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2826400000001

第1章 念力(1)

创富成功,始于正确的心态

《金刚经》里有个词儿,叫“善护念”,也就是好好照应你的心念。念力,听起来有点唯心的味道,但凡事只有正确的心态,才能引导出正确的结果。

创富成功,起始于心念。

激情,年轻人最大的创富资本

一个绝对白手创富的例子

创富,需要启动资金吗?

似乎是的。但也有特例。

我一位深圳的好朋友,曾亲口和我讲过一个真实的例子——

隔壁邻居,薪水不高,却收留了个来投奔他的初中同学。

这个小个子初中同学,居然真大胆,也真厚脸皮,白吃白喝在他家,去面试了几份工,都嫌薪水低,而没去干。

嫌薪水低,您倒是有点积蓄也行啊。这家伙还分文皆无……

眼看着老同学眉头越来越皱,他大概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决定创业,从事的还是餐饮业!

身无分文怎办呢?他就去捡传单——深圳、广州等城市,每个公寓楼,都会有大量的餐饮外卖传单散发,他就捡了很多来,一张一张把人家在最底下印的电话号码裁掉,然后用笔工工整整写上自己的电话。写完一摞后,再次散发出去……

这种传单,命中率就是个概率问题,概率虽不高,却一定有效。一天几百张出去,总能接到几个电话叫餐,他就马不停蹄,奔到快餐档,叫了餐给人送去。中间赚点事先谈好的小小差价。

架不住勤奋,积少成多。慢慢的,找到点规律,动点脑子,命中率越来越高,他不用再捡人家的传单了,而可以自己花钱印了;再慢慢的,他不必自己干了,可以找伙计去散发了,他只培训技巧就可以了……再慢慢的,居然干成个小送餐公司了!

这家伙后来的故事,我就不知道了,是否成一代食神?估计没那么夸张吧!

呵呵,再发展,又需要面临另一番武功,那个勤奋的家伙,是否能提高视野高度,又要看他的灵性和造化了。

未思成,先思败

一次出差,和一个家伙聊,他告诉我不少他的故事。

当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碰巧有金主给他和他的团队投资了1000万。

羡慕死我了!呵呵,我当年怎么遇不到?

他大干特干,傻干苦干,舍生忘死地干,不到一年,倒闭了,把人家的钱和自己的自信,统统赔了进去。

这家伙告诉我他整整消沉了一年。

以后有机会,把他的故事和跟头,详细写一写。

但我真正想说的是,这家伙把创业想得太浪漫了,事实上,琐碎、麻烦、枯燥、乏味、重复……远远多过“振臂一呼,钞票滚滚”的潇洒。所谓“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多是事后的“加料回忆”……

真实的商业,是枯燥而乏味的,尤其创业者内心的煎熬,有时候是对自身人性的考验。

老雕我当年,每天早晨买好豆浆油条,和那硕果仅存的几个员工一起早餐,给他们鼓励打气,讲成功故事……等他们被激励,满怀斗志出门后,我跑到洗手间,望着镜子中的自己,不禁胃开始痉挛,其实我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钱太多,或许是“毒丸”

创业资金5万和150万,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懵懵懂懂的初次创业者,毫无区别。

假如都倒闭,存活的时间上也差不多——你以为150万就能活长一些?嘿,才不会!

未来我们会谈到现金流的重要性,而一般创业者,都不是很懂得这方面的计算。所以5万元能在三个月烧光,150万也同样是三个月——觉得自己资金雄厚,还不什么都花得痛快些?搞不好,5万元那位通过精打细算,反而还撑久些。

我一般认为,启动资金有个三五万,就很好了。因为,第一次创业,跌跟头的比例很大。启动资金少一点,心理打击也就小点,离爬上楼顶和打开安眠药瓶也远点。

对于创业者来说,太多的钱,反而有可能变成加快创业失败的“毒丸”。

认清你的资源

我讲这些真实的故事,是要说,决定创业成败的,不是资金——而是资源。什么是资源呢?广泛的人脉、拥有的技术、积累的客户,当然都是资源。

你的资源是什么?资金?知识?经验?人脉?

对于多数年轻人,你的这些资源,其实根本不值一提。就是说,这些你所谓的资源,在你真正创业的时候,你会发现,竞争力其实很弱。对你创业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其实,我想说的是,你的勤奋,你的悟性,你的灵感,你的激情,才是你真正的资源和优势。而其中至为重要的,就是你的创业激情!

当你激情消失的时候,没有了就没有了。再多的钱,再多的资金,再多的经验,再多的人际关系,没有激情,这个企业是终究难以创办成功的。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

如果你一直有饱满的激情,能将其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

在你激情仍在的时候,出来创业,才是最幸运的。

目标应设定为1000万

目标要“靠谱”

首先,你的目标要靠谱!

当然,这个“靠谱”的标准,比较没谱——你非要立志成为新的世界首富,不把盖茨同学挤成老二,你就夜不能寐——我也无话可说,而且我也没法给你忠告……我还等着别人给我妙方,打垮盖茨呢。

事实上,把志向立得太高,没太多好处。因为梦想离得太远,就不真实,经年累月,你感觉不到半点向梦想靠近,弊端就显现了。所以,把目标定得太远,比如说赚100亿,和定成1万块一样,都是糟糕的计划,对现实毫无推动作用。

我的建议,就是减成1000万净资产比较好。个人感受,第一个1000万赚到手,突然心里有了点安全感,这挺重要。

1000万,是个非常靠谱的目标

为什么是1000万,而不是100万?

试想,在今天中国大陆,100万还叫钱吗?

你能否赚100万后退休?敢不敢生场大病?敢不敢逍遥四处旅游?还别说周游世界,全中国走走,也有点胆颤吧?又敢不敢说,给子女提供点好的教育和自己晚年优哉游哉不担心没饭吃?

1000万人民币净资产,不过是100多万美金——知道美国有多少人达到?

OK,远了点是吧?但根据中国GDP的增长,我们可以知道,每年中国都有很多人达到!所以问题又变成了,既然肯定有那么多人成为,你是否能够挤进去,当一个分子?

凭什么你就只能当13亿那个分母中的一个?

须知,在北京这样的城市,1000万也就是当个手头拮据的小中产。

200万买套马马虎虎的市区房子,400万买栋郊区别墅,100万弄1—2辆车家里人一块开。还剩300万,分30年花,每年不过10万元,一个月不到1万元,日子怎么过啊?

还捐希望工程?坏了,两套房子的物业费和汽油钱、保险费都快不够了!

也不敢旅游,也不敢生大病……就算不买那栋别墅,也活得挺紧巴巴的。

个人净资产(通常欧美标准都不包括房屋)多少够呢?我觉得,在今天的北京生活,5000万左右人民币打底,差不多可以收手不干活、不投资了。可以适度地、谨慎地、优哉游哉过日子。

算过之后你就知道,1000万还真是个底线。

一般而言,这点钱还不至于让你从此丧失斗志、游手好闲。但起码有了这点安全感后,心里变得笃定,遇事更加从容,甚至,不由自主学会了一点点“平常心”——这可是口袋空空时极难做到的。

赚1000万很难吗

很难吗?很难吗?很难吗?

其实,1000万不是一个大数字,只要你肯努力,脑子转得快些,并且有点小运气,往往不知不觉三四年或更快,你就有可能赚到了。

关键要懂得一些“常识”,且别被人骗——创业时被骗点钱不怕,如果“常识”弄错了,被迂腐的教授、书本骗了,观念一错,就难以翻身了。而我,只不过讲点“常识”罢了。颠覆一点众所周知的错误认知罢了。

当然,如果你发现99%的人不相信我说的,你应该高兴。本来嘛,GDP每年就增长这么多,大势如此,不可能人人发财,只有那么万分之零点几的人,每年冒出来——冒出来的,当然从概率上讲,是相信自己能赚1000万的家伙。就仿佛买彩票一样,不相信自己能中大奖的人,能否中奖?答案是,他们都不买彩票,怎么会中呢?

赚1000万并不像你想象中那样难,有了1000万,人生会更淡定,进而过渡到更高的境界。

善护念

信心的悖论

成功的人,一般都很有自信。但自信是何时有的呢?成功前?成功后?

按理说,应该成功前,否则一个整天怀疑自己没能力、没运气的人,肯定靠不住。

自信,又往往来自于你奋力一跳之后所摘到的那只桃子,桃子摘了一箩筐,你就会越来越快乐自信。

但自信有时候也是把双刃剑,因为和自满、自傲,只差一层窗户纸。

如果你“自信”到要打倒比尔·盖茨,那叫狂妄无知;又如果,你仅仅为能够拿到今年的年终奖而得意洋洋,那叫鼠目寸光。

实际上,我是想说,很久以前,我看过的简历,都是谦虚得过头,就差说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学会,等待着从零开始的锻炼。

但现在呢?情况朝着另一个极端发展,简历里面都说自己是杰克·韦尔奇的转世灵童——哦,考虑到韦尔奇先生还健在,我觉得这种夸张非常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