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拿破仑的故事
28039700000005

第5章 婚姻大事

拿破仑在土伦一鸣惊人后,他随部队到了马赛驻防并把颠沛流离的一家人也接到了那里。哥哥约瑟夫还在市政厅给特派员阿尔比特当助手。波拿巴全家由于在科西嘉丧失了所有的家产,拿破仑向法国政府为母亲申请到了救济金,家里的生活得以维持下去。

当母亲莱蒂齐娅看到拿破仑时,她喜极而泣,用颤抖的双手一遍遍地抚摸着拿破仑神气的军装。这位历尽艰辛的科西嘉女人想起自己早逝的丈夫,激动地说道:“如果你的父亲还在世,看到你出人头地,他会是多么高兴和自豪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此时拿破仑和他的哥哥约瑟夫都在考虑婚恋大事了。恰巧,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兄弟俩一个巧结了婚缘,一个步入了一段浪漫的热恋。

应该指出的是,拿破仑一生中有过许多女人,但谁也没有对他产生过什么影响,他始终是他自己,他专横,暴躁,怀疑成性,难以驯服。而他需要的是惟命是从、唯唯诺诺的女人。他在征战中,没有多少时间去琢磨女人、去动感情。但此时的拿破仑需要一场婚姻,于是他选择了约瑟芬。

约瑟芬·博阿尔内是恐怖时期被处死的贵族的遗孀(yi shuang,丈夫死后留下的妻子),一位风流的女子,与巴拉斯曾有一段密不告人的来往。此时,她与拿破仑并没有多少感情,他们接触只是出于一种互相需要的功利目的。约瑟芬在生活上已经很困难了,为了名和利,她愿意选择声名显赫、有后劲的拿破仑,拿破仑则是为了通过她去结识上流社会的显要人物。

在约瑟芬之前,拿破仑曾邂逅过他的初恋情人——黛丝蕾。

黛丝蕾是马赛城颇有名望的大绸缎商克拉里的次女。克拉里早年故去后,留下妻子和一个儿子艾蒂安,两个女儿朱莉、黛丝蕾。国王路易十六去世不久,革命政府以“效忠王室”的罪名拘捕了他的儿子艾蒂安。一家人非常惊慌,最后决定由艾蒂安15岁的妹妹黛丝蕾和艾蒂安的妻子一起去找市政厅国民议会特派员,恳求释放艾蒂安。

在市政厅,姑嫂俩没有见到那个特派员,但她们见到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约瑟夫。约瑟夫答应帮助她们,还得意地透露自己有一位当将军的弟弟。黛丝蕾是个聪明的姑娘,她看到约瑟夫年轻有为,便有意把漂亮的姐姐介绍给他。当约瑟夫帮忙让艾蒂安很快被释放后,黛丝蕾有机会见到了拿破仑。第一眼看到拿破仑时,她不禁大失所望,因为拿破仑身材矮小,头发凌乱,身上的军装也是皱皱巴巴的,不修边幅的形象与约瑟夫干净利落的打扮形成鲜明对比。当姐姐朱莉和约瑟夫一见钟情时,拿破仑和黛丝蕾也有更多的机会一起交流思想。

有一次,拿破仑跟黛丝蕾谈起了关于命运的话题,他自信地说道:“我知道我注定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上天生下我,就为的是统治与兴建一个国家。我是属于创造历史的那种人。”一席话让黛丝蕾被这个身材矮小、壮志凌云的男人极大地震撼了。她对拿破仑更加崇拜,在如水般的夜色中,她接受了拿破仑的第一次亲吻。

在一段时间里,拿破仑除了日常工作外,时常与黛丝蕾约会。两人常在一起漫步,花前月下,无话不谈。经过一段热恋后,两人订婚了。

正当拿破仑和黛丝蕾谈婚论嫁之时,法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热月政变,雅各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遭到杀害,其弟小罗伯斯庇尔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受其牵连,当时所有与他们兄弟过往甚密的人都成了政治上的嫌疑分子,拿破仑也受到怀疑而突然被捕了。

消息传出后,黛丝蕾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为了爱情,她不顾哥嫂的劝阻,找到拿破仑的家,从他母亲那里拿了几件拿破仑的衣服,捆成一个包裹,来到城防司令部。一位少校接待了她。

“小姐有什么事?”

“我这里有个包裹,请你交给拿破仑·波拿巴,他是我的朋友。”

“唔,这怎么行,你叫什么名字?”

“黛丝蕾·克拉里。你们放了他吧,他是无辜的。”

黛丝蕾说罢,就哽咽着哭了,少校被她的哭叫弄得没办法,只好安慰她道:“好,我答应你,给你把包裹送去!好吗?”

黛丝蕾破涕为笑,并连声道谢。

少校又告诉她,拿破仑不会被处死的。果然,过了一段时间,拿破仑经过朋友萨利塞蒂的帮忙,终于被无罪释放并返回尼斯任职。

他企图东山再起,却苦于没有出路。

1795年10月正是法国葡萄收获的季节,也称为葡月。巴黎形势凶险。反对新宪法的巴黎武装部队总司令梅努将军狂叫复辟,准备推翻热月政变后建立的督政府政权。他们的最后一击,是攻进国民公会所在地杜伊勒里宫,以王党政权取而代之,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而此时的巴黎民众已经厌烦了大革命以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更迭,对督政府没有好感,对事变采取冷眼旁观态度。作为旋涡中心的热月党人,一个个善于玩弄阴谋权术,而对于指挥作战却不在行,他们所能指挥的人马只有五千,力量对比十分悬殊,而且人心浮动,军心不稳,许多人认为督政府必败无疑,保王党分子弹冠相庆(比喻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已经在准备他们上台后的庆典和人事安排了。

但是,国民会议不准备就范。在葡月12日夜间,国民会议下令撤掉梅努将军的职务,并逮捕了梅努。接着,巴拉斯被任命为巴黎武装部队总司令,他准备当夜就采取行动。

此举激怒了反叛者,他们来到街头,聚集在国民会议大楼周围,试图以巷战一决胜负。

巴拉斯来到他的情妇塔里昂夫人家里,向她大吐苦水,诉说叛军是多么强大。塔里昂向他推荐了拿破仑,因为拿破仑曾几次参加她举办的舞会,塔里昂见拿破仑虽衣衫寒酸,但谈吐不凡,见解独特。于是拿破仑被任命为巴拉斯的助手。在了解情况之后,拿破仑才知道叛乱者的阵容是多么的强大,但他不需要考虑这些,只是更清楚自己将成为国民会议的救命恩人,他有一个以炮兵的狂轰滥炸为基础的行动计划。

临危受命、重获兵权,拿破仑心中的惨淡愁云一扫而空。葡月13日清晨,拿破仑在国民会议大楼前布置了数门大炮。叛乱者有2.4万多人的武装队伍,而拿破仑只有不足6000人,是对方的四分之一。

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拿破仑却丝毫都不担心,他对自己与生俱来的军事天才充满信心。他神采奕奕,眼神里焕发出光彩,开始进行缜密的部署。当叛乱的人群冲向国民会议大楼的时候,拿破仑占据了有利的地势,用大炮轰击了他们,顿时血肉横飞。而叛军只能用步枪回击大炮。这样,他们没坚持多长时间就四散逃去了,有的人怕算后账,直接逃出巴黎了。到中午,街上只剩下几百具叛乱者的尸体。

过后,拿破仑被当做英雄来崇拜,但他把自己的胜利归功于对方的无能;他认为,如果他站在对立的一方,那国民会议早就不存在了。事情在拿破仑手里解决,就是这样简单,这种气魄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况且一般人是想不到用大炮在城市里进行袭击的。

在一天之间,他从一个到处闲荡的青年军官,成了一个声名远扬的指挥天才。

这次战斗使拿破仑成了巴黎人心目中的英雄,巴黎各阶层的人士都在谈拿破仑,认为是由于他的英明才挽救了共和国,军队、大街、陋巷、香闺(gui)中,在巴黎人的口中,“拿破仑”这三个字一时间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拿破仑成了维护巴黎共和国的救星,巴黎人尊称他为“葡月将军”。

由于拿破仑保卫巴黎有功,国民公会一致通过,任命拿破仑担任了法国内防军总司令,兼任巴黎卫戍副司令。

国民公会此时也正式建立了共和政府,设了元老院、五百人院和督政府,巴拉斯执掌了督政府的大权。

这位曾经不修边幅、寒酸潦倒的年轻人,在经过这次命运转折的一战后,社会地位迅速上升,迈向权力巅峰的命运之门从此打开。他开始往返于上流社会的宴会,还认识了一位迷人的贵妇,并被她弄得神魂颠倒。几个月后,即17%年3月9日,在巴黎当丹街的市政府里,“葡月将军”拿破仑与这位叫约瑟芬的贵妇的结婚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拿破仑眼神里洋溢着坚定喜悦的神色,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后悔表情。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为自己背叛了初恋的少女黛丝蕾而隐隐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