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弓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后弓兽
拉丁文名:Macrauchenia
生存年代: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滑距骨目
主要化石产地: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3.0米,身高2.4-3.0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伸长的颈部(兽)
在100万年前的潘帕斯大草原上,4艮少能看到落单的后弓兽,因为这些奇特的滑距骨类动物非常喜欢大群的生活方式。然而,这次却有3头后弓兽掉队了。如此孤单的几头动物更容易被肉食性动物攻击,它们没有众多的耳目来放哨,几乎发现不了任何食肉动物。后弓兽们眼下顾不上进食,而是不停地向四周寻找着,希望赶紧加入其他后弓兽群体。它们没有发现,有2只刃齿虎正在身后冷冷注视着它们。当这3头后弓兽穿越一片成密的森林时,它们遭到了刃齿虎的伏击。短暂的咆哮和哀鸣之后,只有2头后弓兽良狈地跑出了森林,向下面的大草原跑去,而另一头则永远不会再出现了……乘坐“贝格尔”号进行的南美洲之旅中,达尔文曾于1834年采到一件动物的脚部化石,并把它和自己在南美洲等地采集到的许多化石都交给了同胞理查德·欧文。经过欧文的描述与发表后,人们才意识到这种动物代表了一个与以往有蹄类完全不同的古老家族。
后弓兽是滑距骨类动物中最后灭绝的一个分支,属于滑距骨目,因在BBC的《与古兽同行》中出场有几分知名度。滑距骨类在进化历史上种类并不多,样子也很少改变。虽然没什么亲缘关系,但由于平行进化的缘故,它们在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上都与马、骆驱等很接近,所以看起来不算太怪异。
后弓兽中最大的一种是更新世的巴塔哥尼亚后弓兽,成年兽身长可超过3米,身高往往也接近3米。其体形非常像现代的骆驼,但骨傲构造却完全不同。它们的牙齿不像有蹄类那样特化,拥有包括门齿、犬齿、前臼齿等在内的全部44颗牙齿,不过已有了较高的齿冠。已发现的牙齿化石显示它们主要吃灌木和禾木植物,在食物缺少的季节也会吃较硬的草。后弓兽的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它们的鼻孔高度退缩,后期种类的鼻孔已完全退到了头顶上方。
后弓兽的身体构造与同时期的有蹄类相比还存在不少比较“落后”的特征。可随后的生存竞争显示,它们这样的构造显然是成功的,否则恐怕早就和它那些倒霉的南美洲伙伴们一样,在面对北美洲人侵的有蹄类动物竞争时很快被淘汰出局了。事实上,后弓兽显示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它们在南北美洲连接后与各种马、鹿和驼类等陌生食草动物共存了200多万年。
在躯体构造上,后弓兽和马、牛等动物一样,脚部也具有滑车构造,只是更加简单原始。它们的脊背很直,在奔跑中无法弯曲。四肢虽比较细长,却是大腿长、小腿短。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目前认为后弓兽的奔跑速度其实并不快,很难用速度逃脱捕食者的追击。但其脚和关节构造显示,它们可能会凭借在奔跑中的突然拐弯来甩掉猛兽的追逐。
虽然后弓兽类在面对环境的激烈改变和进步有蹄类动物的竞争中都成功幸存,但它们还是在更新世时灭绝了。这些动物适应能力非常强,人们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它们为何会走向灭绝。解释这一切,或许就是古生物学家的下一个课题。
黄昏犬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黄昏犬
拉丁文名:Hesperocyon
生存年代:渐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北美大陆
体形特征:身长约60厘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西方的犬或者黄昏的犬(西方意指日落的方向,也指黄昏)
距今3700万年前的早渐新世,覆盖着森林的北美大陆由于气候的变化,一些地方的密林逐渐变成了稀树草原。当然随着气候、环境的变迁,动物界也发生着转变,古肉齿类中的牛鬣兽、父猫等狠角色已经几乎看不见了,尽管它们赖以生存的丛林依旧;而当初毫不起眼的小古猫的后裔们却在世界各地不同环境中繁汙、生息着,它们将逐渐演化出一个新的庞大的掠食动物家族,我们称之为食肉目动物。
黄昏犬是北美洲早期食肉类中一个非常成功的种属,它们娜不大而苗条,有长长的尾巴和短小结实、长有5个脚趾的四肢。它们是最早的食肉目犬型类动物之一,但吻部还是要短于后来的犬亚科动物,尾部可‘黄昏犬头骨化石(9.5厘米长)倉旨会有蓬松的毛发,也可能没有。总的来说,那时候的黄昏犬样子有点儿像现今的灵猫类。
比起其祖先古猫兽,黄昏犬类似乎失去了树栖的能力,但奔跑的能力明显增强,这说明它们已适应北美大陆渐新世开始出现的稀树草原环境。虽然当时的大型鬣齿兽类和同样源出于、古猫兽的假剑齿虎科动物们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甚至威胁着它们的安全,但黄昏犬及其近亲们凭借着灵敏的嗅觉、听觉和耐于奔跑的身体结构,广1很好地适应了环境的改变,并且日趋兴旺,成为出种;而进入上新世后,前两个亚科虽然趋于灭亡,但蛰伏已久的犬亚科此时却终于得到了大的发展机会。与古犬亚科、恐犬亚科局限于北美地区不同,犬亚科成员成功地蔓延到了所谓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一支还得以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直到今天,黄昏犬的后裔依然漫游在丛林、草原、山地,当然还有我们的身边。
黄昏犬的化石与牙齿特写早、中渐新世最常见的一类小型食肉动物。
虽名为“黄昏”但它们却是一个新兴家族的刑睹。黄昏犬作为早期犬科中的代表,不断分化繁衍,学者们也就把当时的黄昏犬以及中犬等相近种属称之为犬科古犬亚科。
整个臟世时期,古犬亚科家族异常繁盛。到了晚渐新世时期,随着草原面积的开始扩大、植食性动物体形的增大,娇小的黄昏犬逐渐退出了自然史的舞台,但古犬亚科却似乎更显繁盛,其中不但演化出了桑克犬和体重估计可达95千克的奥斯本犬这样的中、大型成员,呈现出奇陸的最后辉煌;它们当中也孕育、演化出了恐犬亚科和真正的犬亚科的早期成员。
在紧接而来的中中新世,恐犬亚科的成员在北美大陆开始四处蔓延,演化个个让今天的我们感到目瞪口呆的物。
尖嘴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尖嘴兽
拉丁文名:Akidolestes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生物学分类:对齿兽类
主要化石产地:中国
体形特征:身长12厘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尖尖嘴吻的兽类
1.23亿年前辽西的一个夜晚,天色漆黑一团,夜行性动物纷纷出来活动。忽然蕨丛微微动了一下,一只尖嘴兽躲在黑暗中小心观察着外面的世界,见许久无动静才悄悄溜出来。它行进的样子非常奇怪,是像今天鳄类或蜥蜴一样四肢向外伸展,匍匐而行。
尖嘴兽摇摇摆摆地爬进密林深处,这里遍铺着厚厚的松柏、银杏败叶,下面则有不少甲虫、蠕虫,正是尖嘴兽的美味佳肴。它在捕捉昆虫时出手迅速准确,与平常慢呑呑的动作迥然不同。只见它用后肢稳稳地站住,前肢拨开枯枝落叶,在松软的地表追寻着蠕虫活动的痕迹。一旦发现,尖嘴兽便用尖吻迅速挑开小石头、障碍物,将螺虫赶出来并准确咬住,口中的尖锐的牙齿艮快把它们嚼碎了。这个贪婪的小家伙不断地进食,因为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基本上与食物的体积成正比,所以尖嘴兽老是挑大的虫子呑吃,这样更容易填饱肚子。
嘴兽是中科院南古所的李罡副研究员和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史博物馆副馆长罗哲西教授于2006年1月在《自然》
杂志上发表的新物种。根据尖尖的嘴吻,这种新哺乳动物被命名为西氏尖嘴兽,属于中生代的对齿兽类,生活在距今约1.23亿年前的中国辽宁。
尖嘴兽的体形非常“袖珍”,从头到尾只有12厘米长,15至20克重。虽然个子不大,但它们却是不折不扣的“怪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尖嘴兽的前肢如同现代松鼠,保持把肘部弯折在身体正下方的姿态步伐,而后肢则是典型的“外八字”,大腿平伸,小腿90度急转直下,宛若蜥蜴等爬行动物的经典姿势。而且,以胸部为界线,专家还在尖嘴兽的上下半身找到了许多进化上的差异。比如,其嘴里长着兽类的牙齿,而腰间却留有原始哺乳动物才有的腰肋骨。
罗哲西教授介绍说:“尖嘴兽就像是各种动物身体结构的拼合体。它的前半部分与有袋类(如袋鼠)和有胎盘类(大多:数现代哺乳动物)相似,后半部分却又无疑是属于单孔类(如鸭嘴兽)的。其骨架有着许多镶嵌进化的特广征,这些特征能同时在现代单孔类和现代真一产兽类身上找到,但又从没有在一个物种上同时发现过。这种哺乳动物重新进化出了一些原始的后肢特征,真是不寻常。”
那为什么尖嘴兽身上出现了这种上下半身的差异呢?李罡副研究员指出:进化过程应该是同步的,而尖嘴兽的上半身完成了爬行到哺乳动物的进化,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呼吸和运动的需要,或是生活方式的需要,下半身又退化到了原始状态。但这都是假设,尖嘴兽早已灭绝没有后代,这一切都没有充足的证据,更多的发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剑齿虎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剑齿虎
拉丁文名:Machairodus
生存年代:中新世-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洲、非洲、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2.5米,肩高1.0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短刃(虎)
中新世一个格外干旱的夏季,小树林中的一株灌木下,3只刚长出乳牙的大后猫幼息正傭懒地躺在地上,突然它们看见一个比母亲更巨大的脑袋在面前张开血盆大口,顷刻间就有2只死于非命。来者是一只巨大的雄性巴氏剑齿虎-附近一个剑齿虎群的家长。由于食草动物纷纷远遁他处,食肉动物的处境也格外艰难,这只巴氏剑齿虎只好使出这等“卑鄙”手段清除竞争对手。它刚要去咬最后一只幼崽,突然被什么东西吸引得猛然转身,迎面正是刚刚捕猎归来的大后猫母亲。通常后猫从不敢和大小、体重都超过自己2倍的巴氏剑齿虎正面对抗,但强烈的母爱使它已不顾一切,扑向入侵者又抓又咬。巴氏剑齿虎不由得后退几步,但艮快被对方惹怒了,一掌向它头上拍去。大后猫母亲头昏眼花,立刻被强壮无比的对手压在身下难以动弹。“噗”的一声,巴氏剑齿虎口中的2颗长牙咬开了它的喉咙,其生命随着汩汩流出的鲜血而终结了。巴氏剑齿虎回到灌木丛中几口吃掉了最后一只幼崽,拖着大后猫母亲的尸体向巢穴走众眼中的“剑齿虎”和科学意义上的剑齿虎并非一回事。严格来讲,除猫科剑齿虎亚科的成员外,具备类似长犬齿的假剑齿虎类以及有袋类中的袋剑齿虎者卩不算真正的剑齿虎。而更狭义的“剑齿虎”概念则仅指剑齿虎属的几个种,它们曾因剑齿较短而被称为短剑剑齿虎,后简称为剑齿虎。
3000万年前,已知的最早猫科成员原小熊猫出现在欧洲。又过了1000万年,最早的剑齿虎类从所有猫科动物的最后共同祖先假猫中分离出来,即副剑齿虎。不过,剑齿虎家族的第一批重量级成员还是15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剑齿虎。
剑齿虎曾在亚欧大陆、非洲和北美洲广泛分布,种类繁多,不过一般可分为原始型与进步型两类。原始型的主要代表是发现于欧洲、非洲中新世地层的阿芬剑齿虎,进步型的主要代表是非洲和亚洲的巨颏虎以及北美汧的科罗拉多剑齿虎。
由于生活环境多样,各种剑齿虎的体态和习性也有所不同。对剑齿猫科动物颇有研究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兰·特纳曾撰文指出,非洲的巨颏虎应该具有类似现生狮子的褐色外表,以适应晚中新世非洲大陆的草原环境和季风性气候。同时它们可能生活在群体中,以保证有能力捕到各种大型猎物,并击退其他竞争对手的挑衅。欧洲的巨额虎则主要生活在森林或灌木丛中,可能像豹子一样独自捕食,会爬树,且会有带斑点或条纹的较厚皮毛。亚洲和北美洲的晚期剑齿虎种类则有更加细长的四肢,显示其拥有较强的奔跑能力,可能是伏击和追猎的好手。
剑齿虎的头骨较长较窄,眼睛也不像狮虎那样大如铜铃。其剑齿是相对短粗、边缘带锯齿的“弯刀牙”但长度仍远超所有现生猫科动物,可达10至13厘米。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它们在用餐的时候很可倉旨是从嘴的一侧进食,用侧面的裂齿进行撕咬,这样过长的剑齿就不会造成妨碍了。不过作为早期的剑齿虎类,其牙齿构造还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特征。此外,它们的下颂延伸出了用于保护剑齿的颏叶,但没有此前假剑齿虎科动物的那么大,有助于减轻头部重量。
科学家们分析,剑齿虎的捕食方法可能既不同于现代的猫科猛兽,也不同于巴博剑齿虎、刃齿虎等长有细长“马刀牙”的剑齿动物。虽然目前巳证明其剑齿在深深插人其骨骼、血肉中时容易损坏或卡住,但它们可以在短途追击后用肉搏手段制服对手,最后才使用剑齿:先用前肢扑倒猎物,当其挣扎渐弱时,即以剑齿刺开对方喉咙或其他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快速结果其性命。而当对付大型猎物时,它们也能用相对结实的短剑齿撕破其腹部和腿部的皮肉,使其站立不稳或流血不止,尤其是群猎情况下效果更佳。
不过,剑齿的使用方式历来是古哺乳动物研究中最热门、也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以上只是目如的主流观点。
剑齿虎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剑齿虎亚科成员,甚至是最成功的猫科动物之一。它们在早中新世时剑齿“前辈”假剑齿虎类衰”落的情况下兴起,并将最后的假剑齿虎类挤向灭亡;而此后又顶住了来自剑齿同族和其他食肉类的一次次挑战,直到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才最后消失。称剑齿虎是史前食肉兽中的一代天骄,毫不为过。
剑齿象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剑齿象
拉丁文名:Stegodon
生存年代:上新世-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长鼻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洲、非洲
体形特征:平均身长6.0-8.0米,身高3.0-4.0米,小型种类约为平均值的1/3
食性:植食性
释义:脊形的牙齿(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