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帮传奇(第四部)——浙商纵横
28033100000015

第15章 积累,人脉就是财脉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有一条就是“人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浙商为了加强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谐,以和为贵,把“和气生财”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浙商走遍天下,无论到哪里,无论当地人的文化背景、风俗传统有多大差异,都能与他们和谐相处。大多数浙商都把人脉放在第一位,信奉“人脉即财脉”。改革开放初期,数十万温州商人在全国各地推销产品,常说的两句话就是:“先把个人关系搞定再做生意。”“只要有关系,就没关系了。”正是这种极度重视人脉的理念,让温州人在经商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很懂得人脉的浙江商人,信奉朋友就是财富,有义就有利。

义乌人早年在“鸡毛换糖”走天下的时候,挑着货担走乡串户,他们个头虽然不起眼,但一律是和和气气的,介绍商品、讲价、回答好奇的询问,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有人说浙江人天性如此,这也是浙商成功的天分吧。

对任何人来说,构建人脉网络,并不只是在危难的时候才需要,而是每一天都需要。因为成功也要靠别人,而不是单凭自己。人脉需要长期积累,有时候,一次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换来巨额财富。

温州商人王月香有一次在陕西旅游,搭乘陕西地质学院的旅游车。途中,邻座一位地质学院的教授不慎丢失了钱包。这可把教授急坏了,没钱怎么回家呢?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谁帮忙呢?正在教授焦急万分的时候,王月香掏出2000元钱,塞到教授手中,说:“出门在外,谁没个为难的时候,这点钱您就拿着做回家的路费吧!”

教授感动万分,当即掏出本子,要记下王月香的姓名和地址,表示一定要归还这些钱。王月香笑着说:“我既然给你,就没想要你还。算我们交个朋友吧,这也是缘分。”教授不好再推辞,就拿出自己的名片,说:“你们也不容易,这钱我一定要还的。”

王月香就这样结识了这位教授。原来这位教授是一位地质专家,多年从事西北油气的勘探与研究。正是这位教授,给王月香到新疆打油井提供了信息,让她在一个新的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浙江商人不仅善于搞好与经商之地的关系,更加重视内部的团结合作。浙商在市场竞争中的“抱团精神”,是让人感受最深的一点。遍布全国各地的温州村、义乌城、浙江街,没有一种“抱团精神”作支撑,是不可想象的。正是有了这种“抱团精神”,才有了浙商发展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合作、分工、信誉和诚信。温州打火机行业能彻底打败日本、韩国的同类企业,靠的就是优质价廉。而这一点是怎么做到的?就是因为无数家相关企业专业分工、产业配套、互信合作。

浙商在外经商有一个重要的依靠,就是浙江商会。这个成立于1986年的老牌商会,发展至今,会员企业已经遍布工业、商业贸易、建筑建材、房地产、餐饮娱乐、医疗保健、金融投资、文化教育事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同时还设有各省分会和各行业分会。虽然是民间社团,但是以低调、勤奋和果敢著称的浙商们,对商会有着规范的管理。浙江商会有着清晰的组织架构和详细的商会章程。每年不断地组织各种商务考察、论坛峰会和各项精英体育赛事,给会员企业提供“无边界的服务”,浙江商会官网上写道:“在沟通中发现商机,在服务中创造价值”,无不体现着浙商的“和气”和务实。有人说,浙商的厉害主要不在名人、大家,而在于深厚的民间基础与庞大的群体阵容。上海浙江商会吸纳所有来自浙江籍的在沪企业,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即可成为这艘舰艇家族的成员,共享其丰厚的社会资源和独特的商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