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会对下车的乘客大声说:“再见,祝你今天过得开心!”大家都会用微笑回报他。
20年过去了,戈尔曼教授每次想起这件事仍像刚发生一样。他觉得这位司机是公交系统中最出色、最有价值的佼佼者。
戈尔曼教授研究的另一个对象贾森,和上面那位司机截然相反。贾森在高中时成绩名列前茅,一心想要考进牛津大学。一次,这个男孩在物理考试中只拿到80分,他认为这可能会对他考进大学产生不利的影响,于是他悄悄买了把水果刀到学校找物理老师理论。在理论过程中他刺伤了老师的锁骨。
这个男孩天生智商很高,但为什么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呢?原因很简单:智商高的人,并不等于做事就很理性。
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而剩下的80%取决于其他因素,包括戈尔曼教授所提出的“情感智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戈尔曼教授总结的情商的一些要素,以及促进情商的方法。
1.学会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就是你能很快察觉到自己产生的情绪。这种能力是情感智商的主要成分。越是了解自己情绪的人,越能驾驭自己的生活。
想要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第一就是要认清自己的直觉——神经学家安东尼奥·达梅斯奥在他的着作《笛卡尔的谬误》里提到的所谓的“身体标记”。直觉的产生是不由自主的,例如给怕蛇的人看蛇的照片时,尽管他们口口声声说不害怕,但是放在他们皮肤上的传感器却会探测到汗,而出汗是心理焦虑的表现之一。就算只是将照片在他们眼前晃一下,他们根本看不清蛇是什么样子的,也照样会出汗。
实验证实,通过反复练习,自我觉察能力是完全能变得更敏锐的。例如,有个人碰到了烦心事,郁闷了很长时间,但也许他自己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郁闷情绪,直到有人提醒,才猛然发觉。如果他的自我觉察能力强,就能尽快控制这种郁闷情绪。
2.学会驾驭情绪
不只是好心情能给生活添加趣味,坏心情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最重要的是保持二者的平衡。
很多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常常无法控制住自己,但是我们可以控制住这种情绪的时间长短。美国心理学家黛安·泰丝为此调查了400多名男女,问他们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她这项研究以及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为教人如何驱赶坏心情,提供了很宝贵的材料。
愤怒应该是人们最想避免,也最难避免的心情。如果公路上有一辆汽车突然插入你的车子前方,你的瞬间反应会是:“这混蛋!差点就撞到我!我可不能让他就这样跑了!”你越这样想就越生气,很可能因为赌气驾驶而酿成事故。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平息怒火呢?有人说,发泄能令你觉得舒服些。不过,研究发现,勃然大怒会刺激脑部的唤起系统活跃起来,会让人更加生气,而不是消气。
“重新评断”是个很不错的办法,即自然而然地用比较积极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还是以刚才的事情为例,你正常行驶的时候,一辆车突然插到你前面,你可以安慰自己:“他可能有急事。”泰丝发现,用这个方法对抗坏心情非常好。
还有一个办法是独自走开,找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冷静一下。如果你气得头脑发热,这个办法会更加有效。泰丝发现,很多男人开车兜风以后,就能够恢复心平气和。当然,这个事实也让其领悟到开车时需要留意别的司机。另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是运动,例如出去走走,到处转转。无论你用哪一种方法,都不要再琢磨让自己生气的事,要将心思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3.懂得自我激发
有建设性的自我激发,例如激发起热诚、干劲和信心,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专家通过研究奥运选手、世界级音乐家和国际象棋大师,发现这些杰出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激发自己苦练不辍。
悲观的人在遭到别人拒绝时,可能会否定自己,唉声叹气;而乐观的人则会在失败后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你为人乐观还是悲观,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但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悲观的人也能变得开朗。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如果你自己一旦出现消极、自暴自弃的情绪,就要及时控制住自己,否则最后的结果将会很糟糕。
4.能控制冲动
为了实现目标而控制住冲动的情绪,是自我调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控制冲动情绪的能力,是可以自我培养出来的。当你面对诱惑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这个而耽误了自己的长期目标,这样就可以控制住自己,不会被那些诱惑影响了。
5.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同事、恋人、朋友或家人相处时察言观色、揣摩人意是一个重要技能。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和表达情绪。例如有人对你说“谢谢你”,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会感觉到他是真正感激你,或者仅仅是个敷衍表示。我们越是善于从别人发出的信号判断出这个人的想法,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强。
心理学家罗波·凯利与珍妮特·卡普兰在贝尔实验室里所做的研究也证明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多数是工程师或是科学家,在学术、智商测验中得分都很高。可是他们有的人成就斐然,有的人却碌碌无为。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原来,那些有所建树的人通常都有很好的人缘,交友广阔。凯利发现:表现平庸的人碰到技术上的难题时,会向其他专家求助,可往往是石沉大海,徒然浪费时间。成就杰出的人却极少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平时注意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他们向别人求助时,很快就会得到答复。
这个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决定因素是情商,而非智商。
经历雨打风吹才能茁壮成长
一位学生在牛津大学法律系的毕业典礼上讲了一个发生在他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有一个孩子,让他感到很困惑的事就是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超不过他的同桌:同样认认真真地听课,仔仔细细做笔记,为什么每次同桌都能考第一,可是自己总是比他分数低?
每次成绩颁布后,他都会这样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没有别人脑子好使?我觉得我和他一样上课认真听讲,又认真地写作业,但是,为什么总也考不过他?”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的自尊心被学校的排名所伤害。她目视着儿子。许久没有作声,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又一次考试后,孩子排名第二十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到家里以后,儿子又向妈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妈妈当时非常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高低之分,一般成绩好的人要比不好的人聪明。可是真的对孩子做出这样的回答,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这个孩子小学毕业了,尽管他学习比以前还要刻苦,但是仍然没赶上他的同桌,可是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为了表扬他的进步,母亲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在这次旅行中,母亲认真地回答了儿子的那个问题。
母亲和儿子一起面向大海坐在沙滩上,母亲指着海面对儿子说:“你看见那些在海边找食物的鸟,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能快速地飞起来。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飞上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起飞的速度要慢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不是小灰雀,而是海鸥。”
人与人之间先天就存在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人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往往不在于一个人暂时的排名,而在于他是否持续地进步与积累。能够经受住千锤百炼的人,他的翅膀才会变得更有力,之后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不要嫉妒别人在某些方面强于自己,假如你没有得到幸运的垂青,千万不要抱怨老天的不公,必须牢牢记住,挫折会让你更快地成熟。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有个老人开办了一个家具店。由于老人过去是木匠,因此,店里的家具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经手制作的。当时,镇上还有几家家具店,但没有一家店的生意比老人做得好。事实上,这些家具店的样式和款式没有太大差异。老人的孙子不禁问爷爷:“为什么集镇的人都买我们店的家具,都觉得我们家的家具更好呢?”爷爷没有立刻作出回答,而是说:“明天我就带你找答案。”
次日一大早,天刚变亮,爷爷就把孙子叫起来出发了。他早就套好了牛车,准备好了钢锯。孙子知道爷爷这是带着他到山里选木材。走了十多公里的路,他们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爷爷把牛车拴在了山脚下,自己则带着孙子往山上爬。孙子很奇怪:“山脚下又不是没有树可砍,为什么还要费劲往山顶上爬?”爷爷笑了笑,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几棵树说:“你抱抱试试那些树有多粗。”那年孙子才七八岁,虽然不明白爷爷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伸出双手,连续抱了好几棵。他发现,这几棵树中,即便是最粗的一棵,他双手环抱都绰绰有余。等爬到了山顶,爷爷还让他抱树试试,但是这里的每棵树孙子用双手都抱不过来。这回他才回过味来,山顶的树要比山脚的树更为粗壮。
“山顶的树粗壮密实,它们做出的家具非常坚固耐用。”爷爷一边锯树,一边对孙子说。
“那为什么山顶的树粗壮,山脚下的树细小呢?”孙子打破砂锅问到底。
爷爷停下了手里的砍树工作,擦了擦额角上的汗珠,指着山北方向,问道:
“你看,山北边有什么?”孙子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一看,眼前一片空旷,放眼望去,就像是天的尽头。于是莫名其妙地说:“什么都没有啊!”爷爷很肯定地对孙子说:“有,而且很大,那是从遥远的北方刮来的风和西伯利亚的寒潮。”
爷爷指着远方,俨然是一位哲学家。
“可这跟树又有什么关系呢?”孙子听不明白。
“当然有关系,树木如果长期被风吹雨打,生命力就会变得很强,根系特别发达,那么它从泥土中吸取的养分就充足,所以长得也特别壮实。”接着,爷爷转过身指了指山南的山脚,继续说道:“可是山脚下的那些树,背后有大山抵御风和寒潮,自然界的风沙很少侵袭到它们,从树枝到根系都得不到锻炼,因此也比较瘦弱。若用它们来做家具,不仅易折易裂,而且易受病虫腐蚀。”听完爷爷的讲解,孙子仿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于是,他站在山顶上郑重许下承诺:“我今后也要做山顶上那样的大树。”
爷爷听后,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爽朗地笑了。
收获总不会轻而易举地到来,就像那些在山底不经受雨打风吹的树一样,它的生命中多一分安逸,就少一分张力。积极地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即便是痛苦的磨难,也自有更深的意义。
适度的压力是必要的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生存也越发艰难,压力是可怕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压力又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研究压力对人类身心影响的专家认为:不要认为压力只有不良影响,应当转换认识,多去开发压力的有益之处。适当的压力和逆境能磨炼人,逼着你想出办法。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却依然能够达成所愿,这也许就是卓越者和平庸者之间的区别吧。
刀按在脖子上,全身的筋都会紧张起来。于是,奇迹就在压力下产生了。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是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得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时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他们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上升到了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中脱困的秘诀就是:抖落身上的“泥沙”,然后站到上面去。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着。
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上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
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就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
压力,能使人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多方撞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自觉把握人生的走向。
曾经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能够糊口,他替人放过羊、割过草、收过庄稼、洗过碗……只要能够有一口饭吃就行。
一天,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就要得到那个年薪3.5万澳元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寥无几,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又没有什么收入,当然还属于无车族。然而,为了得到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就回答:“有!我会开车!”
“那么4天后,请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4天之内,想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他豁出去了。他从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来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朋友学了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模拟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自己驾车去公司报了到。
时至今日,他早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但他的胆识确实令人佩服。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遇到困难就放弃,绝不会有现今的成就。关键时刻,他毅然斩断了自己的退路,把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拼命向前,去赢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巨大的压力会给人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
在充满紧迫感的职场上,当我们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上的生活——崇尚身心健康,学会化解过重的工作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快乐生活,快乐工作。
提高你的“逆境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