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衣蜡蝉,体色大多较为艳丽。头部偏小,额部延长如象鼻,触角着生在一对大大的复眼下方。前翅基半部淡褐色而稍带绿色,有黑斑20余个,翅端半部黑色,脉纹白色,翅脉分枝成网状。后翅基部鲜红色,且常有黄色相间,具有7-8个黑色斑点,翅端黑色,红色与黑色交界处有白带。体及翅上常有粉状白蜡。斑衣蜡蝉在生长过程中体色变化很大。小龄若虫身体为黑色,上面有许多小白点;大龄若虫最漂亮,通红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斑纹。
斑衣蜡蝉喜欢许多只聚在一起,而且常在寄主椿树的枝干上列队而行,十分整齐。只要有一只在瞬间弹跳飞走,其他的就会一个个旋即离去。有时也在枝干上互相追逐,绕着树干转圈。
斑衣蜡蝉是用口针刺吸树枝中的汁液,往往由于摄入的液体较多而需要排出,同时排泄物内还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可被其他生物利用。在若虫快速生长期如4龄若虫及成虫产卵前,它们需要大量的树液,以满足生长发育及产卵所需的营养。
斑衣蜡蝉的生活周期较长,一年内只发生1代。成虫把卵产在寄主椿树的老枝干上,卵粒成条形,整齐地排列成块状。为了过冬卵的安全,产完卵后的成虫还要从产卵管中排出大量的粉褐色黏液,覆盖在卵块上。经历寒冬后,到来年的5月间随着卵中的胚胎发育,卵粒膨胀,外面的保护层便自然脱落,不久即从卵上的裂口中孵化出一个个若虫来。
斑衣蜡蝉的俗名--樗鸡的来历,与它们喜食的椿树有密切关系。“樗”字就是臭椿树的代称,而斑衣蜡蝉的体形是头尖、足长,停栖时翘头垂尾,样子很像昂首啼叫的鸡。
斑衣蜡蝉为什么要像雄鸡啼鸣那样“站立”在树上呢?这是因为它那根刺吸式的针状口器从头的下方向后伸出,而且不能随意弯曲,这种口器叫做后口式口器。斑衣蜡蝉取食时,只有头部翘起来,口器才能从胸部腹面垂下,去刺穿树木的皮,汲取植物液体。另外,斑衣蜡蝉这样的姿式,也能增加足的爆发力,可随时弹跳,躲避开天敌的侵袭。
蜡蝉总科体长2-30毫米,体型变化大;触角着生在头两侧复眼下方,互相远距,梗节膨大成球形或卵形,上面有很多感觉器;多有2对翅,但也有短翅或无翅的,前翅前缘基部有肩板,翅膜质或皮革质;中足基节长,着生在身体两侧,基部互相远距,后足基节短阔,固定在身体上不能活动,胫节有2-7个大的侧刺和一列端刺。
卵产在植物组织内或表面,常有蜡保护。成、若虫均生活在植物上,吸食植物汁液。多数一年发生1代,但有的一年发生4-10代,多以卵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有的种类分泌蜜露,有蚂蚁伴随。
蜡蝉科为中到大型,美丽而奇特;头大多圆形,有些具大型头突;胸部大,前胸背板横形,前缘极度突出,达到或超过复眼后缘;中胸盾片三角形;肩板大;前后翅发达,膜质,翅脉到端部多分叉,并多横脉,呈网状;前翅爪片明显,后翅臀区发达;后足胫节多刺;腹部通常大而宽扁。
心狠手辣--螳螂
中文学名:螳螂
英文名:mantis
别称:刀螂、大刀螂
分布区域:除极地外各地
螳螂有一个上宽下窄的三角形的头,头顶上生有一对多节呈丝状的触角。螳螂身体呈绿色、暗绿色、褐色,苗条的身躯披着浅绿色透明的长翅。它的脖子和前胸,生得又细又长,占体长的一半,可以和长颈鹿的长颈相媲美。脖子的两旁还有锯齿状的硬刺,这是对脖子的保护性“装甲”。它的脖子非常灵活,可以左右、前后自由地摇摆转动,有利于观察猎物的方位,监视昆虫的行踪,以防备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偷偷溜走。
螳螂的眼睛生在三角形头部的两端,并且向外突出,这样视野就格外广阔,便于寻找食物。不过,它的视力并不敏锐,它看东西无论远近总是模糊不清。螳螂的眼睛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静止不动的东西看不见,只能看到运动着的东西。因此,不管螳螂要捕捉的昆虫的颜色、形状如何,只要它是个活物,螳螂就能看到它。
螳螂的一对前足,犹如刀斧手高举的大刀,所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也称它为“刀螂”。发达而强壮的前足生长在螳螂细长的胸部上,十分厉害,它的前端比钢针还要锐利。在前足的内侧,还生有许多锐利无比的锯齿状钢刺,非常适合把捕捉到的昆虫挟在前足的弯里牢牢压住。猎物只要被它捉到,那就休想逃掉。螳螂腿和腰的关节转动灵活,与前足相比,它的后足显得细长,与威猛的前足很不相称。
螳螂喜欢栖息在植物丛中,身穿绿色“伪装服”的螳螂是拟态的高手,非常善于伪装自己,常常隐身在植物丛中,把自己伪装得同环境相一致,体型可像叶片(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花朵、它们经常漫步在草丛与树林之间,虽然行动缓慢,却是一流的伏击手。它们一般不主动去追捕猎物,螳螂常用两对足着落在植物上,高高举起长臂的前足放在自己的胸前,昂首慢行,酷似一匹漫步的战马。螳螂摆出这种端庄文雅的架势,并不是为了装门面,而是作好随时就要进行的战斗准备。有的在胸节的两旁、前肢的腿节都有色泽美丽的薄膜张着,伏在花丛之中,就像一朵鲜花,能够诱骗昆虫飞来自投罗网。
螳螂是行动缓慢的昆虫,比起蝗虫、蟋蟀那样灵活跳跃,或者蝴蝶、蜻蜓展翅飞翔的昆虫来是很逊色的。不过,螳螂捕捉其他昆虫的本领是很高明的,尤其堪称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当在绿树花丛中飞舞的昆虫来到螳螂眼前的时候,它的复眼和颈部的本体感受器立即神速地把昆虫的形状、大小、飞行速度和方向报告给大脑指挥部,并发出捕捉的命令。于是,螳螂悄悄地斜着张开翅,四只脚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昆虫,到离昆虫不远的地方时,突然全身立起,用大刀般的前足猛地向昆虫飞行的方向狠狠一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立即将昆虫活捉,不论是蝉、蛾、蟋蟀、蝗虫、苍蝇、蚊子等,一瞬间就被它所猎杀。然后,它再用那小巧的嘴撕开并咀嚼猎物的肉。
螳螂的成虫能够捕食害虫,刚孵化出的幼虫也具有这种本领,因此被称作“世界昆虫之虎”。由于螳螂是重要的天敌昆虫,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业成本考虑,利用螳螂作为生物防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雌螳螂产卵的姿势也同其他生物大不相同。它要先找到一个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地方,头部朝下,腹部朝上,由腹部末端的产卵管中分泌出一种黏稠的保护液体,它一面分泌液体,一面用尾端两个瓣膜一开一闭搅动液体,打进空气,把液体搅成松柔的白色泡沫状,把卵袋覆盖成圆块状,产下的卵就裹在里面,因此分泌的黏液是给小生命做保护罩的。每产一个卵,就盖上一层泡沫,泡沫很快就凝固成硬块,干成固体,成为卵鞘,保护虫卵在这里孵化。卵鞘为圆筒形,表面有横的皱纹,里面由薄膜隔成许多个小室,非常精巧,每室有一扇小门,里面大约排列30多个卵。卵块里遍布无数的小气泡,凝固以后就像硬质泡沫塑料一样,既防水、防寒,又防震。这就是“桑螵蛸”,是它为了保护后代,本能要建立的一套防护措施。
雌螳螂一次产卵,如果能够顺利孵化的话,可以孵出数百只的小螳螂。到了来年春暖花开的梅雨季节,小螳螂就开始孵化出生。
螳螂不仅有吞食配偶的自私现象,其实刚从卵蛸里孵化出来的小螳螂,它们也是“六亲不认”,更无“同胞手足”之情的,一出生就自相残杀、残食,体魄强者就把弱者杀而充饥了。这种“自私基因”现象从幼年时就已开始指导着生存竞争,这在许多种昆虫中都有此现象。
刚孵化出来的小螳螂,除身体小无翅膀以外,其他酷似它的父母。小螳螂以蚜虫为食,经过八九次蜕皮,发育成为成虫,就跟父母一模一样了。
螳螂主要是靠着两个“秘密武器”来传递信号的,一个是它的复眼,另一个是它颈前的几丛感觉毛。
螳螂的两个很大的复眼,由上百个晶体状单眼组成,是它的视觉器官,也是个特殊的速度计。螳螂的双眼虽然不会转动,可是它的头却能朝任何两侧方向转动。当眼睛发现猎物后,就将信号传到大脑,使头部的正面对准猎物。在螳螂在跟踪猎物时,头部的转动压缩着一丛感觉毛,由于形状的改变,从感觉毛传到大脑的是另一组信号。大脑的神经系统得到两种互有差别的信号后,立即做出决定,包括双臂应该朝向什么方向,用什么速度去袭击等等。螳螂为什么不根据一侧复眼的视觉信号去直接袭击,而还要转动头部呢?这是因为螳螂在捕猎时,不仅要知道猎物所在的方向,而且还得掌握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距离的察觉,就要靠双目的视觉用来完成。只有距离算准了,才能精确地命中目标。
螳螂的感觉丛毛是怎样传递信号的呢?原来,感觉丛毛由两个感受垫,由几万根弹性毛组成,头转动时,一边受到压力,丛毛被压弯,而另一边则减低压力,丛毛伸直。这时,丛毛的弯曲刺激由毛茎部的感觉细胞传到大脑,而左右神经感受到的差别信号,正是螳螂头部旋转角度的量度,因此成为极为精确的瞄准器。
螳螂伏击的时候总是抬起头,举起两个长长的前臂收拢在胸前,神情温柔。这个的姿势,就像虔诚的教徒祈祷的模样,仿佛请求上帝原谅它的罪过或无辜,因此也引发出许多神话与迷信。在欧洲,人们都叫它“会祈祷”的昆虫。在德语里,“螳螂”就是“祈祷的信女”。在美国,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看见螳螂会有“好运气”。其实,螳螂哪里是在“祈祷”,它是摆开阵势,作捕猎前的准备!
秋天,是螳螂“结婚”的良辰吉日。“结婚”对大多数动物来说都是欢乐的喜事,可是在螳螂的世界里,“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要大难临头了。因为当它们婚配以后,雄螳螂就要被雌螳螂吃掉。所以在螳螂的世界里,“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生命的结束。
关于螳螂交配过程中的“食夫”之说,有人认为由于雄螳螂比雌螳螂成熟早,求偶时遭到雌螳螂的强烈反抗所致;另一种是认为雄性的咽下神经节可以分泌一种激素促进它的侧向运动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运动,因此雌性吃掉雄性的头部,可以破坏雄性的咽下神经节,有利于双方交配成功;还有的认为,螳螂是食欲旺盛的食肉性昆虫,不论雄螳螂或其他昆虫,只要落在雌螳螂的捕食视线之内,不管是“亲朋好友”,也不论是否有“夫妻之情”,都会成为“刀”下之鬼。有时,雄螳螂好像深知其“妻”的残酷性,在性爱时小心迂回到它的背后,突然扑到雌螳螂背上,以避免被雌螳螂的“大刀”触及,成为交配后的牺牲品。因此,只要善于在交配后使用合理的脱身之计,雄螳螂能够幸免于难的,数量也不少。
大多数学者认为,雌性吃掉雄性可以为卵的成熟补充营养。如果雌螳螂攫取的食物中含有极为充分的蛋白质的话,雌螳螂本来并不一定要把雄螳螂吃掉,可是,在自然环境里,雌螳螂生理上所需的蛋白质,光依靠它所能捕捉到的小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雌螳螂在交配、繁殖、产卵之际,必须消耗大量体能,因此交配时的雄螳螂就成为最方便的食物了。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从基因的角度对雄螳螂常被逮而食之的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一种基因在主宰着它们的行为。因为雌螳螂受精后,胚胎发育要大量营养,所以每当交配时,“自私基因”已开始指导它们要不顾一切地搜集营养品,以免自己受孕后的健康受损而使“胎儿”得不到顺利发育。
而雄螳螂面对这种“雌食雄”的行为能够做到“视死如归”,是因为雄螳螂在交配后,与其他雄性昆虫一样,生理机能随精子的排出,体能已衰极,行动也失去活力,已经无力逃遁。同时雌雄螳螂在围绕求偶、交配、营养等活动中产生了进攻性行为,在此行为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同种的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从而占有进攻优势,所以雄螳螂在无奈之下只能被吃掉了。
色彩伪装是螳螂最常用的伪装手段。那些经常生活在绿色枝叶上的螳螂,它们身体的颜色都是呈绿色的。那些经常出没于褐色枝干上的螳螂,它们身体的颜色却都是褐色的。
此外,形体伪装同样也是螳螂的拿手好戏。它们不但努力使自己的体色和生活环境保持一致,还极力从形状上模拟周围的环境。叶螳螂是一种形体模拟十分奇特的螳螂。它的身体看上去就像一片树叶,不但形状模仿得惟妙惟肖,就连树叶上的叶脉也模仿得丝毫不差。若不是看到它在树上缓缓移动,令人真不敢相信这片“树叶”,竟然是一只昆虫!
还有一种花螳螂,身体呈粉红色,不但身体长得十分像花瓣,就连它的那两只令人生畏的前足,也模拟得同花瓣极其相似,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当它隐身于花丛之中时,哪个是花,哪个是虫,真是令人无法分辨。一些采食花蜜的昆虫,被这朵“鲜花”所吸引,前来采蜜,却万万没有想到竟会自投罗网,葬身于这朵“鲜花”挥动起的两把“大刀”之下。
螳螂目昆虫都可以称为螳螂。螳螂个头较大或中等。躯体较长,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花斑的。螳螂头很大,呈三角形,活动自如。其复眼突出,有3个单眼。口器为咀嚼式。螳螂还长着丝状长触角。
螳螂的颈很长,是由前胸极度延长而成的。其前足为捕捉足,基节很长,胫节可折嵌于股节的槽内,就像铡刀一样。螳螂的前足举起时就像教徒在祈祷;其中、后足适于步行。螳螂有10节肥大的腹部,产卵器不突出,它还有1对较短的尾须。
螳螂是渐变态类型,一生需要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螳螂幼虫形态及生活习性和成虫相似。其卵产在卵鞘内,每1卵鞘有20-40个卵,这些卵有2-4列。每只雌螳螂可产4-5个卵鞘,卵鞘多黏附于在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是由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的,不同种类的卵鞘形状、大小、结构也不相同。初孵的若虫为“预若虫”,蜕皮3-12次后开始变为成虫。一般一年完成1代,卵可以在卵鞘中越冬。有些种类的螳螂可以孤雌生殖。
螳螂是重要的天敌昆虫,成虫、若虫都会捕食,田间及林区的一些害虫,都可以被它们消灭掉。如果螳螂缺食,就会出现雌虫残食雄虫的现象。螳螂有保护色,有的还会出现拟态现象,这与其所处环境是分不开的。
作茧自缚--蚕
中文学名:蚕
英文名:silkworm
别称:天虫
分布区域: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原产于中国北部,它是蚕蛾的幼虫,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蚕以桑叶为食,有时也吃鹅菜。茧是由一根长丝织成的,长300-900米。蚕有食疗功效。家蚕的虫及蛹都可以食用。成虫的蛾不能飞,被称为“蚕蛾”,可以用于产卵以繁殖后代。因为家蚕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科学越来越重视对其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