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101

第101章 一个实在的人

郦亮常说,在他的公司里,他的角色是“一双眼睛”,负责搜索技术,理解概念,然后传达给自己的团队。做管理,郦亮觉得最难的事情之一还是如何培养队伍。因为要把想法变成现实,真的非常难。但是让郦亮非常激动的是,中国的年轻人很厉害,用功刻苦、肯干。当初他招来的本土技术人员,对这种世界尖端技术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但是他们愿意学习,愿意拼着命来干。郦亮不但满意后来他们拿出的技术成果,更欣赏的是他们做事的态度。中国的希望就蕴含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这也正是郦亮归国的最深切感受。

其中有这么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恐怕会永远铭刻在郦亮的记忆深处。2004年5月20日,美国安杰伦公司交给郦亮一个订单,为他们在6月8日的世界博览会赶制一个“微型无线图像采集传输网络”,算下来时间也就只有10天。这个单子赚不赚钱倒在其次,能为大名鼎鼎的工业界巨头安杰伦公司做东西,这将给初创时期的赫立讯公司赢得多么显著的无形资产!所以,尽管这个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但是也必须尽善尽美地完成。当然,后来他们赢了,他们结结实实地给了安杰伦公司一个惊喜。赫立讯的名头更响了,更重要的是,郦亮的团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历练。

郦亮的最大梦想是自己的公司可以成为中国工业的一环,能给中国工业带来最前沿的知识;引进科学工作方法,把中国无线技术带到一个更高层次。作为一名学者和IEEE标准组投票委员,郦亮还参加了中国家庭网络的方案制定以及中国频段短程无线芯片的研发方案提案,为国家信息产业部做了一个业余顾问。他希望中国科技不但能按国际化标准走下去,而且建立自己独立的并与国际兼容的标准。

性格平易的郦亮,像许多理工科出身的人一样,人非常实在,讲话也总是特别实在,这其实是源自内心里一种难以撼动的自信。电子工程师出身的他,有一股用做科学的方法做公司的劲头。凡事总是带头,相信按要求做就能取得成就。他认为只要公司中的每个人都能各负其责,知错即改,真正去做事情,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面,就一定能让企业良好地发展起来。

目前,赫立讯已经安然度过了自己的初创期,拿到了美国核电站公司、中国海尔公司、日本瑞萨半导体公司等知名企业的订单,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国家和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厚望都使得郦亮和赫立讯的全体员工备受鼓舞。他希望自己的研发不仅得到国外的投资,而且有中国人自己的投资,这样就可以使知识产权不致于流失国外。郦亮说:“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自己的技术被外国人拿走,那真是太遗憾了。”

对于以后,郦亮没有好高骛远,他想得更多的是:把产品做出去,留住知识产权,把专利留在国内,成为业界领袖,把队伍带得更上一层楼,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李漠风撰稿

汪细林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