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兽真相
28125200000006

第6章

晚中新世的中国甘肃,严重的干旱把这里的生态环境几乎完全摧毁了。河流湖泊早已干涸,在一处还略微带些潮气的泥糖边上,几条鱗得焦黄的鱼干正随风微微抖动。天空上卷起了层层乌云,一群维氏大唇犀正在泥塘边上的灌木丛中撕扯着最后的几片叶子,吸饱了奶水的小犀牛正在相互追逐。对它们来说,遭遇干旱似乎是越来越平常的事情了。这些犀牛虽然没有锋利的头角,但也不是柔弱的角色。

;崔木丛中的两只后猫早就被大唇犀发现了,不过在它们眼中,这两只大如美洲虎的猛兽不过是些小猫咪。只有几头年轻雌犀不敢掉以轻心,轻轻把孩子唤回了身边。雨点终于落下了,终于得到解脱的犀牛群却并没有太多反应,它们静静站在雨水中,只有小犀兴奋地窜来窜去……甘肃的临夏盆地有一个大型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虽然叫三趾马动物群,但是这里植食性动物中占多数的其实是一类犀牛。这类犀牛的发现要追溯到20世纪2阵代。当时瑞典的古生物学家在陕西、山西发现了数量非常庞大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这些化石后来辗转被运送到位于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其中的犀牛化石交给了林斯顿博士研究,林斯顿发现这些犀牛头上无角,却有宽大的下颌与2枚带锋利齿刃的巨型下獠牙,于是将其命名为“大唇犀”。

大唇犀是一类形态非常奇特的犀牛,属于无角犀亚科。其头部较短且接近菱形,约有05米长,鼻骨细弱,鼻子上没有角。它们的巨大下门齿呈獠牙状,向上卜方向生长、翻转,高冠的夹页齿覆盖着丰富的白垩质。

痛犀的身躯壮如水桶,四肢短粗,前后脚均为止。主要在陆地活动。

大唇犀主要生存在中新世,少数种类残存到了早上新世。繁盛时期,它们在我国的食草动物中至少占了60%的数量。当时在开阔的草原上漫游的竟是一群群的犀牛,这种景象现代人很难想象,毕竟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犀牛就已经是孤独而稀少的动物了。

大唇犀同时也生活在亚洲其他地区,在南欧也有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希腊的萨摩斯地区。它们往往与三趾马、鼬鬣狗、嵌齿象、印度熊等一起生活,组成了晚中新世著名的三趾马动物群。

我国中西部的晚中新世红黏土中埋藏着丰富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在世界上是规模最大的,其中自然包括数量众多的大唇犀。依靠这些化石,人们现在对大唇犀的形态、种类还有习性都有较多了解。

大唇犀主要包括维氏大唇犀、安氏大唇犀、哈氏大唇犀等几种。其中安氏大唇犀是同族中较大的种类,身长可达4米,头骨也较长且后雛高,獠牙状的下门齿更加发达,与另外两种的区别相当明显。

谁也不知大唇犀究竟是怎么消失的,而其灭绝则代表了无角犀类的最终衰亡,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头上无角的犀牛了。

大地懒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大地懒

拉丁文名:Megatherium

生存年代:上新世-晚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贫齿目

主要化石产地: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5.0-6.0米

食性:杂食

释义:巨大的野兽

100万年前的一个清晨,在草原边缘的树林中,一头亚洲象般大小的大地懒低吼几声,从安然躺卧了一夜的地方醒来。它的4只脚像畸形似的弯曲着,只有脚侧着地,因此走得很慢,每走一步就发出强烈的摩擦声。这头大地懒用鼻子嗅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中意的“餐桌”一棵野石榴树。随着一声巨响,它4吨多重的身躯像攻城塔般直立起来,足有两人多高,后腿和尾巴则形成一个坚实的三脚架。它用前腿上的3个巨爪扯下身边的枝条,伸出长长的细舌把上面的叶子连同果实一起卷进嘴里,不紧不慢地开始口且嘴。

在今天的南北美洲,生活着一类体大如猫的树栖哺乳动物树懒。它们整天吊挂在树枝上,行动缓慢又很少活动,素有“最懒惰兽类”之称。很难想象,仅仅在1万年前,比它们大50倍、体重可达4至5吨的表亲大地懒,还漫游在南美洲的广袤荒野中。

大地懒和树懒同属于贫齿目的披毛亚目,其下除树懒科外的大地懒科和磨齿兽科都已没有在世的成员了。这些已绝灭的“懒族”动物大都生活在地面上,因此也有了一个与“树懒”相对的统称“地懒”地懒类种属繁多、大小不一,但相貌和习性都有几分相似。大地懒是它们当中体形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也是冰河时代全美洲仅次于猛犸象、乳齿象的第三号陆地巨兽。

大地懒的化石最早于1788年在阿根廷被发现,后来一部么七石几经辗转,传到了当时已崭露头角的乔治·居维叶手上。居维叶根据其牙齿将之命名为美洲大地懒,这也是他复原的第一具史前巨兽标本。

与庞大的身躯相比,大地懒的头部较小,口鼻部向前延伸得很长,有利于取食植物。它们在下领前部没有牙齿,上颌两侧各有5枚颊齿,下颌两侧则各有材女,均终身生长。另夕卜也可以确信它们有一条很长的舌头,能够伸出嘴外卷取枝叶。从保存下来的干尸组织中,人们得知大地懒浑身覆盖着粗糙的长毛,皮肤下还有许多小骨片一样的硬疖。这些硬疖由内层皮肤角质化形成,虽不如执狳、穿山甲的鱗甲坚固,但在其成年后仍是牢不可破的防护层。再加上庞大的身躯和强劲的体力,它们迟钝笨重的缺点得到了弥补。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沉重的巨兽居然能用后肢直立行走。为适应这种行动方式,它们的身区干骨骼非常发达,后肢明显比前肢粗壮,但即便如此,它们直立时受到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更有甚者,大地懒前肢的3个内侧趾上生有40厘米长的巨爪,后脚的爪子也很大,这使它们无论四足还是双足着地时都无法把脚平放在地面上,只能像大食蚁兽一样用脚侧行走,而它们的体重是大食蚁兽的100{音。目前已发现了大地懒的足迹化石,脚印呈逗号的形状,说明它们走路时的确只用脚侧着地。

通常认为,大地懒是素食者,食物以树的枝叶为主,因此比磨齿兽更依赖稳定环境。

但近来一些科学家对其骨骼和脚爪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也会偶尔客串捕食者,捕猎方法是用巨爪给猎物造成创伤,然后用强有力的前臂进行致命挤压;而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吃腐肉或从其他猛兽口中夺食。在BBC的科普影片《与古兽同行》中,有个清节就是一头想尝鲜的大地懒满不在乎地夺过一群混乱刃齿虎刚捕到的猎物,甚至还一掌拍死了一只试图阻拦的成年雄虎。可见“懒”兽也不是好欺负的。

大角鹿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大角鹿

拉丁文名:Megaloceros

生存年代:更新世(在偏远岛屿延续到公元前2500年)

生物学分类:偶蹄类

主要化石产地:亚洲、欧洲

体形特征:身长2.5米,身高2.0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巨大的鹿角

中更新世的中国北方地区气候温暖,植物非常繁茂,一群大角鹿四散在森林边的空地上休息。为首的雄鹿在来回巡视着自己的族群,眼下已进入繁殖季节,它必须时刻警惕别的雄鹿前来挑衅。

灌木丛后,一群变异狼正在贪婪地盯着鹿群里的小鹿,它们可不敢对身高体大的成年大角鹿下手。没有任何前兆,7匹变异狼突然出现在鹿群面前,捽不及防的鹿群惊恐万分,一只倒霉的小鹿艮快就被变异狼扑翻在地,其他大角鹿趁这个时候赶紧跑远,让变异狼去吃它的大餐去了……大角鹿类分布于亚欧大陆和非洲的更新世地层中,尤以中更新世最为繁盛,这类动物目前还没有定论,从发现的化石来看,它们的角在进化当中迅速增大,同时身体相应地大型化。这是因为角越大它们就越容易得到雌睛睐,繁殖的后代就越多。这种龄灶的自然选择。

社亚洲的大角鹿类与欧洲的大角鹿类其实是不同的。人们把中更新世期间分布在日本与中国等地区的大角鹿称为中华大角鹿,中华大角鹿类的一个特点就是眉枝掌状主枝非常发达。中华大角鹿类的多数成员都没有进入晚更新世。晚更新世期间,中国大陆上分布的主要是河套大角鹿,这种大角鹿个体高大,身躯粗壮,最特殊的是鹿角的眉枝和主枝都扩展成扁平的扇状,看起来如同头上顶了4个蘑菇。

不过更著名的大角鹿则是生活在100万年前到公元前2500年间的巨大角鹿。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和亚洲北部,尤其在爱尔兰发现了世界上最多和最完整的巨大角鹿化石,因此又俗称“爱尔兰麋”

巨大角鹿的面部较长,身材魁伟,一般雄鹿身长在2.5米左右,身高2米以上,体形和现代最大的驼鹿接近,不过因为身材较苗条,体重要轻得多。它们的角是扁平的,向四周放射状伸出几个弯曲尖利的分枝,两角远端距离最远能达到4米。这对巨大的鹿角重达45千克,所以它们的头颈和肩部拥有非常发达的肌肉,用来支撑沉重的鹿角。巨大角鹿并不是草原动物,它们虽然牙齿适合吃草,但仍是典型的生活在开阔林地里的动物。

像其他动物一样,巨大角鹿早期的个体并不大。最早的巨大角鹿亚种体形较小,头角向后方倾斜,而到后期它们无论体形还是鹿角都呈现擀卖增大的势头,并在晚麵世期间达到最大。

过去人们认为巨大角鹿的角太过笨重,影响它们的行动能力,每年更换的鹿角也是巨大的身体负担。旦最近有人提出,巨大角鹿的消亡并不是因为角太大,而是因为幼崽太大。这种理论认为雌性大角鹿的繁殖和饲育幼鹿同样需要消耗许多能量,而且巨大角鹿众多的化石数量说明它们非常繁盛,不会因为巨角需要太多而感到食物匮乏。

巨大角鹿的骨骨各构造也显示,它们绝对有旨力轻松地顶着它们的大角。如果鹿角确实已经大到威胁它们的生存了,那么随着自然选择,它们的身体与角就会按比例缩小来保证物种延续。现代许多动物确实都比更新世时期的要小,如棕熊、马鹿和美洲野牛等,人们认为它们都是成功地从大型向小型转变的例子。在爱尔兰首都附近的泥碳沼泽里发现的化石显示,最后的巨大角鹿确实已向小体形转化,只可惜没有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