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爱德华·戴明:质量管理之父
Chapter7
质量就是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戴明
威廉·爱德华·戴明(WilliamEdwardsDeming,1900—1993),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质量管理的先驱。在就读期间,戴明曾先后获得了科罗拉多矿业学校数学和物理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从1951年起,戴明开始到日本讲课,讲授他的新的管理哲学。这些理论很快为日本的企业带来了好处:企业的能耗降低了,质量提高了,经济实力也得到了戏剧性的提高。日本为了表示对戴明的感激之情,在1951年设立了戴明奖。现在,戴明奖已经成为日本全国性的大奖。1960年,戴明获得了日本的“二等瑞宝奖”,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美国人。
在美国,戴明于1986年入选了美国科技名人厅,并且,里根总统还亲自向他颁发了国家科技奖章。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向他颁发杰出科学事业奖。自1980年后,共有14个大学向他颁发荣誉博士学位。
戴明的主要贡献是其提出的“14要点”的质量管理方法。戴明的管理思想不但改变了日本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戴明被赞誉为“统计学大师”、“质量管理之父”、“日本经济的救世主”、“美国复兴的导师”、“工业革命先驱”。
戴明的管理思想适用于各级主管。它采用系统化的观点,并着重在互动关系上对经营管理各方面加以探讨。它所处理的是主管在与各级同事之间的各种互动。它所涵盖的,包括几乎各阶层所有管理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戴明的管理思想,是其他任何管理大师所不可比拟的。
戴明在管理理论界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对工业历史的影响,其他人只能望其项背。因此,在现代管理领域,戴明既是指引的先知,也是有力的推动者。
戴明的主要著作有:《摆脱危机》、《质量、生产与竞争地位》、《品质管理》等。
在《摆脱危机》一书中,戴明提出了著名的“管理14要点”,并对这些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管理14要点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每个企业都在苦心研究成功的秘诀。但是,这些所谓的创新,只不过是戴明博士教给日本企业的一种方法。
戴明是战后日本经济的救世主,因为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使日本从一个经济弱国变成一个经济强国。而美国人因为发现了他,不但扭转了美国产品不如日本产品的局面,也为以后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在《摆脱危机》中,戴明反复强调的训诫有:
(1)要想保持质量的始终如一,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进行质量管理;
(2)执行过程必须呈“瀑布式”,组织按由上及下的次序层层培训;
(3)务必采用质量控制统计法,这样的话,最终经营计划的展开会包括清晰的质量目标。
戴明总结的著名的“管理14要点”,质量尤其重要。戴明强调,它是一种生存方式,是工业的生命意义。在自己的理论中,戴明不断重复“为质量而管理”。以下,是对这十四要点所做的解释。
(一)将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作为长久使命和愿景
最高管理层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短期目标上,而应该更多地考虑长远建设的问题,也就是应该把改进产品和服务作为恒久的目的,并不断地向这个目标努力。
在书中,戴明说:“我们很容易埋首于解决当今错综复杂的问题中,面对这些挑战,让自己的效率越来越高。”同时,他又强调,如果没有长期的发展战略,公司不可能在这个行业中永远保持优势地位。
因此,企业必须克服短期行为,把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得在所有领域加以改革和创新。戴明还奉劝那些还未认真考虑未来的公司,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长久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从而使自己在这一行业内站住脚跟。
(二)采用新的管理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事物都在快速地变化,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不例外,而这些,势必会对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影响。
人的观念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观念影响着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效能。因此,企业一定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对人们观念的转变随时做出反应。并且,要主动倾听和了解客户的意见,通过客户的抱怨和不满找出自己产品的不足之处,然后尽量使之完善,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对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对客户的竞争,哪个企业能够留得住客户,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那它势必会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赢得了客户,也就是赢得了竞争。
(三)产品的质量不能仅依赖于检验
所谓检验,就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将次品挑出来。因此说,检验只是一种事后弥补的办法,不能对已经发生的浪费进行挽回,也就不能创造价值。
既然检验是不必要的,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呢?在这里,戴明指出:“质量不是来源于检验,而是来源于改进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企业要采用事前预防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将质量融入到产品中,尽可能地降低次品的发生率。
当然,这并不表明要彻底消除检验,相反,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通过检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的工作的进展程度,并且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取得控制图表上所需要的数据。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将产品的质量依赖于检验。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四)在采购时不能仅考虑价格因素
有些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只考虑价格,价格便宜就买,贵了就放弃。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妥的,因为价格本身并无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能看出价格的好坏。比如说,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很低,但质量很差,另一种商品价格贵了点,但质量很好,那么,购买第二种商品显然更划算。因此说,购买原材料时一定要同时考虑价格与质量,尽可能使总成本最低。
并且,如果价格过低,供应商就会粗制滥造,买主也会因为质量太差而经常更换供应商,这会使企业将资金都花在寻找新的供应商上,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管理当局应该重新界定采购原则,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公司一定要与供应商建立长远的互动关系,并且尽可能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够取得双向合作,使双方的利益相连,这对企业和供应商来说都是有利的。
(五)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戴明曾说:灭火不等于改进。他的意思是说,当发现某些地方失控时,采取一定的方法将这些错误消除,这并不是改进,只不过是将列车引回到原来的轨道上而已。
改进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如果企图一劳永逸,就会被抛在时代的后边,并最终在竞争中被淘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的每一个过程,以及公司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成员、每一项活动,都要以减少浪费和提高质量为目标,并且,必须不断地改进,使企业在原有基础上更好地发展。
一个企业应该时刻思考着自己是否比以前有了进步,顾客对自己的产品是否更满意了,自己的销售方法是否比以前更有成效等等。只有这样,公司才能不断地改进,企业也才会不断地发展。
(六)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
在很多的企业中,员工的学习途径是很有限的,比如从其他同事身上学习,或者是拿着工作手册自学,这种情况是很不好的,这说明公司在培训员工方面非常失败。
我们知道,工作人员的技能将对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他们的技能不好,产品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因此,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培训必须要有明确的计划,并且要建立一些被人们接受的工作标准,最好用统计的方法来衡量培训工作是否奏效。戴明认为,只要成效的表现尚未进入统计控制的范围之内,就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就应该继续培训。
(七)改善领导方式,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领导是管理人员的工作,领导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员工工作的成效。因此,当员工的工作不好时,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是抱怨员工的素质过低,而应该先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
在现实中,很多管理人员不仅不能帮助下属把事情做好,反而还会阻碍他们做事,这样,只能使事情越来越糟。戴明指出,员工做不好工作,大多都是由于领导安排不好,或者管理的不好造成的。
每一个领导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是帮助员工做好工作,因此,他们要为事情的成败负责。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把下属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成功,积极地为下属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且,当员工失败时,他们也应该为此负责,因为失败不仅是员工没有做好,还是他们领导失误。
(八)驱走畏惧心理
也就是说,公司要想方设法地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安全感,让他们在这样的心态下积极有效地工作。
恐惧所造成的损失是很惊人的。在遇到事情时,很多员工害怕拿主意,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哪怕自己的建议是正确的、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害怕,是因为:一方面是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另一方面是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其实,他们的这些担心很多是没有必要的。
所有的员工必须有胆量去发问、提出问题,并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层应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对管理层建立信心,也会克服掉畏惧心理。
(九)打破部门与职工之间的壁垒
不论是研发、销售或者生产部门,它们之间都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思考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并对产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当企业中的每个部门都处于最优状态时,并不代表着企业处于最优状态。比如,设计人员设计的产品从理论上来说是最好的,但却令工程人员无法下手;工程人员尽职尽责地工作,但却不被生产线上的工人认可;销售部为了提高销售量,不断地签订订单,以至于生产部很难完成这些工作等等。
在企业中,很多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部门表现得很好,但如果各部门的目标不统一,就会有损整个企业的利益。要达到整体的最优,需要各个部门的鼎力合作。因此,每一部门都必须放弃狭隘的部门利益优先的思想,发挥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共同解决在生产和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跨越部门的质量圈活动,有助于改善设计、服务、质量和成本。
(十)取消对员工发出口号、训词和目标的方式
有的公司为了鼓励员工更好地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响亮的口号,比如,“零缺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做对”等。这些口号固然很好,但却不一定能够实现。责任并不全在员工,他们也很愿意把工作做好,但是,原材料不好或者生产设备不合适,都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影响,并且还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激发员工提高生产率的指标、口号必须废除掉,因为它们只会引起员工的反感,而对于提高生产率却没有多大的用处。有些产品的质量不好,是由制度或者设备造成的,与员工无关,但是由于这些口号的存在,很容易使员工产生自责的心理。
因此,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法和手段,而不应该只用口号来左右一切。并且,很多问题是由系统造成的,员工是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要想提高竞争力,公司本身需要不断地改进,而不是只在员工身上做文章。
(十一)取消以数字方式表达职工限额和管理目标的方法
所谓定额,是把焦点放在数量上,而不去管质量。人们为了完成定额指标,可能会不顾质量,粗制滥造,这样,定额虽然实现了,对公司却没有一点好处。按件计酬的工作就很难保证质量,因此说,定额不可能从根本上改进工作。
在有些公司,员工生产的产品如果有瑕疵,就会被扣钱,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生产的产品不合格,员工固然难脱其咎,但企业的规章制度,也对这种情况产生了很大影响。
最理想的工作标准,应该是对质量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不是只规定数量。定额被取消后,员工会自愿地积极工作,管理者的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这样,才会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十二)清除挫伤员工工作自豪感的障碍
在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能把工作做好,并且,会为自己能把工作做好而感到自豪。因此,管理者应该小心照顾员工的这种心理,不要无故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力。
在工作中,员工会对各种情况进行抱怨,比如,工作标准经常改变,让他们无法适从,生产工具不方便却得不到管理者的重视等等。而很多管理人员不给基层员工任何自主权,对他们的建议不管不问,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对于这些挫伤员工工作自豪感的障碍,应该及时清除,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比如,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员工提出的意见,并且废除年度定额或评估系统。
(十三)实行灵活的教育和培训方案
把人才招聘到企业里来,还只是用人的第一步。企业要想很好地利用这些人才,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进行自我改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质量和生产力的改善,有些工作岗位员工数目也会随之改变,工作所需要的人数会有所减少。比如,随着越来越多的精密仪器的使用,检验员的数目就在不断地减少。因此,所有员工都要经常接受再培训,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承担新的工作,并且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不会有人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而失去工作。并且,一切训练都应该包括基本统计技巧的运用。
这一点与第6点的区别在于,它是对员工的综合知识和素质的培训。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更加安心地工作,也才会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四)让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都行动起来,不断地改进
公司的所有成员,无论是总经理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参与到质量改进中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管理阶层应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共同推进前面的13要点的实施。
二、著名的“PDCA循环”
第十四点中的具体的改进方法,就是著名的“PDCA循环”,也称为“戴明循环”。
其中,P是计划,指规划以改善为目标的变革或者试验;D是实施,指执行计划里面的变革或者试验;C是检测,也就是对执行过程中的状况进行检测,看有没有出现偏差;A是处理,采取变革、放弃或者是新一轮的循环。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没有开头,没有结尾,上一个循环结束后,下一个循环又开始了。并且,整个企业是一个大环,而企业内的各个不同的部门都是一个小环,大环套着小环,不停的旋转,呈螺旋状上升。
戴明14点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方向、系统和文化。也就是说,首先给企业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然后再建立一个系统,用系统驱动行为,最后是建立相应的文化,以这个文化来保证系统更好更有效地运作。
“14点”的内容虽然简单明了,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尤其是面对管理的挑战。在戴明看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是少数人的工作,而是全企业所有人的职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时,他主张将权力下放。从此之后,权力下放成为管理界的一大潮流。
由于种种原因,能够接纳戴明思想的只有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强调集体胜利重于个人成功,因此,在日本企业中,员工们的想法一致,职责分担。而日本企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也令西方人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
尽管如此,人们毫不怀疑戴明的思想带给日本和当今西方的企业巨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人们爆发了对质量的兴趣,虽然是姗姗来迟,但这场爆炸归根到底是由戴明点燃的。戴明逝世后,评论家罗伯特·赫勒写道:“戴明并没有发明质量,但他前无古人的训诫,加之日本国与日本经理的结合,使他的布道具有强大、独特的影响力。如果他的美国兄弟像日本人那样广泛地运用他的方法的话,战后的工业历史将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