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良缘喜嫁
2803300000001

第1章

五更刚过,天还灰蒙蒙的没甚亮光。平川镇上的人们懒散惯了,这时候许多人还没起,略过了一会儿,才听见街上有挑早食的小贩走动的声音。

待到了卯正,街上人开始多了起来。上工的赶着上工,街两头店铺的门也陆续开了。这时,各家的妇人也必须起来了,食时之前还没做好早饭,要被当家的男人打不说,周围邻居听了也是一顿笑话。

林菀的舅舅开着一间小小的书肆,大清早的没啥生意,所以开门时间一般比其他铺子晚。他们一家起得也稍微晚些,林菀侧耳听了听,主屋还没有声响,倒是大表哥那屋有了动静。昨儿个舅母嚷着头疼,大概是身子不舒服,所以今天没按时起来。

林菀没再装睡,她在清远府一惯都是卯初就起了,到了平川镇快两月,还是不习惯睡懒觉。她利落下了炕,本欲穿上那件素纹水蓝的裙子,后又想到如今已经出了孝,再一直穿素的不太合适。舅舅虽没说什么,舅母闲谈之间,倒提过让她穿得随意些。

念头一转,林菀就将素蓝裙子收起来,转而取出一件桃红的窄袖短襦配一条松花色罗裙穿上。梳了简单的垂挂髻,只绑了两根发带做装饰。没什么光,林菀也没点灯,支起窗户,凑近铜镜仔细看了看,也就罢了。

出了屋子,林菀往主屋瞧了瞧,发现主屋的门还是关着,看来今天只有她一个人做饭了。想着平时舅母常做的早膳,林菀进了小小的厨房,净了手和脸,开始蒸馒头,熬稀粥。等灶上食物的香气溢出来的时候,她从坛子里取了咸菜切成丝,这顿早饭就算成了。以前在清远府的时候,她跟着学过做饭,但没烧过灶,刚到林家还一顿手忙脚乱,到如今总算是用的熟了,林菀松了口气。

过后她盛了热水,打算等会让其他人洗脸漱口。走出厨房一看,表哥许青彦不知什么时候起的,站在院子里正打拳。三月的清晨还弥漫着一股寒气,他穿得单薄却出了一头的汗。

林菀一晒,幸好舅舅今儿起得晚,不然看到这个情形估计又要发火。她见许青彦练得专注,不得不打断他:“我烧了热水,表哥快去洗个脸好吃早饭。我去喊舅舅他们起床。”

表妹温声细语的,许青彦脸一红,有些许不自在。其实他早在林菀出了屋子的时候就察觉了,在表妹的注视下,他哪还能专心?分了神去注意她,动作也慢了。听了她的话,他冲她点头笑了笑,也没和她说话,就径自打水洗脸去了。

许青彦的寡言,林菀已经习惯了。她注意到小表弟许青佑揉着眼睛从房里出来,不由失笑。忙走到他跟前,蹲下身给他理了理系歪了的衣襟。

“表姐,我爹和我娘呢?”许青佑年纪小觉多,他虽然和许青彦一个屋,但两人起床的时辰是不一致的,平时到了时辰多半是许母喊他。

“小佑乖,先去洗了脸,一会儿就吃饭了。”林菀摸了摸他的头发,琢磨着下午她或许可以蒸几块糕点出来,平时舅舅管得严,许青佑小小年纪也没吃过多少零嘴。

林菀走到主屋,正欲敲门,却听见里头传来细碎的说话声。

“你说说,阿菀都十七了,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都抱上大姐儿了。你这个做舅舅的,也不替她着急。拖着拖着就成了老姑娘,更不好嫁了。”

“我当然急,但不管怎么说,总得找个配得上的。先前你说得张屠夫家,他家富裕是富裕,但你也不想想,他和阿菀站一块那能看吗?一个天一个地的!”

屋里静默一瞬,许母的声音又响起:“阿菀就是金玉堆里养大的,她现在也是落水的凤凰不如鸡!一个孤女,嫁妆也少,还被退了婚。难道你还想给她找个少爷公子?你看得上,人家也看不上啊。”

“我也没说要找个少爷公子,瞧你说到哪去了?”

“不是我没有气量容不得小姑的女儿住家里,但你也不想想,青彦都十八了,他总不能一直和弟弟挤一块住吧。咱们家就三间青瓦房能住人,两个儿子一人一间正合适,阿菀一直住着,怎么腾出屋子让青彦娶亲?”

许父没言语了。

许母还在游说:“既然张屠夫让你给推了,这附近就没合适的人家了,赶明儿我带阿菀出去串串门子,让街坊们给说说。要是实在不行,只能去找媒婆说和了……”

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小门小户,一般而言,结亲最好是走自己的人脉,这样说和的人家,主要能知根知底,一般不会出大的纰漏。但媒婆就不一样了,她们眼里最重的是钱财,拿了红封,上下嘴皮一碰,她们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林菀心头闷闷的,她没再听下去,既然舅舅舅母已经起了,那可以把饭端上桌了。许家的厨房是用黄泥随便砌的,屋子小没吃饭的空间,除了下雨的时候是在堂屋吃,一般一家人都是在院里摆饭。

吃了饭许父带着许青彦去铺子上了。许母收拾好小儿子的书,跟林菀交代一声,说她把青佑送到私塾后,还要去市集转转买些菜蔬回来,才急匆匆走了。

许父开着书肆,肚子里也是有几分墨水的,大儿子就是由他启蒙的,但不知道是他教得的方法出了问题,还是许青彦真的没天分,越大越不喜读书,反而喜欢上了舞刀弄枪,平素就爱往镇上的武馆跑,为此,没少让许父生气。等小儿子出生后,许父没上赶着要自己教了,准备了束修把小儿子送到了附近的私塾。

现在许父即使对大儿子读书的事情绝望了,但还是不许他往武馆跑,每天押着他上铺子,让他跟着自己学怎么经营书肆的生意。

家里只留了林菀一人看家,她也没闲着,先是把厨房收拾了,又拿出抹布把里里外外擦了一遍。许母回来的时候,她正在扫院子。

许母把屋子打量了之后,暗暗点头。这侄女虽然娇气了点,但不是个躲懒的。来了自家两个月,每天都自发打整屋子,动作是越来越麻溜了。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许母嘴上还是说:“瞧瞧你穿得这一身水嫩的裙子,别干这些粗活了。去屋里绣花写字吧。”

林菀手上动作没停,只笑道:“就差这么点了,马上就好。到时候我再来帮舅母理菜。”

许母笑得和蔼,道:“这我不拦着你,女人家要绕着灶边做一辈子,你现在年轻多学点不是坏事。不然当姑娘时躲了清闲,嫁了人就要吃苦头了。”

林菀应道:“我在清远府的时候,教我的嬷嬷也这么说过,我都记着呢。”

“你在清远府不是让人伺候的吗,还要学这些?”许母倒是好奇,那些大门户的姑娘家是怎么过日子的。

林菀笑:“都要学的,知府夫人心善,特意请了嬷嬷教我们这些客居的姑娘,教得最细的是女四书和女红。厨艺我学得不精,不然也不会在刚到舅舅家就闹了笑话。”

“什么事做得多了就熟悉了。现在你可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许母说,“等我再教你几道我的私房菜,你舅舅表哥他们,每次见了准吃得丁点不剩。”

“好,谢谢舅母。”林菀笑意加深,脸颊的梨涡若隐若现,清秀的脸看着就喜人。

许母瞧着侄女笑盈盈的样子,心里直叹气,知府夫人要是真的心善,也不会把你送回来了,直接让你从清远府出嫁,哪还会现今没个着落。

林菀的爹林暄不是平川镇人,而是临近镇子上家道中落的穷秀才。说来也是缘分,当年的林菀的外祖父外出的时候遇到了林暄,看中了这个后生,不仅让他娶了自己的小女儿,还拿出路费资助他赶考。

林暄后来果然中了举,那时候林菀已经出生了。林暄是个有志向的人,他不甘做一个泯然于众的举人,像他这样的没有根基家世的,即使花钱疏通做官,最多不过被分配到贫远地区做个小小的知县之流。他不好再靠着岳父的资助过日子,就投到清远知府处做了清客,打算边做事边读书。虽然他这么做了,日后即使中了进士,也只能做清远知府一脉的人,未来受了限制。但对于当时的他,这已经是最好的出路了。

林菀十三岁的时候,林暄第三次上京赶考,谁知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林菀的娘等了一年,终是支撑不住病故了。清远知府为其办了后事,为了名声还是养着林菀,直到林菀守孝期都过了,林暄还是没有消息。大约是真的死在外头了。

知府夫人知道林暄之前给林菀定了一门亲事,说不好耽误她出嫁,遣人送她到了舅舅家,就放手不管了。

谁知道林菀前脚才到了舅舅家,她的未婚夫家后脚就前来退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