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心理医生
28101300000006

第6章 强迫症(1)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0.05%。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往往是起病诱因,强而不均衡型的人易患本病,其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少数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想,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在众人面前十分拘谨,容易发窘,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较为呆板,墨守成规,兴趣和爱好不多,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注意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甚至过早为之担忧,工作认真负责,但主动性往往不足。

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

症状表现

精神医学中把强迫型人格分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和强迫情绪三种。后来强迫情绪从中分离出来,被称为恐惧症,即指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如某人对教室、课桌的恐惧,心里明知不对却不能克制。究其根源,其实大部分是对早期生活体验的异化(如惧怕教室、惧怕课桌,其根本原因是惧怕教室中的某个人或其他物品如教鞭等),才导致这种焦虑性的强迫观念产生。事实上,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解除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案例

李某,男,23岁,待业。他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他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他从小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初一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他买了块表,作为奖励。

初二上半学期,他在一次早操中将表丢了,李某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感到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后来他家添置了沙发,平时李某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李某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李某勉强读完初中,其后一直因病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李某更觉得不好受。让李某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越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

近段时间以来,李某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电灯就要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等等。与他人交往时,李某总是害怕别人笑话他,认为别人都在看自己。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段时间的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为,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再次出现。

心理诊治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情绪,因此其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减轻精神压力,同时采用合理的心理疗法。事实上,无论恐怖还是洁癖都是强迫模式的派生物,其心理病因如出一辙,即一方面是自幼养成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是青春期的困惑,只有加强认识,并在心理医生的配合下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才可能更快地消除忧虑,愉快坦然地面对人生。

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患者要认真配合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统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患者要以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不符合常情的行为和思维。矫正强迫症行为和思维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

患者应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患者应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强迫症的关键。

可以试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把病人置于严密监护下,当病人欲进行强迫动作或思维时,家人就以谈话或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方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以阻止强迫动作和思维发生。同时请精神科医生讲解治疗原理,给病人以鼓励和奖品。第二阶段再让病人逐步接触能诱发强迫的刺激,一方面阻止症状的出现,一面使刺激逐渐升级。实践证明,经多种治疗无效的难治病人,大多数用此法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对于强迫观念者,当强迫观念一出现,即用声音干扰,效果也较满意。

家属对病人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病人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

浮想导致呕吐

症状表现

在生活中,当某些场景在脑子里出现时,一些人会呕吐;脏物、粪便、死尸、奇臭可能令人情不自禁呕吐……平时我们说“看到××就呕”,“听到××就吐”,“闻到××就反胃”,绝非文学上的夸张,少数生性懦弱、胆小怕事者确会如此,这就是精神性呕吐。精神性呕吐不同于临床上多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时的呕吐,后者呕吐一般不是主要症状,餐后早饱、胀满等更突出,用胃动力药有效,而前者则是单纯、孤立的呕吐,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心理案例

玲玲上班两年多了。一天,玲玲高兴地和几个同事在一起吃午饭,可口的饭菜让大伙胃口大增。吃着吃着,突然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同事神秘兮兮地叫:“啊呀,不得了,这饭里怎么有老鼠屎?”随即还挑出一团饭丢掉。众人一阵惊恐,放下了筷子。看到大家都不吃了,他又狡黠地一笑:“胆小鬼,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于是,大家又有说有笑地吃得津津有味,唯独玲玲蹲在一旁不停地呕吐……

玲玲平时没有胃病,连感冒也很少,但吃饭时突然呕吐却不止这一次了。有一天,母亲从医院回来,吃饭时谈一个同事接连呕血,医生不停地抢救,玲玲也呕吐。此后,家长带她看了医生,还做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玲玲一切正常。

心理诊治

因为浮想导致的呕吐叫精神性呕吐,又叫心理性呕吐或心因性呕吐,与精神因素有直接关系:忧郁、烦闷等负面情绪不仅让人吃饭不香,还可能引起呕吐、水肿、呕血等可怕疾病。精神性呕吐多由于不愉快的环境或心理紧张而发生,呈反复不自主的呕吐发作,一般发生在进食完毕后,出现突然喷射状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不影响食欲,呕吐后可进食,多数人体重不减轻,无内分泌紊乱现象,常具有癔病性性格。

精神性呕吐由于精神因素的影响,如强迫进食,进食时受到责骂、恐吓等以致情绪过分紧张,都可引起精神性呕吐。有的则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加上周围的人或自己不恰当的言语暗示而形成习惯性呕吐。一旦形成习惯以后,任何紧张、不愉快的情绪均可引起同样的反应。因此,当出现呕吐时,先不要紧张,因为紧张的情绪往往是对自己的一种暗示,而周围的人和自己的“泰然处之”态度将有助于呕吐的自动缓解。此类人多数有隐匿性抑郁症或轻度抑郁症,所以首先应该消除其紧张情绪,方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用食物减轻压力

症状表现

用食物减轻压力是指一次吃下大量的食物,吃的时候狼吞虎咽。他们心理上有一种对食物的强烈渴望,强烈得难以控制。有的人越来越习惯用吃东西来满足饥饿以外的需要:缓解工作压力,掩饰不安的情绪,消除紧张感觉。和体重正常的人相比,他们在潜意识里把吃东西当作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而这与饥饿无关,却与肥胖息息相关。

心理案例

在小敏很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十分繁忙,就将她寄养在奶奶家,奶奶同叔叔婶婶住在一起,叔叔有一个比她小的女儿,她与堂妹一起睡,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她发现周围的人都特别喜欢堂妹,人们总是夸奖堂妹长得漂亮,逗人喜爱,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愿送给堂妹,常常把她冷落在一边。

她的父母每隔一段时间到她奶奶家看她一次,每次来都是给堂妹带漂亮的衣服或其他礼物。堂妹虽然年纪较小敏小,但个子却比她高,因此她常常是捡堂妹穿剩下的衣服来穿。这一切深深地刺伤了她幼小的心灵,她恨堂妹,恨周围的人,更恨自己的父母。她认为连自己的父母都嫌她长得丑而不喜欢她,不给她买漂亮衣服和玩具,让她穿堂妹穿过的衣服,进而导致她恨父母为什么将她生得这么丑。上学后,小敏回到父母的身边,经常跟父母赌气、发脾气,抱怨父母让她长得这么矮这么胖。她食欲很好,母亲就劝她少吃点,节制一点,就会瘦下来。听了母亲的话她更为气愤:“是你们将我生的这么丑,小时候在奶奶家有好东西大家都给堂妹吃,今天还不准我吃,你越不让我多吃我越要吃。”于是变本加厉地暴吃,每次吃得胃里很难受,当看到母亲生气和无可奈何的样子,她心中就有一种快慰,认为暴食多吃是对父母的一种报复,也是对幼时被人歧视的一种补偿,所以更加无节制地进食。

在中学时,小敏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堂妹则成绩很差,连高中都没考上,这使她非常高兴,立志要考上名牌大学,要用出人头地将人们集中在堂妹身上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来,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段时间内她很少发生暴吃贪食状况。经过努力她成功了,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一时间人们的赞美、羡慕、崇敬之声不绝于耳,高考胜利的光环笼罩着她,使她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好景不长,来到大学后,她立志要干一番事业,除了功课学习外,她还努力参加一些社会工作。一次她报名参加竞选学生会干部,班上一位比她表现差的同学入选了,她为什么就被淘汰了呢?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归咎到自己的长相不好,被人看不起,这使她重又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寒假回家,看到连高中都没考上的堂妹凭着一副“美人胚子”的面孔进了一家外资公司,当上了公关小姐,每日大把大把的钞票往口袋里装,比原来更神气了。在堂妹和众人面前,她那高考胜利者的光环已不复存在,人们的赞誉声仍围绕着她的堂妹。于是她感到一切都破灭了,这使她对父母开始淡化的恨又陡增,回家向父母发脾气,不断向父母要钱,回校后又开始暴吃暴饮,以此来发泄内心的愤恨。以后由于成绩不错,她的情绪又慢慢稳定了。

小敏现在是一所私企的职工。最近她又出现了暴吃暴食而不能自制的怪毛病。她每天都要去商店买一大堆零食,无论在寝室、公司还是路途上,都吃个不停,嚼个不停。一走进食堂就更无法遏制食欲,只要食堂卖的食品她都要吃一遍,吃了饺子想吃包子,吃了包子想吃烙饼,看到小点心又要吃小点心,非要吃到胃被撑得难受才算罢休。如果没吃想吃的东西,就会没心思上班或学习,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为此,她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没有其他的病症。由于她不断地暴食,使身体明显发胖,变得越来越臃肿,小敏苦恼不已,一再发誓再不吃零食,再不滥吃了。但一走进商店、一走进食堂又无法控制自己,尤其是心情不好时就吃得更凶。吃多了消化系统负担很重,所以老是昏昏欲睡,上班打不起精神,晚上不想活动,早早就睡觉了。为此,她内心十分痛苦,几乎对自己失去信心。

心理诊治

爱吃零食是许多女孩子的共同特点。闲暇时,她们总喜欢掏出一包包、一袋袋各种各样的吃食在那津津有味地品尝,边吃边聊,叽叽喳喳,惬意无比。有这种爱好、偶尔找机会满足一下口欲的女孩子不在少数,也无伤大雅。然而这种爱好若是过了头,整天不停地抓着东西往嘴里塞,甚至暴食,那就有些不正常了,尤其当这种贪吃现象与心情变化挂上钩时,就更该引起注意了。

小敏患的正是由心理引起的贪食症,由于她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行为上就表现出贪食这种不良习惯。一个人的情绪若与某种行为经常联系在一起,经一定的强化后就很容易形成习惯,以后只要处于一定情绪之中就会“自然”出现有关行为。这种“自然”出现,会使人感到宣泄和放松,而要改变这种习惯,则会感到十分的困难和不适。小敏的贪食正是其对父母不满情绪、对母亲劝告的逆反心理的行为表现,而她难以自制贪食行为,原因也正在于此。

要帮助其克服贪食现象,不能简单地从行为入手,而找到贪食症背后的东西,解开心结,使其承认自己用这种暴吃贪食的方法发泄不满或报复,不是成年人所做的,而是儿童般幼稚行为。如果自己也患有贪食症,那就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吃东西

婴儿吃东西是因为他们感觉饥饿,而且在吃饱后就会停下来。但是,通常父母却习惯把婴儿哭泣的原因归结为他饿了,需要吃东西。所以当小孩摔跤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或是表现不错时,家长一般都会给孩子一些好吃的零食作为鼓励,而这时吃东西的习惯把“饿”这个基本的生理需要歪曲了。久而久之,食物自然而然成了一种安慰品,一种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长大成人后,在感觉有压力的时候,无聊的时候,高兴的时候,不管自己是不是饿,都会潜意识地想吃东西。尽管身体的这种行为很难改变,但是当意识到了这一点,相信下次会三思而后“食”的。

2.了解自己暴饮暴食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