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讲究方法
书是人类的朋友,几乎任何人都要读书。同是读书,收获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读书的收获很大,有的人读书的收获甚微。读书有什么秘诀吗?如果说有的话,就是要讲究读书方法。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这里,把任务比喻为过河,把桥和船比喻为工作方法。没有恰当的工作方法,任务是完不成的。可见工作方法是多么重要!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做思想工作,有思想工作方法;搞科学研究工作,有科研方法;搞领导工作,有领导工作方法;搞企业管理,有企业管理方法;读书当然不能例外,要讲究读书方法。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举出两个例子。
例子之一,周恩来总理曾把我国三十个省市,编成一首七言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第一句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
第二句指新疆(江)、黑龙江、浙江、江苏、江西、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第三句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最末一句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天津。
有些青年人,地理知识少,弄不清我国省市的名称,出了使人脸红的笑话。
有了这首诗,情形就不同了。因为它朗朗上口,读上几遍,就印到脑海里了。
例子之二,我国历史悠久,朝代变化甚繁,有人把我国历史朝代的顺序编成了一首打油诗: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对于我国历史无知,搞不清朝代的变化,难免会出现相声里讽刺的“关公战秦琼”的笑话。搞清朝代变化,也不那么容易,有了这首打油诗,情况就不同了,只要把这六句背熟了,朝代变化的梗概也就记住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在读书方面,讲究方法还是不讲究方法,其效果是相异的。因此,有成就的大学问家,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
被称为“医中之圣”的科学家李时珍,他的读书方法是广收博采,不拘泥书本知识,很注意与实际结合。李时珍读书时发现,诸家说法不一,相互矛盾之处甚多。他决定“采其精华”,“正其谬误”,使之“是非有归”。他在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了八百多种医书,收集了大量单方、验方。他为了达到“是非有归”的目的,翻千重山,奔万里路,亲尝百药,向有实践经验的铃医、药夫、樵夫、渔夫等人请教,对有些药物还亲手栽培、炮制、炼制,最后写出了不朽的着作。
朱熹的读书方法可以概括为六句话二十四个字,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认为读书和登山有相似之处,要一步一步来,他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绝无至高处之理。”(《朱子语类》卷八)他说,读书要精思,就是要“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同上卷十)。
鲁迅先生有读书五法。一曰“多翻法”。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二曰“跳读法”。
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三曰“设问法”。读书提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带着问题再细读全书。四曰“五到”法。
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五曰“立体法”。他说:“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各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历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既然学习方法如此重要,有成就的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有没有统一的学习方法呢?回答是又有又没有。
所谓有,因为读书学习有自己的规律性,有统一的读书方法,只要按这种方法去读书,是会有显着成效的。
为什么又说没有呢。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知识基础不同,文化水平有差异,别人适用的学习方法,搬过来对自己未必有用。
这就告诉我们,一方面汲取成功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立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漫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一把钥匙
人们把阅读能力比作一把“金钥匙”,这不无道理。因为具备了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它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特别在今天,现代科学文化突飞猛进,人类的知识正在成倍地增长,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更难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阅读能力怎样,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测定。就拿1980年高考语文试题来说,其中第一道填空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词义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第二道改病句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语言表达正、误的鉴别能力,第三道古文题,是测定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如果平时阅读能力低,文章都看不明白,读后感从何而来?某年在高考的卷子里有这样一篇“读后感”,开头是:“蛋,有鸡蛋、鸭蛋……”
全文都是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可以说,这个学生完全没有看懂原文的内容。
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表现在对字、词、句、篇的理解程度上,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举个例子说吧,许广平同志在回忆鲁迅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报纸,他不过花费十来分钟略略过目一下就完了,有时见到我总在看报,他偶然也会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呢?’他虽然这样马虎地过目,但是过了几天忽然要找某一材料,叫我向旧报翻时,我往往久翻不到,还是由他指示我约在某天某一个角头处去找,这才找到,可见他处理学问的经济,而我是白费了,等于没有看过。”(《鲁迅先生的写作生活》)鲁迅先生的阅读能力很高,不仅表现有很强的理解力,而且有过人的速度和记忆力。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阅读能力包含着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查翻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的能力,以及阅读中的速度和记忆力。
既然阅读能力如此重要,又包含这么多内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呢?能不能用比较快的速度提高阅读能力呢?一般地说,要进行精读和博览两方面的训练。
精读范文范文是日常所见各类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好文章。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若干类,从各类中精选出若干篇,可以从中学语言教材中选择,也可以从平时阅读的其他文章中选择。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拟定出一个书目,然后一篇篇的精读,通过精读这些文章,学会阅读同类性质的文章。
怎样“精读”呢?精读的要求是“纤屑不遗”。(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一点一滴都不放过,务求弄懂弄通。一般地说,精读一篇文章,大致经过这么三步:第一步,初读。先把文章读一两遍,搞清其中的生字难词,了解全文大概的意思;第二步,深究。就是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深入研究,并把这篇文章和其他同类性质的文章的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反复阅读思考,做到“多所比较,多所归纳,多所揣摩,多所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然后通过熟读背诵,巩固和加深理解。这样一篇篇地读下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起来。
在精读的过程中,要勤于动脑,勤于动手。例如碰到生字、难词,一定要查字典、词典,务必读准字音,搞清词义。理解词义比较困难,一个词往往有多种解释,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选择一种确切的解释,并且还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样才算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怎样做读书笔记
读书需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帮助我们深入读书的方法之一。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如笔头记的准确,牢靠。这是从加强记忆力角度而言的。记笔记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容、研究问题。
怎样做读书笔记,有个方法问题。做笔记的方法很多,有人用这种方法收效大,有人用那种方法收效大,有人几种方法兼用。现在介绍几种做笔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抄书法。
这个方法就是抄录原书。中外学者有许多人都有抄书的习惯,而且从抄书中获益不少。关于抄书的好处,作家姚雪垠是这样说的:“我的经验是抄录原书。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们对原书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读书的增多会有变化。原来你摘录的大意未必正确,只有你把原书原句子照抄下来,过若干年以后你的认识发展了,再去看会发现新的意义,获得更为正确的理解。”
当然,抄书也并非十全十美,它费时太多,不易做到。
第二,摘录法。
它与抄书法十分近似,但又不同于抄书法,它们的根本区别就是抄书法抄的多,摘录法只摘录少部分。摘录法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某一段文字,表达了精湛的思想,有独到的见解,或者文字有很强的感染力,便把它摘录下来。这种方法能抓住文中的精华,便于今后翻阅,反复学习。这种方法做起来并不难。就是容易犯同抄书一样的毛病——不动脑筋,照葫芦画瓢,随例摘录,不分主次。
摘录是摘了,却没有收到应有效果。
第三,摘要法。
它与摘录法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摘抄,也有相异之点,即摘要法突出一个“要”字。如果说摘录法可以把整段文字摘抄下来,那么摘要法则只能摘其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读书的时候,找出最重要之点,简明而扼要地摘下来。
第四,提要法。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提炼出最重要的论点、论据,用自己的话,简短而明了地写出来。写出提要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必须把握了整篇文章或全书,才能知道哪是重要的,哪是次要的,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写出提要。提要难写,用处较大。它既是对全书的消化过程,也是研究过程。一篇好的提要,对掌握全书有很大作用。
第五,批注法。
在读书的过程中,大脑积极活动,随时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或是闪光的思想火花,批在书的旁边或书眉上。批注多了,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不但有利于加深对书的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研究新问题。
在我国历史上,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都为后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也是我们采用“批注法”应该学习的。
第六,写读后感法。
就是把自己读书的感想、认识,读书时引发出来的新观点(与书相同的或相异的),书写出来。读后感顾名思义在“感”字上作文章,要有感而发,不能无感硬凑数。有人写了读后感有很大收获,有人则没有收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感还是无感。
以上提出六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六种穿插使用,也可以只选用其中一两种或三四种,好像十八般武器,谁用哪种合适就用哪种,要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
总之,读书做笔记的方法很多,有意者不妨一试。
读书与动笔
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唱、念、坐、打都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即使这样,许多人还可以指出他的不足,如果让这些批评者登台表演,也许连台都登不得的。在排球场上郎平的大力扣杀是相当有威力的,不然,不会有“铁榔头”的美称,即使如此,许多观众还可以对她的扣杀提出批评意见,如果让这些批评者上一下排球场,或许一个球也接不住。鲁迅的杂文不论在思想、艺术、语言哪一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尽管如此,有些人还可以挑出毛病,如果让挑毛病的人写一篇杂文,对不住,也许连路儿都对不上呢。这些现象告诉我们,“眼高手低”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所谓“眼高”,就是鉴赏力高,所谓,“手低”,自己动手做的能力低。眼高,没有什么不好,手低就差点劲儿了。我这样说,绝不是认为手低的人不应该眼高,也不是说不会京剧表演的人不能评论京剧表演,不会打排球的人,不能评论排球健将,而是通过人人知晓的例子,来主张眼高的人,最好手也高起来,实现鉴赏和动手的统一。
怎样实现这种统一呢?在读书方面最好是既读书又动手。
有这样一首诗:
读书和动笔,两者成一体。
多读笔生花,多动读入里。
劝君读和动,坚持莫停息。
这说不上是好诗,却道出了一个读书必须动笔的道理。读书为什么需要与动笔相结合呢?
其一,动笔能加深对书的理解。书中的一些道理,有的一读便懂,有的却不然,须反复琢磨才有深透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反复读书,反复思考,反复理解。有的人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厌烦,不愿再重复读了,这时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动笔。
动笔可以是抄书,可以写心得体会,也可以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所学的内容,还可以自己写一段论述。动笔与不动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深入程度却迥然不同。没有动笔之前,不会感到有什么问题,稍一动笔,问题就来了——“这个道理是不是能站得住?”、“这样下断语是不是准确?”经过这样的思考,对内容的理解深入多了。
其二,动笔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读书的目的在于掌握丰富的知识,而提高写作技巧也是读书的目的之一,学过游泳的人都知道,游泳理论懂得再透彻,如果从不下水,他的游泳水平也是无法提高的。写作水平也是如此,不管读了多少文章作法之类的书,也不管写作知识讲得多么头头是道,如果永远不动笔,也不会写出好文章来。所以,搞文字工作的人,历来有练笔就是练基本功之说。练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成功之路,但是,如果只是自己闷头练,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受到限制。边读边练,把读书与动笔结合起来,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写作水平提高就快得多了。有一个同志说,当他看到一段文字能感动人的时候,当他看到一个章节论述特别透彻的时候,他便把书合上,自己写一写。一写就看出差距了,自己写的不是不能打动人心,就是说理不透,于是,再回头重读别人的好文章。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对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极大帮助。
其三,动笔能帮助我们积累资料。《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同志,博学多才。他平时读书,便准备一个本子,随时动手记下来。他说,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只要是有用的,不管它是牛粪、人粪一概捡回来,让它都成有用的肥料。看来动手写是积累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