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28

第28章 父母应多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

(1)改变观念

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没能力,他们是天生的成功学习者。婴儿从生下来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到学会玩、学会说话、学会吃东西、学会走路……

这些已经告诉我们,孩子天生就是学习的能手,不需要担心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和乐观的精神,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动手探索的世界当中。

(2)讲清目的

家长要告诉孩子动手能力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手和脑是相互促进的,常动手才会心灵手巧。动手劳动是要付出代价的,会使他感到疲惫和劳累,但是劳动也是会有所收获的。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满足会让孩子感到进步的动力,并养成进步的习惯。只有动手劳动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

(3)具体指导。

①指导孩子做手工。如:折纸、剪贴。2岁半的孩子应该从简单的一步折纸学起,到3岁时可学2~3步的折纸,3岁开始学拿剪刀,先学剪纸条,后学剪图形,可以用纸条贴成链条或方纸贴成花篮等。4~5岁可以剪更复杂的剪贴和图案。男孩子喜欢做车、船、大炮、飞机等。家长可帮助孩子做多种手工以发展手的技巧。

②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整理玩具、打扫房间、洗小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培养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学习擦桌子扫地,自己整理玩具,洗手绢等。既培养了手的技巧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③提供各种结构材料,让孩子玩结构游戏。如: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橡皮泥、沙石、冰雪等。聪明的父母这时会顺应孩子喜欢动手的规律,拿来一些废纸让他撕,给他一些木头和棍子让他敲,买来蜡笔教他学画画,找一些不用的小瓶小盒让他配盖,为他准备一些积木和自制拼图,橡皮泥,七巧板等玩具,使他动手又动脑。孩子在动手时学会了技巧和专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拼七窍板,穿珠子,套盒时延长了专注时间,培养了独立工作能力。

我一向认为儿童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只要有适当的刺激,他们就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