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28033100000079

第79章 世界轻纺交易中心

绍兴,这个曾经以师爷遍布全国而闻名,如今改换了名头——世界轻纺交易中心。

绍兴轻纺城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1992年由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命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第一个以“中国”冠名的专业市场。

现在,坐在绍兴县柯桥联合市场偌大营业房内的黄雯英,以前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变成坐拥千万元资产、拥有高端酒店用品品牌的一个女老板。

上世纪80年代,跟所有的农村姑娘一样,黄雯英按部就班地在家里过着她的小日子。但四里八乡很多跟她家境一样的村民,都在柯桥经商致富了。黄雯英天生就好挑战,她决定到柯桥闯一闯。

1995年,黄雯英从亲戚们那里借了1.8万元钱,到江苏去进货。那时,黄雯英初来乍到,对纺织面料一窍不通。但当时她就觉得,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产品。于是,她进的货都是高档的家纺产品。当时,她在柯桥市场里还没有店铺,只能背着面料,坐在轻纺城北市场大厅的通道上,摆起了地摊。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一次经商,就挣了18万元,是本钱的整整10倍。

第二年,她把赚来的钱投到了市场中,在那里有了一间自己的门市部,落下了脚跟。虽然如此,当时的黄雯英却还没有明确自己经商的方向。有一天,兰州一个商场来进货的经理告诉黄雯英:“你的家纺产品确实是好,但家纺产品毕竟只能卖给家庭,而酒店宾馆用品的用户却是一整座大厦,你何不尝试发展酒店用品呢?”

黄雯英一听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的生意有了目标。她马上放下已十分熟悉的家纺产品经销,转行投入到了酒店用品行业。转行后,黄雯英还是定位高档酒店用品,她的商品同样受到了客户们的喜爱。

现在,黄雯英不仅有了自己的企业,还有了自己的品牌。她所经营的“莺牌”产品,更是从柯桥“飞”向了世界各地。随着市场的扩大,黄雯英在轻纺城拥有了上百间营业房。

在绍兴,像黄雯英这样白手起家,经过数年打拼,资产达到千万元以上的经营户在轻纺城有成千上万个。轻纺城就像强大的磁场,成了有志之士实现梦想的舞台。

目前,中国轻纺城已形成了南中北西四大市场区和东部仓储物流配套区,市场总面积326万平方米,营业房2万多间,注册经营户近2万家,各类面料3万多种,采购商日均流量10万人次。外商机构750多家,常驻外商3500多人。2008年,市场成交额635亿元。

中国轻纺城与世界各地187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全球每年有四分之一的面料在这里成交,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与轻纺城建立产销关系,全球顶级服装品牌,像香奈儿、古奇、瓦伦蒂诺、范思哲等,都直接或间接在这里采购面料。中国轻纺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

在“二次创业”过程中,绍兴县还抢占高地,与商务部联合,率先推出了“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成为指导全球纺织品交易的晴雨表;另外,纺博会成为“国字号”,并发展成一年春秋两届;国家纺织面料馆正在进一步建设之中……

2009年9月9日,在中国纺织业内赫赫有名的两个网站在柯桥实现了联手。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纺织网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将在全面打造绍兴电子商务新型服务平台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根据协议,中国轻纺城集团与全球纺织网将共同投资,对中国轻纺城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网上轻纺城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

“未来柯桥提供给中国服装界的,不仅是面料的基地,更是纺织服装时尚创意的基地。”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介绍,“未来纺城,创意为王。”

在轻纺城,即使是很小的公司,也有自己的设计人员。因为在现代纺织的血液里,已经融入了创意的基因。正是因为不断地开拓创新,轻纺城的影响力才更广,集聚力才更强,生命力才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