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与养生:做睡眠的主人
28121300000031

第31章 睡眠应当因人而异(6)

如果吃过晚饭后到翌日起床,其间都不喝水,血液中的水分不足使血液浓缩,很容易会产生血液凝集的现象,血液浓度太高、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将血管堵住,发生脑梗塞。特别平日尿频的老人,养成了睡前尽量不喝水的习惯,更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会增加引起脑梗塞的危险性,更要小心。

老年人每日足量饮水有利于健康,但必须以心、肝、肾正常及泌尿系统无排尿障碍为前提。若上述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则应按医嘱合理饮水。

睡前饮水应注意饮用易被人体吸收的清水,很多老年人习惯喝茶,其实茶有利尿作用,反而会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不适合在睡前饮用。

此外,老人最好是在床头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补充水分。不仅是睡觉前,在沐浴前最好也喝一杯水,因沐浴容易流失水分,以免体内因长时间沐浴缺乏水分造成意外。

睡前少喝是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半夜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老年人喝水别一次喝得太多,因为老年人的脏器已逐渐衰老,多喝水会加重脏器负担,反而有害健康。

17.老人睡眠的十二禁忌

人到老年,睡眠的时间少了。不少老年人都认为睡觉不像年轻时对自己那么重要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念,充足高效的睡眠,对老年人的健康更为重要。

老年人每天至少应该睡上6小时。在睡眠的准备、姿势和习惯方面还要注意有以下几种忌讳。

(1)忌临睡前吃东西。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部分活动节奏便放慢,进人休息状态。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它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

(2)忌睡前用脑过度。

晚上如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把较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3)忌睡前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4)忌睡前说话。

因为说话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

(5)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6)忌仰面而睡。

睡的姿势,以向右侧身而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仰卧则使全身骨骼、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产生恶梦,影响睡眠质量。

(7)忌张口而睡。

张口入睡,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病从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气和灰尘的刺激,引起疾病。

(8)忌蒙头而睡。

老人怕冷,尤其是冬天,喜欢蒙头而睡。这样,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

老年人睡眠宜注意保暖,可以用棉布兜肚护脐,内装一些温性药物如干姜、肉桂、麝香,即使夏日睡时也不必解下。老年人气血不足,睡时肩颈被覆难密,可置一保暖坎肩,以保护肩颈项背,可预防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

(9)忌久卧不起。

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太多会出现头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老年人睡眠时间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难以用一个数字来问答。但总以醒来全身舒适、疲劳消除、精力恢复为准,并根据季节进行有规律的调节:春夏迟睡早起,秋时早睡早起,冬日早睡迟起,并以坐卧假寐、午睡、闭目养神等弥补有效睡眠时间的不足。

(10)忌当风而睡。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因为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当风而睡,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从毛细管侵入,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

(11)忌眼对灯光而睡。

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而且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12)忌靠着火炉或暖气睡。

这样做,人体过热,容易引起疖疮等热症。另外,夜间因大小便起床时,离开温暖的环境也容易受凉感冒。

18.怎么克服老年睡眠少

有不少老年人夜间睡眠很浅,稍有响动就会被惊醒,以后难以再入睡,影响睡眠质量,久之则对健康不利。此外,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缓慢,代谢产物排泄不畅,使四肢末端酸感强烈,不容易消除,这种刺激也是促使老人易醒的因素之一。最近国外医学杂志报道,老人睡眠时间的呼吸障碍,也可使睡眠中断而造成易醒。

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精力消耗较少,一般睡眠时间较少,每天睡5-6个小时就足够了。有的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短,但却能利用白天打嗑睡来弥补睡眠不足,这种情况不能算作失眠。

此外,偶然一两次睡不着觉也不能算是失眠。真正失眠则是一种病态,患者经常在床上躺上几个小时仍无法入睡,而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生活,白天常有头昏、头胀、精神萎磨不振。如何克服,似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呢?

(1)注意睡姿。

以“卧如弓”为佳,尤以右侧卧尤好,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右侧卧过久,可调换为仰卧。舒展上下肢,将躯干伸直,勿将手压在胸部,不宜抱头枕肘,双下肢避免交叉或弯曲,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保持气血通畅,呼吸自然平和。

(2)选择卧具。

老年人易生骨关节疾患,应避免睡棕绳床,以木板床为宜。上垫床褥,宜柔软、平坦、厚薄适中,过厚易引起虚热内生,过薄则易受寒气外袭,都令人夜寐不安。被子、床单、枕头均须整治,使人感到舒适。

枕头宜有适度弹性,如木棉枕、稻草枕、蒲绒枕、散泡沫枕等。近来,市场投放有用中药充填的枕头,病人可辨证施“枕”:头痛目赤、肝火上炎者,选用菊花药枕;心神不定、夜寐不宁者,选用灯芯药枕;血压升高、面色潮红者,可用夏枯草药枕;颈椎肥大者,用颈椎病药枕;夏季睡绿豆药枕,冬季睡肉桂药沈。

(3)避免睡前兴奋。

睡前兴奋,会招致失眠和多梦。因此睡前不要做强度的活动,不宜看紧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不看深奥的书籍,勿牵挂家事,勿饮浓茶或咖啡。务求“精神内守”。另外,睡前可服少量的优质黄酒,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又可延长深度睡眠时间。

(4)睡前放松活动。

老年人多心虚神气不宁,或气郁化火,如能睡前经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慢慢散步半小时,练练太极拳,作作气功,自我按摩一下腰背肌肉,听听轻快的乐曲……让心境宁静,对睡眠甚有裨益。

(5)睡前热水泡脚。

促使血管扩张,引导气血下行,使睡意朦胧,入寐时间缩短,睡得更熟、更香。

(6)睡前少饮水,先小便。

老年人肾气亏虚,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患,则应睡前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避免膀胱充盈,增加排便次数。

(7)调整卧室环境。

老年人入睡较困难。应有一人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睡前关灯或灯光柔和暗淡,避免四周噪声,室内温度不宜过冷过热,温度不宜过高过低。睡前开窗通气,让室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但应防感冒。

(8)调节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一般以醒来全身舒服、精力恢复、身心轻松为好。可视自己的体质、生活习惯自行调节。60-70岁一般睡7-8小时,70-80岁6-7小时,80岁以上6小时便可(包括午间体息1小时左右)。

(9)经常食用蜂蜜。

一般人都知道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也认为它能美容养颜。据美国佛罗里达食品科学和人类营养中心的研究,这主要是蜂蜜中的蜜糖不含脂肪,大部分由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非常适宜老人食用,所以有人称蜂蜜为“老人的牛奶”。

其实,迄今已发现蜂蜜是含多营养素的食物,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钙、铁、镁、锌等。老人经常吃蜂蜜,可迅速补充体力,也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即使在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病情也会减轻,病后也恢复得快。

神经衰弱患者,在每天睡眠前,口服一汤匙蜂蜜,可以促进睡眠。蜂蜜中含有大量单糖、维他命,对肝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食用蜂蜜后,饮食不佳、肝病、胃肠功能障碍等症状,都能得到显着改善。

(10)以药物改善睡眠。

坚持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谷维素,对老人夜间易醒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服用人参、当归、大枣、熟地、首乌、白术、茯苓、百合、麦冬、龙眼肉等疗效显着。中成药的养血安神片、六味地黄丸、何首乌片也是治疗老人夜间易醒的良药。

老年人失眠,不可采用鲁米那(苯巴妥钠)及阿米妥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能造成头昏脑胀、步态不稳、容易跌跤,还可产生类似动脉硬化性痴呆及智力障碍,尤其是肺性脑病的患者禁用。

如果要用速可眠,一定要先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半夜里起夜时一定要小心跌跤。相对来说,安定类药物要安全的多,可选用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品种现在也很多,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一种,以减缓耐药性的产生。除此以外,一些中成药也有一定效果,可酌情选用。

另外,对睡眠不深,彻夜多梦和易醒者应选用长时间作用的催眠药,如安定、眠而通、水合氯醛等,对睡眠尚好但入睡困难的患者,则可选用发挥作用快的催眠药,如速可眠、安眠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