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28313100000006

第6章 田自秉讲工艺美术学(5)

工艺美术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即它既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也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这正是具体体现了马克思所阐述的“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光辉论点。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有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则可以能动地创造性地活动,人的活动体现出其目的性和规律性,人在劳动中看到了自己。人在创造中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对象,赋予自己的审美感情,这称之为“物化”,而对被改造的客观自然物来说,则是自然物之“人化”。工艺美术的这种物化的过程,比之如实描绘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所以,工艺美术创作,具有更为深刻的创造本质。它在物化的过程中,必须寻求一种对应关系,亦即哲学上所称的“异质同构”,也必须应用一种长期积累形成的审美表达形式。这种长期积累,有的同志称之为“积淀”,我则以为用“积渐”更为妥帖。《汉书·贾谊传》:“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这里讲的是安危,表达的是事物的由浅到深,由隐到显,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过程。工艺美术工作者应当善于把握一个民族在精神文化中的这种积淀,并用恰当的形式来体现。所以,真正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不只要表现出时代的脉搏,而且要体现出民族的素质。我国传统的、民间的工艺美术中,常见的表号、寓意、谐音、联想、象征以及诸种抽象手法,都是这类表现形式的应用,它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东方工艺美的光彩,为世界人民所赞赏。

工艺美术是生活美、艺术美、科学美的融合。因此,工艺美学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探索美的规律,以创造美的工艺形象。所谓生活美,是研究人们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美的观念,研究民族的审美特点,研究生活发展中流行心理对美的追求,它包括人们的生活、思想、心理、品质、意趣以及习俗等内容。生活美是工艺美学的基础,也是工艺美学的内涵。所谓艺术美,是研究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例如形式法则、形式感等,它反映人们的智慧创造,是工艺美学中的主要方面。所谓科学美,是指在制作中的物质美、结构美、技巧美等内容;而这方面,过去往往为我们所忽视。只有生活美和艺术美,还不能构成完整的工艺美术创造;有了科学美,才能有美的体现,才能达到物化,这是工艺美术与建筑以外的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之一。如果说生活美是工艺美学的意态的内涵,属于观念范畴;艺术美是工艺美学意态的表达,属于创作范畴;科学美是工艺美学意态的体现,属于技术范畴,工艺美学则是这三者完整的、辩证的、有机的统一。

研究工艺美学,除了要重视从我国传统的、民间的工艺美学思想中汲取营养,也要从西方古代和近现代某些美学思想中获取有用的启发。例如格式塔美学对于形的研究和探索,扩大了我们对形及其所表现的观念的认识。即使是精神分析美学,也将使我们对艺术的精神反应和心理活动有所启示。特别是朗格的“符号论”美学,这涉及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和抽象手法,有助于深化对工艺语言的科学研究。

工艺美学

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美的创造,通过美感作用,以体现其社会作用。简言之,它是创造生活的美,去美化生活,美化环境。所以,美学对于工艺美术创造十分重要。

人们每天都接触到美,去欣赏美,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对待生活和事物。但是美是什么,美的根源、美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古代和现代,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对此并无一致的定论。

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美”字,是由“羊”和“大”两字组成。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这是说羊大为美,因为肥羊可作膳食,满足饮食的需要。同书解释大字,谓“大,人也”,即“大象人形”。因此,有人认为美是一种舞人的形象,是头戴羊角或羊头作为装饰的舞蹈者,因而是美的。这是从象形文字来考察。

在日常用语中,有“美好”、“漂亮”等词,都只反映人们的感性认识,并未揭示美的本质。《论语》中提到美字的,大多与善有关。《论语·尧日》所谓“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则只是对美德的一种评价。

什么是美的根源,有主观论,也有客观论。主观论认为美是人的心理活动,是理念,是直觉,是快感,甚至认为是性的升华;我国则有“情人眼里出西施”一类的说法。有客观论,认为美是秩序,是比例,是多样统一,是小的、圆的、纤细的、光滑的等。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把美引入社会生活中,但亦广泛而不具体。我国则有“典型”论等。也有主客观的统一论,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和主观精神的统一,即没有主观的人,也就无所谓美,实际也是否定了美的客观性。

对于美的研究对象,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认为美学应以美作为研究对象,即美学应研究一切客观事物中存在的美,研究美的各个方面。有认为美学只以艺术为研究对象,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或认为只有艺术才是真正的美,而将研究对象界定为艺术。有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认为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主观需要的多样性,使人与客观世界构成了多种关系,审美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美学应当研究这种审美对象及其审美主体。

以上各种看法和观点,虽然有的有其合理的因素,但都各有其局限,也是不完善的。

应当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把握美的研究对象,研究美的本质。要把美理解为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把现实中的一切审美现象当做美学的研究对象。

因此,我们认为,美是一种物质存在,它既具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所谓美的自然属性,亦即美的客观性。从自然领域来说,在人化的自然物中,或未经改造的自然物中,都存在着美的因素。所谓美的社会属性,是指一切美的存在都根源于人会实践;即使是自然的,也由于人的改造利用,而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物的社会属性最初表现为物质是功利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征服的扩展,这种物质功利性又发展到精神功利性。

于此,我们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美的。

要成为美的客观事物,必须具有美的因素。同时,我们又要把美和美感区别开来。唯心论者常常是把两者混淆起来。

以上,只是对美的本质和美的研究对象作一般性叙述。

工艺美术的美学问题,应当研究与工艺美术有关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内涵,因而称之为“工艺美学”。它和近年来兴起的“技术美学”、“生产美学”等有相似之处。但工艺美学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范围也宽广得多。技术美学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展起来的。这个名词在50年代由捷克设计师彼得·托奇纳提出,以后为学术界所承认。技术美学是研究美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技术,一般是指根据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更广泛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设备,以及生产的过程或方法。因此,技术美学是研究与技术领域有关的一种美学,有人又称之为生产美学。

工艺美学是生活美、艺术美、科学美的融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探索美的规律,以创造美的工艺形象。

生活美

工艺美学的生活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两个方面,实即现实美。自然美一是指生活环境,可分天然的和人工的:天然的如花草鸟虫、山水风景等,人工的如建筑房舍、亭桥路塔等。这些自然美是人的自然,即使是未经人工修饰的自然物,也是以人的实践为标准,是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

社会美是指生活行为,是主体人的活动以及人际关系的美,如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质,模范的行为,远大的理想等。

艺术美

工艺美学的艺术美,应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从艺术表现看,有具象化,程式化,抽象化;第二,从艺术形式看,有形式感,形式法则;第三,从艺术构成(组织)看,有平面和立体;第四,从艺术形象看,有造型,色彩,装饰;第五,从艺术风格看,有民族美和时代美等。

工艺美学的艺术美,内容十分丰富,包含非常广泛。限于本文篇幅,全面而系统的留待专论再谈。这里仅重点叙述三个专题:一、形式要素和形式法则;二、程式化和抽象化;三、民族美和时代美。

一、形式要素和形式法则

形式要素,是指工艺美术艺术形式的几种要素;形式法则,是这种形式要素因表现内容的需要而构成的形式规律。形式要素如同词汇,形式法则如同文法。工艺美术运用形式要素和形式法则作为自己的工艺语言,以表现工艺形象。在各种美术之间,工艺美术运用形式要素和形式法则显得十分重要,工艺美术用形式美体现它的艺术内容。

(一)形式要素

1.造型

点是空间的基本要素。从数学上讲,它只是空间的一个位置,没有大小。然而,从工艺美术来说,它具有不同的含义,是指可视的一个空间,有大有小,甚至扩大后还有不同的形状。它是根据在空间的地位而定。天空中的太阳、月亮或星星,大海里的小岛,湖上的帆影,以至衣服上的纽扣,大门上的门钉,纹样中的团花等,在工艺美术家的眼里,都可以看做是点。工艺美术的点并非科学的点,而是视觉的点。

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可以看到许多运用点的卓越范例。原始社会庙底沟型和马家窑型彩陶的装饰,点的应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们使单纯的装饰面上,出现了多样而清新的艺术效果。商周青铜器上的乳钉,是一种增加面的变化高起的点。汉代铜镜上的乳钉,有的用大小不同的乳钉作为装饰,被称为百乳镜,有八乳、九乳或十二乳,具有八子九孙或八子十二孙的含义。唐代流行的联珠纹,是繁多点的组合应用。

一般说来,点的性格是定位,起着中心作用。但如果许多点作方向组合,则可表示出线或形;如果许多点作大小组合,则可表示出层次或色调。

所以,研究点的定位,以及点的各种组合,可大大提高点的艺术表现力。

线

一般说来,线表示长度,没有宽度。所以,线的性格是长度。线的形式有两大体系,一是直线,一是曲线,以及由此派生的斜线、波线等。将线作各种不同的角度、方向、断线、粗细等的变化,则可获得多种多样的线。我国的绘画,是以用线为其特色的。古代工艺美术的装饰,出现过许多优美的线。原始社会马家窑彩陶装饰,最早出现螺旋线;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的金银线,创造了曲直对比、金银对比的线;唐代的卷草,表现出多层次的卷曲优美的线。造型上注重线的处理,如商代青铜器的直线,宋代陶瓷的曲线,都因线的不同表现而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

线是具有强烈的心理感受的。例如直线,有明晰强硬的感觉。如果线的倾斜度不同,则又有不同的变化,水平线使人感到平稳清静,斜线有方向流动的效果,曲线使人感到柔和圆润。曲线系统的线也各有不同,S线使人感到优雅,螺旋线使人感到弹力和生长。

具有长和宽二维空间的各种形体称为面。面是表示平面的,所以它的特点在于把握轮廓线,轮廓线在于线的移动和线的组合。

工艺美术学家把三角形、方形、圆形列为基本形,或称三原形,认为一切面的形,都可从这三原形中找出来。并且,利用这三原形,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各种面。

构成面的形,可分自然形和人工形。自然形是指以自然物为蓝本所构成的形,它是具象的形。如像生的动物或植物,青铜器中的鸟兽尊,陶瓷中的花瓣形,都属于这一类。人工形是指用几何形式组成的各种形,它多是抽象的形。工艺美术的人工形,要依据三个条件,即功能的形、生产的形和审美的形。

我国古代重视形的意义,并赋予宗法伦理的含义。如圆表示天,方表示地,有天圆地方之说。同时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这些多具有伦理道德的含义。

是面的组合,通称立体。它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它是三次元的空间;(2)它占有空间位置;(3)它具有多角度;(4)它具有触觉感知。如果把平面的面称之为形,则立体的体可称之为形态。面只有一个轮廓线,而立体则有多轮廓线。所以,立体设计重视体的运动感,注意从不同角度创造美的效果。

通常所说的体,主要是块立体,就是它形成一个块堆状的体积。这种立体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空间,一个是容量。空间是以它的外轮廓显示其形状;容量则是它的容积,亦即它的内空间。汉代的铜壶,称为钟,不仅具有外在的形态美,而且也具有内空间的容量。它是一种容器,也是一种量器。这是汉代器物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准型,是一件优秀的作品。在工艺美术设计中,我们常注重器物的外形,而忽视它的容量,这是缺乏空间观念。外国有的工艺美术学校,在练习造型设计时,把容量作为基本功之一,是符合科学要求的。立体除了块立体外,还有半立体、线立体、面立体等。半立体即浮雕式立体,面立体是不同的面所构成的立体。不同的体,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块立体有重量感,半立体有光影感,线立体有伸展感,而面立体则有弹力感。

造型

在介绍了点、线、面、体等形式要素后,再叙述这些形式要素所综合构成的造型。造型是工艺形象的重要因素,是工艺形象的主体。这里所说的造型,不是绘画在平面上对客观物象进行描绘的造型,也不是雕塑在立体上对客观物象进行塑造的造型,而是工艺美术基本使用功能、制作条件所构成的物质实体,通常称为型体。

在工艺美术领域中,品种繁多的各类生活用品,其造型是工艺形象的基础。没有造型,就没有工艺形象;工艺形象的色彩和装饰,都是从属于造型的。明代漆艺专着《髹饰录》所谈的“质则人身”,就是以人体来形容器的结构。工艺形象的造型并不直接再现物象,而是一种抽象化的提炼的造型,但它却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运用比例的变化,轮廓的起伏,线形的曲直,面积的大小,以及空间的虚实关系等,创造多种不同的造型,体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2.色彩

色彩也是工艺形象的重要因素,但通常只有依附造型才显示其艺术表现力。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这种影响,不只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大小、性能和性质,而且具有一种主动性、吸引性的感染力,控制着人们情感、情绪的变化。所以,“色感是一般审美感中最普遍的形式”。

人对形状的感知具有理性的成分,而对色彩则富于浓厚的感性;然而,形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色彩则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义。

色的性质

据色彩学家的实验证明,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能产生影响,例如它可影响血压的升降和呼吸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