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珍稀动植物博览
28123600000015

第15章 动物篇(14)

扬子鳄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科研价值,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它在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目前,由于长江下游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河湖被围成农田,造成扬子鳄的野生数量急剧减少。

野牛——孤傲的“白袜子”

野牛别名“白袜子”、白肢野牛等,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地区,东南亚及印度等地也有分布。目前数量稀少,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那么,人们为什么叫这种动物灵钟继为“白袜子”呢?原来,从外表看,野牛的全身呈深暗棕色,鼻唇灰白色,四肢上半截内侧为金棕色,但膝盖以下是白色,所以人们戏称其为“白袜子”。野牛体长2米多,头大、耳大、背脊发达而凸出,四肢粗短,尾长,且有一束长毛,身上的毛短而厚。

野牛通常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阔叶林、竹阔混交林和稀树草原,这里都是坡度较陡、林木葱郁、环境清幽、食物丰富、人迹罕至的地高2000米左右。它们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等为。野牛有的,多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活动范围较广,没有固定的住所。野牛喜欢群居,但群体不大,数只到二三十只不等,以雌兽、幼崽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时,它就会用鼻子哼气,整个群体立即奔逃离去。野牛虽然躯体十分笨重,但在受惊逃跑时,却非常迅速。如果领先的几只跑得太快,在跑了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等待落后的个体跟上时再一起前进,很有团体精神。

过去,野牛曾经被人们描述成一种极其凶猛而又狡猾的动物,是森林中特别危险的猛兽,并且流传着不少它袭击、伤害人类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言过其实的。事实上,野牛是羞涩避人的,只要嗅到人的气味或者听到人的声响,马上就躲开了。只有在受了伤或在被逼无奈时,才会变得十分凶狠,或是立即猛冲过来,或是采用野牛类司空见惯的伎俩,即假装逃走,然后绕个弯子倒转回来,埋伏在路边密丛中,等人走近时才突然猛冲过来,发起攻击。此外,雌兽在携带幼崽的时,也变得猛异,如果有人,为来伤害的崽奋不顾身地卜过来伤害人类。

野猪——嗅觉机敏的山猪

野猪,俗名山猪,属哺乳纲,偶蹄目,猪科。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和亚洲。

野猪体长约1.2米,体表疏生刚毛,毛为黑褐色,年老的野猪背面会混生白毛;犬齿极发达,雄的呈巨牙状,称为“獠牙”,在上颌的上方向外生长;吻部比家猪长,这与它的掘食性有关。野猪的鼻子十分坚韧有力,可以用来挖掘洞穴或推动40—50千克的重物,或当作武器。野猪的嗅觉特别灵敏,它们甚至可以用鼻子分辨食物的成熟程度,搜寻出埋于2米深的积雪下的一颗核桃,雄兽还能凭嗅觉来确定雌兽所在的位置。

野猪喜欢在泥水中洗浴。雄兽还要花好多时间在树桩、岩石和坚硬的河岸上磨擦它的身体两侧,这样就把皮肤磨成了坚硬的保护层,可以避免在发情期的搏斗中受重伤。野猪身上的鬃毛具有像毛衣那样的保暧性,到了夏天,它们就把一部分鬃毛脱掉,这时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破旧的衣服。

野猪平时生活在山林中,它们大多集群活动,4—10头为一群,有人见过最大的一群竟达到31头!但它们白天通常不出来活动。野猪的繁殖率和幼崽的存活率都很高,在食物丰富的时候,一头最佳年龄的母野猪一年能生产2次,一胎就能生4—12头小崽,真可谓“英雄母亲”。有趣的是小野猪在出生的头一年中,体重能增加100倍,这种生长速度在脊椎动物中是很少见的。

野猪的天敌很多,如狼、熊、豹、猞猁和猛禽等野生动物,因此必须警惕任何突然袭击。野猪机灵凶猛,奔跑速度快,警惕性也很强,身上的鬃毛既是保暧的“外衣”,又是向同伴发出警告的报警器。一旦遇到危险,它会立即抬起头,突然发出哼声,同时鬃毛都会竖立起来。但野猪的最大的敌人却是人类,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野猪的数量已经变得非常稀少了。尽管野猪也有天敌,而且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但只要能够保持生态平衡,野猪也能在这个生气勃勃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遗鸥一一人类最晚认识的水鸟

遗鸥属于鸥科,主要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甘肃。为世界濒危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遗鸥的发现过程是很曲折的。遗鸥,意为“曾被遗忘或忽略的鸥”,是人类认识最晚的一种水鸟。1929年,在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发现了第一号也是当时唯一的标本。

随后的几十年里,动物学家对其归属争论不休,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其他鸥类的变种或杂交产物。直到1971年,苏联鸟类学家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发现一个种群,并提出应视其为独立物种的观点。

而那时,最初发现遗鸥的本,界有多少遗鸥,几乎是个谜。1987年,中国科学院的几位专家到内蒙古一带考察,偶然碰到一只死鸟,看起来像鸥。他们取回做了标本,在鸟腹中还发现了几枚没有产出的卵。2年后,英国观鸟人士马丁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观看标本,在众多鸟类标本中一眼发现了这只鸟,也就是遗鸥。

遗鸥为中型水鸟,全长44厘米左右。上体为灰色;头、上颈为黑色;眼上下各有一半圆形的白斑;颈项、腰、尾为白色初级飞羽以白色为主,具有黑斑次级飞羽为银灰色下体纯白喙、脚为暗红色。

遗鸥于大水,类、水动物为。

筑巢于沙岛上,常与燕鸥、噪鸥、巨鸥的巢混在一起,以枯水草为材。5月中下旬产卵,每窝2—3枚,卵为灰绿色并具有黑斑。孵卵期24—26天。雏鸟约40天后具飞翔能力。

但是,自从鄂尔多斯高原是世界遗鸥的最大“天堂”这一事实被“揭秘”后,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周边地区逐渐被开发为旅游区,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已经对遗鸥的生存与繁衍构成了极大威胁。

青少年百科系列丛书瘫自然科学文库玉带海雕,也称黑鹰,属隼形目,鹰科,是一种曾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高原的海雕,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冬季至中亚、印度北部及缅甸。如今玉带海雕的数量非常稀少,《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裘中,其被列为渐危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玉带海雕体长76—84厘米,上体为暗褐色,下体为棕褐色,头部为金黄褐色,呈矛纹状羽饰尾呈黑褐色,中部具有一条宽的白横带,故有“玉带海雕”之称喙为铅灰色脚及趾为淡黄色或暗土黄色,爪为黑色常发出响亮的尖叫声。它在空中双翅展开可达2米,其在空中盘旋,瞪着一双凶狠发光的眼睛,使它的猎物视之发抖。雌鸟的羽色与雄鸟类似,但体形稍大。

玉带海雕的繁殖期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通常营巢于湖泊、河流或沼泽岸边的高大乔木上,也在或的上。

的,主要,会侵占乌鸦等其他鸟类的巢。每窝产卵2—4枚,卵为色主要鸟,为30—40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抚育70—105天后离巢。

玉带海雕栖息于开阔河谷地区以及荒漠和草原地区,也能居留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地区。和其他鹰科动物一样,玉带海雕是鼠、兔等草原动物的天敌。它们常在浅水处捕食各种水禽,有时也吃蛙和爬行类动物,或死鱼和其他动物的尸体,甚至还偷吃家养水禽或偷窃其他鸟类的食物。它们常静栖在距旱獭洞或鼠、兔洞十几米远的地方,当猎物将头探出洞四处张望时,硕大的玉带海雕便猛扑过去将其捕获。由于它们起飞时的声响很小,因此捕食的成功率很高。

目前,玉带海雕的数量已十分稀少,导致其数量锐减的因素很多,比如草原大面积灭鼠、灭虫使得它们的食物变得非常稀少,而且农药也对其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另外,玉带海雕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也遭到破坏。又由于玉带海雕的尾羽是非常珍贵的羽饰,因此常遭到人们的捕杀。这一切都使得我们很难看到玉带海雕的身影。所以,保护玉带海雕的工作势在必行!

人们眼中爱与忠贞的象征——鸳鸯鸳鸯属鸟纲,雁形目,鸭科。鸳鸯多在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在东南各省越冬;少数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多栖息于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为杂食性动物。为我国特产珍禽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人们常说鸳鸯是水禽中最美的种类,但实际上,美是对雄鸳鸯而言。雄鸳鸯特征显着:头顶有红色和蓝绿色的羽冠,面部有白色眉纹,喉部呈金黄色,颈部和胸部呈紫蓝色,特别是它的两片橙黄色略带有黑边的翅膀,是辨认该鸟的明显特征。相比之下,雌鸳鸯的一身羽毛以灰褐色为主要色彩,就显得逊色多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雌雄鸳鸯在外表上的巨大差别呢?这并不是大自然的偏爱,而是各有其用。雄鸳鸯的漂亮羽色可以引来雌鸟组成“小家庭”;雌鸟羽色暗淡,有利于在巢内孵卵、育雏,以免轻易被敌害发现。通常情况下,鸳鸯的繁殖期为4—6个月,雌雄鸟常常形影不离,多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7—12枚,卵呈淡绿黄色。

与其他生物相比,鸳鸯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它常是诗人作诗、画家作画的题材,它羽衣华丽,堪称世界上最美的水禽,极具观赏价值。我国古代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一对鸳鸯一生中永不分离,如果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也绝不再选配偶。因此人们视其为爱情忠贞的象征,常常送给新婚夫妇绘有鸳鸯图案的礼品以祝愿他们的婚姻幸福长久。

福建省屏南县有一条11千米长的白岩溪,溪水深秀,两岸山林恬静,每年有上千只鸳鸯在此越冬,又称鸳鸯溪,那里是中国第一个鸳鸯自然保护区。然而,在鸳鸯自然保护区,人们实际观察到,鸳鸯只是在繁殖期建立固定的配偶关系,亲密相处,形影不离,但产卵、孵化、育雏都是雌鸟单独承担。雄鸟自“结婚”后,怡似“花花公子”一般,到处游玩,把“家”里的事情全部都推给了雌鸟。而且,一旦一方死去,另一方从不“守节”,而会再行婚配。

靡羚羊——“高原精灵”

漂亮的长角,难怪贪婪的人类想据为己有。

藏羚羊有“高原精灵”、“高原隐士”之美誉。属偶蹄目,牛科,藏羚属。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为7—10万只。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纟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飞奔时四蹄腾空,闲步时轻盈俊秀,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约60万平方千米的雪域荒野上,留下了美丽的身影。藏羚羊发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月份产崽,每胎产1崽。

藏羚羊多栖息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是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植被稀疏,尽是些“不毛之地”,只能生长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而这些却是藏羚羊赖以生美。

藏羚羊生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有长距离迀移的习性。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十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结成大群。

令人心寒的是,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100万只珍贵的藏羚羊,但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随即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藏羚羊。在短短几年间,数十万只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2万只藏羚羊。

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其他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于1983年成立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成立了羌塘自保护区,1995年成立了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藏马鸡别名白马鸡,是世界珍贵鸟类,国外已经绝迹,现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马鸡是一种惹人喜爱的观赏鸟类,雄鸟通体羽毛大都呈白色,头侧绯红。头顶具黑色绒状羽,耳羽簇呈白色。尾羽特别长,具绿蓝色辉光,末端泛紫色光泽。雌性成鸟的体羽颜色酷似雄鸟,但体形稍小,有时羽色亦较暗淡。除了有美丽的尾羽外,头和脚都是桥红色的,眼圈就像用圆规画成的鲜红太阳,耳毛特长而且耸起。

藏马鸡性情温顺,不爱远飞,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别具一格。它的羽毛柔软艳丽,可制作工艺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