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122

第122章 越洋深造:从清华到斯坦福

北京赛昂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孙勇博士

孙勇,男,北京人。1995年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学位,1996年赴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分布式计算及应用软件,其间作为斯坦福大学重大挑战项目核心开发人员,获得巨大成功。其博士论文获国际计算电磁学协会2002年度最佳论文奖。1996年开始在美国硅谷创业,并于1999年11月创建Accelet公司,主推E-Learning业务。2000年底,在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创办北京赛昂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主推基于互联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2001年赛昂公司被评为北京市百家高科技信誉企业之一,拥有大批高质量客户,成为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中的明星企业。2002年起在国内率先提出短信办公的新概念。所有这些让人们将目光集中在赛昂公司的造梦人孙勇身上。

中关村是一个制造创业神话的地方,一如美国的硅谷;斯坦福是美国培养尖端人才的著名学府,一如中国的清华大学。斯坦福与硅谷相依相存,中关村与清华虽不同生也在同长。

孙勇有幸,既是清华的学士,又是斯坦福的硕士、博士和访问学者;留学期间,即在美国硅谷创建Accelet公司,学成归来,又在中关村创建北京赛昂科技有限公司。尽管只有短短4年的创业史,如今的赛昂科技,拥有员工50余名,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已经成为中关村的明星企业了。

孙勇给人的印象似乎永远是一个学生。30出头的年龄,细高个子,清瘦的脸庞,乌黑的右分头,一身灰色西服,一副近视眼镜,说话不紧不慢,喜欢思考,却显得毫无城府。

其实,这种印象毋宁说是一种本质,一种自然朴实的学生本质。这种本质源自于孙勇简单且单纯的人生阅历。

留学以前,孙勇一直生活和学习在北京。父母在燕山石化研究院从事化工研究,虽然在日后的专业选择上与父母不同,但是自小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的精神还是深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他学习成绩一直优秀,高中时曾获得北京市物理竞赛第2名。孙勇说,物理是他的强项,他对物理最感兴趣。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后,读的电子工程专业,深得他的喜爱。清华5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很少休息过节假日;他不但注重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他当班长、当系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孙勇说,虽然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却并不意味着要将自己封闭在书本和实验室,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但增长了自己的社会见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这些经历对日后的创业非常重要。

1995年,孙勇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正赶上当时波涛汹涌的“出国潮”。眼看着自己的校友和同学一个个飞往欧美各地,孙勇也萌发了出去留学的想法。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不愿意将留学当成一时的冲动,当成一种炫耀,当成一种见异思迁,他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留学。

孙勇认为,清华本科阶段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非常成功,教师的治学也十分严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当时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科研经费也比较低,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的能力很弱。比如,许多研究生导师只是为一些公司做“外包”,研究生好像仅仅是在为导师打工,科研的价值不高,出力不讨好,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更不利于科研知识的产业化和商品化。这些都与国际上一流学府的研究生教育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经过深思熟虑,孙勇决定留学美国。1995年秋,他来到新泽西理工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半年后,因考取奖学金,转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