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30

第30章 提升思维能力让孩子更聪明

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对其智力、能力的发展大有帮助。有些孩子会做计算题,但一遇应用题就发呆,他们大多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法则。细观这些孩子,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语言概括能力差,叙述事情像流水账,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有困难等通病;还有的孩子会具体形象的运算,但不理解抽象的运算……这些问题都与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关。孩子的思维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培养孩子广阔、深刻、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于开拓孩子的智慧是极为重要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高感知和观察能力

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认识、去思考、去体会,以扩大孩子脑子里的印象范围,使之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发展思维能力。

(2)启发孩子积极思考

要善于给孩子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一一找出答案来。也可以引导孩子的思路,并用类比的方法去启发孩子找出答案。

(3)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东西就要动一动,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索和有旺盛求知欲的表现。老师和家长切不可随意禁止甚至恐吓他们,以免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从小爱学习、爱科学、勤动手、好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接触具体事物,并要求孩子用语言把这些事物的特征(如名称、颜色、状态、大小等)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

(5)增强孩子的自主能力

孩子的独立性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培养起来的。从孩子刚学会手眼协调要自己用勺子吃饭开始,家长不要怕孩子弄撒、弄脏,要让孩子自己吃,否则,孩子往往产生依赖性、懒于动脑,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

(6)让孩子畅所欲言

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要让孩子说完,适时而又恰当地给予指导。在家长专制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显得思维呆板,不敢畅所欲言,提不出新的观点,而是看家长的眼色行事,容易受家长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是盲从附和随大流,影响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7)加强分类归纳训练

在孩子认识万事万物的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经常给予孩子分类指导,孩子的归纳、抽象和概括能力就会得到很快的发展。

(8)启发孩子“异想天开”

如:传统观念认为,碗是盛饭的,暖水瓶是盛热水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碗还可以当一种乐器使用,暖瓶还可以放冰糕而较长时间不化。这就是“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孩子在学习时就不会盲目听信,解决问题时就会思路开阔,灵活自如。

(9)经常和孩子猜谜语

猜谜不仅有趣、幽默,而且可以激发和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是丰富想象、锻炼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10)开展智力游戏

如摸瞎瞎游戏,有利形成孩子灵活性、推理性、逻辑性的思维品质。

思想家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因为他们给别人定下了思维的方式。没有哪一个人能闭门独自写作或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但是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

——哈伯德(美国幽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