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28074900000016

第16章 各科疾病中西医综合疗法(5)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犀角2克。生地25克,赤、白芍各16克,丹皮12克,白茅根25克,麦冬16克,玄参16克,芦根25克。

(2)热结下焦:恶心呕吐、面部四肢浮肿,少腹胀满,小便短赤,甚则尿闭、血尿。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导滞。

【方药】八正散:木通7克,滑石16克,车前子12克,瞿麦12克,扁蓄12克,山栀子12克,大黄10克(后下),灯芯草2克,甘草6克。出血重者加生地16克,丹参12克,赤芍16克。

(3)湿热犯肺:全身浮肿,心悸气喘,痰涎壅盛,神志昏蒙,头痛如裹,舌苔白,脉滑濡。

【治法】泻肺利水,化瘀导滞。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承气汤加减:葶苈子16克,大枣5枚,大黄12克(后下),玄明粉12克(冲服),杏仁12克。瘀滞重者,加丹皮12克,桃仁12克,赤芍16克;痰多者加竹沥10毫升(成药10毫升/支,兑服),天竹黄45克瓜蒌皮12克。

另中药导泻逐水疗法也可用于少尿期,如番泻叶16克泡开水500毫升频服,大黄35克,玄明粉16克冲服,每日1次;也可用大黄粉12克加开水600毫升浸泡,去渣,行保留灌肠,15分钟排出,日1次。

4.多尿期

日夜多尿,口渴多饮,腰酸神疲,舌质欠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固摄。

【方药】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熟地16克,山药16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6克,鹿角胶12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制附子12克(先煎),肉桂1克(冲服),益智仁16克,覆盆子12克,黄芪16克,杜仲12克。

5.恢复期

主要在于补益虚损。肾阴虚用;气味地黄丸加减,脾气虚用参芩白术散加减,胃阴虚选益胃汤加减。

(二)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发热期治疗

(1)普通康复疗法:①早期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②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

(2)对症处理:①高热给予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发汗退热药,以免促发休克;②烦躁谵妄者,可给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剂;③呕吐重者,予灭吐灵或维生素B6;④出血可选用安络血5~10毫克口服,每日3次,或10毫克肌注,每日1~2次;或止血敏0.25~0.5克肌注。早期禁用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

(3)液体疗法:①每日补液量根据出量(包括尿量、腹泻、呕吐量)加1000毫升,若高热、出汗多可按出量加1500毫升,后期如肾功能已有损害,应酌情减少补液量;②液体主要选用平衡盐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③有吐泻者,注意补充氯化钾;④根据C02结合力补充5%碳酸氢钠;⑤后期适当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防休克;⑥伴明显血浆渗出者,可输入血浆(但DIC早期不用)或其他胶体液。

(4)抗凝疗法: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应尽早(高凝状态时)使用抗凝剂:①肝素首剂1毫克/千克体重加入5%~10%葡萄糖液1000毫升中静滴,每6小时按0.5毫克/千克体重给药,使凝血时间(CT)试管法保持在20~30分钟为宜,连用2~3天;②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常用大剂量潘生丁,每日400~600毫克,分3次口服,或100~200毫克加入500毫升液体中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24小时用量不超过1000毫升;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日40~60毫升,加入250毫升液体中静滴,连用3~5天。

(5)抗病毒治疗:病毒唑能抑制出血热病毒的复制,但仅适用于病程3~4天的早期患者,以每日750~100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内静滴,连用3天。

(6)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主张对热度过高,中毒症状重者使用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静滴。热退即停用,一般连用3~5天。

2.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1)补充血容量:常用平衡盐溶液,休克者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血管渗出现象特别显著。休克难以纠正的患者可输注新鲜血浆、白蛋白。补液量请参考中毒性菌痢的抗休克治疗。

(2)纠正酸中毒:休克者常伴代谢性酸中毒。一般先静滴5%碳酸氢钠250毫升,以后再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酌情使用。

(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本病休克以小血管扩张为主的温暖型休克为多见,故对扩容,纠酸后,血压仍不回升或不稳定者,一般先采用血管收缩剂,如多巴胺或阿拉明;若疗效不佳,可考虑与扩血管药交替或联合应用,如加用苄胺唑啉,以0.1~0.2毫克/千克体重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选用654-2。

(4)强心药的应用有心功能不全者给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3.少尿期治疗

本期治疗原则应紧紧围绕“稳、促、导、放、透”。即:

(1)稳定内环境:①控制氮质血症。予高热卡,富含维生素、低蛋白饮食,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葡萄糖液或能量合剂;肌肉注射苯丙酸诺龙每日25毫克,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②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本期应限制液体进入量,每日进液量以前一日尿量、吐泻量500~700毫升为宜,酌情纠酸并限制钾的入量;③稳定血压。

(2)促进利尿:当每日尿量少于10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40毫升时就应使用利尿剂。一般先用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推注,每6小时1次,若利尿效果不佳而血压上升者,即应停用,改用高效利尿剂。速尿每次20~80毫克,静脉推注,4~6小时1次,必要时可加大剂量;或丁尿胺1毫克口服,每日1次。

(3)导泻疗法:既可减轻高血容量综合征,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又可促进利尿,降低血钾,减轻氮质血症。常用:①甘露醇粉或20%甘露醇溶液口服,每次20~25克,每小时1次,连用2~3次;②首剂可加用50%硫酸镁40毫升。有明显肠出血、肠麻痹者禁用本法。

(4)放血疗法:主要用于高血容量综合征,可放血200~300毫升。

(5)透析疗法:适用于有明显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及高血容量者。①结肠透析(即药物保留灌肠)方法简便,但疗效较差;②基层医疗单位可采用腹膜透析;③血液透析(人工肾)效果最好,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4.多尿期治疗

多尿初期,尿素氮仍高者,按少尿期处理。随着尿量的增加,要注意补充水及电解质,防止继发感染。

5.恢复期处理

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逐步增加活动量。

(三)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醒脑静注射液:用于发热期热入营血,气营两燔型,每次8~10毫升,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

(2)人参针、参附针,生脉注射液用于低血压期,血压低、休克时可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四)饮食疗法

(1)鲜白茅根100克,黄芪30克,荸荠60克,生山药4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本病各期段。

(2)金银花、连、玄参、赤芍药各15克,麻黄、桂枝、防风各6克,水煎取液,加梨汁水、甘蔗汁各30克冲服,每日2次。适用于发热期,发热恶寒,口干口渴者。

预防与护理

(1)防鼠灭鼠。老鼠是本病的传染源。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

(2)防螨灭螨,本病主要由叮咛鼠类的螨虫引起传播。防螨灭满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方法。

(3)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发病较重患丹毒一室,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处理,病人用过的毛巾、衣物、碗筷等要经过高温蒸煮,以防传染他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急性传染病,属中医温病的“温疫”、“春温”、“风温”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温疫邪毒,不能抗御温邪而发病。温热疫病之邪首先侵入人体,先犯肺,致卫气郁阻,皮毛开合不利,肺失宣降;卫气分邪热不解,热邪化火入于营分、血分,出现气营同病、营血同病;气营有热,心神被扰则壮热,神昏谵语,咽燥口渴;热亦化火犯胃,火性上炎,则头痛,呕吐,邪入营血,热毒炽盛,里气壅闭,毒气不得外透;本病热象偏重,极易化火化燥伤阴,久则消灼肝肾之阴;热毒直迫营血,迅速出现“逆传心包”,邪热疫毒炽盛,邪毒蒙闭清窍,阳气不达四肢;正气不足,邪毒内陷致阳气暴脱。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脑膜炎双球菌借飞沫由空气传播引起。带菌者及病人是传染源,病菌局限于鼻咽部为带菌状态或出现呼吸道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入侵病原菌数量多、毒力强,则侵入血流繁殖形成菌血症或败血症。此期细菌侵犯皮肤血管内壁,引起栓塞、坏死、出血及细胞浸润,致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暴发性败血症是细菌脂多糖内毒索引起的血管痉挛及通透性增加,造成微循环障碍,导致内毒素休克及DIC部分细菌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膜上形成化脓性病灶,可由于脑组织充血、水肿引起惊厥、意识障碍。水肿的脑组织形成脑疝时,患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少数因脑室孔阻塞发生脑积水、视神经、听神经及面神经受损,造成视力、听力减退及面瘫。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卧床休息,进行呼吸道隔离。给予清淡富有营养食物,补充足量水分。注意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变化及皮肤瘀点的增减。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卫气型

头痛、恶寒发热,无汗少汗,心烦,口苦而渴,呕吐,颈痛且强直,肌肉酸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疏表清里,解毒镇痉。

【方药】宣卫镇痉汤合白虎汤加减:银花16克,连翘13克,蝉衣12克,钩藤12克,大青叶12克,僵蚕12克,龙胆草12克,菊花16克,芦根16克,知母12克,石膏35克,粳米12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葛根、天花粉。挟湿者加藿香、佩兰。

2.气营型

高热夜间为甚,咽燥口渴,心烦躁扰不宁,时有谵语,头痛如裂,呕吐,频繁抽搐,肢体厥逆。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熄风镇惊。

【方药】清营汤加味:犀角12克,生地16克,玄参12克,竹叶心5克,麦冬12克,黄连5克,银花13克,连翘7克,钩藤13克,白僵蚕12克,桑枝30克。阴虚风动者,用大定风珠;心火亢盛,心烦不眠,用黄连阿胶汤;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用青蒿鳖甲汤。

3.营血型

头痛呕吐,身灼热,躁扰不安,昏狂谵妄,斑疹紫黑,或吐衄便血,舌深绛,脉数。

【治法】清营凉血,熄风止痉。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地黄35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犀角12克,银花16克,生石决明30克,全虫45克,钩藤25克,大青叶25克,黄连12克。若出血较多,气虚神疲,恐热邪内陷,人参汤托邪外出。

4.窍闭型

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或嗜睡昏蒙,舌蹇。舌绛而干,舌苔焦黑,脉弦滑数。

【治法】清心开窍,凉肝熄风。

【方药】清营汤加减:犀角3克,淡竹叶3克,丹皮5克,石膏30克,钩藤7克,僵蚕7克,银花13克,玄参13克,生石决明45克,莲子芯45克,水煎后冲入蛇胆陈皮未2支口服或鼻饲。昏迷严重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至宝丹;热痰盛加瓜蒌皮25克;热毒盛加金汁45克。

5.厥脱型

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厥逆,汗出淋漓,神情淡漠或烦躁,甚至不省人事,脉微细数欲绝,肢体强直,呼吸急促。

【治法】阴阳双补,固脱回厥。

【方药】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加味:人参12克,附子12克,龙骨35克,锻牡蛎35克,生地16克,麦冬12克,五味子7克,银花12克,水煎后化入安宫牛黄丸1粒,口服或鼻饲。如见血热内闭,烦渴躁妄,胸腹灼热,用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味:犀角7克,赤芍7克,银花12克,丹皮7克,山栀12克,黄连7克,生地15克,五味子7克,红参12克,麦冬12克,水煎后化入安宫牛黄丸1粒,口服或鼻饲。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1)磺胺嘧啶:为普通型首选药。成人每日6~10克,儿童每日0.15~0.20克/千克体重,多采用上述剂量的20%磺胺嘧啶加入生理盐水稀释为1%~2%浓度静滴,病情好转后改口服,或用复方新诺明1.0克口服,每日2~3次,疗程均为1周,同时口服等量的碳酸氢钠。暴发型磺胺药必须在循环情况好转,有尿后才能使用。

(2)青霉素:暴发型首选,可与氯霉素合用。青霉素单用,成人每日800万~1000万单位,儿童每日15万~20万单位/千克体重,肌注或静滴。疗程5~7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酌减。

(3)氯霉素:用于对磺胺药、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应注意血液系统的副作用。成人每日2~3克,儿童每日50~70毫克/千克体重,新生儿每日25毫克/千克体重,分次口服,肌注或静滴。疗程5~7天。

(4)氨苄青霉素:适用于病原菌未明确的重症病例。剂量为每日200毫克/千克体重,分4次肌注或静滴。

2.激素治疗

暴发型可用氢化可的松每日0.5~1克,小儿每日8~10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静滴,病情好转即可停用。疗程不超过3天。

3.抗休克治疗

暴发型的败血症休克型除抗菌治疗尚需进行抗休克治疗:

(1)扩容;首选右旋糖酐500毫升,儿童10~2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快速输入,然后输入2:1液(生理盐水和1份1/7克分子乳酸钠溶液)500毫升,儿童20毫升/千克体重,重症休克可同时开通双条静脉输液,并首批输入碱性液,常用5%碳酸氢钠5毫升/千克体重,1小时内输入,以尽快纠正酸中毒。

(2)血管活性药物,先用血管扩张药,无效再换血管收缩药:①莨菪碱类:654—2注射液,每次0.3~0.5毫克/千克体重,重症休克每次1毫克/千克体重;儿童每次1~2毫克/千克体重;阿托品成人每次0.03~0.05毫克/千克体重,儿童每次0.1~0.2毫克/千克体重。根据病情轻重,决定使用次数及间歇时间,一般10~15分钟1次,静推,面色变红,四肢变暖,血压上升至10.7~12.0kPa时,可减量或延长间隔时间,直至停药;②多巴胺:2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200~300毫升内静滴;③异丙肾上腺素0.2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100毫升内静滴。根据血压,脉搏调整滴速;④阿拉明:成人10~20毫克/千克体重,小儿每次0.1毫克/千克体重,每0.5~2小时肌注1次,或1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滴。用量及滴速根据血压调整。

(3)经上述处理血压回升不满意,心率增快达140~160次/分,可用毒毛旋花子甙毒K(成人每次0.25毫克,儿童每次0.01毫克/千克体重)或西地兰(成人每次0.4毫克,儿童饱和量每次0.03~0.04毫克/千克体重)。

(4)休克型患者,皮下出血点迅速增加疑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不必等待化验结果,即可给予肝素治疗,剂量为每次0.5~1毫克/千克体重,于10%葡萄糖液20毫升内静脉注射或置于100毫升溶液内静滴,每4~6小时重复1次,血压回升,出血点减少即可停用,用药不超过24小时,治疗中出现严重出血症状时,可立即用硫酸鱼精蛋白急救。使用肝素后可输新鲜血液或血浆以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