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220

第220章 国宾领略中关村

当今世界上,无论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有多大的差异,对于邓小平所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完全没有怀疑。当北京做为首都一次次地迎接外国元首来访时,迎宾的国歌和红地毯之后,往往都有那些国宾车队端庄整齐地驶人中关村,游弋在信息产业园、国家级软件科技园、生命科技园等一串串科技研发明珠之间。这些国家元首们进入中关村,是要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是如何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雨露阳光下,蓬蓬勃勃的发展壮大,并为这个民族带来荣誉和作出贡献;亲身感受一下中国的土地上,中关村是如何代表960万平方公里和她的人民在努力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身临其境地证实中关村是如何仅仅用20年时间就彻底改变了先民们留下的这块土地和老佛爷度夏行宫的山后地区,使这300平方公里的中关村中心区和发展区寸土寸金,熠熠升辉;目睹这个活跃着13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年技工贸总收入3000亿元、并每年以20%的速度高速成长的中国神话。

世界大国俄罗斯的总理来了。他仔细地审视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示意图和建设沙盘,静静地倾听着中关村人的陈述。但我们不难看出,总理沉思的目光中不仅有对中关村的几许赞叹和惊讶,也许还有对十几年前“改革与新思维”失败的痛楚回忆以及对联盟解体的深深遗憾。

与十位美国总统较劲半个世纪的古巴主席来了。这位世界政坛传奇人物在从国宾馆前往机场的途中,带领他的担任科学院院长的儿子和一于人等,也挤出时间来看中关村。加勒比旋风吹进位于上地七街的国际创业园,为众多在陋室中苦斗的IT精英和软件企业带来了热带雨林的绿润和男儿自强的阳刚。

美国的总统来了,英国的首相也来了。这些在世界上备受争议的人物来到中国都无一例外地访问中关村。与大学生对话,与企业家见面,是政治家作秀的最好机会。借此宣扬一些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博爱的价值观,既可赢得本国选票,也能增添出访花絮,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想趁此机会在中关村探一探中国未来的虚实呢?每一次的短兵相接都在电视上实况播出,而中关村大学校园里那些男孩女孩们如初出牛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对话之间不让这些政客们赚到便宜。北大的女学生甚至斗胆告诫这些“自由世界”的领袖们,“只有真正懂得自由的人才会更加尊重别人的自由”,那掌声令客人都面露窘色。

浓烟滚滚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领导人们也派他们的部长来看中关村。以色列希望中国与他们合作开发高科技农业、无土栽培和滴灌养植,中关村则要借鉴以色列的风险投资经验,利用少量政府资金培育大批创业投资并把自己的高科技企业推上国际资本市场。巴勒斯坦的六位部长在总部断水断电的时候,依然西装革履步人中关村,殷殷询问着中关村的高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似乎明天战火就会停息,“有土地何愁衣饭,好光景就在眼前。”这令中关村的接待人员不得不对阿拉伯兄弟刮目相看。

全世界的数学家齐聚北京,共议人类在下一百年如何探索科学皇冠上最神奥的数学明珠。参加了大会堂的总理宴请之后,杨振宁带着14位诺贝尔奖得主兴致勃勃地径直来到中关村,在琳琅满目、热闹喧嚣的电脑城旁,闹中取静,选中了一处百年老宅。大师们古庭院中饮酒,中关村内品茶,堪称盛事。

沙特王子获得过斯坦福的博士学位。他进村就列出了一张45个问题的大单子,一路问下来,午饭都没顾得吃。中亚一位斯坦国的总理刚听了一半介绍就三次打断管委会的讲话,并正式代表政府发出邀请,要求中关村派出顾问团去协助他们“拷贝”“斯坦国的中关村”。

邻国的一位“省长”看到地处中国首都的西北部崛起偌大的科技园,感叹“四小龙”的不再,回国后一年之内先后派遣六批省级官员200余人陆续来访中关村。“省府”里开谈必讲中关村,甚至“省长”要问“你们谁还没有去过中关村?”

韩国的科技泰斗在退休之年来访中关村,回国后撰文呼吁国人“北京边上有个‘中关村’,那里的年轻人学外语、学技术、办企业;而汉城边上却有个‘考试村’,年轻人在这里培训应试,专注如何晋级升官。”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在韩国朝野引起强烈反响。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的老大哥、老朋友,甚至是当年的老冤家,都要到中关村来走一走,看一看。五年来,警车开道上百次,你方看罢我登场。一个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民族,在21世纪的开局之年,把中关村坦坦地捧在世人面前,任其品评和挑剔。而中关村的村民们则认准了“发展是硬道理”这条金科玉律,仍然是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从容镇定,宠辱不惊。

今天的中关村已经扬名世界。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将中关村评价为21世纪世界上新的八个文化圣地之一,称中关村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摇篮,致力于培养中国的比尔-盖茨,并将带领中国进入信息时代。

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沿着八达岭高速一路北上,就可以看到万里长城。高速公路的西侧是正在崛起高科技的中关村,东侧则是正在崛起的2008年的奥运村。同样,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是任何人能诅咒和阻拦得了的。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中关村将勇敢地接受国际竞争的考验。经历了百年的磨难和坎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关村有能力纳百川、容四海,在世界的瞩目中不断地焕发中华民族的青春和活力,不断地走向新的辉煌。

刁立声、梁宝平、陈李强、闫春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