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28033100000071

第71章 拉二胡的富豪企业家

1935年出生的徐传化从小就没进学校读过书,按照他的话说他是一块“白木头”。然而,他却是一个好学的人,而且很会计算。看到别人会而自己不会的技能,他都想学,别人做得好的事情他一定不会落后。而且他更愿意做一个“喝头口水”的人。

徐传化很早就展现出经营才能,但是最初只能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施展。那时候还只是大集体生活,哪怕仅有的一点自留地,徐传化也从不让它有闲置的时间。他夏季种丝瓜、辣椒,冬天种大头菜榨菜。就拿种丝瓜来说,大小相似的丝瓜,别人家的分量就是没他家的重。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说,丝瓜在七分熟的时候采摘最划算,这时丝瓜的汁浆最旺,等到八九分熟的时候,汁浆就退了不少,就没有那么多分量了,所以摘丝瓜一定要讲究时候。

有了这样的盘算能力,徐传化家即便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也比别人家生活要好上很多。他们家是生产队里最早买自行车和第一家用上电灯的家庭,后来又是第一家住上瓦房的,直到改革开放后,又是第一家办企业的人。

改革开放之初,徐传化并没有想到去办企业。那时大儿子徐观宝师范毕业当上了老师,小儿子徐冠巨高中毕业进了万向节厂,小女儿也进了乡镇企业上班,而他在宁围磷肥厂的日子也不错。他在业余时间种植苗木,几年下来就积累了十多万元。

1985年,他用这些钱建起了新房子,就在全家喜迁新居的时候,小儿子徐冠巨被医院诊断为“溶血性贫血”,甚至被医生判为“没多少日子了”。这时,徐传化工作的磷肥厂也倒闭了。所有的事赶到一起,家里一下子欠了2万多元外债。徐传化要挣钱还债,还要为儿子筹集医药费。

1986年夏天,得到一位朋友的指点后,他东借西凑了2000块钱。在家里弄口大缸,和儿子做起了液体肥皂。起初他们从上海请来了“星期日工程师”,后来他不断学习,掌握了配方和工艺方法。其间,为了掌握关键工艺,他花2000元钱买了技术人员嘴里一个“盐”字,学费有点高昂,但却成了徐传化开发技术的动因,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液体肥皂的销售额达到了33万元,利润超过了3万元。这一年,徐家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了当地的富裕户。更令人惊奇的是,徐冠巨的病原本很难治,但在那年却大有好转。

1988年,由于液体洗涤剂供不应求,徐传化父子租用村里房子作厂房,扩大生产规模。此时徐家的一些亲戚朋友也加入到生产和销售中来,家庭作坊逐渐演变为家族型企业。1989年,徐传化父子和他们的企业又向前跨出一步。他们向当地政府租用了3亩地,盖起了厂房,安装了锅炉。在继续拓展液体洗涤剂市场的同时,产品开始向印染助剂类扩展,企业规模继续扩大,职工人数已达几十人。从此之后,徐传化父子的企业逐渐走上了正轨。

1995年传化集团正式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传化”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高科技农业、物流与商贸四大产业为核心,资本运营与实业经营互动发展的现代企业集团,“传化”商标还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随着传化集团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曾经叱咤一方的企业创始人徐传化渐渐淡出了企业员工们的视野,远离他曾经奋斗多年的商界。儿子徐冠巨也在2000年顺利接班。而在另一个领域,徐传化却十分活跃,他组建了传化艺术团,活跃在杭州及附近的城镇乡村,为老百姓带去欢声笑语。

哪天你走在江浙的乡村里,在一个戏台上发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怡然自得地拉着二胡,一副十分陶醉的样子。你或许想不到,这就是那个身家亿万,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徐传化。

创办企业前,徐传化和普通的农民一样,以种地为生。可是,和普通农民的日子不同的是,他的生活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30岁那年,他从一位下乡的知识青年那里学会了二胡、笛子。每当从田间劳作归来,总喜欢坐在家里拉拉二胡,吹吹笛子。后来,又学会了吹唢呐,弹奏琵琶。

传化艺术团最早是传化员工兼职的,演出也比较业余。后来,徐传化着手对艺术团进行改造,并取得了演出证,使之变成“正规军”,他自任团长。为了保证演出水准,艺术团添置了一流的演出设备,并且招兵买马,从绍兴等地招了来一批科班出身的演员,而且个个都有绝活。

徐传化在舞台上是一个幕后英雄,每次演出的开场锣都是他敲响的,然后便是伴奏,唱越剧时的主胡、唱莲花落时的琵琶、唱绍剧时的板胡都是徐传化演奏的。休息时他也和演员一样,站在舞台旁吃快餐。

艺术团成立至今,从来没有赢利过。演员的工资、车辆交通费、舞美灯光等费用都是企业出,尽管在演出时承办单位也有补贴,那只是杯水车薪。每年,艺术团要倒贴100多万元。徐传化却一点都不计较,他反倒认为十分划算,当他看到台下观看演出的乡亲们脸上挂满笑容的时候,心中比吃了蜜还甜。他觉得,能跟乡亲们一起快乐,这点牺牲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