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035

第35章 互联网产业呼唤整合

丁健曾被业内人士称作“国内最早传播互联网概念、介绍互联网技术并提出互联网商业化的先驱之一”。他长期以来一直是亚信的首席设计师,从容不迫地指点着公司的发展方向。1999年,他决定大力投入软件开发和进行公司结构重组,使之形成两大系统集成和软件两个事业部齐头并进的业务模式,使公司的业务模式更趋成熟,收入结构更趋合理。

丁健清楚,网络融合仅仅是一个开始,互联网平台真正的融合在于应用,在于内容,在于所有的应用和内容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融合互动。其中,宽带互动将会是更大威力的融合,它超越了简简单单的数字通信的概念,超越了简简单单的电脑和电话的结合,而是几大产业进行大融合,这些产业包括通信业、影视业、IT业、娱乐业、媒体业等。

今天,随着各个领域,从语音通讯到文字通讯,从数据通讯到视频通讯,逐步地向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平台转移,人们可以感受到,互联网的融合给人类未来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尤其是在宽带领域,以短信为例,小小的几十个字节、几百个字节的内容,在今天却能够创造出这样大的市场,可想而知,宽带的内容、声讯的内容、电视的内容、影视的内容、娱乐的内容,如果纷纷在网上进行统一的话,市场的潜力将是巨大的。

宽带互动从某种角度上讲是这些领域的制高点的融合。通信的制高点不是电话,而是可视电话、会议电视。影视业的制高点不是简单地看看电视,而是客户能够主动地、实时地参与到你的影视内容里面,甚至除了进行点播以外,在节目中实时地参与竞奖游戏。同时,多媒体互动型、关联型的应用也是IT业的制高点。自己一个人做事情,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关联性的应用、互动型的应用才是未来的发展前景。网络的视频互动多媒体是数字娱乐业的制高点。可以预测,下一代的互联网发展,一旦宽带互动在技术应用上成为可能的话,它将形成一个更大力量的融合,这次的融合与前几次相比将是一个更高的数量级。

由此可以说,宽带互动是中国进行跳跃式发展的又一个新的机会。新时代的互联网呼唤具有创造力的整合,未来不管是电信、门户网等各种领域的接入,网络将变成基础,每一个网络都将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接入平台。影视内容、媒体内容、网站上的内容,都将逐步地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统一的整合。终端也将整合,无论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都将在同一个平台上看到同样的内容。可以断言,未来互联网产业的赛跑将由具有高度整合意识的企业领跑,并最终将由这一强强结合的群体摘取桂冠。

丁健相信,经过过去10年对互联网发展的初步探索,完全能够使互联网向着更成熟、更强大的方向进行发展,全面释放互联网的巨大能量。事实证明,丁健在1999年到2003年期间,基本完成了亚信从IP及Internet业务向全电信业务的转型,完成了公司从“系统集成商”到“以方案为核心的”“电信软件开发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品牌演进,全新的T型业务架构已经形成。公平地说,这三年亚信面对华尔街,依然做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2003年4月1日,丁健改任公司董事长,作为亚信公司创始人之一,他7年的时间一直工作在亚信公司成长的最前线,这次改任董事长一职使丁健有机会换一个角度审视亚信的发展道路。他认为这将使亚信的管理团队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切合亚信目前和未来发展阶段的需要,而他本人将更多地关注亚信的战略规划,这也正是他的兴趣和优势所在。

归国创业如许年,丁健的第一个感想是,假如创业者仅仅把祖国当成一个空前巨大的市场,抱以某种投机盈利的心态,而没有一颗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这样的“创业者”肯定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当然,任何一个公司想只依靠“赤子之心”来生存和发展,那也是不可想像的——合理务实的业务模式、精诚协作的管理团队同样至关重要。短短10年里,亚信经历了多次业务变革,如果没有一支坚强有力、配合无间的管理团队,想要完成这样的“长征”,恐怕是极其困难的。

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领导者和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代表,丁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8月,在“第二届中华管理英才论坛”上被评为“2001中华十大管理英才”;2001年12月,以“将国际化理念与中国市场有效融合并获得成功”、“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经典人物”以及“聚人的能力”被《英才》杂志评为“国内十大最具人气企业家”;2002年12月荣获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华人青年企业家大奖”;2002年“第一届中华海外归国人员投资创业论坛”评出的十大创业人物丁健位列榜首;2002年12月,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公布了其最新出炉的“2002年100位全球明日之星”,丁健也榜上有名。

丁健深信中华民族一定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复兴,也深信亚信一定会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品牌。同时他也感到庆幸:正是由于根植中国,亚信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正是由于根植中国,亚信人才能亲眼见证祖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辉煌进步。

咏慷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