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拜读过中国的《论语》,当他读完全书的时候,曾经略带嘲讽地说,这本所谓中国的圣贤之书只不过是一部处理人际关系的格言集罢了。
从某种意义上,黑格尔说的没错。孔子的思想,比如“仁”、“礼”、“义”说的的确是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事。而且孔子也真的很少空说大道理,往往都是在经历过某些事情后,或者与自己的弟子交流之后有感而发。孔子的话十分朴实,甚至数千年后的我们在没有任何指导和翻译的情况下也可以读懂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但孔子的学说却并未因为浅显而失色。数千年的时间里,他的学说一直在影响着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灵魂。
相比孔子而言,黑格尔固然要深刻得多。他所研究的那些抽象的体系,也的确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可是今天,又有多少人在继续钻研黑格尔的著作呢?他所写作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究竟改变了多少人的思想呢?
我说这番话并不是在贬低黑格尔,黑格尔的确是位伟大的思想家。但他所采用的传播信息的方式,显然限制了他的思想传播的广度。
在决定信息的深度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究竟涉及多深的内容,对我们的读者或者听众来说,才是合适的,才是实用的。我们传递信息的目的是希望受众能够接受我们的信息,并有所改变,而不是炫耀我们的智慧和才学。
霍金的《时间简史》探讨了宇宙中最伟大的道理,出版商害怕霍金把书写得太深,没有人敢去买,要求霍金尽量少用公式。结果,《时间简史》问世后,人们发现,全书只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式——E=MC2。霍金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依靠他对物理学理论透彻的理解,也规避了很多过分艰深,且普通大众不感兴趣的内容。
能够解决问题固然很好,但从根本上防止问题的出现岂不是更省力气,更聪明吗?所以,在你尝试着将复杂的信息内容简单化之前,先过滤掉那些没有存在必要的艰深内容。
技巧六:由浅入深
想像今天晚上你要见一位从未谋面的朋友,你很重视这次约会,你希望能够凭借这次见面给对方留下足够美好的印象。于是你对着镜子仔细审视自己的衣着、面容、头发,甚至低头看看皮鞋是否擦得足够亮。
见面的时刻终于到了。你尽量摆出一副自然大方的姿态,面带微笑地和对方握了手,很谨慎地落座,并有选择地和对方聊着天。
让我们再换一个场景。同样是今天晚上,同样是见一位朋友,只不过这位朋友是你几乎天天见面的至交,这样的聚会也几乎是天天都在进行,你是否还会这样小心谨慎?
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得出结论:第一次见面的前30秒钟,是决定双方在彼此心目中印象的最重要的时间段。如果你在这段时间犯下什么愚蠢的错误,并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将很难在以后的交往中消除。反之,如果这30秒内你能够给对方留下足够美好的印象,即便这次聚会很短暂,对方也会把对你的美好印象常留心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十分重视与第一次见面的朋友最初相处的时光。
当我们把信息传递给从未了解过这些信息的读者或者是听众时,我们便是在完成一次心灵和思想上的约会。读者或听众在最初的30秒内会对你提供的信息做出评价,如果他们对你的信息满意,便很有可能继续看下去或者听下去;如果他们觉得这些最初进入他们大脑的信息很不合他们的胃口,他们会立刻进入思想的防御状态,甚至会拒绝继续接受你的信息。
我们常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对难度不同的信息进行分配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把最简单易懂的信息放在前面,而那些深刻的、不易理解的内容放在后面。有氧信息的制作者们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把艰深晦涩的问题摆在前面,然后再用简单的方式去解释它。这样做会给信息接受者留下信息过于高难的印象,并因此让人失去了继续了解的兴趣。
从这个意义上讲,常被我们奉为准则的“深入浅出”是错误的,我们要做的是“浅入深出”。用最简单的内容引领信息接受者进入我们要探讨的主题,直到他们已经适应了我们对问题的陈述方式,再变换节奏,适当地添加一些复杂的内容。
技巧七:浅多深少
戴尔·卡内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成人教育专家。他一生写过无数精彩的作品,我们国内的很多书店甚至专门为卡内基一个人开设了图书专柜。在卡内基的所有作品中,有一本书是十分特殊的,它最初只是用做卡内基成人教育学院的教材,因此首次印刷只有几千本。无论是卡内基学院的学员们,还是卡内基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的巨大价值。直到使用这本教材的学员们走出卡内基学院,并按照这本书中叮嘱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这是一本多么富有价值的书籍。
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大萧条时期,很多美国人为了抵御经济危机采取了量入为出的做法,尽量减少生活开支,但卡内基的这本著作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钞票,坚决要求卡内基重印这本书籍。卡内基只好重印,短短一年内,这本书被重印了数十次。最终,这本书的销量超越了同时代的几乎所有书籍,除了《圣经》。
看到这里,你一定十分想知道这本书的名字。也许,见多识广的你已经猜到了,没错,这本书就是《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卡内基自己回顾这本书的创作历程时,曾经谈到过一点:这本书虽然是要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采取行动,但是,卡内基很少长篇大论地给读者讲道理,从头到尾,这本书几乎都是用十分浅显易懂的故事串联起来的。如果只是谈理论的话,卡内基自己说,其内容可能还写不满一页纸,全书90%以上的空间都写满了故事。这是否意味着卡内基不对读者认真负责呢?
恰恰相反,读者们最喜欢的并不是空洞枯燥的理论,而是案例和故事。他们希望看到其他人使用这些原则时发生了什么,当某些人违背了这些原则时又会发生什么,并借此作为自己的行动依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希望听到连篇累牍的大道理,就不要强迫别人听你的长篇大论。事实胜于雄辩。即便你不擅长讲故事,也可以夹叙夹议,尽可能用比较浅显的内容撑起全部内容的主题,只在个别地方用比较复杂的内容做提升之用。
我们不是卡内基,我们也许无法做到把文章和讲话的内容的90%都让给故事,只用那剩下的10%去讲解理论,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把60%的内容用来讲简单易懂的内容,只用40%的空间去说明难懂的东西。
正如黑格尔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就要尽可能地去浇灌我们的生活之树。
技巧八:控制比例
在意大利,有一位叫做帕累托的经济学家阐述过这样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组物体,都是由少数重要的部分和大多数不重要的部分所组成。比如:这个世界上超过80%的财富掌握在不到20%的人手中;有超过80%的罪行是由不到20%的人犯下的;对于我们生命最重要的80%的事情是在不足我们生命20%的时间里完成的,等等。
因为列举事例时,该学派人士常常使用20%和80%这两个数字,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帕累托法则”叫做“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至关重要。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个体是不平衡的,总是有一些为数极少的个体在发挥着远超出其他大多数个体的作用。就一个国家而言,领导人的成败得失无疑关乎该国大多数人的命运;在一个企业中,领导者的决定往往会影响企业及其劳动者的福祉。尽管我们时常把“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放在嘴边,但这仅仅是在讲出生的时候,我们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出生之后的事情,就未必事事平等了。
与人类个体相似,就信息而言,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精华也一定是全部信息中的极少数。孔子的《论语》被我们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但其上百句箴言中真正被我们广为引用的,也不过是其中的寥寥数语。孔老夫子尚且如此,我们又怎么敢奢求信息接受者能够全部接受我们所传递的信息呢?
除了二八法则制约着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外,人类的注意力局限也使得我们无法把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信息都收藏于大脑中。在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之前,我们已经对自己所接触的信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和筛选。无论你提供的信息多么精彩,接触这些信息的人只能接受其中的一部分,而且通常是很小的一部分。
既然我们无法指望信息接受者能够全盘接受我们的信息,那么,我们在设置信息的时候,自然也要讲一点技巧。具体说来,就是要让信息中的精华部分像胡椒粉一样均匀地撒在信息的每个部分。
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意识地把重要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搭配使用,既不能让不重要的信息占据过长的篇幅,从而引发信息接受者的反感,也不能把重要的信息连篇累牍地堆积在一起,从而造成读者消化信息的困难。这便是“控制比例”——尽可能让重要信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信息之中的技巧。
控制比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重要内容之间穿插大量的非重要内容更是会让很多人感到迷惑,担心这样做会冲淡所要表达的主题。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考虑到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那些不重要的内容正好填补了信息接受者注意力分散造成的空白。如果这样讲你仍然有所怀疑的话,可以去回顾一下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届春晚,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有多少?在心里数一数,其数目不会超过一个巴掌。那么这些节目究竟是连接在一起的,还是被其他节目分开的?仔细回忆过后,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精彩节目总是穿插在不同时间段的其他节目之中。
春晚的导演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比例调节,让观众长时间处于兴奋之中。因此,在我们写东西或者做演说时,也要时刻谨记,不要把精彩的内容全部集中在一起,要尽可能把它们按照一定比例分散开来。
比例的把握还涉及到内容的难度。当读者或者听众在刚刚接触到难以理解的信息时,大脑便会向信息接受者发送信号,如果大量难以理解的内容持续刺激信息接受者,那么用不了多久,读者或者听众便会犯困,打起哈欠来。
因此,当你发现晦涩的、理论化的内容稍稍有些多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对内容进行稀释。
此外,有意识地重复也是控制信息比例的技巧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之所以不同于噪音,就是因为其形成了有规律的重复。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旋律,从头哼到尾,你会发现,这些旋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重复的,有些流行歌曲甚至整句歌都是由一组不断重复的音符组成的。
我们在写东西或是讲话时也可以借用这个技巧,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演讲中。我们大家都知道,最有说服力、最容易引发听众共鸣的演讲,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华丽的排比句。无论你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排比,各分句间都至少有一部分是相同的。
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其中反复出现、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哪句?当然是“我有一个梦想”。试想,如果马丁路德·金不去反复重复这个句子,你还会记得它吗?
除了排比,重复还包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或者在不同的位置重复同样的意思,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读者及时消化、理解信息的内容。
总之,控制比例是让信息变得更加简单的一项重要技巧。
八.用画面思考
1.记忆与理解
人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脑和右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清楚这两个半球有什么区别,直到随着心理学和生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才发现左脑和右脑在功能上的区别。其中左脑主要是分管语言、数字等抽象化的信息处理,所以也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则负责画面、音乐等形象化的信息处理,由于右脑在处理图像上具有超强的实力,也有人把它称为“图像脑”。
几乎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都拥有着十分强大的机械记忆能力,这是属于左脑的能力。如果你认真观察,会发现小孩子背诵大段文章的能力远超出成年人。
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机械记忆能力会不断下降,背东西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效率越来越低。和新朋友交往时,我们时常记不住对方的名字。这实际上是左脑的功能逐步调整的结果。
相对于机械记忆能力的衰减,人对于图像的记忆能力却丝毫未减,即便我们记不住新朋友的名字,但是我们还是能够记住他们的长相。这是右脑发挥功能的结果。
所以,同样的信息,用画面式的语言来表达,要比用抽象化的语言表达更容易被人记住。让人们记住信息,是进一步理解和接受的前提,如果人们对你提供的信息的内容都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又怎么可能去理解它,去接受它呢?
还记得我们在“简单化原则”一章中做过的那个记忆测试吗?总共20个词汇,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即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未必能记得牢。但采用画面式转化的方式,把所有的词汇都用画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能够轻松地把它们记住。这里的关键点是把词汇转化成画面。如果在记忆这些词汇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没有出现相应的画面,那么效果一定大打折扣。
画面式语言不仅仅有助于我们对信息内容的记忆,它还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信息的理解。由于右脑处理图像的能力远远超出左脑处理文字的能力,所以人们对画面的理解能力总是远超出对抽象信息的理解能力。
如果我们传递的信息能够帮助对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即便你的讲话速度快一点,对方也能很好地理解,甚至会产生共鸣。不过,如果我们传递的信息都是一些无法图像化的抽象信息,即便我们的语速很慢,对方也未必能够即时理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讲一些抽象的概念时,才会频繁地使用比喻。比如爱因斯坦对于相对论的解释——屁股坐在火炉上,一分钟会像一个小时那样漫长。当你想像着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时,对相对论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深入了许多。
2.情绪
除了记忆和理解,画面式语言还能越过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进而对信息接受者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