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58

第58章 引导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变得大胆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恐惧是儿童最常见的自然心理状态,正像成年人黑夜中突然撞见陌生人,心会突然扑通扑通地跳一样。只不过成年人经验丰富,懂得如何应付这种不安的状况,平静得较快,但小孩却不能。因此,家长或老师必须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除了鼓励孩子战胜恐惧的信心外,家长还可试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

(1)不要刺激孩子

一些家长为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简单方便,常用吓唬的方法来对付孩子,结果导致孩子产生不正常的恐惧心理。如孩子哭闹时,有的父母缺乏制止的良方,就用“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吃掉”、“你不吃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来吓唬孩子。这样,孩子虽然一时安静了下来,但由此而产生的恐惧也同时保留了下来。

(2)教育孩子不要掩饰害怕

有些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害怕,这是孩子常用来对付恐惧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自己越是恐惧。无论孩子担心、害怕什么,如果父母能平静地对孩子说:“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害怕它,这是正常的。”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并让孩子说出恐惧的具体内容,有助于孩子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①帮助孩子获得应付他所害怕的对象或情境的信心和方法。

如果孩子害怕一个人在房间不开灯睡觉,可以在他的床头装一个夜灯的开关,让其学会开和关,这样他掌握了控制黑暗和明亮的方法后,他就不会害怕了。

②帮助孩子消除对恐惧事物的不正确认识。

有一个5岁的女孩在母亲住院后突然产生入园恐惧反应,并伴随低烧,性格也变得胆小、依赖和喜欢缠人。经过反复分析后发现,这小女孩一直担心一旦她上幼儿园,母亲就会生病住院,晚上就没有人抱她睡觉。当父母向她讲明妈妈住院与她上幼儿园没有关系后,孩子心中的顾虑才逐渐打消了,其相应的恐惧心理也消失了。

③帮助孩子消除对恐惧事物的神秘感。

孩子的恐惧有时往往是由于缺乏知识,或经验不足,或者由于错误的认识引起的。如孩子害怕雷电是因为不知道雷电是怎么回事,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授有关的知识,虽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会减少恐惧,感到安全。父母还可以和他一起计算由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差,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孩子对打雷的恐惧,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对打雷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预防恐惧的发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恐惧与其经验密切相关。比如,有的孩子怕洗澡,那是因为他曾有过洗澡痛苦的经历;孩子怕打针,那也是由于打针曾给孩子带来过痛苦。由于恐惧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努力防止第一次恐惧经验的产生。比如,把洗澡活动变成一种游戏而不是一种强迫性的活动,这样,对孩子而言,洗澡就不是一种令人害怕的事情而是一种娱乐活动了。

(4)不要吓唬孩子

不给孩子讲鬼神的故事,不让孩子看恐怖影视片,更不要用鬼神、老虎之类的事物来吓唬孩子。孩子理解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毕竟有限,由于受其想象发展特点的影响,他们往往分不清哪些是现实真正存在的东西,哪些是想象的结果,他们往往会把影视、故事中的恐怖情节或画面当作是现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应避免让孩子经常阅读带有恐怖内容的图书,或观看过多的恐怖影视,或听过多的鬼、妖故事,防止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5)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们可以在幼儿群体中树立勇敢的榜样,比如,有的孩子害怕打针,那么我们在安排孩子们集体打针时,就将勇敢的孩子安排在前面,为后面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在他们表现勇敢时,及时予以表扬,让所有的小朋友为孩子的勇敢行为鼓掌。在这种气氛下,许多原来胆小的孩子也会表现得很勇敢。

另外,孩子害怕的对象往往与他亲近的人害怕的对象密切相关,比如父母怕老鼠、蟑螂、狗等,这种恐惧心理与行为会在有意无意之中传染给孩子,这是害怕经验传递的结果。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首先必须克服自身不该有的恐惧心理。在孩子面前,对待恐惧的事物要显示出坦然自如,沉着勇敢的样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增添克服恐惧的信心和勇气,并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父母应该教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岛的炽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