃舍予的光做作业。可以说,杨老师是陈庆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方面帮助最大的一位老师。

杨老师在课余时间很爱劳动,村里给学校老师几块菜地,人们经常看到他在菜地里劳动的情景。为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杨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旁的山坡上开了一块荒地,种上一排排茶叶苗和剑麻苗,在平坦的地方还种上了马铃薯。每个星期都安排了半天的劳动课,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劳动基地干活,除草、培土、施肥、捉虫。到了春夏之交的时节,老师把挖回来的马铃薯煮了一大锅,分给每个学生吃,学生们第一次吃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感到无比喜悦。

种田人的孩子应该学会种田。杨老师与村里生产队联系,要求空一块150平方米的稻田给学校作试验田。为了使种的试验田有好的收成,杨老师带领高年级的学生上山割嫩草,然后将草踏入田中的烂泥巴里做基肥。插秧时节到了,学生们平整了稻田,顺着拉直的绳子插秧苗。课余时间,学生们经常到田里劳作;暑假期间,由专门劳动小组进行田间管理。秋收到了,学生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去收割稻谷,结果学校试验田的产量比生产队里的产量不止高出一成。

为了增加学校收入,减免学生的学费,杨老师发动高年级的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山里的孩子上山下地不在话下,他与学生一同到山上砍来了白木,锯成一米来长的木段,在木段表皮上用钻孔器均匀地敲上小孔洞,放进菌种,封上孔盖,种起了白木耳;还砍来槐木,锯成30厘米长的木段,劈成小方片,把表面削平削光,然后挑到7.5千米远的官塘林场卖钱。

陈庆那年代的学生,既读书,又学工学农,从小培养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但掌握了文化知识,而且学会了劳动。因此,陈庆很敬佩杨老师。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啊,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