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28074900000104

第104章 各科疾病中西医综合疗法(93)

(八)耳压疗法

取耳穴神门、肝、脾、皮质下、眼、目1,目2,消毒后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上,每日按压耳穴3次,每次40下,以耳穴处微有痛感为佳,两耳隔日交替。

(九)艾灸疗法

取后溪穴,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烬,再加艾炷,连灸至3壮止。治疗后未成脓的麦粒肿可自行消退;已成脓的第2天开始溃脓,3天后脓排清,局部不留疤痕,一般1次可愈;反复发作者2次后可根治。

预防与护理

(1)保持睑缘及结膜囊清洁,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或骤变时,热敷脸部皮肤,以利睑腺管通畅。

(2)病变发生后,早期热敷,可防止病情恶化。

(3)手术后应清洁换药;以利创口早期愈合。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是由多种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结膜炎性病变,其特点是发病较急,好发于夏秋季节。易相互传染,甚至引起广泛流行。本病属于中医“天行赤眼”、“暴风客热”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热之邪,突从外袭,客于阳盛之体,内外合邪,风热相搏,上攻白睛;或外感疫疠之气,猝然上攻于目,均可致白睛暴发红肿,羞明流泪,沙涩难开。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细菌或病毒感染结膜所致,其主要通过接触蔓延,如洗睑用具、手帕、玩具、钱币等为媒介传染至眼。细菌性结膜炎多见于柯一魏氏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等;病毒性结膜炎多见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组中的肠道病毒70型及腺病毒9型或3型感染引起。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注意眼部卫生,对患者的手帕,洗睑用具及其他物品均须隔离,并煮沸消毒,严禁患者到共公游泳场游泳,以防流行。同时切忌包眼,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热外袭

双眼白睛突发红赤,沙涩不舒,羞明流泪,或兼见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热重寒轻,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驱风散热饮子加减:羌活7克,防风7克,薄荷7克(后下),牛蒡子12克,连翘16克,赤芍12克,当归12克,栀子12克,黄连7克,生大黄12克(后下)。因疫毒所致者,加银花35克,蒲公英25克。

2.热毒炽盛

双眼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甚至肿如鱼泡,眵泪黏稠,羞明难开,兼见口干烦躁,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泻肺饮加减:生石膏35克(先煎),赤芍12克,黄芩12克,桑白皮12克,连翘16克,栀子12克,木通12克,枳壳7克,银花35克,生大黄12克(后下)。兼见黑睛点状混浊者,加蝉蜕7克,白蒺藜16克,木贼草12克。

3.疫热伤络

双眼白睛红赤,并见多处点片状出血,色若胭脂,涩痛羞明,泪多眵少,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凉血散瘀解毒。

【方药】丹栀四物汤加味:丹皮12克,焦栀子12克,生地16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5克,紫草16克,银花35克,连翘16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

(1)冲洗结膜囊:可选用生理盐水,0或3%~4%硼酸溶液冲洗患眼,清除结膜囊分泌物。

(2)局部点药:选用0.1%无环鸟苷、0.1%碘苷(疱疹净)或4%吗啉,双胍等眼药水,每小时滴眼1次。为防止混合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眼药水。

(3)全身用药:如全身症状较重,应配合全身抗病毒治疗。

(四)中药制剂点眼

可选用熊胆眼药水、三黄眼药水、千里光眼药水点眼,每日4~6次。

(五)中药熏洗疗法

可用蒲公英35克、金银花35克煎汤熏洗患眼,或用内服药渣再煎,先熏后洗。

(六)针刺穴位疗法

可选用合谷、曲池、外关、攒竹、丝竹空、睛明、太阳、瞳子髎等穴,每次3~4穴,每日1次。

(七)放血疗法

取眉弓、眉尖、耳尖、太阳任选一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八)耳穴疗法

取目1,目2,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短毫针点刺,挤出数滴血。1~2天1次。经治1~3次后大多可治愈。

(九)饮食疗法

(1)菊花茶:菊花30克,加水750毫升,煮沸5分钟,待温去渣,代茶徐徐饮下。

(2)桑叶银耳粥:桑叶30克、银耳20克、粳米40克、白糖15克。先将桑叶煮沸20分钟,去渣,加入后3味,熬成稀粥,待温食下,每日2次。同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预防与护理

(1)讲究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擦揉眼睛。洗脸时要做到一人一巾,不用毛巾共用,以免被传染。

(2)如果已经感染本病,应自觉地、主动地做好隔离,以免传染别人。

(3)睡觉时让患眼在下面,健眼在上面,以免病眼的分泌物流入健眼,引起健眼发病。同时还要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品。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火眼”。临床以双眼奇痒为特点,每于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冬天寒时症状消失,如此年复一年,反复不已。与病眼接触过的水、毛巾、面盆、手及病人触摸过的其他器具均有传染性。本病属中医“时复症”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热时邪,上犯白睛;或脾胃蕴积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热邪上壅于目;或素体气血亏虚,时邪内伏,每至春夏而犯目。上述诸因均可致睑内及白睛赤涩,奇痒难忍,病程缠绵,反复发作。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对空气中游离花粉、细菌或其他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变发生在睑结膜、球结膜,表现为结膜上皮细胞高度增生,结膜下结缔组织增生,胶质纤维玻璃样变性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强烈日光及烟尘,发病季节可戴有色保护眼镜。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睑内奇痒,灼热不舒,上睑内颗粒累累,状如铺路之卵石,每遇风吹日晒或天热时,症状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方药】加减四物汤化裁:生地16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7克,苦参16克,牛蒡子12克’薄荷7克,花粉12克,连翘16克,荆芥7克,防风7克。奇痒难忍,可加白鲜皮16克,地肤子16克。

2.湿热壅盛

眼内奇痒难忍,泪多眵黏,胞睑内遍生颗粒,白睛污秽,黑白际呈胶状隆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祛风止痒。

【方药】除湿汤加减:连翘12克,滑石16克,车前子12克,木通12克,黄芩7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苦参16克,蛇床子12克。瘀热较甚,白睛暗红久不消退,可加丹皮12克,赤芍12克。

3.正虚邪伏

双眼奇痒,反复发作,年复一年,兼见面黄体瘦,乏力倦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6克,党参16克,生地16克,麦冬12克,阿胶12克(烊服),桂枝7克,火麻仁12克,蛇床子12克,苦参12克。以血虚为主,兼见面色淡白,爪甲不荣,可用当归养荣汤(羌活7克,防风7克,白芷7克,生地16克,当归16克,白芍12克,川芎7克),以养血祛风。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局部点药:保持结膜囊清洁,如眼部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

(2)局部治疗:选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睡前涂抗生素眼膏。重症病人,最好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选择用药。并发角膜炎时按角膜炎处理。

(3)结膜下注射:可结膜下注射氢化泼尼松0.5~1毫升,相隔5~7天可再次注射。

(4)全身用药: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全身用药,还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每次10~20毫升。

(四)中药制剂点眼或蓄鼻

可用熊胆眼药水点眼,每日4~6次。亦可用蓄鼻碧云散(鹅不食草6克,青黛、川芎各4克)或鹅不食草蓄鼻,以减轻症状。

(五)中药熏洗疗法

防风16克,羌活16克,细辛3.5克,苦参16克,蛇床16克,煎水;或用内眼药渣煎水熏洗患眼,每日1次。

预防与护理

(1)本病注意是接触传播,患者的日常用品要清晰消毒,以防散传染。

(2)在家庭和单位进行隔离治疗。

沙眼

沙眼是因感染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结膜角膜炎,由于病眼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属中医眼科“椒疮”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热邪毒,内兼脾胃积热,内热与邪毒相搏,上攻胞睑,脉络壅滞,气血失和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沙跟衣原体感染所致。沙眼衣原体侵入睑结膜及穹隆结膜上皮细胞,感染角膜上皮细胞,通过污水、洗面用具、手帕等接触传播。

细菌在结膜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波及邻近组织,致使睑结膜充血,形成乳头、滤泡、角膜血管翳,其血管末端常发生炎症浸润。随病程的进展,滤泡发生变性及坏死,继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角膜血管翳皆从角膜上方角膜缘开始,初呈垂帘状,严重者可侵及全部角膜,而致视力障碍。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注意眼部清洁,改善环境卫生,提倡一人一巾和流水洗睑,避免接触传染,养成不用手揉眼的习惯。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热壅盛

双眼痒涩、羞明流泪,胞内血管模糊,有少量红赤颗粒。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瘀通络。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6克,连翘12克,淡竹叶7克,牛蒡子12克,薄荷5克(后下),黄芩12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蝉蜕7克,白蒺藜12克,甘草4克。

2.湿热蕴结

双眼沙涩疼痛,眵泪胶黏,睑内红赤,颗粒较多。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脾胃,除湿热。

【方药】除湿汤加减:荆芥12克,防风12克,黄芩12克,黄连7克,连翘12克,木通12克,车前子16克,滑石16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地肤子12克。

3.血热瘀滞

胞睑厚硬,睑内颗粒累累,疙瘩不平,红赤显著,眼睑重坠难开,羞明流泪,涩痛难睁。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数或弦涩。

【治法】凉血散瘀。

【方药】归芍红花散加减:当归16克,赤芍12克,红花12克,黄芩12克,炒栀子12克,生地16克,防风12克,白芷12克,连翘16克,生大黄12克,蝉蜕7克,白蒺藜16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局部点药:酞丁胺眼药水或0.1%利福平眼药水,10%~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点眼,每日4~6次,金霉素眼膏或四环素眼膏涂眼,每日1~2次。上述药物交替使用,抗生素眼药膏可每晚临睡前使用,一般需坚持用药1~3个月。

(2)手术治疗:重症沙眼局部用药无效可辅助机械疗法。如滤泡压榨术,对少数倒睫者可行电解倒睫术。睑内翻者行内翻矫正术。慢性泪囊炎可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角膜混浊,严重影响视力可考虑角膜移植术。

(3)全身治疗:重症沙眼除局部点用药物外,成人可口服红霉素螺旋霉素及四环素等。

(四)中药制剂点眼

熊胆眼药水或黄连西瓜霜眼药水点眼,每日4~6次;白敬字眼膏涂眼,每日1~2次。

(五)手术疗法

颗粒累累者,可用海螵蛸摩擦术治疗。亦可用灯芯草或棉签摩擦。

手术方法:将海螵蛸制成1.5厘米×3.5厘米左右棒状,用黄连水煮沸消毒,取出待干备用,或经高压消毒后备用。术眼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并清洗结膜囊后,以左手翻开上睑,充分暴露穹窿部,右手持海螵蛸棒,以轻快手法,左右来回多次摩擦睑内面颗粒密集处,以点状渗血为度。摩擦后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眼膏。相隔5~7天1次,可多次重复进行。操作时应注意消毒,摩擦时手法不可过重,切不可损伤角膜。病变严重而且广泛时,可分期分段进行摩擦。

预防与护理

(1)浴池、旅店、招待所、理发店等的公用物品(如毛巾、枕套、脸盆、理发用具等)要勤洗、勤换、勤消毒,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消毒者应选择消费和谨慎使用。

(2)加强个人卫生宣传教育,提出一人一巾,用流水洗脸,不要用手揉眼睛。个人的毛巾、手帕、枕巾等物,要勤洗勤换,经常保持清洁。

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

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角膜病变,临床以角膜混浊溃陷,多伴有前房积脓为特征。属中医“凝脂翳”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黑睛外伤,风热毒邪乘隙入侵而引起,若素有漏睛者,邪毒内伏,更易乘伤袭人而发病;或脏腑热盛,肝胆火炽,上炎于目,以致气血壅滞,蓄腐成脓,黑睛溃烂;或因其他黑睛病变,复感邪毒,恶化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角膜外伤,或角膜异物剔除后,感染细菌所致。常见菌有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患有慢性泪囊炎的病人,角膜外伤后最易发生感染。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护患眼,勿过度用力,以免角膜溃疡处穿孔。对溃疡严重者,可加压包扎双眼。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肝经风热

黑睛混浊溃陷,表面污浊。如覆薄脂,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目珠疼痛,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解毒。

【方药】新制柴连汤加减:柴胡12克,黄连7克,黄芩12克,龙胆草7克,赤芍12克,木通12克,蔓荆子12克,蝉蜕7克,白蒺藜16克,银花35克,连翘16克。

2.肝胆火炽

黑睛溃陷深大,凝脂色呈黄绿,黄液上冲,自睛混赤,头目剧痛,羞明泪热,眵多似脓,视力剧降,或发热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四顺清凉饮子加减: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黄连7克,柴胡12克,桑白皮12克,生地16克,赤芍12克,车前子16克(布包煎),生大黄12克(后下),蒲公英35克,银花35克,木贼草12克。

3.正虚邪实

黑睛凝脂日久溃陷不敛,轻度抱轮红赤,或白睛淡红,目痛羞明诸症时轻时重,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扶正祛邪,退翳明目。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16克,白术7克,黄芪16克,当归12克,升麻7克,柴胡12克陈皮7克,白蒺藜16克,青葙子16克,蒲公英16克,甘草4克,生地16克,麦冬12克,玄参16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抗感染

应早期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在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尚无结果时,应选用多种抗生素联合运用,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2~3种药水配合点眼,每15~30分钟点眼1次。待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结果,再选用敏感性较强的抗生素,通常白天点眼药水,睡前涂眼药膏。甚者,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每日或隔日1次。

若为绿脓杆菌所致者,则首选多粘菌素B17万~25万单位,作球结膜下注射。如无多黏菌素B,可用0.5%~1%庆大霉素局部点眼,加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4万单位,每日1次。

2.散瞳

为防止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应局部点用1%阿托品液或眼药膏,每日2~3次。

3.烧灼溃疡面

清除溃疡面坏死组织后,用5%碘酊或三氯醋酸烧灼溃疡基底及进行缘。注意切勿灼伤周围未感染的角膜组织。

4.泪囊炎的处理

对患有慢性泪囊炎的病人,应每日应用抗生素液冲洗泪道1~2次,待炎症控制后,再作泪囊手术。

(四)中药制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