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38

第38章 让孩子多交朋友增强他的社交能力

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和父母打交道,还要接触老师、同学、朋友等其他的人。但是有些孩子不善交际,不会交际,甚至到了成年也视交际如险滩,迟迟不敢把脚步迈出去。善于交际,有礼貌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带来很好的影响;相反,不善交际,过于孤僻、内向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

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从小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可以带领孩子或单独安排孩子去亲戚、朋友或邻居家串门、做客。使孩子尽量多结识一些朋友,包括异性小朋友与成人及老人等忘年朋友。让孩子在广泛交往与结交众多形形色色的朋友中学到更多知识,增加主动结交的胆量,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更为开朗、活泼、大方、合群,并逐步养成文明礼貌、谦虚与尊重朋友的良好品德。

(2)促使孩子多参加活动

可以带领孩子或单独安排孩子去旅游、探险、参加夏令营等,争取让孩子多参观展览、观看演出、参加游戏竞答、竞猜、演讲或上台表演节目等活动,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与他人相处,在观察世界时锻炼交际能力,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头脑。凡让孩子单独上阵的机会都可锻炼孩子的胆量,使他们敢于在任何时候表现自己的才华,在与别人竞争时不会感到羞涩。

(3)故意让孩子单独出面

例如送孩子出远门不让大人陪送,安排孩子去送封信、打个电话,让孩子独自在家迎接并招待客人。特别让孩子代替父母去串门拜访,看望一个病人,去给某个长辈过生日,故意让孩子代表家长去送一份礼物,去给家长开点药,去为家庭购买物品,等等。总之,让孩子见见世面,让他们既可尝到经过自己努力后的胜利之甜,也让他们受点遭受挫折之苦。

(4)当好孩子的交际参谋

当孩子年龄较小时,交际方法、交际尺度及交际对象等皆掌握不准,父母及其他成人应当好参谋。例如,切不可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切不可轻信陌生人,交际之中也应提高警惕,不可完全泄露隐私,尤其是家中的经济状况等秘密。

(5)为孩子的交际把关

当孩子年龄尚小便萌生了对异性朋友的特殊好感而过于亲密时,应主动给予“灭火”并讲明道理;当他们为了小团体的友谊而欲图违犯道德或法律时,要设法遏制;当孩子一味沉溺于交际而影响学业时,必须适度地泼一泼冷水。

父母在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同时,作为孩子自己也应该在以下方面对自己进行社交能力锻炼。

(1)认识与人交际的原则

①平等交友、真诚相待。

要知道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要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他们在校园里,每天都和同学进行着大量的交流,有学习上的相互切磋;有生活中的相互帮助;更有心灵的相互沟通,这些都需要用真诚去维系。真诚是朴实的,它不需要慷慨激昂,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它是多年以后你我收到友人的明信片时的那份激动。

②学会理解与宽容。

作为同学、作为朋友,要学会理解。当同学、朋友遇到挫折、苦闷、压抑时,他需要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如果能够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就是对朋友莫大的理解。在倾听过程中,不时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引导他走出烦恼与不快的泥淖,他会觉得有这样的朋友才是真的朋友。

(2)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体育是人与人直接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胆量,这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活动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3)与朋友相互做客

请同学或朋友来家做客或是去朋友和邻居家串门,是锻炼交际能力的机会。串门做客,需要寒暄和问候,也需要考虑交谈的方式和有关礼物的收送,如果与父母一道去,孩子就会成为“配角”,不用应酬,也没有压力。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可以主动去接待,特别是年龄相仿的客人或朋友。

(4)与父母外出旅游

旅游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利用节假日可以让家长带孩子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到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去。在旅游中,孩子可以观察父母的交际方式或是主动要求去买车票、联系住宿、购买游园门票,这样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通过与陌生人打交道,可以增强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应变心理素质。

一个人事业之成功,30%取决于才能,而另70%则取决于其交际能力的大小,即能否与人、与人群进行十分妥善的协调。

——卡耐基(美国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