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命典——白话遵生八笺
28316700000013

第13章 起居安乐笺上(3)

天隐子说:“我所说的安处,并不是指华堂邃宇,重烟(垫褥)广榻的意思。主要在乎坐于南面,睡于东首,阴阳适中,明暗相半。房屋不须太高,太高则阳气旺盛且稍嫌通明;但也不可太低,太低则阴气强烈且稍嫌昏暗。对于人来说,房子太明则伤魄,太暗则伤魂。而人的魂属阳,魄属阴,如果不加注意,魂魄就很容易被明暗所伤,魂魄受伤,那么疾病也就因此而生了。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居处之室所内,怎么能不防范、不谨慎呢?所以修养的时候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就违背安处的法则了。”又说:“我的居室,四边都窗户,有风时就关上,无风时就敞开。我的居坐(小坐小憩的地方)则前有卷帘后有挂屏,室内太亮便放下帘子以和其内映,室内太暗则卷起帘子以通其外耀。内以安定心神,外以安定眼目,心神和眼目都安定,那么身体也就跟着安定了。阳光的明暗尚且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何况去考虑太多的事情、去奢望太多的情欲时怎么能做到既安内心又安外形呢?”

高太素隐居商山时建了六个馆:春肆未融馆,清夏晚云馆,中秋午月馆,冬日方出馆,暑簟(竹席)清风馆,夜阶急雨馆。并且每馆各制一铭。

神隐说:“草堂之中,竹窗之下,必放一张小床。每当困倦之时,便可以随意偃仰,白天于窗不小眠一会真是清爽无比啊。有时梦见自己骑着白鹤遨游于太空,俯视尘世竟如同蚂蚁堆;有时自比庄子,梦见自己化作了一只蝴蝶,飞入桃溪与子休为类。”又说:“草堂之中,或草亭的僻室都可以做成一个琴室。即在室内地下埋一口大缸,缸里悬挂一口铜钟,上面用石块或木板铺盖,再在上面放琴或小木桌弹琴,其琴声空朗清亮,自有物外气度。”

苏东坡守汝阴时,曾以帷幕作亭,真是世所罕见。这种亭子是以四周的柱架穿插而成,要用时便以帷幕四方围拢,拆除时可迅速收起,而且整个亭子可以随车携带。其亭铭大略是这样写的:“乃作新亭,檐楹栾梁,凿枘交设,合散靡常。不由仰承,清帷四张,我所欲往,十夫可将。与水升降,除地布床。”还有:“岂独临水?无适不臧。春朝花郊,秋夕月场,无胫而趋,无翼而翔。敝又改为,其费易偿。榜曰择胜,名实允当。”后来又作四言诗:“视身如传,苟完不求。山盘水嬉,习气未瘳。风有翠帷,雨有赤油。匪车匪舟,亦可相攸。”我们可以从此知道这种亭子晴天用的是布帷,而雨天用的则是油幕。

唐子西说:“在堂屋之后我有小屋数间,那里的小路被青松翠竹遮没,四时花草合围,闲人、俗事、宾客都不会来到这里,我便常常独坐于此,散发披衣,无拘无束的坐在胡床之上,或挥笔赋诗,或晒背读书,以消除失意之念,且自得其乐。”

《山家清事》说:“居处可选择在靠近山水的地方。周围插上篱笆、植上荆条,中间间隔栽上竹子,一丈之外,可种芙蓉三百六十株,出芙蓉二丈,周围栽些松、梅,再入三丈(即靠近房屋的院子),可栽种芋、粟、枣、桃、李等。房屋应前檐茅草后檐盖瓦,入阁称为尊经用来迎接宾客,进舍有三间:一间寝室,一间书房,一间治房;后舍有两间:一间储酒、谷以及山具农具,一间供仆人、厨师、书童、园丁休息。前有鹤屋养鹤,后院可养羊狗一二条,驴一头,牛二条。客来了蔬食果酒招待,空闲时则读读书,并预算田土之事,不要从早到晚总是浸在书中,应使身心怡逸以安天年。”

王子猷有段时间曾借居在人家的一栋空房里,稍安顿,便命手下人栽种竹子。有人部:“既然是暂时居住,何必这样麻烦呢?”王子猷啸咏良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日没有它来作伴呢!”

柳子厚说:“扛上铁锹,引来溪泉灌溉菜园苗圃,自食其力。空地上则挖深水池,疏通水沟,种植树木。或漫步高歌,或静坐垂钓。观望青天白云,迎送新月多说了夕阳。”

公孙仲益说:“新宅落成,从此市井之声不再传入我的耳朵,世俗之路不再连接我的家门,左面有流水相绕,对面有青山相望,客来共坐,总要谈论一番世事,便以浊酒对酌,以助谈兴。”

村祁公的别墅起了个薝蔔馆,馆的形状像个“六”字,里面的器具也是六个角,以象征薝花六出之意。

陶学士说:“我奉命渡过淮河进入广陵境内,上船后我信步来一个村子,只见数亩碧芦跃入眼帘,碧芦之中隐着一间小屋,屋门上挂有一块匾额,匾上写着‘秋声馆’三字,我当时十分喜爱,但不知这是谁家的别墅,心想,它的主人也一定是个雅士吧。”

宜春城里有一个土堆,宜春人称之为袁台,其地属于李致。李致在文章上面声扬遐迩,于是众人便于袁台上给他造了几间房子,取登东山游小鲁之意,匾额上写着“小鲁轩”。

宣城的何子华,有四株古橙树,于是他对着橙树建起了屋子,匾额上写着“剖金”。每到霜降时节,橙子熟了,何子华便拿来酒樽,洗净器皿,与大家一起品尝。

陈犀被罢免了司少卿一职之后,正要去姑苏探亲。恰好碰上元宵之夜观灯,只见车马喧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感叹道:“长期奔波于官场宦海,头一次见到如此奇妙的高明世界,真使我神清气朗啊。”便马上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

武陵有个叫苗彤的儒生,侍候园池以招待宾客。他建有一个“野春亭”,亭内种植着各种山野花草,而且五色交错。

李愚对人说:“我长期忙于公事,不曾不受拘束地游览过华胥国。于今想在洛阳买一块地,地里要有水有竹,然后在那里建一座蝶庵,等我谢事(退休)之后来居住。蝶庵当中,当把庄周作开山第一祖奉,供奉,陈抟次之。”

国子士王震,最喜欢观看大雨之中的水泡或稀或密的出没,每到下雨时,王震就去那些台阶的挟拥之处,看了之后心为之醉。张麟瑞曾戏谑地对他说:“你最好把这个亭子起名为‘醉沤’。”

居室建置

温阁南方到了梅雨季节,药物、图书、皮毛等物都会因为霉湿而坏烂。于今可造一个这样的阁:阁离地一丈多高,阁中,格橱可直接砌在墙壁之上,但应以木板相隔于墙壁间,阁室前后开窗,梁上横穿一长绳,可以悬挂的东西都挂于绳上,其余放在格橱内。逢天气晴朗,则敞开窗户,使阁内空气干燥;逢随雨天则关上窗户,不令湿气进入。阁中央设一小火炉,以除去春天里阁内的湿霉之气。还有一种办法是:阁中放两三架床铺,床铺之下以新出窑的木炭填实,将画片、书籍放在床上,则永远不会霉坏,这样也就不用设火炉了。床下木炭到秋天时可以取出,第二年又换上新炭。但床上绝对不允许睡人,否则会致人聋哑。这是因为木炭火气所烁,所以务必注意,不可心存侥幸。

清閟阁、云林堂如果不是有修养的宾客一律不可进入。堂前栽碧梧四株,并让人经常批拭其皮。每当碧梧有叶落下,则令小童将针捆于棍上,马上将落叶挑去,使碧梧如同亭亭绿玉。当苔藓爬上了庭院时,应禁止人去践踏,以保苔藓的绿茵可爱。云林堂两侧则盆栽松、桂、兰、竹之类,使其纡迴曲折,回环旋转,云林堂外面应有高高的树木和修长的翠竹,使其郁葱秀美。周围可排列假山奇石。云林堂内,东置古时玉器,西设古鼎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书帖名画。每当雨止风停,则拄拐杖,趿着鞋子自由自在的漫步其中,唱歌自娱。人家一看,还以为这是个世外高人。

观雪庵

长九尺,宽八尺,高七尺,以很轻的木材做成格子,用纸或布糊于格上,观雪庵的三面都可以此遮蔽。三面之上也用布格(或纸格)覆盖,前面设一张帏幔,帏幔应能很方便地打开和收拢(像蚊帐那样),庵内不妨设置火器食具。此观雪庵可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于背风的地方架起,如此观瞻雪景比起一般的毡帐,似乎要更加清逸些。把它架在花旁,或者山水边,以及一切雅胜之地都是可以的。有人将它称来“行窝”。

松轩

宜选择苑囿中的空明爽朗之地,建造时不需贪求高峻,重要的只是在于清幽。八字形的窗户要求精巧玲珑,左右各栽种几株青松,青松应选择枝干苍古,屈曲如画的,有马远、盛子昭、郭熙那种形态的最好。青松间立奇石,奇石应是石形瘦削,穿透多孔,头大腰细,袅娜有态的。石下种些吉祥、蒲草、鹿葱之类的花,尤其应放一二盆剑兰,以保持其清胜雅观。外面的空隙之地,可种竹数竿,种梅一二株,以增添其清雅的情志。站在松轩之内放眼望去,岁寒三友竟时常与自己为伴,这样自己也会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

高子书斋说

高子说:书斋宣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则可以使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桧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到处种上青翠的芸香草,旺盛之后自然青葱郁然。旁边放洗砚池一个,更应设一盆地。靠近窗子的地方,养金鲫(一种鱼)五七条,以观看其自然的生机活泼。书斋中设长桌一张,古砚一方,旧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笔架)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一个,铜(或石)镇纸一条。在左边置小木床一张,床下放滚脚凳一条,床头边放小几一张,上放古铜花尊或者哥窑定瓶一只。有花的时候便将瓶里插满鲜花以收集香气;平时则将蒲石放在上面以收集清晨的露水,使眼目清爽。或者放鼎炉一个,用来焚烧印篆清香。冬天放暖砚炉一个。墙壁上挂古墙上挂画一幅。书室中只有两类画可以挂:山水为上,花木次之,至于其他什么禽鸟人物之类都不可挂在这里。或者挂上用来奉的名画、云霞之中的山水、神像、佛像也可以。那些有名望又贤达的人的字幅,只要诗句清雅,也可挂于神佛像旁边。上面奉乌思藏鏒金佛一座(或倭漆龛,或花梨森龛),座上置小石盆一个,盒内或放灵避应石,或乐石,昆山石,大不过五六寸,以天然怪奇,透瘦削,无斧凿痕迹的最好。稍次的如燕石,钟乳石,白石,土玛瑙石,这几块石块里面也有可以观赏的。小石盆则用白定官哥青东磁均州窑所出的为上,其他平常窑所产为次。木几旁放炉一,花瓶一,匙箸瓶(即筷筒)一,香盒一,这四样东西的种类、档次有着很大的差别,仅凭学高雅的人自己选择。但四者之中的炉具,则只有汝炉、鼎炉、戟耳彝炉等三种最好,炉的大小一般要求炉腹的直径不超过三寸。花瓶应用胆瓶,花觚是胆瓶中最好的,其实是宋磁鹅颈瓶,其余的不可以用。墙壁上合适的地方,可挂一壁瓶,四季插花用。座椅则可摆六张吴兴笋凳,一把禅椅,旁边摆一拂尘、一搔背(搔痒用)、一棕帚、一竹铁如意。

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诗经旁注》,《离骚经》,《左传》,林注《自警》二篇,《近思录》,《古诗纪》,《百家唐诗》,王李的诗,《黄鹤补注》,《杜诗说海》,《三才广记》,《纪史海篇》,《直音》,《古今韵释》等书。

说明、解说方面则排列《金刚钞义》,《椤严会解》,《圆觉注疏》,《华严合论》,《法华玄解》;《椤伽注疏》,《五灯会元》,《佛氏通载》,《释氏通鉴》,《弘明集》,《六度集》,《莲宗宝鉴》,《传灯录》等等。

道教方面则排列《道德经新注指归》,《西升经注解》,《文始经宗旨》,《冲虚经四解》,《南毕经义海纂微》,《仙家四书》,《真仙通鉴》,《参同分章释疑》,《阴符集解》,《黄庭经解》,《金丹正理大全》,《修真十书》,《悟真》等书。

医学方面则可排列《黄帝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难经脉诀》,《华佗内照》,《巢氏病源》,《证类本草》,《食物本草》,《圣济方》,《普济方》,《三因方》,《永类钤方》,《外台秘要》,《甲乙经》,《朱氏集验方》,《玉机微义》,《医垒元戎》,《医学纲目》,《千金方》,丹溪等医书。

书法字帖方面,楷书则排列《钟元常季直表》,《黄庭经》,《兰亭记》;隶书则排列《夏丞碑》,《古本隶韵》;行书则排列《李北海阴符经》,《云麾将军碑》,《圣教序》;草书则排列《十七帖》,《草书要领》,《怀素绢书千文》,《孙过庭书谱》等。

其他闲散方面则可排列《草堂诗余》,《正续花间集》,《历代词府》,《中兴诗选》等。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山间隐士长期需要阅读的,所以也是书斋中的必备之书。画卷方面,则可收集旧时作者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或者名人贤士的墨迹各若干幅,用来充实书架。如果没有什么事来扰乱心神,人应该经常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茅亭茅亭一般都以白茅覆盖,有顶无墙,也有的以棕片覆盖,这样更加耐用些,顶下四柱是从山里取回的那种带皮的四条老棕木,这种棕木柱子不仅淳朴雅观,而且经久耐用。亭外,用护兰竹一二条,兰竹结于青松翠荫之下,修竹茂林之中,雅称清赏。

桧柏亭立四条老柏树为柱,以竹索编结为顶,亭立好后,以只有一面有檐为佳,做成圆顶也算雅观,如果弄成六解二檐,就十分的谷不可耐了。亭外的护兰竹可结于桂树上,也可结于罗汉松上。如果用蔷薇结成高塔,有花开时倒可于塔上观赏,但倘若结为亭子,除了花开之后,其他的时候则荆棘低垂,既有焦黄的叶子又有讨厌的蟊虫,不是撩衣就是刺脸,让人见了极为讨厌,故不宜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