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妈妈启示录
28176800000065

第65章 不重视“高考状元”的美国名校

2009年年初,笔者读到一篇《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的文章,该文谈到,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政治、经商、学术等方面的杰出人才。被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在社会的发展中,最终被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这是中国应试教育苦果极典型的代表,也说明了好学生并不等于好人才。

“高考状元”很多年来都是令人羡慕的优秀人才代名词,中国名牌大学也将其视为宝物,争相录取。而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并不特别重视,如果一名高中生仅凭考试的高分数而其他表现平庸就能进入哈佛,哈佛大学恐怕会被教育界人士笑掉大牙,会被社会舆论炒翻天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美国的大学招生体系中实际上是没有“高考状元”这一概念的,当然,大学在招生中第一项指标是考核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考试的分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与“一考定终身”不同的是,学生考试的分数只是大学考虑录取的基础之一,既不是唯一也不是全部。

在美国,能够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数字指标或者说硬指标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高中四年的学业平均成绩;二是全国性的考试SAT(或ACT)考试成绩。如果说SAT考试类似中国的高考的话,SAT能考满分就应当可以叫做“状元”了。

每到大学公布录取的时间,经常会听到某某孩子SAT考了满分,但报考哈佛大学等名校,结果却是不被录取。原因在于美国名校根本不把考试拿满分的学生当回事,如果只会读书而无创造性,这样的学生不会被看好。说穿了,人家要的是人才,而不是“高分宝贝”。

既然“高考状元”不吃香,美国大学推出的录取优秀学生的典型例子也就不会是“高考状元”,而社会和公众舆论也没那个心情和时间去大赞特赞所谓的“高考状元”。

哈佛大学一名校长曾谈到该校喜欢招收什么样的学生,他说:“杰出的大学生来源于优秀的高中生,我们是一个极力培养、鼓励高中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校。社会对一流高中生的赞美并不局限于好的课堂成绩,而是多方面的。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学习好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新天地的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单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足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

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所有孩子,无论其家庭出身,也无论上哪一所学校,都必须有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机会平等必须意味着追求卓越的机会平等,对平等的要求绝非意味着对平庸的容忍。这不是精英主义,我们必须给予我们的学生,不是个别学生,而是所有学生能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

2008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超过2.7万人,而录取率只有7.4%。报考哈佛大学的学生大多是美国各所高中最优秀的学生。在学业上,他们的SAT考试成绩和高中4年的GPA都是相当高的。但哈佛不会按照这些分数的高低从上往下挑选学生。应当说,申请哈佛的学生在学业上都很优异,在分数之外,哈佛大学录取学生的考量是综合性的。

那么,能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呢?让我们看两个例子。俄亥俄州雪克黑茨市哈沙维布朗高中的爱丽娜·奥聂思凯斯基一直关注着水污染,选定解决金属离子污染水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在3000个小时的屡败屡战后,她终于发明并申报了自动微电子化学传感装置控制电镀系统的专利技术,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镀时排入水中的金属离子。此外,奥聂思凯斯基还是西门子科技竞赛地区决赛选手、英特尔科学英才半决赛选手、校世界事务联合国俱乐部主任、校报主编、疗养院志愿者资深协调人、丹麦人在“二战”纳粹大屠杀中帮助犹太人的历史研究者。

第二个例子是,匹茨堡福克斯切派地区高中的迈克尔·米尼克创作了4部音乐作品,其中的2部为情绪忧郁症患者筹得4000美元善款。他被《匹茨堡邮报》评为2000年最雄心勃勃的新一代音乐家,曾任校报总编、校社团主任、学生理事会部长等职,最后被哈佛大学录取。

不论是哈佛大学录取优秀高中生的例子,还是“高考状元”可以走红的现象,其实这背后折射的是最深层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公平的教育机会。不要小看了公平这两个字,能做到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比GDP翻两番、翻三番不知要难上多少倍。

中美教育都强调要有公平性,但如何实现公平却是走不同的路。美国的大学录取学生当然十分重视中学生的学业表现,但同时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服务社区的精神,综合考量是其重要的手段。中国的高考体制有利于挑选人才,但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压力之下,也唯有靠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素质了。

在中国,应试教育是打不倒的,最起码现在是打不倒的。为什么?在权力、金钱、人情、关系充斥的环境下,分数成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唯一硬指标,考试拿高分才可以与这些歪风邪气抗衡。能让贫寒子弟出人头地也只有考试,谁都知道综合性考核学生是大学招收优秀高中生的一种好方式,但这些综合性考核的标准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太多人为因素,最后,有多少人敢相信它的公平性呢?

在写这个问题时,我还读到了一条新闻。一名中学生在四川地震后在灾区当志愿者,他隐瞒了16岁的年龄,而以成年人的身份在灾区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最后成为灾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2009年,他被美国9所大学同时录取。

看完这条新闻我在想,如果这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很好,为什么中国第一流的大学不录取他,难道这样充满爱心、关心社会、勇于奉献的中学生还不算优秀的人才吗?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绝不会只看分数,也不会只看表现,我猜想这名学生的学业成绩应当不错,而且在服务、关心社区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这里值得人们去思考的问题是,难道只有美国的大学才会发现人才吗?

在打不倒的应试教育面前,如果中国的名牌大学能录取这名学生,难道不是向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学生的学业成绩虽然是大学录取最主要的考量,但学子们应当清楚,分数很重要,但好的人才标准不会仅仅限于能考高分。社会需要专业的人才,但社会更需要对自己民族负责的人才。

教育机会应是均等的,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要靠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的努力,要靠你、要靠我、要靠社会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

作为普通的百姓,我们难以决定河流的走向,但我们应当可以做到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