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丝路寻梦
28148300000050

第50章 天下名园重洛阳(1)

◆ 1.白马驮经 ◆

我俩于下午一点多到达了洛阳,出了洛阳火车站,出现了和国内其他一些城市同样的情况,许多出租车司机都迎了上来。

洛阳,虽然我从没有来过,但对它却并不陌生。“洛阳牡丹甲天下”,我最早是从这一名句开始了解洛阳的,后来又从一些历史书籍中进一步认识了这个城市。洛阳城,因为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1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悠久的历史留给洛阳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和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宋代名士邵雍曾说:“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如此看来,洛阳牡丹的久盛不衰与洛阳园林的兴盛是不无关系的,有名园必有名花,反过来看,因有名花方能为名园增色。

我们在天水拜谒过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据说就是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九畴的,此后,周公、老聃,孔子也都相继在这儿著书立说,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班固、司马光也正是在这儿完成了他们的历史巨作,后来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莫不都是从这里成就了一番事业,谱写出各自华彩的篇章。我听说当年左思的一篇《三都赋》,历时十年所作,被人们当作经典争相传抄,甚至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现象。

因此洛阳作为东汉的国都,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甚至说过:“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可见历史上洛阳这个城市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地位。洛阳,不仅有着众多的名家园林和名贵的牡丹,更重要的是,洛阳这个城市在历史上与古都西安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河图洛书”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沿洛河排列的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更是举世罕见,被誉为“五都荟洛”,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而名闻天下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今天天色已晚,明日一早,我们就打算先去白马寺参观游览以一饱眼福。

当晚,我俩很快在车站旁找好了旅馆,第二天一早就兴致勃勃地出行了。我们乘公交车穿过市区,向城东又行驶了一个小时左右,只见青松翠柏,古木参天,浓荫密林中露出了片片的绿瓦红墙,朱门两旁屹立着一对挺拔的石马。啊!这就是我早已久闻大名的白马寺。

矗立在我眼前的白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二公里处,它北依邙山,南望洛水。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可以说是古都洛阳的象征。传说在东汉时期,汉明帝因梦见金人飞绕殿庭,认为是见到西方的圣人,因此派出使者,到印度去取经。取经使者到了大月氏国,恰遇在此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因此延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传教,汉使与梵僧当时曾用一匹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第二年,明帝在洛阳城西按天竺式样建立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将寺院命名为白马寺。“寺”的本义是官署,因摄摩腾、竺法兰初来时住在官署,又是外宾,为示礼待,就仍称为寺。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

印度高僧来到洛阳后,就在白马寺传授佛法,并翻译出中国的第一部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死后就葬在寺内,因此今日寺内尚有两人之墓。

此后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白马寺屡毁屡建,其中原因我知道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唐朝李氏皇朝笃信佛教,唐武则天时佛教尤其兴盛,白马寺也因此盛极一时,和尚多达一千余人。安史之乱和会昌法难中,白马寺也无法幸免受到了较大的损毁和破坏,正如唐朝诗人张继的《宿白马寺》诗所咏:“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宋朝时佛教又得到了朝廷的推崇,宋太宗曾重修白马寺,“鼎新伟构”“更类天宫”,其规模和气势,甚至超过了前朝。

在洛阳的历史上曾建过数以千计的寺院,但现在都不存在了,只有白马寺经历各代重修,至今仍保存了下来。今天的白马寺基本上是保留了明嘉靖和清康熙时重修的“白马禅林”的规模和格局,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

据我身旁的导游讲,今天的白马寺占地达四万平方米,百余间殿堂采用了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主要建筑因此都位于南北中线上。我俩走进山门,看到两侧各有一座石碑,东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书法显得极为潇洒、苍劲,肯定是出自前朝的哪位大家之手笔。当我往前走过了天王殿,就来到了大佛殿,大佛殿作为白马寺的主殿,它的建造雄伟、金碧辉煌。殿内释迦牟尼端坐在莲台之上,右手拈花,迦叶、阿难二弟子站立在旁,文殊、普贤二菩萨列于坐,并有二天女后侍。此刻我伫立在大佛前,左右钟鼓高悬,香案上供品齐备,仰观顶上幔帐垂挂,俯视地下蒲团排列,心中顿有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步入寺院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天王殿。殿中间的一尊坐像是弥勒佛,两侧的四尊立像为四大天王,又名护法金刚。这一组塑像,表示风调雨顺、万事如意,是吉祥的象征。

在大佛殿东南角,我立刻被一口刻有盘龙花纹的古钟吸引住了,从寺院向游客的介绍上看,这是一口明代所铸的铁钟,重达二千五百公斤,上有铭文“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灵……”在前朝历史的岁月里,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早课的和尚纷纷上殿念经,于是击磬撞钟伴诵,白马寺悠扬的钟声马上传播到数十里之远,当时洛阳城内钟楼上的一口大钟据说常能与之共鸣。因此,“马寺钟声”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中的一景。

我随后来到了供养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看到中间供着释迦牟尼佛,左右两侧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厢分列十八罗汉,这些罗汉像呈坐势,手执各种不同法器,姿态不一,神情各异,系元代用夹苎干漆造像工艺塑成,十分珍贵。东西墙上塑有五百罗汉,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塑像,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古代艺术匠师们的非凡智慧和艺术才华真令我咂舌称奇。大殿后是接引殿,再往后就是白马寺内最后的佛殿毗卢阁。

穿过接引殿,拾级而上,我又来到了清凉台。清凉台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一大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如诱曾作诗赞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我眼前的这个由青砖镶砌的高台,一看就是个具有鲜明河洛文化特色的古代建筑。

毗卢阁,飞翼挑角、蔚为壮观,配殿、僧房等附属建筑也都布局整齐,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苍翠,金桂飘香,环境清幽雅致,令我看后不愿离去。据说这儿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后来供给二位高僧作为下榻和译经的居所。

毗卢阁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的清净法身毗卢佛,旁立文殊、普贤菩萨。毗卢阁曾经存放着大藏经柜,据说当年白马驮回来的佛经,当时就珍藏在这里。阁后壁镶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经》,该经简明介绍了佛教的基本思想,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由摄摩腾、竺法兰翻译而成。

白马寺内我最喜欢之处就是清凉台,毗卢阁与周围建筑自成格局,构成了一个寺中庭院,院中的一泓池水上、莲花舒展,四周古柏参天、林荫覆盖,十分清静幽雅,不失为一处佛门雅地。

毗卢阁东西两侧的二僧殿内,分别塑有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的塑像。“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自东汉以后,白马寺几经沧桑,早已非原来的面目,现在的塑像,以明代留下来的为多。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白马寺的佛像又再度惨遭破坏,后经整修,现在已基本恢复了原貌。

纷至沓来的游客进庙烧香拜佛是我这一路来耳闻目睹、习以为常的事了,不管自己信佛与否,走进寺庙感受一下宗教的文化氛围,了解一下佛教建筑的悠久历史和精美艺术,难道不是一件令人神往之事?在漫漫岁月中历经了沧桑演变的幽静寺院,其厚重的历史积淀,让人在豁达睿智的佛陀面前,去掉内心世俗的浮华与喧嚣,冷静地反思世间林林总总的事因。

自东汉以后,印度佛教进入了中国,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不断地融合,佛教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也曾不断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政治进程。我相信,对普通百姓而言,佛教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理想化的解释。从修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地寺庙中不难发现,不管是官宦富贾,还是贫穷百姓,一定程度上都能在佛教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在各人自己的心灵深处,最后找到了被自己认可的某种归宿感。

◆ 2.龙门石窟靓风景 ◆

我曾查阅洛阳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除了白马寺外,就不能不提龙门石窟了。岁月悠悠而去,洛阳城内的多少繁华都化作了缕缕青烟随风而去,早已不见了它们的踪影。除了白马寺,还有一个必去的地方就是位于洛阳城南十二公里处的西山龙门石窟,它与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和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四大宝库。龙门石窟因保存着先人雕琢的大量佛像而闻名中外,那儿仿佛正在向我招手呢。

当我们来到了西山龙门石窟,只见面前流过的伊水缓缓北去,东西两座大山隔河相望,宛如一座天然的屏障,西山即龙门山,东山是香山。

导游说此处石质坚硬,宜于雕塑,从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开始,龙门石窟开始了大规模的雕琢,中间经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连续营造了四百多年,终于为后人留下了这一惊世愧宝。现存石窟1352个,佛龛750个,造像约10万多尊,佛塔40余座。

走过龙门石窟的牌坊后,就进入石窟的景区了。买票前林俪一看这儿门票的票价不菲就与我商量,说这一路上她已经看过了前面的两个石窟,这个石窟就不去了。她叮嘱我多拍几张照片,因此我一进入了景区,就边欣赏边拍照,可惜洞内的光线不好。

我此刻看到的龙门确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难怪历代文人墨客对此赞不绝口:“九朝古老洛阳城,龙门石窟靓风景”。这里青山对峙,伊水流淌,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这里已成为洛阳城的第一景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道:“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更何况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

穿过龙门大桥,我算是真正来到了龙门石窟的面前,先不管石窟里面有些什么,就是走在脚下的这一条青石路上,左边是绿水映着对面的青山,右边则是嵌在石壁中的那么多大大小小的石窟,如此的美景奇观让我感到龙门石窟果然不同凡响。

我接着就开始参观石窟了,按照石窟壁上提示的参观路线是:北门——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南门。

潜溪寺是我参观的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孔丰满,胸部隆起,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慈祥静穆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中间的阿弥陀佛与其身旁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菩萨。

我接下来参观的是宾阳三洞,它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建的,仅中洞的开凿就花费了24年时间,共用人工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个,其富丽堂皇的程度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为北魏皇室所建的大型石窟。

宾阳中洞是三洞中唯一基本完工的洞窟,也是三洞中最富丽堂皇的,后壁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释迦牟尼身穿袈裟,秀骨清像,面部修长,嘴角上翘,含着慈祥的微笑,与云岗昙曜五窟佛像那种直眉高鼻,威严肃穆的造型已有明显的不同。旁有十一尊大像,华丽的背光和头光、洞顶莲花周围的浮雕以及四周天衣飞动的伎乐天等,给我的是另一种美的享受。

令我遗憾万分的是:洞口内壁两侧原本刻有三层大型浮雕,下层是著名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它们构图严谨、雕刻精美,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可惜这两幅珍品已于1934年被奸商盗往海外,后人再也无法得以一见,只能对着石壁望洋兴叹了。

导游又向大家讲解:宾阳洞开工于公元500年左右,后因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龙门石窟中的大部分佛像是整体雕塑的作品,并非刻于石壁上的浮雕,其最小的佛像只有两厘米大小,而刻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奉先寺石窟,其规模和知名度最大。这儿的佛像造型雍容典雅、面目传神,所穿服饰纹路清晰、衣褶宛然。最大的卢舍那大佛据传是按照武则天容貌雕刻而成,高17.14米。因为龙门石窟是朝东的,导游说只有早上去,光线才能恰好照到这些石窟中。可惜我是下午去的,拍照时有些洞窟光线不好,照片不够清晰。

位于西山南部的奉先寺,确实是我在龙门石窟中看到的规模最大的一个窟,它长宽各有30余米,是最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一个洞窟,俗称九间房,也是龙门十寺之一。该龛开凿于高宗初年,前后历时二十年,武则天曾以皇后的身份资助脂粉钱二万贯。其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还有两个供养人。

导游在一旁说,龙门石窟的佛像保有量在中国三大石窟中位居第一,达到了10万多尊。从北魏起,上至帝王、官员、下到有钱的平民百姓,营造了几百年,唐代时达到了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