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用沙丘。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风面,坡度较小,沙质较硬。东南面背风,坡度大,沙质松软。另外,沙漠中的植物,如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都向东南方向倾斜。但是,上述只是沙漠地区的一般特点,风向还因地区的不同而异,沙丘的走向也有所不同,要得出正确的判断,须事先掌握目标地区的气象和地貌。
4.寻找水源。在沙漠中寻找水源是困难的,特别是我国新疆东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和中部。而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和毛乌素沙漠中的水源大多是盐碱水,未经处理不能饮用。在沙漠中,地表是没有水的,大部分地区也很难挖出水来。但沙漠大都是盆地,里面也有很多季节性河道。
(1)跟踪动物的足迹。沿着动物(特别是骆驼)的足迹行进,在干渴的沙漠中,骆驼对水源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依此常能找到水源。
(2)牧民废弃的牛羊圈可能有水源,凡是有水井的地方,牧民会在附近堆石块作为标记。
(3)根据植物判断。如芦苇生长茂密的地方一般1米以下有地下水;有芨芨草的地方地下2米左右有水;有红柳和骆驼刺的地下6-8米可见到地下水;胡杨林下8-10米有水。
5.制造饮水。
(1)简易的太阳蒸馏器。沙漠中多数地下水含盐碱很高,人不能直接饮用(骆驼可以饮用),必须用蒸馏等方法处理。在有湿沙或苦咸水的地方,挖一个直径1.5m、深1m的沙坑,用透明洁净的塑料薄膜将坑罩住,四周用石块或沙子压牢,再在塑料薄膜中间放一块小石头,使之呈漏斗状。在这个漏斗状的薄膜尖端下面预先放一个接水的容器,阳光透过塑料膜使湿沙产生蒸汽,遇到塑料膜结成水滴,滴入下面容器中。这种方法每天可产生淡水约1.5升。冬季可将苦咸水装在容器中冻冰,结冰的即为可饮用的淡水。
(2)西北沙漠地区的居民,用一种当地的干地椒草与盐碱水同煮。经过这样处理的水,虽不能脱去苦碱味,但可以防止饮用后发生腹泻、腹痛、腹胀。
(3)植物的汁液(如仙人掌)、动物和昆虫的血都可以喝。
6.正确饮水。应采用“少量多饮”的方法。试验证明:一次饮1000ml水,380ml则由小便排出;假若分10次喝,每次80ml,小便共排出80-90ml,水在体内就能得到充分利用。每昼夜喝水500-600ml,在5-6天内人体不会缺水。
7.白天防晒,夜间防寒。在沙漠中不能穿短袖衣裤。穿衣戴帽既可隔绝外界的热空气,还能防止热辐射。迷途遇险的人员最好穿白衬衣,白衣服可反射太阳辐射50%,也便于救援者发现。头部除戴帽之外,还可用毛巾或布等包盖,避免头部暴晒。因沙漠地区气温变化急剧,夜晚要注意防寒。
8.“夜行晓宿”。沙漠地区应避免白天活动。白天,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不仅饮水量大增,还将挥发身体内大量的汗液,所以即使不运动,所消耗的水分也是阴影下的三倍。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最热的季节,如果不带水,在有遮荫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左右。如果在白天的太阳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
动身前一定要通告自己的前进路线,动身与抵达的日期。且在前进过程中留下记号,以便救援人员寻找。
9.寻找食物。
(1)沙漠中的动物常见的有黄羊、野驴、狼、狐等。较易猎捕的动物是野兔和各种鼠类,在植物茂密的地方一般都有它们的踪影。野兔可用枪或设套捕捉,鼠类则以设套为主。冬季在向阳的半固定沙丘,可寻找鼠洞,捕食冬眠的鼠类。但注意不可在疫区捕猎。
(2)可食的植物有:沙枣、沙拐枣(又称头发草)、沙蓬(又称沙米)、小根蒜、肉苁蓉、锁阳等。其中沙枣树所结的黄色、酸甜的果实,在西北沙漠地区最为普遍,最易识别,且可生食。
(3)还可捕捉蜥蜴、蛇,饮野骆驼奶,采食植物的根茎,作为食物。
(4)必须指出的是,只有在充足的饮水条件下,才能进行猎捕动物、采集食用植物的活动,否则体力消耗过大。
10.沙漠避暑。沙漠中白天的地表温度通常在40-50℃左右,最高可达80℃。在沙漠中,阴影处的气温可比阳光直射处低7-8℃。白天应尽量利用岩石凸出部、干河沿或汽车等阴影遮蔽,避免阳光直射。若能挖一个沙坑,上覆以雨布等物,既遮挡了太阳的直射,又能减少炎热的地表沙传导的热量。躲避阳光时,采取坐姿较卧姿每小时可减少排汗液150g。因为坐着比躺在地上受阳光辐射小。
“沙漠中暑”是非常严重的病症,死亡率很高。特征是体温非常高,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此时应将患者抬至阴凉处,脱掉衣服,向患者身上泼凉水,同时,不断向患者全身扇风降温。当患者清醒后给他喝凉盐水。
11.沙漠露营。在沙漠露营和在其他地区露营还是有区别的。通常要注意两点:一是营地要选在避风的地方,又要防止流沙的掩埋,这类地方往往是在沙丘之中的平地上;二是营地万万不可扎在红柳、胡杨树等植物附近,因为在有植物的地方,往往寄生着一些有毒的虫子,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种“塔里木蜱”,通常生活在红柳和胡杨树下,这种“蜱”携带一种病毒,人一旦被咬后,往往会引发一种致命的病(塔里木出血热),在十几小时内死亡。
在冬季,不会有大风,也没有咬人的毒虫,露营地点的选择也比较随意。冬季的夜晚非常寒冷,即使用双层帐篷,帐内也会结很厚的霜。在沙漠中有许多枯死的树木,在最寒冷季节也可自己动手打造“火炕”,也就是挖一席之地,在上面烧火,然后用沙子掩埋,人睡在烧热的沙子上。
12.躲避沙暴。风沙的运动有其固有的运动规律,万一在沙漠中遇见沙暴,首先要凭目力的观察选择逃避的方向,只要避过风的正面,大都能化险为夷。同时,千万不要到沙丘的背风坡躲避,否则有被沙暴埋葬的危险。正确的做法是把骆驼牵到迎风坡,然后躲在骆驼的身后。
[成功范例]
1959年,美国人维瑞尔和妻子罗娜驾车带着6个孩子去沙漠旅行。
维瑞尔一家人没有在人们常往来的道路上行驶,却插到一条小路上。他们的去向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汽车走出600米就无路可寻了。维瑞尔试图拐弯时,车撞到了一块大石头上,碰坏了水箱,水开始向外流。当车行驶了16公里后,水箱里的水就开始沸腾了。全家人此时既无饮用水也无食品。这时头脑清醒的罗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孩子们在汽车的遮荫处休息;与丈夫将两条毯子裁成条状,组成了“SOS”的求救信号;卸下照后镜放在地上,借用阳光的反射向空中的飞机发求救信号;将备用的车轮胎浸透了油以便随时点燃作为求援信号,将4个轮胎罩放在地上准备采集清晨的露水;白天丈夫和孩子们的嘴唇及皮肤上的水泡都被涂上口红,并将孩子们的身体埋在较阴凉的沙子里,还将他们的脸用东西盖上,然后将自己也埋在沙子里,剥去树皮吸吮树液;中午气温高,孩子们脸上的皮肤晒破了,夫妇俩就将收集在水壶里的尿用破布抹在孩子们的脸上借以降温;他们让孩子们吃一盒无毒的淀粉糨糊充饥,将仙人掌切开放在火上烤,吸水滴借以止渴。3天后,救援队发现了他们的求救信号,他们终于成功脱险。
(第五节)身陷沼泽、流沙
[自救措施]
1.行走过程当中一旦发觉双脚下陷,应该立即把身体后倾,轻轻跌躺,并尽量张开双臂以分散体重,增大浮力。不要放下背包或脱下外衣,这些东西可以增加浮力。
2.如果有手杖,可插在身体之下的沙中,也可将手中的水壶、雨伞放在身下。
3.躺着不动,等同伴抛绳子、皮带、棍子过来,把自己拖出来。自己乱动不但帮助不大,而且会很快精疲力竭。
4.移动身体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每做一个动作都要缓慢进行,让泥或沙有时间流到四肢下面。快速的移动会使泥或沙之间产生空隙,把身体吸进深处。
5.朝天躺下,应轻轻拨动手脚下面的泥土,用仰泳的姿势慢慢移向硬地。
(第六节)掉进冰窟
[急救措施]
1.首先,要保持镇静,要使尽全力爬上冰面,否则很快会冻得浑身无力,无法再爬上来。
2.爬上冰面时,双手要不断划水,双脚踩水,使身体浮起来,并用力打碎身前的薄冰,找到足以支撑身体的冰面。身体呈水平位置逐渐爬上冰面,滚动着向岸边移动。
3.救助他人时,应先大声呼救。然后,要注意选择较为结实的冰面,最好用能抓住的衣物等或手,全力将落水的人拉上来。
4.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喝一大碗热姜汤,以驱走身体的寒意,防止重病的发生。
(第七节)水草缠身
[自救措施]
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紧,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静下来后,游泳者再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水草。
3.随身携带小刀,可把缠住孩子的水草割断,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孩子的手脚上捋下来。
4.一旦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第八节)身陷漩涡
[自救措施]
1.在河道突然放宽、收窄处和骤然曲折处,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有凹陷的深潭,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容易出现漩涡。
2.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一旦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3.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
4.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第九节)高原反应
[自救措施]
1.最有效的急救处理是给氧及降低高度是,若有休克现象,应优先处理。
2.将患儿移至无风处,立即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同时严禁大量饮水。
3.若疼痛严重,可服用镇痛剂。如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状明显减轻之高度为止。
4.一般而言,出现高原反应的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
(第十节)发生雪盲(参看第三章第二节紫外线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