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185

第185章 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

北京矽正电子有限公司

董事长余军博士

余军,男,41岁,美国Toledo大学博士,硅谷Graphics Inc。高级工程师,AdvancedCommunication Devices Corp技术部副总经理,Viaquo Corp技术总监,英属维尔京群岛矽正半导体公司总裁。2003年10月,在中关村清华创业园注册成立北京矽正电子有限公司。

在中关村经济的湖面上固然不时风掀浪起,科技新帆也争流跌宕。在这里游荡征帆不是一番轻松的事,哪一个船手不全力以赴,绷紧每一根神经。然而,忽见几只白鸥,轻盈盈、扑闪闪彩翼拍打波面,与下面的疾风骤浪不相弦和,可谓一曲逍遥吟。北京矽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几位兄弟正谱就这首逍遥曲,为首的老兄余军身着一身宽松的高尔夫运动衣挥杆有力,雪白的小球在绿色的背景下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只几杆便推入洞中,惊得几位同伴啧啧称道。在外人看来,一定误认为他是地道的高尔夫球手,哪知,余军与那几位伙计都是玩电子技术的高手,在北京,在中关村刚刚注册完他们的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就来到了高尔夫球场。这是在2003年10月。

这等轻松散漫,哪像是建公司的人,刚刚立足又哪个不心存恐慌,难道他们是拿金钱与命运开玩笑的一族?不用担心,从他们的脸上你就能找出这干人马的自信绝非盲目乐观。

余军与矽正公司的另几位起灶人仲克、Kurry、粱进、李军,这些昔日的清华同窗,不但人进入不惑之年,做事沉稳持重又兼少时同样的农村经历使他们在性情上融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几个人留学美国打拼成熟的历练为他们回国共事奠定了事业的基础。尤其余军博士早在美国的硅谷成就大器——创立了自己的电子公司,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公司的运营上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回国共事不过就是克隆一番再依国情小有补减,哪里还能容得战战兢兢。公司首席运营官仲克先生所言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他认为,回国创业的提法不准确,如果在国外那样的市场条件下都做不出来,回国又怎样创业?

看得出来,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对本专业的了解深度,来自于在国外电子产品市场上的驾轻就熟,来自于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余军和他的同事们在大洋的彼岸相识,组成了一个战斗的集体,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垒起了一座嘹望塔,在这个塔顶他们俯瞰着世界电子市场布局,期冀着未来的发展。

在美国的硅谷他由技术打工者变成了企业家,身份变了,他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毫无疑问,自20世纪末发端的信息革命必将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改变世界,自己的祖国在这场信息革命的浪潮下将扮演何等的角色无时不牵动着他的赤子情。于是,他与仲克等几名同路好友毅然踏上了祖国这片热土,在他们的母校身边挂起了北京矽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招牌,在一个有着庞大电子产品需求的市场前沿竖起了一面旗帜。

在中关村,当那些不胜枚举的企业在吆喝奔走中为生存而搏的时候,余军与他的同事们却以逸待劳,静静地依靠自己对中国电子市场的把握研制最需要的新的信息技术。

很快他们就拿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市场的ZA7V等系列电子产品。靓丽的品牌形象与实用有效的高技术含量很快受到了用户的青睐。浙江最大的电器供货商得力西集团抢先与他们签订了技术协议。

不到一年的光景,落卧于清华创业园的这只雏鹰已经出落得有声有色,与这些老总接触中的感受截然不同惯常人们宣扬的企业家那样,似乎是唱着嬉皮上场的,潇洒中又夹带着几分自在。余军他们各有分工,张弛有度,捭阖着电子研发和电子市场这盘棋,几分持重中有几分洒脱,多像自由的白鸥在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