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28062300000020

第20章 人生设计:情感乐土,捅破那层窗户纸(1)

在人类通往卓越的道路上,上帝设置了许多障碍,这条道路是崎岖坎坷的;但当你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时,你会发现,原来一切竟如此容易。——古希腊诗人

赫希奥德摩西和以色列的子民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去寻找那块拥有青翠牧场,富饶美丽的应许之福地。但他们从未到达那里。当摩西最终走到离上帝不远的地方时,上帝决定将他带到天堂。这个例子也许反映了《圣经旧约》中上帝的反复无常,他有时就像天堂里的一个青春期大男孩,对他的信徒们时而庇护,时而惩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个例子有更积极的意义。也许,摩西是一位苦行僧,他天生喜爱大自然,厌恶一成不变,碌碌无为的人生;也许,他会在天堂开始新的探索;也许,《圣经》的作者深谙一个道理:一旦英雄的故事结束,他也就不再使读者感兴趣了。

我们并不想知道摩西后来是如何搬到神殿仙阁里享受美味佳肴的。我们更希望看到心中的英雄能筚路蓝缕,尝尽艰辛,饱受挫折。我在此向诸位读者保证,虽然第四步听起来没有第三步那么精彩纷呈,但足能使你的生活更有乐趣。

当你不仅实现了梦想,且渐趋稳定持久之时,你就到达了第四步。你经营的小生意开始赢利,且利润可观,足可让你衣食无忧;你的心上人答应了你的求婚;生意场上的合同也顺利签下;你所遇到的种种局限也被逐一打破。构成快乐生活的元素已为你所掌控。你不再苦苦寻觅,为下一顿午餐而四处奔波。现在,是慢下来的时候了。

第四步早期:慢下来正如我们所知,第三步需要一股巨大的前冲力。为了到达第四步,你需要开足马力,准备冲越一切障碍,就像全美橄榄球联盟中的后卫一样。也许,你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慢下来”才是你长期的生活方式。当你到达第四步,你前面的道路没有荆棘、障碍,你大概反而会不知如何是好了。别担心,我会给你提供一些建议。

踩刹车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推销员不厌其烦、喋喋不休、非常急迫地向你推销某种产品,让你心烦意乱,不由得重新考虑你的决定。当你到达第四步的时候,所有事情都会朝着既定方向前进,拜托,请你放松一点,不要着急。我认识很多朋友都有这个毛病,即使是那些已经很成功的人,他们还承担大量的工作,认为失掉任何机会都会导致前途尽毁。或是因为害怕有一天没有朋友做伴,他们为根本不喜欢的人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在第三步,以上这些行为会铸就成功,而在第四步,它们却会招致失败。

许多人在由第三步进入第四步的过渡期中都容易把事情做得有点过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留意外部世界给你的反馈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你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踩刹车”。当你到达第四步早期,你的“本心”将开始觉醒,帮助你回归到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你的内心让你从工作和成就转移到休息和放松上了。请聆听并遵循你的“本心”吧。在第四步中,少些付出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练习把你最喜欢的笑话讲给没听过这个笑话的朋友。这很有趣,对吧?然后,再对他讲一遍这个笑话。第二次讲的时候,向这位朋友解释这个笑话的“包袱”在哪儿,并就其“可笑性”做出评价:“这里非常有意思,真好笑,对吧?”这个时候,你的朋友就会收起笑声,略略不满了。这个例子说明的道理就是,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事情自然发生。下次你的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慢下来,给它一点缓冲的空间吧。审视你的内心。要勇于放慢节奏。

着眼手中事我的一位客户,西莫尔,戏剧性地很早就进入了第四步:他在二十九岁的时候继承了一百万美元的遗产。他不假思索地认为自己会拥有荣华富贵,“千金散尽还复来”式的人生。于是他挥金如土,随心支配那笔巨款,购豪宅,买游艇,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西莫尔四十岁时就破产了。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北极星”的唯一方法就是躺在床上,静静等待另一个一百万从天而降。

也有许多客户想法与西莫尔截然相反。他们就像我的宠物狗“饼干”一样,以为自己是祈雨者而努力求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挣得事物的。事实上,不管“饼干”怎么努力,我们每天只喂它两次(请不要把这个真相告诉它)。在每餐饭后,“饼干”就会尽其所能,动用大脑的每一个细胞去回想得到狗粮前自己做了什么。

它重复这些动作,为了下一次在有人经过的时候做出这些动作,以期再次得到狗粮。它会想:“嗯,让我想想上次我做了些什么,汪汪叫,往左走两步,往右走两步,转身,拍耳朵——哎呀,这里有点记不清了——后来又打了个滚,站起来,汪汪叫……”这些动作会延续五分钟。如果就餐时间没到,它当然不会得到任何食物。

这时候“饼干”就会沮丧地想:“真倒霉,我肯定是忘记了什么动作。”你发现以上两个例子的共性了吗?西莫尔和“饼干”都没有懂得究竟是什么使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西莫尔的问题是,他认为自己可以不劳而获;而“饼干”则认为它必须完成本不需要完成的工作。当你到达第四步早期时,一定要避免出现这两种错误。

假设,通往应许之福地的道路是平坦的,请知足常乐吧!我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停止前进,审视你这来之不易的好运。算算这种好运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你要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这样你就不会认为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费吹灰之力而来的。如果,我的客户西莫尔在三十岁,而不是四十岁的时候做了这件事,他也许会用那笔钱来投资,并悠闲自得地度过余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你就会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维持成功。当我出版我的第一本书时,一位畅销书作家提醒我没有必要半夜两点起床去参加在其他时区播放的广播谈话节目。“我以前也挣扎着那样做,但它也没有带来什么好处”,她说,“如果一本书会大卖特卖的话,一次清晨广播节目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或者这本书本身就很糟糕,任何广播节目也无法挽救它。

相比之下,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家人才更重要。”换言之,不要将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低产出的事情里去。(我相信出版社的市场营销人员会对此持有异议,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做某件事情对你无所裨益,只会榨干你的精力,那么不要去做这件事。

我们在进入第四步早期的时候面临一个任务,即找出一种策略和方法可以低投入、高产出地将我们带到应许之福地。每个人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会不同。比如,我的朋友玛丽·安是一位出色的家庭财务管理人员。她有一个精心分类的优惠券夹,里面的优惠券按照内容、时间和面额分类,一目了然,便于查找。与此相比,国会图书馆的分类方法就如同是一个文盲或醉鬼发明的。玛丽因此每年都会省下数千美元。我曾花了几个小时来学习玛丽的分类法,不断剪切和粘贴优惠券。当我拿着这个优惠券夹去商店购物时,我忍不住将它扔在了商店冰冷的地毯上。在尝试好几次后我终于明白,我与其靠学习玛丽的优惠券分类法来省钱,倒不如节省这时间多会几位客户,那样赚的钱丝毫不少。对于我来说,这种优惠券分类法简直是高投入、低产出的辛苦活。而对于玛丽来讲,那就是低投入,高产出了。记住,不要做那些不适合你的事情。

缩短学习周期在第三步中,你遇到了一些以前无法想象的任务和处境。你如履薄冰,不断犯错,不时返回原点,也学到不少东西。在第四步中,一旦你发现最有效的行事方式,就应该只着眼于这种能长久维持你成功的做法,并坚持下去。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过程慢如蜗步。这是因为你不仅是在学习新技能,也在探索学习新技能的方法。学习任何东西,不管是职业咨询、建筑、公司管理,还是人文知识、科技常识、甚至是跳舞,开始的时候都是最艰难的。当你成功入门,就会越学越快,越学越深入。你要强迫自己大胆尝试,反复练习。最重要的是,从第四步早期就开始练习。不久以后,你就能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做得很好,就像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完成的一样。

大步前行我们在第三步中将你的梦想拆分成了“蜗牛步”,这是因为在第三步的时候,你经历了巨大的改变,承担了不熟悉的任务,对自己在不熟悉的领域的工作期望过高。一旦你进入第四步,你的“蜗牛步”(就是你的“本心”能够轻松完成的最大工作量)就能迈得更大。以前那些你必须分为几步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一蹴而就了。你不会像以前一样想到,“好,我现在拿住这个鸡蛋,在碗沿一磕——注意不能用力过猛——将蛋壳打碎,让蛋黄蛋清流出,然后扔掉蛋壳,拿起一个勺子,将打出的蛋倒入搅拌碗,拿勺子不断搅动,就像这样……”而在第四步中,你脑海里只会闪过:“打鸡蛋”。简单多了,是吧?

这种将许多小步合并成大步的能力叫做“组块能力”,当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发挥这个能力。假设我要求你记住七十个连续数字,比如圆周率的小数点后七十位。除非你是一个数字天才,否则这件事很难办到。但你脑子里至少记得十个电话号码,而每个号码至少是七位数。为何你能记住这些电话号码?因为他们是以组块的形式出现的:每个电话号码都与你熟知的人和地方相关联。每一个电话号码也是一个独立组块。为什么我们的电话号码里有括号或者破折号?原因之一是,这种组块方式的数字更容易被大脑记住。

当你第一次为去曼谷出差做计划的时候,第一次学习油画的时候,第一次求解方程式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任务是相当费力并且进展缓慢的。到了第十五次的时候呢?你都可以一边修指甲,一边用“脚趾头”来完成这些任务了。不断敦促自己,渐进而坚定地将“蜗牛步”迈得更大。你会最终发现,到了第四步的时候,一切尽在掌控之中。那时,你已经到达了第四步的核心之处。

第四步中期:徜徉于静水之畔我曾与一位出租车司机交流过。他来自一个饱受侵略的国家(这个国家受到的侵犯,比大明星伊丽莎白·泰勒的隐私受到的侵犯还要多得多)。现在该国已经获得独立,但我这位司机朋友对其未来深感怀疑。他说:“我的同胞长期抵御外敌,到了和平时期,却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了。”我的许多客户跟他有相似的经历:

那些在纷杂混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尤其是酗酒者的子女),不能适应第四步中的安宁。他们不知如何徜徉于静水之畔,更有甚者,会亲手毁了这情感乐土。

如果你也是这种人的话,下面就是一些建议供你在第四步中期参考。

不要囤积吐司面包我阅读过一本回忆录,作者曾成功地从前苏联设在西伯利亚的监狱中逃出。

他后来穿越了中国的戈壁沙滩。没有任何食物,只有以偶尔出现的毒蛇果腹。当他重获自由的时候都快要饿死了。在医院度过的几个星期中,他不断把吐司面包塞进他的枕套中。从理智上,他明白这是多此一举,但在内心深处,他无法相信自己能够长久地享用这取之不尽的吐司面包。许多人在第四步中不断囤积各种“吐司面包”。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层层通关,来到第四步的时候,他们“绝望”地紧握那些来之不易的东西:财富、人缘、受关注度、权利等。他们不再公正执法,不再慷慨地为雇员加薪水,也不再参加慈善捐赠了。噢,不!那样的话,世界上就没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与“情感乐土”可谓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这种“囤积综合症”让人与快乐、财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渐行渐远。

记得有年万圣节,我早上醒来发现家里还有以前留下的大量糖果(这些糖果足以让全美国人生蛀牙),于是我用个大碗把它们装上放到我办公室的门口。当我邀请一位新近大获成功的客户随意享用的时候,他像一个饿鬼似的食指大动,往他的衣兜里猛塞糖果,几乎要把整个大碗清空。我知道,恐惧和不安全感是他的心理驱使力。但这并没有减轻我对他的反感,我心想:“你真是个恶心的家伙,以后我不会给你提供任何东西!”没有安全感的人——诸如吐司面包囤积者——是不太可能进入应许之福地的,因为他们不信任自己的幸福。

佛教徒认为当我们执着于某种“善境”,我们不仅会扼杀“善境”,更会错过其他诸色相类。比如说,过度痴心于某人,不但会促使他离你远去,同时也会使你错失其他可能更好的姻缘。守财如命,紧握每一个硬币而不愿冒险投资,这会让你的经济利益损失殆尽。吝啬不仅让人魅力尽失,同时还会让你破财。当你进入第四步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吝啬的端倪,一定要尽早克服。

首先,你脑子里也许会有很多虚妄不实的理念,这些东西是早先被内心的“另一个大家伙”灌输进去的。你可能会在潜意识里重复着:“你知道,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另一只鞋子也快要掉了”或者“你这个傻瓜!你以为这些吐司面包永远都取之不尽?”如果真是这样,你就需要重新调整心态,就像你清除其他“大家伙儿”灌输的消极观念一样。

练习一:肯定的言论虽然总的来说我不喜欢对事物下肯定性的结论,但在这个地方,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你应该把下面的句子抄下并贴在你墙壁四周(包括你内心的墙壁),特别是当你被贪婪和不安所困扰的时候。如果你从变化周期中的每一步开始,都严格遵循了内心的意愿,那么下面的说法绝对是真实的。反复吟诵,直至你完全相信。

财富、爱情和幸福都是没有上限的。

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明智的选择,而不是靠运气。

如果事情出现差错,我会想办法让它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这个局面,我曾经创造了,我也能再次创造,还能再次,再次,再次……创造。

如果我一无所有,很多人将乐意帮助我。

我必须得做好眼前的事情。

没有任何人或事能改变我的命运。

好的东西还在后头。

我一直都会不缺吃,不缺穿。

我能创造无限的财富。

即使你心目中的“大家伙儿”天性慷慨,从不吝啬,但要是你在生活中经历了一段要啥没啥的苦日子后,也可能会在心理上悄悄地产生变化:变得锱铢必较、小气贪财起来了。这是一个自然的趋势。精神,物质层面都如此。上文提到的那位“吐司面包囤积者”不断囤积食物,这是人在饥饿面前本能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此我最中意的治疗手段是“神圣的挥霍”。

练习二:神圣的挥霍为了实施“神圣的挥霍”,你需要过度供给自己一些东西,让这些东西大大超出“本心”的需要。提供超出自己实际所需的两倍、五倍或更多的东西。很明显,除非你是一位富可敌国的大老板,否则一般人可做不到去囤积豪华游艇,或雇佣大量训练有素的仆人。好在你的“本心”是简单纯真的,一些相对并不昂贵的奖赏就能让它能够感受到“神圣的挥霍”。

莉莉安参加了这个练习。她为自己购买了二十块色彩各异的香皂。她非常兴奋地把这些香皂带到聚会上去跟友人分享。就算她带去的是二十块铂金,我也不认为她的“本心”能够获得比这更大的愉悦。马修喜爱自动铅笔,他为自己买了十支自动铅笔。艾米丽穷得叮当响,可她也有招儿:她去了一家二手商店,以每件一两美元的价格买了几件看起来不错的围巾和外套。我则喜欢长期在桌上摆上一盒巧克力,有焦糖和果仁的那种。我至少会放五磅在那里。

当我让客户做练习的时候,他们都奇怪地瞪着我,仿佛是我要求他们帮助我打劫托儿所一样。他们都表示,这个练习太恐怖了,这简直是放纵自己,多丢脸啊!难道不是这样吗?这正是“神圣的挥霍”应该带来的感觉,至少是开始阶段应有的感觉。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这种状态会给你的心理带来一种特殊效力,如同“吐司面包囤积反应”那么不可避免。当你在这种“过度供给”状态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你的心理紧张感会荡然无存,你不会再担心“用光了怎么办”,你会泰然处之的。

总有人告诉我,如果他们有一盒重五磅的巧克力,就会不停地吃,直到胃抽筋为止。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从未允许自己无限量地吃巧克力。当一种东西是有限供应,或者禁止供应的时候,人就产生难以抑制甚至贪婪的心理。当你能够自由地,无限量地获得时,就不会因此而疯狂了。我第一次吃巧克力的时候,有整整三天都没有吃其他的任何东西。后来,我看到巧克力就反胃,到处找水果沙拉吃。

如果你有食之不竭的巧克力,你知道自己想吃多少就有多少时,就不会去狼吞虎咽了。就算你用光了你最喜欢的东西,你也不会感到惊恐。平和感和充裕感是对双胞胎,给你自己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会随之而来。

当你对什么东西有贪恋感觉的时候,不妨这样做:将这批东西中的一部分捐赠出去。比如送几条围巾给救世军;送一块香皂给孩子;送一只活动铅笔给你弟弟。

然后,诚实地告诉我:这样做伤害到了你吗?如果你还不能轻松回答,证明你“神圣的挥霍”做得不够。那就请你再购置点以供“神圣的挥霍”的东西,把它们塞到枕套里,坐上去,像孵蛋一样坐上几个月。如果你坚持得够久,你最终会相信,真心地相信,这里会有足够的好东西,以后也会有的。如果你能够轻松自如地将这些东西赠予出去,而不会感到焦躁不安,恭喜你,你已经准备好进行下一项练习了。

练习三:给予给予是许多文化中的核心元素。在某些社会文化中,人们不仅通过占有还通过给予来提高社会身份。虽然这种人生哲学有一定的落后和局限性,但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同意这种看法。在我们的文化中,给予被更多地理解为一种控制的手段——“我给了你生命,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或者是一种获得自我肯定的方式。这两种思维下的给予会让你变得更加吝啬,并会让你逐渐远离理想的生活。

真正的给予发自内心并充满快乐,让你能够找到应许之福地。你给予,因为这让你由衷欣喜。你不会索取回报,也不会到处去展示自己的“慷慨”。我必须重申,给予的前提是你确信这样做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益处。我们不能在被迫“给予”中寻找慷慨的影子。但如果你已经深刻体会了“神圣的挥霍”中的道理——这个世界是慷慨的,那么以下的步骤能让你在第四步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找出你大量拥有且不介意跟人共享的东西。

找出一位你能与之分享这个东西的人。

确定你能够心甘情愿地给予多少。(在这里,多观察你“本心”的态度,以及“本心”对不同给予量的反应)按照这个给予量进行给予。可能的话,请不要署名。

享受给予带来的愉悦感。

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个练习能给你带来这么多欢乐。更让人吃惊的是,我还相信,真的,我真的相信,给予是增加收入的最佳途径之一。想当初我在一本理财书上读到这个观点时还不以为然,认为这个观点故意讨巧,是骗人的。我是在一个教徒家庭长大的,教堂要求教徒将其收入的十分之一上交,虽然我年轻时也上交了我的部分收入,但我从未见到我的收入有大幅增长。当我读到那本理财书时,我突然想到,我当时上交收入的时候是极不情愿的,并且往往捐得超出了我真正想捐出的数量。当时我想,自己的收入被交到了一个庞大冗杂的,无人情味的机构当中(虽然是善意的)。十年后当我接触到“给予”这一概念时,我决定用我的亲身经历去验证它。我计算出我能够接受的捐赠量,并找到了一个能通过我的捐赠而改变命运的人。这种匿名的捐赠让我感觉非常棒。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张支票,是很久以前所做的某项项目的报酬。这真是一笔意外之财。你没看到我当时那飘飘然的样子,一阵风都可以把我吹翻。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但事情确实这样发生了。每当我的财政状况不佳,或是心中贪婪之火燃烧的时候,我会进行一些捐赠,以期时来运转。只要我有节制地,愉快地给予,额外的钱财就会纷至沓来,多得出乎我预料。我的客户也一次又一次地亲身体验到这一点。虽然这也有点不合逻辑。我目前的假设是,宇宙中存在一种“给予——获得”的神秘阀门,它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个人。当这个“阀门”关闭的时候,我们既不给予也不能获得;当阀门打开时,我们的生活也就充满了财富和真情。你既不能一直让阀门打开,也不能让它长久关闭。总之,无论需要什么,给予总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

享受欢乐有一天,我的家庭牙医告诉我,我儿子亚当无法清洁他的大臼齿。这是因为他患有唐氏综合症——这种智力障碍症影响了他的运动控制中心,使得他无法用一把普通牙刷够到大臼齿表面。牙医给我推荐了一款昂贵的电动牙刷——巧的是,这正是他诊所的畅销产品。我花了不少钱将它买回家。亚当拿着这款新牙刷和姐姐们去盥洗室洗漱,我突然听到盥洗室传来杀猪般的尖叫。我心中一惊,以为亚当被那电动牙刷电到了。我冲向盥洗室,在门口差点与女儿伊丽莎白撞了个正着。

“亚当怎么了?”我心急火燎地问她们。

“亚当没怎么,妈妈”她说,“他只是高兴坏了。”确实如此。亚当欣喜若狂地站在水槽边儿,用那玩意儿全方位多角度地刷着牙。看他那高兴的样子,别人还以为他在参选美国总统。这是他对全新体验的一致反应。当我们给亚当买点小东西,诸如便当盒、内衣之类,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大叫:“哇,看呀,这太棒啦!”这所带来的后果是,亚当被宠坏了。亲朋好友都喜欢给他买点小礼物,也乐于看到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喜悦。如果,你也像亚当一样,得到好东西时欣喜若狂,那么他人也会像对待亚当一样不断送些礼物给你哦。其实在你很小的时候,也曾这样。只不过你还没等到大臼齿出现,就不再这样了。因为你已经学会了处处表现出节制和矜持,不伸手索取;你已经懂得了,在他人面前不能表现出你的欲望,也不能让别人发现你欲望得到满足时的惊喜。大多数人都认为,公开展现自己的愿望或成就是不明智的,会使得我们处于不利的局面。

我的观察和体会表明:这种想法实在是不可取。我最不成功的那些客户就是,这点没搞清楚就是那些长期隐藏自己真实感情的人。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写作本书时,也与很多成功人士进行过面谈。我惊异于他们竟能如此开诚布公地展现喜怒哀乐,表露感恩之情或失望之意。面对所失,他们不会隐藏悲伤,而会说:“哎,我没得到那份工作,真是太伤心了!我哭了足足有三天。”同时,如有好事临门,他们也会开怀大笑。

就像亚当一样,这些成功的客户善于留意到经常被人忽略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他们会偶尔打断我们的交谈,说道:“看,窗外那片云彩,美吧?等等,我得好好欣赏一下。”或者,“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个很棒的电视节目,哈哈,生活真是美好!”或者,“呼吸的感觉真好,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我总是非常乐意为他们效劳。懂得感恩的人让他们周围的人变得更加慷慨。

如果你已经遵照内心想法,找到了通往人生北极星的路径,我相信你一定会体验到生活的美妙之处。拥抱它,赞美它吧!坦诚地将你的成败告诉他人,赞美成功,正视失败。这样,你就找到了延续快乐的秘诀。

现在,花少许时间来思考一下你所写下的内容。给自己一些祝贺和鼓励吧!

仔细想想你的这些优势,为自己而骄傲吧!如果可能的话,把你的这种满足感转变成为一种来自内心的喜悦。尽可能地表达这种感情,这不仅不会让人生厌,反而会为你带来更多好朋友和财富。

立足眼前“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说过:“满足于现状的人定会失败。”换言之,只有那些不断探索,永不满足的人才会成功。呃,真的是这样吗?我可不相信这一套。这就好像教给医学院的学生说只有那些陷于剧痛的病人才是健康的。不管怎样,这个论断给了我们思考的机会。

我的一位客户基尔,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告诉我:“我很担心自己会失去优势。最近,我的生活毫无目标。”基尔从一名公司菜鸟干到了业界翘楚。他的年薪除开奖金就有五十万。他有一个贤淑的妻子,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也刚刚出生。基尔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目标消失了,而是目标都已被实现。基尔心中真正消失的东西其实是“不满足感”,即一种认为自己还能获得更多的信念。卡内基也许会建议他把这种不满足感找回来,但我的主张是,基尔应该停止追求,享受眼前的生活。如果你想到达应许之福地,就不应该幻想着其他地方。正如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你会经常听到一句话:到了赌场才能赢钱。

亚洲宗教中有许多将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方法,这样你就不会总是瞻前顾后,既为明天的不确定而担心,又为昨天的得失而反复计较。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打坐,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或者其他的小东西上面,比如一盏烛火。如果你想尝试这个方法,我还建议你学点关于禅定的知识。事实上,禅定和集中注意力是很难办到的,我的大多数客户都没能办到。以下是一些更加便捷的方法供你参考。

练习一:美丽的路纳瓦约族印第安人有一首民歌叫“美丽的路”,我曾听一位纳瓦约朋友唱过。

这首歌有很多个版本,并且我还尝试改动了一点。带着对纳瓦约人民的歉意,我想把我自己的“美丽的路”与大家分享。这首歌很简单:

我身前是美,我身后是美;我左边是美,我右边是美;我上面是美,我下面是美;我四周是美,我心中是美。

我曾读到一篇对画家德加的评论,评论说:“德加非常善于发现美丽。”他不是在创造或者复制美丽,他是在发现美丽。这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画家的贡献不在于他画了什么,而在他看到了什么。我发现,反复吟诵“美丽之路”可以让我有新的发现。这样做可以让我从固执和沉迷中清醒过来,关注于眼前的美好——这种美好虽然与我近在咫尺,我也不曾发现。

在我游览凤凰城北部风景优美的索洛兰沙漠时,我也喜欢读读“美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