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治疗早期发现,应手术切除,手术后5年存活率为20.4%~30.9%。高发区河南林县早期食管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高达90.3%,所以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放射治疗适应于食管上,中段癌肿或不能手术治疗者;化学治疗,一般用于不能手术及放射治疗或手术后的患者;中医药治疗,多采用主方加辨证施治,扶正与活血去淤相结合的方法。主方组成为,山豆根、龙葵、全瓜蒌各50克,夏枯草25~50克,或冬凌草50~150克。再根据临床辨证加减用药。同时为了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均应酌加扶正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灵芝和人参等。
2.胃癌
胃癌是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第一位,男性与女性发病率之比2.5~3.1:1。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大多数在中年以后,以50~60岁最多,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辽东半岛、江浙沿海一带发病率比其它地区高。
(1)胃癌与营养的关系
胃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功能低下、生活环境和饮食因素有关,尤其是饮食营养方面对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a.某些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或其前身后者在体内经过代谢或胃内菌群的作用转化为致癌物质,如油煎食物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某种多环碳,氢化合物;熏制的鱼肉含有较多的苯并芘;腌制食物含有亚硝酸盐;发霉食物含有真菌毒素;大米用滑石粉加工后残存的石棉纤维均有致癌作用。
b.亚硝胺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由于亚硝酸盐与胺类在通常饮食中大量存在,在人体胃中可以结合成亚硝胺。当胃酸缺乏时,胃内硝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形成的亚硝胺更多,这说明当萎缩性胃炎存在时,胃酸分泌少,低酸情况下,细菌易繁殖生长与亚硝酸盐作用下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所以萎缩性胃炎易恶性变,应定期做胃镜检查和积极治疗。
c.饮食习惯不良。进食无规律、吸烟、饮酒、饮用污染的水、喜吃烫食、盐渍食物等均可以损伤胃粘膜,引起胃炎症,在致癌物质作用下易发生胃癌。此外。少食蔬菜可促进癌肿的发生,田黄绿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微量元素钼,均可阻断、抑制亚硝酸盐的合成,还可以维持维生素A的稳定性。均可以提高上皮组织细胞正常生长能力,制止癌变的发生。
d.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人易患胃癌,所以必须加强合理的营养,防止营养缺乏,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对癌肿有免疫监督作用,降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2)胃癌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胃癌病因目前虽未明确,但与饮食有关,所以应从饮食方面避免其诱发因素。
a.讲究饮食、饮水卫生;
b.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有规律进餐;
c.不吃发霉的米、面等食物;
d.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熏鱼肉;
e.多吃含丰富维生素C、B、E、A的食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如果患有胃癌则要急时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有:
a.手术:及早手术治疗,力求根治。
b.化学疗法:常用的药物有5-氟脲嘧啶、呋喃氟脲嘧啶、丝裂霉素、喜树碱和亚硝脲类等药物,近年来常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等,常采用多疗程及联合用药。
c.放射性治疗:有人提倡对进行手术前两周进行放疗,可以使病灶局限,瘤体缩小,从而增加手术切除机会。
d.免疫疗法:常用有肿瘤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和γ干扰素等。
e.其它:光化学治疗和激光治疗:中药中医治疗以滋补脾肾和健脾益气为上。
3.大肠癌
结肠癌、直肠癌总称为大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发病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多发生在中年人以后,84.8%在30~60岁之间,女多于男,癌肿部位多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其次为盲肠和升结肠,再其次为降结肠、横结肠、肝曲和脾曲。大肠癌生长较慢;转移较晚,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1)大肠癌与营养的关系
大肠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营养成分摄入不合理有重要的关系。经流行病学研究认为,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由素食改为高脂肪膳食后,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因为高脂肪饮食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而且刺激胆汁分泌,从而进入肠内的胆酸、胆固醇增加,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胆酸、胆固醇的代谢产物与大肠癌发生有关。素食中含纤维素较多,可加强肠蠕动,使粪便从肠道排空加快,肠内容物的胆酸、胆固醇与细菌相互作用时间减少,产生致癌物质量减少,可见低纤维素饮食也是致大肠癌的诸多因素之一。维生素A和C缺乏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因素之一,因二者存在可以抑制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癌变。以上可见,高脂肪、低纤维素、低维生素A和C饮食,可能是促进大肠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2)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大肠癌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a.从饮食方面应进低脂肪、高纤维、高维生素的主食和蔬菜。
b.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c.平时对肠道慢性炎症要积极治疗,根治结肠和直肠的腺瘤及息肉病。
d.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定期的乙状结肠镜普查,能早期发现大肠癌,并对癌前病变早期治疗可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而治疗大肠癌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a.一旦诊断大肠癌应及早手术切除根治。
b.化学药物治疗,主张5-氟脲嘧啶、亚硝脲嘧啶或长春新碱等联合化疗效果好。
c.术前、术后放射性治疗均有止痛、止血、延长生命的作用。
d.卡介苗甲醇提取物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兴奋剂,在联合化疗中起到协同作用,个别肿瘤经过治疗可见缩小。
4.肝癌
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多。肝癌生存3年以上的病例在逐渐增加,重要的一点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肝癌与营养的关系
肝癌的病因迄今还不清楚,但在某些高发区现场调查资料中说明了饮食营养与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a.饮用水的污染。某些高发地区发现饮用死水发病率高,而饮用流水如河水、井水的发病率低,和死水污染有直接关系。
b.黄曲霉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明,黄曲霉素B1是肝癌最强的致癌剂,如长期较大量摄取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易发生肝癌。据调查,我国南方以玉米为主粮的地方,长期食用发霉的玉米是致癌的因素之一,这点已被动物实验证实,用黄曲霉素喂养的大鼠、猴等动物可使这些动物发生原发性肝癌。除黄曲霉素外还有杂色曲霉素,岛青霉素也可致实验性肝癌。
c.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也易使机体感染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与肝癌有一定关系。
d.腌菜和霉烂咸菜。腌菜、霉烂咸菜中含有硝酸盐及亚硝酸盐,食用后,易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e.微量元素肝癌流行区的水、土壤、粮食及人头发、血液中,含微量元素铜、锌较高,含钼较低,说明微量元素与肝癌有一定的关系。
(2)肝癌的防治
由于肝癌原因未明,只能从多发的致病因素方面进行预防。
a.加强营养,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饮食结构。
b.预防肝炎的发病,做乙肝疫苗注射是有效预防措施。
c.不吃发霉和腐烂的食品,防止黄曲霉素侵害机体。
四、糖尿病与营养
1.糖尿病的种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简称为糖尿病,临床上多见,病因未明,有遗传因素,其基本病理生理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紊乱,严重的时常引起酸碱平衡失调。本病特征是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本病早期无临床症状,到症状期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烦渴,消瘦,疲乏无力等,概括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和体重减轻)。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脏、眼底和神经炎等病变,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胁患者生命;常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真菌感染和肺结核等。大多数病人(70%以上)死于心血管并发症,但及早防治,病人可延长寿命而劳动力可接近正常。原发性糖尿病按起病年龄、血浆胰岛素浓度、临床表现分为幼年型和成年型。根据病情和血糖波动情况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即脆性型)。幼年型多为脆性型,成年型多为稳定型。近年来发现少数幼年型中可有类似成年型中的稳定型(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中也有少数脆性型(属于胰岛素依赖型)。
(2)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又称症状性糖尿病,大多数继发于拮抗胰岛素的内分泌病或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破坏胰岛或因手术切除胰腺等所致;垂体性糖尿病,是由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见于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类固醇性糖尿病,是由于皮质醇类激素过多(见于库欣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所致的糖尿病,是由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见于胰岛α细胞瘤;孕妇可有一时性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胎盘分泌生长泌乳激素过多所致:还有嗜铬细胞瘤,由于肾上腺髓质分泌几茶酚胺过多,可有葡萄糖耐量减低等表现。
2.糖尿病与营养的关系
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还与营养因素有密切关系。因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胰岛素绝对不是大多数见于幼年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相对不足见于成年型或非胰岛素依赖型。
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有以下特点: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甚至接近于零;用葡萄糖等刺激后血浆胰岛素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对磺脲类降糖药无效应,必须用胰岛素替代补充;从病理特点上看,病初期胰岛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提示有胰岛炎。后期,胰岛中β细胞呈透明变性、纤维化、β细胞大大减少。
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者大多数见于成年型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其特点: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及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的浓度,均低于相应体重的非糖尿病的正常人;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胰岛素基值或刺激后高峰均比正常对照高,仅比相应体重非糖尿病者低而延迟出现。葡萄糖刺激后,正常人释放胰岛素的高峰见于口服葡萄糖后30~60分钟内,糖尿病人的高峰约延迟30~45分钟。可见成年型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中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特点是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较相应体重者为少而且迟钝。
从以上所述可见,肥胖是成年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以上成年型糖尿病者约有40%~60%至少在起病时或早期有多食和肥胖。因有材料报道成年型患者约有四分之三属于肥胖。说明糖尿病的流行与营养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糖尿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