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结识一些比康考特所产生的更要聪明的人,他们的名字这里都没听到过。难道我会听到了柏拉图(Plato)的名字,而不读他的书吗?好像柏拉图是我的同乡,我却从没有见过他似的,好像我和近邻都从没有听他说话,或听到过他聪明的议论。可是,事实不正是这样,他的《对话录》(Dialogues)包含着他不朽的见解,却躺在旁边的书架上,我从没有读过它。我们是没有教养的,低贱的文盲;在这里我要说这两种文盲中间,并没有什么大分别,一种是完全目不识丁的市民,另一种是已经识了字,可是只读儿童读物和智力极低的人们的读物的。
我们应该像古代的圣贤一样的美好,但首先要让我们认识他们的好处。我们真是一些小人物,在我们的智力的飞跃中,可怜只飞在报章新闻中。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像它们的读者一般地沉闷的。可能,有好些话正说着我们的境遇,如果我们倾听了,懂得了这些话,它们之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将胜似黎明或阳春,很可能给我们一个新的面目。多少人在读了一本书之后,开始他生活的新纪元。一本书,能解释我们的奇迹,又启发新的奇迹,这本书就为我们而存在了。在目前,我们说不出来的话,也许在别处已经说出来了,那些问题,扰乱了我们,使我们疑难困惑的,也曾经发生在所有的聪明人身上;一个问题都没有漏掉,而且每一个聪明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话,各自的生活来回答过它们。何况有了智慧,我们将领会自由的性质。在康考特郊外,一个田园上寂寞的雇工,很可能第二次诞生,获有了特殊的宗教经验,他信仰着缄默庄严,排斥外物,他也许觉得我们的话是不对的。但是数千年前,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约纪元前一千年的波斯宗教家,创景教者)就曾获有同等经验;他因为是聪慧的,知道这是世界性的,就体贴了他的邻人,据说还创设了一个制度,使人敬神。那么,他应该和琐罗亚斯德呼应,更在一切圣贤的自由影响下,和耶稣基督沟通精神,让“我们的教会”滚开吧。
我们夸耀着,说我们属于十九世纪,比任何国家走更大更快的步伐。可是想想这市镇对它自己的文化,贡献的何其微小,我不预备谀媚我的市民同胞们,也不要他们谀媚我,因为这样一来,大家便没有进步。我们应该冒犯,彼此鞭打老牛跑跳。我们有个相当像样的普通学校,但只是为一般婴儿的,除了冬天有个半饥饿状态的文法学堂,最近还有了一个根据政府法令,草创的图书馆,我们自己还没有学堂。我们在肉体的疾病方面花了不少钱,精神的疾病方面却没有。这时候我们应该有非常的学校,我们不该让男女儿童成人后就不再受教育。这是时候了,一个村子应该是一所大学,年老的居民都是研究生,如果他们是很快乐的话。他们应该豁然,把他们的剩余的生命,放在自由教育的追求上,难道世界只属于一个巴黎或一个牛津(Oxford),永远如此下去?难道学生们不能寄宿在这里,在康考特的天空下,受自由的教育?难道我们不能请一位阿伯拉尔(PetrusAbelard,中世纪法兰西经院派哲学家、逻辑家)来给我们讲学?可叹啊!养牛,开店,我们好久没有上学堂,我们的教育是可悲地荒废了。在这个国家之内,村镇相当地应该替代欧洲那些贵族的地位。它应该是美术的保护者。它很富有。它只缺少气量和优美。在农业商业上,它肯出钱,可是要它举办一些智者知道极有价值的事业时,它就认为,那是乌托邦的梦想。感谢财富和政治,本市花了一万七千元造了市政府,但贝壳内若要真正的肉,为生活的智慧花钱的话,这一百年内似不可能。冬天的文法学校,每年募到一百二十五元,这款子比市内任何事业都花得更实惠。如果我们生于十九世纪,为什么我们不享受十九世纪的好处?为什么生活必须过得乡村化?如果我们要读报纸,为什么不赛过波士顿立刻来办一份全世界最好的报纸呢?不要从“中立”的报纸上吮吸,也不要在新英格兰吃嫩的“橄榄枝”(OliveBranches)了。让一切有学问的社会的报告到我们这里来,我们要看看他们懂不懂得些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哈泼斯出版公司和里亭出版公司来挑选我们的读物?正像嗜好学问的贵族,在他的周围,要聚结一些影响文化的、创造力、学识、机智、书集、绘画、雕塑、音乐、哲学的工具等,那些市镇村子也可以这样做的啊!不要只请了一个教师,一个牧师,一个侍仆,办了一个教区图书馆,选了三个市政委员就以为足够了,因为我们拓荒的祖先只有这么一点事业,却也在漏水的岩洞中挨过了严冬。集体行为是符合我们制度的精神的。我确实相信,我们更发达,我们的能力大于那些贵族们。新英格兰雇得到全世界的智者来教育它。同时让他们在这里食宿,不再过乡曲生活。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不平凡的学校。代替贵族,让我们有高贵的村民。如果这是必需的,我们就少造一座桥,把那座桥移动一个位置,在围绕着我们的黑暗的“无知之深渊”上,至少架起一个圆穹来吧。
读书之乐[法]阿兰
阿兰(1868-1951),法国作家和哲学家。早年曾在中学任教。
一生着述丰富,涉及历史、哲学、宗教、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着有《艺术体系》、《思维与年龄》、《读巴尔扎克》等。
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他的行为使我受到了感染,这“感染”如今看来使得我比那些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对我来说,如果我有意想学些什么,那一定是什么也学不进去的。即便是数学题,也只有等我像读小说一样漫不经心地去理会它的时候,才能悟出其中的名堂。总之,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所以也难怪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它毕竟不属于我呀!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我读孔德似乎同读巴尔扎克一样,从不去追究书中的道理。不过,我更喜欢巴尔扎克,而且也只满足于做巴尔扎克不倦的读者而已。
什么叫读书呢?读书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书上的字。当然也还要约略琢磨一下整体的,也就是一页当中的内容。这不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发现有不少读者跟我一样,读前一页的时候总要附带地偷眼看一看下一页讲的什么,甚至也顺便浏览一下后边的情节,好像饥饿的乞丐觊觎一块馅饼。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断言——不过也许为时过早——读者的想象力恰似笼中之鸟,永远无法摆脱书中字词以及作品原义的束缚。当然,熟练的读者用不着咬文嚼字,不过我还做不到这一步,我虽不至于嚼字,句子总还须咂一咂的。我读书就好像骑一匹马,时而纵马狂奔,时而拨马回头,不敢神驰遐想,唯恐偏离作者指出的道路。有趣的是,我仅以这种方式去读体面的出版物,也就是书籍。至于日记之类,我以为价值不大,不必认真去读。手稿就更不必说,它总使人觉得不可靠,因为它只不过是书的雏形而已,可以随意增删改动。一本书的分量就不同了,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更不允许你去怀疑。甚至可以说,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禁锢你的想象力。真的,读他的书谁也不用胡思乱想,为所欲为,只有规规矩矩,按他的路子走……这便是优秀叙述体小说的风格:作者预设圈套让读者去钻。巴尔扎克历来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反复阅读比只读一遍收效更大的原因。由于我对自己的经验十分自信,所以很想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引起读者的猜疑、好奇和惊叹,这就是巴尔扎克小说的效果吗?一点儿不假,甚至当你读了几遍之后,这种效果竟毫无衰减。
比如说,我知道乡村医生必死无疑,然而也正因为我料到结局,乡村医生的死才如迅雷一般使我感到震惊。这效果就在昨天我还体验过一次。戏迷们往往也有同感吧。我还注意到,一首好诗的艺术魅力是永存的,不会使你熟而生厌,只有这样的诗才是真正的诗。可以这样说,一切时间艺术的魅力正是来源于读者的预知。当我们读一本小说时,总觉得后头的情节最牵扯我们的兴趣;不过,我们也懂得如何克制自己,大概具体的方式就是聚精会神于眼下正在进行的情节吧。
而且像这样吊一吊胃口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孩子们做游戏时不是经常要藏起来,然后吓唬对方,而对方也会真的感到害怕吗?读小说也是如此。前不久我又重读了《驴皮记》的前几页,真够烦琐的!我心里虽这么想,却仍然悉心地琢磨着拉斐尔的幻梦和那位老商贩的大段独白,甚至不放过任何细节。而那些一目十行的读者口头里虽说着“我都知道”,实际上正是由于他们“不知道”,所以才那样风风火火地读。我之所以能够不紧不慢悠着性子,正是因为我了解这本书,而且我对它的了解不是零散的、只言片语的,而是全面的。我不想一下子就读到书中那不可挽回的结局,总希望这结局能够在我的第一个愿望得到满足之后再开始,因为到那时将会觉得总算完成了什么。不过最好还是由着作者的构想,让这结局在老商贩的叹息声中、在他利欲熏心、沉湎于新的梦幻的时候再开场为好。
同样,无论是幸运还是灾难——如大家常说的那样——也应伴随着拉斐尔的沉浮而渐次呈现在我们眼前。为了耽于幻想而不愿过早获得,这正是读者的心理,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我用了“尽情”两个字,实则我们的兴致未必能随心所欲地膨胀,我们是无权随意增补幻想的,因为作品的内容是和谐严谨的,词句是有限的,凭空幻想纯属徒劳无益。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但作为读者却有这个自由。只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重新回到作品中来的时候总是要略微复习一遍前面的内容,仿佛想要再度积蓄起自己的兴致。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若有所失,觉得失掉了前面的内容,的确,优秀小说是不容许随意抽取片断的,不论手段多么巧妙,即便是配以分析也总不能被人接受。不是吗?优秀小说本身就杜绝了任何形式的简化或综述。相反,劣等小说却恰恰像被阉割过似的,只剩下事件和线索的罗列,一切似乎是为了向读者解释,唯恐读者理解不了下文。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要想追索,光凭精神准备还是不够的。我发现侦探小说的情节总是发展飞快,然而这类小说的迷人之处并不单单在于它的神秘性。我的理由是,倘若写得好,人们同样愿意反复阅读。《一桩无头公案》就是一本这样的书。似乎可以说,小说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时间原则。要知道,应当发生的事不必顷刻间就发生。“您的第一个欲望是平庸的,”那位老商人道,“我可以使它变成现实;不过,我还是先省了这道麻烦,以便为您今后生活中的事操心吧。”这位老商贩俨然像一尊隔岸观火的神,任事态平淡无奇地发展,就像拉斐尔每次遇到他的三个朋友必然同去吃夜宵一样,毫无例外,毫无变化。不过,这些琐事看似平淡,却正代表了生活中严肃的一面。巴尔扎克的思想永远是那样正确,实在令人为之折服。这也正是他的天才在创作中的体现,他善于将平凡的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驴皮记》所反映的同样是真实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它与《幽谷百合》和《欧也妮·葛朗台》没有什么两样,尽管当我们叙述书中大意时免不了会引人发笑,因为谁也不会相信世上还会发生如此荒诞的奇遇,而且每个人的故事都如此离奇。不过,说到这儿,我们又不期而然地遇到了另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看放到以后再讨论吧。
阅读,一种业余爱好[英]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他晚年常被世人描述为“活着的最伟大的英国人”,不仅因为他是天才的战略家和鼓舞人心的战时领袖,还因为他是伟大的雄辩家,有天赋的画家和具有深刻历史感的当代作家。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属于他。
对长期担当重任、工作过累的人来说,避免焦虑和解脱过度心理压抑的方法有很多。有人建议锻炼,也有人建议休息;有人建议旅行,也有人建议疗养;有人说独处好,也有人称狂欢妙。毫无疑问,此间诸法针对不同情况,各有其作用。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求变。
求变是关键。人要是过度使用大脑的某一区域就会使它疲劳,这与外衣的肘部易磨损是一个道理。然而活的大脑细胞与无生命的东西毕竟不同:外衣的肘部坏了,按摩衣袖和肩部是没有用的,但大脑的某一部分疲劳了,却可以通过使用大脑的其他区域使大脑得到休养,休息并非消除脑力疲劳的唯一途径。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某个主要的兴趣上是不够的,人必须有其他爱好。如果只是对大脑说“我让你休息一下”,或者“我要出去散散步”,或者“我要躺下来什么都不想”,这毫无用处,大脑依然还会忙个不停,它该揣度还是揣度,该心焦还是心焦,只有当新的细胞被激活,新的内容成了主导,这时才会有解脱和休息。
有一位天才的美国心理学家说过:“焦虑是情绪发生了痉挛,原因是大脑紧抓住某事不放。”在这种情况下与大脑争执只是徒劳。人的决心越大,心里的东西越是放不下,唯一的办法是轻轻地把别的东西塞进大脑。如果这个东西选得正确,再佐以一定的兴趣,那么大脑往往会很快松弛下来,得到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