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因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为小RNA病毒,病毒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在口咽和肠道的淋巴组织内繁殖,没有症状。若病毒进入血流,此时体内抗体如能中和病毒。患者仅有上呼吸道及肠道症状。患者抗体产生过迟或不足而病毒致病力又强,病毒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无瘫痪型或瘫痪型发病。病变可累及大脑、中脑、延脑、小脑与脊髓。瘫痪与否与抗体和患者所处环境有关。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疲劳、受凉,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和维生素的食物,口服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和吞咽功能障碍,一旦发生,及时给予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和鼻饲。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置。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郁肺胃(前驱期)
身热不畅,头痛倦怠,微有咽痛咳嗽,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或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a
【治法】疏泄肺胃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合三仁汤加减:葛根13克,黄芩12克,杏仁45克,生薏苡仁13克,白蔻仁7克,银花16克,滑石13克,连翘13克。湿重者加西砂仁12克,苍术45克;高热者加生石膏35克。
2.邪注经络(瘫痪前期)
热退而复起,多汗,头痛身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宁或嗜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宣气通络。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滑石13克,连翘13克,石菖蒲12克,薏苡仁13克,黄芩12克,藿香45克,络石藤12克,木通12克,秦艽12克。
3.气虚血滞(瘫痪期)
发热或有或无肌肉、肢体痿软,筋脉弛张,舌红少津,苔微黄,脉细数;重者气脱亡阳。脊髓型表现四肢瘫痪,脑型可致呼吸循环衰竭。【治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方药】三妙丸加味:苍术45克,黄柏12克,川牛膝45克,桑寄生13克,鸡血藤13克。痰阻者加石菖蒲45克,郁金45克,川贝母45克;口眼歪斜者加白僵蚕7克,气脱者急服人参16克。
4.肝肾亏损(后遗症期)
肢体痿废不用,肌肉渐缩,骨髎变形,丧失活动功能。
【治法】补气血,滋肝肾,壮筋骨。
【方药】七宝美髯丹加减:黄芪16克,当归45克,熟地13克,牛膝45克,苁蓉16克,枸杞子13克,茯苓13克,补骨脂12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综合治疗
(1)瘫痪前期:维生素C1~2克加入10%~25%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3~5天。
(2)瘫痪期:用促进肌肉传导功能的药物,可选以下几种:①加兰他敏:每次0.05~0.1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每日1次,从0.05毫克剂量开始,逐渐增大,20~30天为一疗程。可间歇用2~3个疗程。②维生素B10.1克,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12100微克,肌注,每日1次。③新斯的明:每次0.02~0.04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④地巴唑:每次0.1~0.2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次,连用10天。⑤胎盘球蛋白:每日6~9毫升,肌注,连用3天。
2.支持治疗
可用ATP(三磷酸腺酐)40毫克,辅酶A100单位,细胞色素丙30毫克,维生素B10.1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可促进患者康复。
3.对症治疗
(1)高热者可给予氢化可的松静滴或强的松口服。
(2)肢体疼痛者给予强的松或镇静剂。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白芷6~45克,水煎服。有兴奋脊髓作用。
(2)桑寄生、淫羊藿各16克,柴胡7克,水煎服,用于麻痹前期。
(3)牛膝、党参各30g,蕲蛇干100克,甘草2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2克,每日3次。用于各型瘫痪,行走不正。
(五)中成药疗法
(1)金刚丸:每次1/2~1丸,每日2次。淡盐水送服。用于肝肾亏损证。
(2)虎潜丸:每次1.5~3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六)外治疗法
(1)伸筋草30克,鸡血藤50克。络石藤20克,草乌、艾叶各15克,桂枝10克。加水3千克,煎沸,待冷,倒入盆内,浸洗患肢,每日1剂,浸洗2次。用于瘫痪早期。
(2)红花10克,地龙粪、炭灰各120克。共炒热,加米酒20毫升,分2包,交替熨患肢,每日1次。用于瘫痪早期。
(七)针刺穴位疗法
(1)上肢瘫痪:主穴取肩贞、曲池、肩髃、外关,配穴取合谷、内关、手三里、尺泽。
(2)下肢瘫痪,主穴取环跳、风市、血海、足三里,配穴取阳陵泉、阴陵泉、绝骨、解溪。
(3)腹肌瘫痪:主穴取足三里、中脘、气海、天枢,配穴取三阴交、关元、曲骨。1日或隔日1次,用补法。
(八)推拿疗法
(1)滚法:上肢瘫痪者取坐位,由大椎开始向患肢肩井—肩髑-曲池-阳池,往返按5~10分钟,每日1次。下肢瘫痪者取平卧位,自腰部肾俞向患肢下一滚前后侧至踝部5~10分钟,每日1次。
(2)拿法:上肢瘫痪者拿息肢的内外侧,下肢瘫痪者自患肢的内外侧向下,拿至跟腱,反复进行,每次3~5分钟,每日1次。
(九)理疗
可以用电疗、蜡疗、水疗和光疗等均可使病肌松弛,促进炎症消失。
预防与护理
(1)积极做好小儿计划免疫,按期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2)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一般隔离不少于发病后40天,食具、排泄物等应进行消毒。
(3)本病流行期间,小儿应少去公共场所,避免疲劳与受凉,减少受染机会。
(4)患儿居室空气流通,保持清洁卫生,饮食易消化富有营养。
(5)早期瘫痪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有肌痛者可局部湿热。肢体瘫患者,应将患肢置于功能位置,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发生,后遗症患儿,应鼓励锻炼,以求改善功能。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2~6岁常见。以高热、呕吐、昏迷、抽搐为主症。属于中医“暑瘟”、“暑风”、“暑厥”、“暑痉”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内因乃正气虚弱,不耐暑、湿、热三气,暑湿邪毒经肌肤表面传人,由表及里传变。暑邪内郁,易于化火,传变迅速,极易伤津劫液,闭窍动风。病邪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病情逐渐加重。临床以高热、抽筋、昏迷三症为主,亦称热、痰分、风三症。
西医认为乙脑病毒属于B组虫媒病毒,病人和某些家畜家禽(猪、牛、马、鸡、鸭)是传染源;蚊子是主要的传染媒体。人受感染后多不发病,为隐性感染。但有部分被感染者,由于人体防御功能低下而导致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脑实质广泛性急性炎症,尤以大脑皮质、中脑、脑桥、底节和延脑较重。肉眼观察可见软脑膜大、小血管的高度扩张与充血。由于充血水肿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海马钩回疝或小脑扁桃体疝。由于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变性坏死,脑组织基质液化或溶解,使脑实质散在大小不等的软化病灶。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住院隔离治疗。避免刺激,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注意吸痰,防止发生褥疮及肺炎。给以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可鼻饲并静脉补液。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在卫气
突然发热,常伴有呕吐,嗜睡,头痛、怕风、神志多清醒。高热时可有惊厥或烦躁不宁。夹湿者,舌苔白腻;偏热者,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气泄热,辛凉透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25克,连翘16克,板蓝根35克,生石膏25克,竹叶16克,薄荷10克,荆芥12克,牛蒡子12克,甘草6克。夹湿者,加藿香、佩兰、厚朴各12克;偏热者,加黄连7克,知母12克,加大石膏至65克。
2.邪在气营
持续高热,神志不清或时清时味,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则喉间痰声漉漉,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多黄糙或灰暗,脉数。
【治法】清气泄热,凉营解毒。
【方药】清营汤合白虎汤加减:生石膏65克,知母16克,板蓝根35克,玄参、生地各16克,连翘16克,竹叶12克,丹皮12克,银花25克,犀角粉(冲)1克。便秘加生大黄10克(后下),芒硝12克(冲服);痰热壅盛加鲜竹沥1S毫升;热甚昏迷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1粒。
3.邪在营血
低热或不规则发热,口干喜饮,两颧潮红,舌光红少苔,或舌红起刺者,为病后津液耗伤,属阴虚发热;如汗出不温,面色淡白,舌质淡嫩,苔薄白者,为营虚卫弱,阳气不足。
【治法】滋阴养液,佐清余热。
【方药】养阴清热汤加减:玄参16克,知母16克,麦冬25克,生地16克,丹皮12克,芦根35克,西洋参6克、生甘草4克,石斛16克,竹叶12克。阴虚内热盛者,加地骨皮16克,鳖甲30克(先煎);营卫虚弱,阳气不足者加桂枝10克,白芍12克。
4.痰蒙清窍
面色少华,意识不清或痴呆,失语,喉有痰声,吞咽困难,或狂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者,为痰火内扰;深度昏迷,舌质不红,苔厚腻者,为痰浊内蒙。
【治法】豁痰开窍。
【方药】导痰汤加减:胆南星10克,竹茹12克,半夏12克,郁金12克,石菖蒲12克,陈皮12克,茯苓16克,甘草4克,厚朴12克,枳壳12克。痰火内盛者,加天竺黄16克,黄芩16克,生石膏35克;痰浊内蒙者,加远志13克,厚朴12克,生姜3片。
5.内风扰动
肢体强直性瘫痪或角弓反张者,为风窜经脉,若震颤抖动,不自主动作者为阴虚风动。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痉。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淮牛膝12克,代赭石16克(先煎),生牡蛎25克(先煎),天麻16克,钩藤25克,生地16克,龟板25克(先煎),白僵蚕12克,石决明35克(先煎),白芍16克。风毒内窜,抽搐甚者,加南星、白附子、防风各12克,全蝎6克,蜈蚣1条。阴虚风动者加鳖甲25克(先煎),阿胶12克(另烊冲服),麦冬16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并补充液体,用5%~10%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
1.高热处理
(1)降低室温在25℃左右。
(2)物理降温为主要方法:头部置冰袋、冰帽,酒精擦浴,温水灌肠。
(3)药物降温:物理降温不明显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柴胡注射液,成人2毫升次,小儿每次1~1.5毫升肌注,必要时3~4小时可重复使用;体温仍然不降者用亚冬眠疗法。
2.惊厥处理
用镇静止痉药:安定:成人每次10~20毫克,小儿每次0.1~0.3毫克/千克体重。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成人每次0.2~0.5克,小儿每次5~1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可用葡萄糖液稀释成2.5%溶液肌注或缓慢静注,注至肌肉强直变软为止。巴比妥钠:成人每次0.1~0.2克,小儿每次5~8毫克/千克体重肌注。
3.脑水肿及脑疝处理
可给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克/千克体重,静脉快滴或推注(20~30分钟),每隔4~6小时可重复1次,疗程2~4天。
4.呼吸衰竭处理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采取促进脑细胞代谢的措施,用各种方法维持正常的换气功能,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应用等。也可配合呼吸兴奋剂,常用有山梗菜碱,成人每次3~6毫克,小儿每次0.15~0.2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或静滴,利他林每次0.25毫克/千克体重;回苏灵成人每次2~8毫克肌注或静滴;东莨菪碱成人每次0.2~0.5毫克,小儿每次0.02~0.06毫克/千克体重,654—2成人每次20毫克,小儿每次0.5~1毫克/千克体重,静注;阿托品0.5~1毫克,以后每次0.5毫克,静注,15~30分钟1次。上述药物可交替使用。
5.恢复期症状及后遗症的处理
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用能量合剂、复方磷酸脂酶片、乙酰谷酸胺、肌苷、维生素等;使用苏醒剂促使昏迷早日苏醒并防止并发病症及后遗症,如氯酯醒、醒脑静等。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大青叶、生石膏各50克;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于邪在卫气的轻症。
(2)大青叶50克、板蓝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3)明矾、雄精各2份,天竹黄3份,冰片少许。研末,用石菖蒲煎水,灌服或鼻饲,每次1~2克,每日3次。用于邪恋正虚,痰浊内蒙心窍,神志不清者。
(4)礞石粉2份,月石、芒硝各1份,用鲜竹沥拌和喂服。每次1~3克,每日3次,2周为1疗程。用于邪恋正虚,喉间痰鸣,呼吸不匀者。
(5)蕲蛇粉,每次3克,每日3次。开水化服,连服15天。用于邪恋正虚,内风扰动,肢体强直者。
(五)中成药治疗
(1)龙胆泻肝丸:每次2克,每日3次。用于正虚邪恋,痰蒙清窍者。
(2)牛黄清心九:每次1粒,每日1~2次。用于邪在气营者。
(3)至宝丹:每次1/2~1粒,每日1~2次。用于邪在气营或邪在营血者。
(4)紫雪丹:每次1.5克,每日2次。用于邪在气营或邪在营血者。
(六)外治疗法
(1)猪胆汁20毫升,加生理盐水2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用于邪在气营,高热持续不退者。
(2)鲜地龙液20~30毫升,鼻饲,每日1~2次。用于邪在气营,抽筋不止者。
(七)针灸疗法
失语取风池、风府、下关、颊车,强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或隔日1次。呼吸突然停止取会阴,深刺3寸,强刺激。上肢瘫痪取曲池、肩髃、外关、大椎,每日或隔日1次。下肢瘫痪取阳陵泉、血海、风市、足三里、绝骨、阴陵泉,每日1次。高热取大椎、曲池、合谷、人中,十宣、委中出血a
(八)推拿、按摩疗法
为促进机体代谢与循环,改善肌肉、神经营养,更快恢复功能,可进行推拿、按摩及各种被动运动的方法和手法。
(九)饮食疗法
(1)白萝卜120克,橄榄9克。水煎分3次喝完,每日1剂。
(2)荸荠60克,甘蔗200克,梨100克,白茅根20克,玄参、赤芍各6克。先将甘蔗绞汁,余药水煎滤液,与甘蔗汁混合,代茶饮,不拘量。有清热养阴,解毒润肺作用。
预防与护理
(1)积极开展清洁卫生活动,消灭蚊子。
(2)按时进行乙脑疫苗预防注射。
(3)患儿居室应保持凉爽通风,室温控制在20~28℃。密切观察提问、呼吸、脉搏、血压及瞳孔变化。保持口腔清洁,经常变换体位,清洁皮肤,防止褥疮。
(4)畸形期给予流质,并给充足水分,必要时鼻饲,恢复期应逐渐增加营养。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人体感染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除乙肝病毒为去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外,其余4型均为核糖核酸(RNA)病毒,以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各型肝炎的肝脏病变基本相同:弥漫性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增生以及间质增生和炎性浸润。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外感时邪,乘脾胃功能失和,脾虚不能健运,湿气不能发泄,湿郁化热,湿热交阻,损及肝胆,迫使胆汁不循常道浸渍肌肤、血络、小便之中而成黄疸;无黄疸型肝炎是由于湿热瘀阻偏于气分,胆汁尚能正常循环,但湿郁热熏、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发为胁痛、恶心、呕吐等症。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除乙肝病毒为去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外,其余4型均为核糖核酸(RNA)病毒,而此四种病毒又各不相同。甲肝病毒(HAV)与戊肝病毒(HEV)均为非囊膜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与丁肝病毒(HDV)均为囊膜病毒。肝炎病毒通过各种途经感染人体进入肝细胞内复制并引起细胞病变。甲肝的发病机制是由HAV的增殖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共同导致肝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