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护理
(1)避免放射线的照射,特别要慎用化学药物,及时治疗原有的慢性病,加强营养,还可以注射风疹疫苗,尽可能的防止病毒感染,要注意劳逸结合。
(2)如有病状,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3)免疫缺陷病患者极客易发生各种感染,所以患者应特别注意感染,重症患者应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其作用的一切物品应消毒,尽量杜绝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4)加强营养,进食丰富含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各种必需微量元素的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热量。
(5)有选择性地预防接种,应采用小剂量多次接种法,对于各种活疫苗或活菌苗的接种应予避免,以防引起全身性感染发作,一旦发生感染,必须及时采用足量多种联合抗菌药物治疗。
艾兹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临床表现为全身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一系列机会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病等)及卡波西肉瘤。属中医“虚损”、“积聚”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损,易使外邪侵袭而发病;后天失养,五脏不坚,脾胃虚不能受纳运化水谷,不能将精微与津液布散全身。心虚不能推动气血正常循行。肺虚则主气及司呼吸功能失常,肺不能朝百脉,出现咳痰喘等症。肝虚不能疏泄,调畅气机,使气机瘀滞,肾虚不能固精,气化失司。五脏渐衰,正气日亏,毒邪伴六淫侵袭,反复感染诸外邪,迁延不愈,常常有外感症状,毒邪由表入里,深入脏腑气血,气滞血瘀痰凝,凝结成块而为瘀积,痰火相结而成恶核。与邪毒相结则为失荣,石疽,早年夭亡。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慢病毒,属RNA逆转录病毒,内含逆转录酶。人一旦感染了HIV后,病毒终生存在细胞内而不被清除,抗HIV抗体阳性仅能说明有过HIV的感染,而抗体本身对人体并无保护作用。HIV能选择地侵犯OKT,标志的淋巴细胞,对位于辅助性T细胞(OKT4或TH)表面的白细胞介素一2受体抗原有亲和性,与其结合后侵入细胞质,病毒在此失去被膜。经逆转录作用形成单股DNA,再转录成双股DNA。这些DNA在患者的淋巴细胞染色体中作为前病毒潜伏下来,后经MRNA转译为病毒蛋白,形成病毒,从细胞膜芽生,复于被膜上再侵入另外的T淋巴细胞。如此周而复始,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崩溃状态,全身器官相继受累。因此,特别容易继发一系列机会感染(包括真菌、病毒、原虫及各类细菌感染)及卡波西肉瘤。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扩散广泛,在短期内导致死亡。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普及AIDS知识,对患者实行严格隔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劝阻同性恋,防止药物成瘾者通过注射传播,防止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本病。积极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治疗;加强支持疗法,重建或恢复已被破坏的细胞免疫。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外感温毒
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全身骨节酸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合清瘟败毒饮加减:金银花16克,连翘16克,牛蒡子16克,芦根16克,黄连7克山栀子12克,黄芩12克,淡竹叶12克,生石膏35克。
2.脾胃湿热
发热身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5克,黄连7克,黄芩12克,甘草7克,白花蛇舌草16克,薏苡仁25克,茯苓16克,车前草16克,苍术12克,白头翁12克,秦皮12克。
3.肺热喘咳
高热口干,心悸、喘促,痰黄黏稠,烦渴不安,大便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平喘。
【方药】清肺饮加减:黄芩12克,茯苓16克,桑白皮16克,麦冬16克,山栀子12克,鱼腥草25克,芦根25克。
4.血瘀痰凝
颈部腋下有肿块或胸腹内有包块,发热,胸闷痛,咳嗽气逆,消瘦腹胀,腹痛纳呆,便结或黑便,舌质红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三棱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7克,当归12克,川芎10g,赤白芍各16克,生地25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丹参25克,浙贝母12克,海藻16克,黄药子12克,生牡蛎35克,白花蛇舌草25克。
5.气阴两虚
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胸闷气短,颈项腋下肿核累累,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或腹内肿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生脉饮合三棱汤加减:人参10g,麦冬16克,五味子7克,黄芪25克,白术12克,生地25克,三棱12克,丹参25克,莪术12克,生牡蛎25克,黄药子7克。若气血不足者,予以八珍汤合三棱汤加减。
6.肝肾阴虚
头晕目眩,胁痛耳鸣,颈项肿核累累,坚硬如石,或胸腹内结块,口干咽燥,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遗精或月经不诃,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软坚散结。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枸杞12克,菊花12克,生地25克,淮山药2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6克,黄柏12克,知母16克,半支莲10克,土贝母16克,生牡蛎25克,三棱12克,白花蛇舌草25克。(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抗病毒药,如苏拉明、三氮唑核苷、异物多聚阴等。
(2)治疗PCP可采用复方SMZ-FMP或戊烷眯,但AIDS病人患PCP时不易痊愈,病原学检查持续阳性,患者常于治疗结束后10~14天复发,延长疗程及联合用药能否减轻症状或降低复发率,尚待研究。
(3)隐球菌病的治疗亦甚困难,性霉素B的剂量为每日0.3~0.6毫克/千克体重,总量2~3克治疗期间症状可缓解,血及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阴转,但停药后立即复发。
(4)鸟型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及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耐药,体外试验提示环脐类抗生素及抗麻风药氯酚苯嗪,有抑制该菌的作用。
(5)鸦片酊、氰苯哌酯、硝胆胺等可缓解隐孢子虫病引起的腹泻症状。
(6)磺胺嘧啶及乙胺嘧啶对部分弓浆虫感染有效。
(7)疱疹病毒感染宜选阿昔洛韦治疗。
(8)对于局限性的KS可采用放射治疗,对少数孤立病变可行外科切除,累及浅、深淋巴结可试用so钴治疗。病变广泛者可选用氮芥、长春新碱、博莱霉素、阿霉素、皮质类固醇等治疗,近年来采用放线菌素D与长春新碱或氮烯眯治疗,也有获得缓解的报道。
(9)在调节增强或重建免疫功能方面,采用免疫刺激剂如T肽(血管活性肠肽的一种),异丙肌苷、白细胞介素-2,香菇糖、抗胸腺素a1,重建免疫研究曾试用胸腺及骨髓移植以及输注同系淋巴细胞等方面,但未能有效恢复患者免疫功能。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玉屏风散,每次16克,每日3次。
(2)六味地黄丸,每次45克,每日3次。
(3)浓缩知柏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
(五)针刺穴位疗法
针刺足三里、合谷、内关、上巨虚、天枢、大椎、百会、关元,能提高免疫功能。每次选5~6个穴位,留针20分钟。
预防与护理
(1)避免与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阴茎套。
(2)如必须使用血液制品时,要经过HIV抗体检测。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器等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4)妥善处理患者的分泌排泄物,生活用品专有化。
(5)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
§§§第八节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科
糖屎病
糖尿病病人排泄出大量的有甜味的尿,这是因为病人缺乏胰岛素或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血糖升高造成的。原发性占绝大多数,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继发性者又称症状性糖尿病,大多继发于造成胰岛组织广泛损害的疾病(如胰腺炎、胰切除术后等),或继发于分泌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过多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属中医“消渴”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因为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作。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发为消渴。长期的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火热炽盛,消烁肺胃阴津,发为消渴。劳欲过度,阴虚之体,房室不节,劳伤过度,更耗阴津,肾阴亏损、阴墟火旺,上蒸肺胃,遂致肾虚与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主要在于肺、胃、肾。
◆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4大类型,分别是:1型,胰岛素完全缺乏;2型,胰岛素耐受伴有胰岛素分泌异常;3型,其他特殊类型;4型,妊娠期糖尿病(见下表)。
糖尿病分类
类型特点病因治疗
1型胰岛素完全缺乏自身免疫胰岛素
2型胰岛素不敏感和分泌异常肥胖、遗传饮食、运动、降糖药、促载体合成的药物
3型其他特殊类型其他特异原因取决于病因
4型妊娠期糖尿病代谢率增加饮食、降糖药
1型糖尿病:是因为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了胰岛细胞造成的。可能是因为在遗传易患性的基础上,在外界的诱发因素作用下,机体产生了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的诱发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慢性巨细胞病毒等。有人认为接触某些药物或毒物(如储藏食物中的亚硝胺)也可能会引起这种自身免疫反应。因为1型糖尿病的发展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所以诱发因素很难查明。大多数1型糖尿病在诊断时都能发现有抗胰岛细胞的抗体。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完全缺乏造成的。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发病之前,糖的代谢是正常的。1型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诊断之前,抗胰岛β细胞的抗体就产生了,并且在逐渐地破坏胰岛细胞。
2型糖尿病:因为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造成的糖尿病称为2型糖尿病。此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同时也有障碍,导致胰腺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2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遗传易患性,并且明显地受环境因素影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的患者仍能分泌胰岛素,但是分泌时间往往延迟,总量也会减少。
4型糖尿病:也称妊娠期糖尿病,是指以前没有糖尿病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大约50%的患者在妊娠结束以后糖尿病也随之消失。但是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人要高。妊娠期间能量需求的增加和长时间的雌激素及生长激素水平升高是本病的病因。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是产前检查的常规内容。可以用饮食疗法或胰岛素来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必要时可以两者同时应用。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3型):包括胰腺外伤、肿瘤及其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如库欣病)。
糖尿病时全身多脏器及组织均可发生病理改变。胰腺的病变有B细胞的改变,胰岛玻璃样变性,胰岛纤维化及胰岛的淋巴细胞浸润。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约70%~80%)的全身小血管及微血管可发生一系列改变,称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常见于视网膜、肾、横纹肌、心肌、神经及皮肤等组织,突出的改变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PAs染色阳性,物质沉着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糖尿病的大、中血管病变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及继发于高血压引起的中、小动脉硬化,称为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主要是末梢神经纤维,呈脱髓鞘、轴突变性、鞘膜变性,亦可累及神经根、脊椎旁交感神经节及顿神经,脊髓及大脑小脑病变罕见。肝脏常见脂肪沉积和变性。一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了糖、脂肪、蛋白质、电解质和水及酸碱平衡等严重代谢紊乱。总的改变是糖、脂肪、蛋白质合成代谢降低而分解代谢增加。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1)预防1型糖尿病,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干预;预防肥胖以减少2型糖尿病;采取饮食干预等治疗措施可以明显地减少母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2)介绍尿糖定性试验和血糖仪检测方法,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治疗,定期检查。
(3)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合理的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燥热伤肺
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丸加减:天花粉35克,生地25克,藕汁20毫升,黄连7克,麦冬16克,葛根25克。大便干燥者加玄参25克,决明子25克。
2.胃热津伤
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保津。
【方药】玉女煎加减:生石膏35克,知母16克,生地25克,麦冬16克,牛膝7克。燥热津伤便秘加生大黄12克(后下),玄参25克,决明子25克。胃火上炎牙龈肿痛加黄连7克,山栀仁12克。
3.肾阴亏虚
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1:3干唇燥,失眠心烦,舌红无苔,脉细弦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生津。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2克,黄柏12克,生地25克,山萸肉12克,淮山药25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丹皮12克。烦渴多饮加天花粉16克;石斛16克;失眠心烦加黄连7克,麦冬16克,旱莲草16克;减退者加枸杞子16克,菊花12克,决明子16克。
4.阴阳两虚
尿频,饮一溲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腰酸膝软,消瘦显著,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滋肾固涩。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2克(先煎),肉桂4克,熟地25克,淮山药2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6克,丹皮12克,五味子6克。阳痿、遗精加覆盆子16克,桑螵蛸16克,金樱子12克。
5.阴虚阳浮
尿频量多,烦渴面红,头痛恶心,口有异味,形瘦骨立,唇红口干,呼吸深快,或神昏迷蒙,四肢厥冷。舌质红绛,苔灰或焦黑,脉微数疾。
【治法】救阴敛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加味:人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黄精16克,山萸肉16克,龙骨25克,牡蛎25克,生地25克。也可用地黄饮子加减,滋养真阴,摄纳浮阳。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标就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尽量减少血糖的波动。
1.饮食控制
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坚持长期执行。
按标准体重(千克)(粗算)=身高(厘米)=105,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性质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在休息状态,若为标准体重,每千克需热量每日105焦耳(25千卡);超重者每千克体重每日需75~84焦耳(1.8~20千卡);低于标准体重者每千克体重每日需126焦耳(30千卡)。儿童、孕妇、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适当增加。
每日总热量分配为: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0%~20%,脂肪占<30%。饮食中可加较多的食物纤维素果胶。
2.口服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