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吃货王妃
2815600000142

第142章 酒楼约见(2)

寻常百姓家也会来天香楼打打牙祭,买些美食回去和老婆孩子其乐融融地享受,孩子们吃了天香楼的菜,更是像过年似的开心。

天香楼不是开了第一年了,新推出的菜色却让它的知名度更加广传,美名一传再传,甚至连皇宫里的皇帝都秘密出宫让宫里的御膳大厨来天香楼学习烹饪方法。

令人咋舌的是,御膳大使都亲自来了,店家却胆敢顶撞圣上,愣是不肯交出手艺和配方,逼得宫里的大厨一阵面红耳赤、闹个不欢而散。

本以为天香楼冒犯了圣颜,必然会被查封了,众人还一阵叹息扼腕。但是第二天,天香楼还是风平浪静,照样开门做生意。

更稀奇的是,皇上最后居然也没下旨降罪,只是偶尔嘴馋的时候,店里有头有脸的人都可以在天香楼里看到一些阴阳怪气、翘着兰花指的男人来打包。

那些人暗中都了解,那是宫里在御膳房做事的公公。

自此,再没有人敢在天香楼里闹事,达官贵人们暗中议论着,这天香楼恐怕不简单,绝对是有人罩着的。

作为天香楼的伙计那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活,但是,店里的小二却是别人花重金都挖角不走的。

小二的月钱比他家高不说,店家还设置了奖励机制,更是轮班设置了每个月四天的休息日,福利待遇让小儿们分外满意。

这也就是天香楼如此日进斗金的店开得出来的月钱,小二们收入颇丰,又有了动力,招呼起客人来就更加热情,将微笑服务做到了极致,备受顾客的好评。

众人都议论说天香楼的老板生财有道,难怪可以做到三国第一首富的位置,这第一商贾的名号还真是实至名归,绝非浪得虚名。

而此刻,妖孽王爷正在一间装修风雅的包间里约见穆暖暖。

仅仅一墙之隔的隔壁,一身男装的黎念和枼西岚也正好在用膳。吃着自己口述出来的菜,黎念一边咀嚼,一边品头论足,哪个菜咸了淡了,哪个菜正确的做法是怎么,入味了才更好吃等等。

枼西岚笑眯眯地频频点头,一边迅速记录下来,这可是金玉良言啊!字字吐金,将来日进斗金的法宝。

黎念身上穿着用王爷衣衫改小的袍子,别说还真是丰神俊朗,不过唯一一点让黎念不满意的是,这妖孽的衣服怎么都是红色的。

当天,她一掀开王爷的衣柜,看到满目的红,还真以为自己到了卖婚庆衣料店的地方呢。

不满妖孽王爷每天穿得像是新郎官似的,黎念也曾让王爷尝试过其他颜色的衣服。比如像是水仙太子长穿的白色、银色,但是看起来……

恕黎念嘴快,白色穿在妖孽身上,还真有种青楼艳妓装成良家贵妇的味道。于是,黎念就将这些衣服改小了,毕竟都是花银子买的啊。

“锋,想必你也得到消息了,来年春天我就要入宫与太子成亲了。”穆暖暖碗筷未动,看着对面的王爷自斟自饮。

看着慕容锋平静的脸色,穆暖暖当真看不明白了,眼前的这个人是故作镇定,还是当真不在乎了?

其实,她心里也曾经隐隐明白,现在的慕容锋已经和以往不同了。民间都在传王爷宠妻,甚至把曾经战功赫赫的睿王说成了妻管严、妻奴。

以她对慕容锋的了解,绝对没有人能够逼着他改变。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讨好黎念,慕容锋绝对没有必要这么做。

如果传言都是真的,那么只可能是慕容锋爱上了黎念。

甚至上次在荷塘见面的时候,他所有的举动都已经表现地非常明显了。他亲手归还了他为了她种下的满池并蒂莲,甚至连荷塘都填平种了樱花。

这些她都看在眼里,听在耳朵里。这些发生的都是事实,但是她不能接受!她有哪里比不上那个吃货!

她穆暖暖倾国倾城、容貌无双、才华绝世,是皇城公认的第一好女,同样是天子骄子、娇女,同样出色的他们,她和他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是吗?

凭什么现在在他身边的人是黎念而不是她?

只是因为她曾经在他和太子之间犹豫不定?但是,一个女人会选一个最强者,这有什么错?她是女子中的佼佼者,当然应该选择一个最强的巅峰上的男人!

其实在太子和睿王之间,她一直都是看好他的。她之所以对他若即若离,就是希望他为了她放手一搏。那个无上荣耀的尊贵王座应该是属于他的,这个天下没有任何人比他更合适君临天下!

而她会成为与他并肩俯瞰天下的皇后。可是为什么一切都变了?

为什么他爱上的不是她,不是她!

“恭喜。”她听着慕容锋放下手中的杯盏,淡淡的说了一句,像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却听不到任何的焦急、醋意,仅仅是一句平淡的祝福。

穆暖暖突然觉得无限的讽刺。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必须要靠着一些把柄才能够再次见到面前的这个男人!

她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瞬,故作镇定:“仅仅只有祝福吗?”

“皇兄是真心爱你,不要辜负他。”

如果刚刚的一句恭喜是把利剑的话,那么现在的这句话更是一把凌迟的刀。

他何其地残忍!

这一刻,穆暖暖是真心认清楚了,或者承认了她心里一直不敢承认的结果。他真的不爱她了!那个她曾经以为可以用来作为筹码的他的爱。

慕容锋的幼年并不如现在般春风得意。那时候,他虽然尊贵,却因为过于阴柔的外貌被朝中的大臣暗讽绣花枕头。

论地位,他不是长子,不是太子,论能力,他那时候也并不被人看好。

正是因为这样,幼年的慕容锋其实一直被人拿来和其他的皇子攀比,心中的苦涩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正如人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直到十五岁那年他带兵打仗,亲自上了战场,并且一举歼灭了敌军,这才让满朝哗然,终于让大臣们重新注意到了这个一向不被看好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