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百科全书
28032300000027

第27章 父母教育问题指南(2)

为什么宝宝喜欢妈妈

1.为什么孩子最爱粘妈妈

经常听到一两岁孩子的妈妈们抱怨:“我这个孩子特别粘人!真烦死了!”综合起来,“粘人”的“症状”不外乎以下几种:

(1)宝宝有不安全感

平时妈妈怕宝宝粘,趁宝宝没注意时偷偷溜掉,宝宝一转身,突然发现妈妈不见了,紧张和恐惧之念油然而生。

(2)妈妈情绪变化不定

妈妈情绪起伏,宝宝察言观色,总是摸不清妈妈的喜怒哀乐,养成对周围事物的不确定性,自然害怕失去妈妈。

(3)威胁的后遗症

很多父母常常威胁宝宝或开玩笑说要把他丢掉或送给别人,无形中造成宝宝的担心。

(4)宝宝成长的必经过程

宝宝要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像断奶一样困难,是需要时间适应的。

(5)夫妻教育宝宝的态度不同或常争吵

造成宝宝的不安及罪恶感,责怪都是自己不乖,爸爸妈妈才会争吵,而害怕爸爸妈妈不要他。

(6)遭到挫折

宝宝在学校与教师、同学之间产生不协调或不适应的情况,自然要找一个靠山,而妈妈就是最好的一个。

但是,妈妈们要意识到,孩子这样做,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在很清楚地向你发出信号:“妈妈,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他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弥补白天不能和妈妈在一起的缺憾。他是在向妈妈表示爱,也是在要求妈妈对自己证实她的母爱。这种对母爱的需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妈妈一定要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这部分情感需要,否则会给孩子的终身幸福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阴影。

2.孩子缠着妈妈怎么办

多人共处当宝宝到了8个月大进入“缠人”期时,要保证宝宝与除妈妈之外的其他家人、朋友有很多相处机会。

轻松过渡当妈妈要离开之前,可以和保姆一起与宝宝玩耍,帮助宝宝适应过渡,要让宝宝对你不久回到他身边充满信心。

适当爱抚如果宝宝对妈妈的离开感到沮丧,妈妈可以在临走前亲吻并拥抱宝宝,但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增加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依恋。

偷空溜走妈妈要知道,宝宝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尤其是有亲近的保姆与喜爱他的亲戚在他身边时。宝宝很快就能与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也许就是在你跨出门的那一刻。

心仪玩具为宝宝准备一个他喜欢的柔软玩具或者一个可爱的小枕头,这些东西能给宝宝舒适的感觉。

交流心得如果宝宝总是因为离别而哭闹,妈妈可以向其他有经验的妈妈询问面对这种状况的解决方法。

不要暗示妈妈不要在宝宝面前对别人说这样的话:“没有宝宝我哪儿都不去。”“宝宝最喜欢缠着我。”这些话带给宝宝的信息就是暗示“缠人”的行为是被鼓励的。

树立榜样带着宝宝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妈妈表现出的合群、健谈,能为宝宝树立一个在陌生人面前自信表现的榜样。

明确承诺妈妈离开宝宝之前,要和宝宝说“再见”,给他一个你将要离开的预告。同时向宝宝说明你何时回来,并告诉他在你离开后能做些什么。

帮助宝宝确立自我的方法

自我是由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切信念及态度所构成的。自我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作用,可以掌握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1.允许孩子造反

幼儿到了2~3岁的时候,好像天性促使他们自己做决定,不允许他人的干涉。这正是“造反有理”的时期,爸爸妈妈们既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干什么,也不要催促他们做什么。当孩子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穿;孩子洗澡时,爸爸妈妈应该尽量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爸爸妈妈要让他们自己吃,而且不要催促他。如果他不愿意听从大人的建议外出散步或者回来睡觉的话,也不要用生气的语言呵斥他们,而要多说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引导他去按照大人的话去做。

2.鼓励孩子合理的造反行为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追踪调查:在2~3岁孩子中各抽出100反抗性较强和几乎没有反抗性的孩子,追踪调查他们至青年期的情况。结果发现,在反抗性较强的100个孩子中,84人意志较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判断事物作出结论的能力;而在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6人意志较坚强,其余的遇事都不能独立承担任务,作出决定。由此可见,孩子的反抗行为并非是一件坏事。只要他反抗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那么这种行为将有益于他以后独立人格的发展。

3.制止、转化不合理的反抗行为

孩子的反抗性行为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反抗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而应该引导、转化,可以采取冷处理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当孩子的行为错误时,父母给予否定或者暂时的不理睬,待孩子冷静之后再说服引导;也可以采取漠视法或者用其他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识到,无理的反抗行为是无效的、错误的。

自我概念可以是积极而又具建设性的,但也可以是消极而带有破坏力的。因此,无论在家庭或学校教师,要多关怀宝宝,要帮助宝宝形成正确的态度及信念,特别是大人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宝宝,应处处以身作则。

不要对宝宝诱之以利

现在的宝宝一般都没兄弟姐妹,妈妈们都挺担心孩子不会与人分享,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变得自私。

有些父母在别人向自己的宝宝索取手中的食物时,会鼓励正在犹豫的宝宝:“给叔叔阿姨吃吧,我们家里还有呢”,或是“等一会儿爸妈再给你买”。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宝宝往往对别人的要求表现得很大方,虽然他自己也很想吃手中的食物,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来满足他人。

有些父母却不是这样了,他们教宝宝回答:“不给,叫叔叔阿姨自己去买”。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相当开玩笑的性质。但是从教育角度来看,这种玩笑还是不开为好。

教宝宝爱惜玩具

当孩子不小心弄坏玩具的时候,一些家长往往是仅仅训斥几句,就又给他买了新的玩具。这就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玩具弄坏了没多大关系,反正会有新的来代替它,从而变得更加不珍惜玩具。

的确家长哪能不给孩子买玩具呢?它们不仅能给孩子带来欢乐,而且能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的情操。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您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孩子进行爱护玩具的教育:

一、安排一个固定的地方给孩子存放玩具。别小看给孩子一个专用的抽屉或整理箱的作用,它会使孩子在心理上觉得父母对他心爱的东西很重视,不由得自己也重视起来。而且,有了适当的地方让他收藏玩具,他就不一定会乱丢了。怎样收藏?开始时,父母可以和他一起收拾,以后鼓励他独立收拾。他做到了就及时表扬,父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可以让他来看,还可以和他比赛谁的东西放得整齐,由他评论,以此引起他收拾玩具的兴趣。

二、及时帮助孩子做一些简便易行的维修工作。玩具有点小毛病,父母可以领着孩子修理,让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给布娃娃洗洗衣服;把玩具上脱落下来的小零件配好。这不仅使他懂得应该爱惜玩具,而且能培养他的创造能力和劳动习惯。

三、给孩子讲解玩具的结构或解剖玩具。孩子一般都喜欢玩具,这是出自好奇心,是他们认识、了解外部事物的一种方式,父母不必为此指责孩子。做父母的可以主动讲解玩具的内部结构或性能,甚至在不损坏玩具的情况下,帮助他拆卸玩具的外壳,让他看内部结构的运动。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增长了知识。

培养宝宝耐心

妈妈的苦恼一:我的宝宝怎么做事一点耐心都没有?玩玩具也是三分钟的热情,一会儿就丢一边去了,总不能坚持长久。

妈妈的苦恼二:我的宝宝很喜欢画画,可经常是画了两三张画以后就跑一边玩去了,做事怎么一点定性都没有?

现在的父母亲特别希望孩子具有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情商技能,可是他们面临的最麻烦、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孩子做什么事缺乏耐心,不去坚持。要想使孩子明白毅力、恒心和耐心的重要价值,就要尽可能地从小时候抓起。

国外心理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耐心来源于注意力的持久,这是行为持久的前提。孩子们的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初生至1岁婴儿的耐心培养

初生至1岁的婴儿对脸孔的注视时间最为长久,但婴儿缺乏主动选择的能力,无法主动地搜寻环境中特定的刺激进行处理,只能是以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注意力为主。若要培养这个阶段的婴儿的注意力,一定要在婴儿的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上下些功夫,多做一些有利于婴儿感官发育的游戏,这样容易引起婴儿的注意。

1~3岁幼儿的耐心培养

1岁至3岁的幼儿,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从爬行、走路到上下楼梯,其活动空间范围逐渐从二维扩展到三维,并开始利用各种感官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可是他们在玩玩具时,一眨眼的功夫就会丢开这个玩具而玩那个,从来不会只玩其中一个,也不会一个玩具玩很久,其实这与幼儿的注意力的持续性不高有直接关系。

如何才能做到延长幼儿注意力的时间呢?你不妨试试以下做法。

一是让孩子手脑并用,四肢一起活动起来。既用眼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颜色,又要听其发出的声音,还可亲自品尝其味道,更要鼓励他大胆地用手摸一摸,用脚踹一踹,这些感官刺激的方式均可增加孩子的感觉经验与注意的广度。

二是发掘孩子的爱好,利用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做游戏。如听到妈妈说出喜欢吃的食物时,孩子就拍巴掌,反之就不拍手,这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注意力。

三是如果发现孩子专注于某一感兴趣的事物或游戏时,尽量避免打断他,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

这一阶段的孩子注意力一般能集中5~10分钟左右,若按照上述的做法做游戏和活动,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可能长达30分钟左右。

3~6岁幼儿的耐心培养

3至6岁的幼儿,虽然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逐渐增加,但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并不高,只要出现一些强烈的外在刺激,就容易让他们分心,无法专注。大人可以一边听电话,一边看电脑打字,但幼儿却没有办法一边看电视,一边整理玩具,而且也不能完全把父母提出的诸项要求记住并完成。可见,幼儿的注意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在培养过程中,父母应提供一个适合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环境,给予适当的刺激与引导。

如给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简朴、不分心的环境,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如多余的玩具、电视音响的声音刺激、大人大声说话的噪音、来回走动的脚步、墙壁上太多装饰品等。

父母提出要求时,尽量用较为简短的话语表述出来。如把玩具收回箱子里,该上床睡觉啦等等,不要一次给予太多的信息指令,最好一次只讲一件事,以免孩子没办法全部注意到。

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要干一件事就一定要干完,干完之后再去干别的或去玩,一定要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不能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或是一边背儿歌一边玩玩具。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关注你提出的问题如下雨时,提出“为什么下雨”、“下雨后为什么不一样”等问题和他讨论,引导他集中精神思考。

我相信,父母亲一定能通过自身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帮助孩子养成持久注意力的行为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情商技能。当宝宝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时,家人不要批评,更不要强迫宝宝一定做完,而应该巧妙地设法把宝宝的注意力引回原来的活动上,并且帮助宝宝把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富有吸引力。

父母如何与宝宝交流

(1)耐心当好宝宝的听众

无论宝宝讲什么,父母都要表现出认真聆听的样子,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很喜欢听他说话,以此激发他的表达欲望。

在宝宝漫无边际的讲述中,父母可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发现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说服教育。所以,和宝宝交谈时,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样说,更重要的是学会聆听。

(2)和宝宝共商一些家庭事务

如果家里想买一台新的大彩电,父母不妨参考一下宝宝的意见。宝宝可能会拍手说:“好啊!”也可能指着旧电视说:“我喜欢这台。”如果家里正重新装修,父母忙着讨论每个房间的涂料颜色,这时候宝宝同样具有发言权。他可能会兴奋地说:“我的房间要粉红色,爸爸妈妈的房间要淡淡的黄色……”

(3)和宝宝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时候宝宝的心理能量也不可小觑的,他们有时也可以帮助父母解开心结。父母遇到烦恼的时候,不妨向宝宝坦露自己的想法,当然要用比较形象的方法证明,否则孩子会听不明白。比如有一位母亲在工作单位挨了批评,回家问自己的宝宝:“假如你做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次就是做不好,妈妈骂了你,你会怎么想?”宝宝可能会说:“那我就再做,做好了妈妈就会表扬我的。”这个回答使这位母亲一下子感到海阔天空。

(4)邀请宝宝一起参与家务劳动

这个时候的宝宝特别想为大人做点事,但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父母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好好表现。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穿脱衣服、上厕所、自己吃饭、收拾玩具等等。此外,父母还可以主动提出要孩子帮忙做事。比如打扫卫生的时候,父母在拖地板的时候,可以建议宝宝拿一块小抹布擦擦自己的小凳子。

(5)多称赞少责骂

事实上,短短几句赞美话,宝宝都会雀跃不已。对小孩的错误,要多加诱导、说理,不要粗暴的打骂。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教育为主。

宝宝上学太早好吗

望子成龙,希望宝宝早日黏土成才,促使一些家长绞尽脑汁把未满学龄的宝宝送进学校,使低龄儿童过早地背上沉重的书包。

孩子几岁上学合适,一直是家长、教育者、心理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争论不休的问题。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10日报道,北莱茵-威斯特****州经济研究所的调查研究显示,儿童7岁上学对学业成功与否没有影响。目前,德国儿童的平均入学年龄在6.7岁,相对较晚。欧洲学生一般6岁上学,而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儿童5岁就可以入学了。

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曾说,不应该过早地和过快地参加正规学习,因为这样会使儿童失去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过早地把儿童从摇篮里赶到学校去,会使儿童失去正常发育的自由。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提早入学、提早升班其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会差一些,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一般都不如按正常升班、入学的儿童。学习上的重负荷在集体生活中的落后地位,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自尊自信心也会受到损伤。即使勉强跟上,也会带来很大精神压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在体育活动中,由于体能较正常入学的孩子也会略差些,所以难免也往往处于劣势,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与恐慌,甚至导致孩子性格的胆怯等;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也不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经常丢三落四,不仅影响学习,影响心情,也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等等。而且年龄偏小的孩子在学校、班级各种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的机会也会偏少。老师出于对学生体能、心智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考虑,也处于对年龄较小孩子的保护心理,在各项活动中往往选用能力较强、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孩子担任各种工作,这样在无行中也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减少孩子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锻炼的机会。因此最好让孩子按正常年龄升班、入学,这样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家长盼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还是请不要拿孩子的童年作赌注,过早的剥夺孩子尽情玩耍、无忧无虑的日子,请把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吧!让他们尽情享受属于他们的本就短暂的童年时光吧!

如何克服宝宝性格软弱

要克服性格软弱的缺陷,首先要探究宝宝性格会软弱的成因。这一方面,家长对宝宝的教育不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过分的关怀造成的软弱

经常看到一些宝宝在上幼儿园或妈妈上班时哭闹不止。原来,妈妈自己那种恋恋不舍、反复叮嘱和犹豫不定的言行,使宝宝知道了“妈妈舍不得离去。”

2.不适当的表扬造成的软弱

表扬是对行为的鼓励和肯定,它起到心理强化的作用。不适当的表扬使宝宝的行为向不良方向发展,使之定型,久而久之,甚至影响终身。

3.不适当暗示、恐吓造成的软弱

宝宝在雷电交加的晚上,正安静地睡在自己的床上,妈妈惊慌地把宝宝抱在怀里,宝宝从妈妈惊恐的动作和雷电的环境中学会了害怕闪电。还可经常看到一些妈妈在宝宝哭闹时,哄骗说:“再哭,大灰狼就来了”。久之,宝宝甚至不敢一个人在小房间睡觉。

要改变懦弱的性格,需要下一番功夫并做一些适当的心理锻炼。培养软弱儿童的坚强勇气,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2.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3.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要做到这一点,功夫还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应该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小孩和性格软弱者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父母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旷的地带,鼓励孩子放声宣泄。

4.鼓励内向儿童与社会打交道

有些内向的宝宝到3~4岁后,只习惯于同自己熟识的人呆在一起,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时会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惧怕。因此,父母在宝宝小时就要培养他们处世的能力。

如何教育宝宝的说谎行为

其实,在3岁以下的幼儿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专家指出,幼儿一般要到3或4岁,才能逐渐将现实和幻想区别开来。也就是说,这个年龄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说谎还是在说实话。

1.是哪些外部因素导致了孩子的说谎

据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经常说谎的孩子往往出自父母经常说谎的家庭。家是孩子成长的地方,特别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都传给了孩子。

尽管人人都承认自己说过谎,但你应该意识到直接或间接的说谎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父母离婚的孩子容易撒谎。当他的朋友问及父母离婚的事,他会否认这件事,他需要家庭的温暖,幻想父母能重归于好。应该在家里对孩子谈论诚实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说谎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2.孩子为何说谎

据《孩子为何说谎》的作者波尔·艾克曼讲,孩子说谎是有多种原因的,有的可以理解,有的不可以。

在生活中,善意的谎言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个孩子习惯性的说谎或者对关系重大的事情也说谎,那问题就严重了。正如艾克曼所描写的:“对重要问题撒谎,使父母处理起来更困难,撒谎作为一个问题就更严重。”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长了不信任,损坏了互相信任的关系。撒谎意味着不尊重被骗对象,使得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几乎变得不可能。

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长期说谎的孩子经常有些其他的******行为,如偷盗、诈骗、蛮横霸道等等。原因是撒谎孩子的同龄群体是不诚实的孩子,形成一个小圈子,进而认为在圈外撒谎也是可以接受的。

3.该怎样让孩子变得诚实

在家中,孩子玩耍时无意中弄坏了东西,或闯了祸怕挨大人的骂,常想把错误掩饰起来。例如,孩子无意中打碎了花瓶,为了不被父母发现,通常会把破碎的花瓶清理干净。当父母发现问他们“是不是你把花瓶打碎的?”,孩子由于心里害怕,就撒谎死不承认。当然,父母也知道孩子在撒谎,孩子不敢公开承认而说谎,令大人非常气愤。

面对这种情形,你千万不要责骂孩子,更不要打孩子。要向孩子讲明道理,让他勇于承认错误,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下次小心点。孩子没有受到像他想象的那种惩罚,下次再犯错误的时候,就会大胆承认错误,也不会撒谎了。

4.让孩子多读些有关诚实的书。

总之,孩子说谎是时常发生的事情,杜绝孩子说谎,帮助孩子养成诚实的习惯虽然至关重要,但确实不易。需要父母耐心和热情开导,消除孩子心理的顾虑。对孩子撒谎千万不能轻视,不要认为这是小事,听之任之。那样,又会放纵孩子。孩子只会越说越厉害,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至走上邪路。相信没有一位家长希望这样,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一个诚实的孩子。

总的来说,幼儿说谎是正常现象,爸妈只要善于引导,就能既不扼杀宝宝的想象力,又能鼓励宝宝说实话宝宝如何产生了恐惧心理儿童在健康成长过程中,常会出现害怕现象。从行为学角度来看,害怕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用逃避性行为表现自己内在的心理状况。

不同年龄的儿童,害怕的事物有所不同。以下是各年龄段儿童害怕的对象或事物: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恐惧心理

1~6个月

婴儿在早期,听觉是较为敏感的。因此,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

6~9个月

在婴儿期,对于新奇刺激,特别是陌生人,产生的反应取决于多种情境因素。

12~24个月

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的焦虑,高峰出现在18-24个月时,而且是极为普遍的反应。

2岁以后

在进入第二年后,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

6~12岁

在6-12岁期间,恐惧大多与学校,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有关。

2.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1)母子分离。

婴幼儿在感情上与母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爱抚感和保护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情绪的安宁,是孩子感到安全、舒适、惬意的条件。6~7个月的孩子,对母亲突然离去感到不安,如果母亲对孩子表现的亲热程度不够,他也会越来越敏感,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妈妈们常爱说:“这孩子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我。”(2)恐惧传染。

孩子对母亲的喜怒哀乐最为敏感,当妈妈慌慌张张或不安时,孩子就又哭又叫,觉也不好好睡,饭也不好好吃,幼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亲,母亲所示的任何恐惧或担忧,也可同样扰着孩子,使孩子感到害怕。许多孩子的恐惧和母亲的恐惧是相同的,比如妈妈怕一些动物,不让孩子去接近它,孩子由此也会怕这些动物。

(3)教育不当。

有些母亲对孩子教育过于严厉,孩子做错事情,动不动就体罚,打手板,尤其是打耳光,这使孩子的神经系统长期情绪不稳定,生怕做错事挨打,但越是怕做错,就越是做不好。有些孩子一听“你妈妈来了”,如同耗子见了猫一般恐惧。妈妈让5岁的菲菲学拉手风琴,每天哪儿也不让她去,就在家里练琴,菲菲实在拉得厌倦了,一看到手风琴就紧张不安,甚至怕听到琴声。一般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感情,如果母子关系亲密,孩子会信任母亲,那么孩子在母亲面前会公开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说出自己的不悦;如果总是遭到呵斥,得不到鼓励,那么孩子的天真坦率就会消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无精打采、敏感、多疑、处处提防、胆小如鼠。

父母的正确应对极为重要,否则,恐惧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发育。当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时,父母对他们的抚摸和搂抱则是最好的肢体语言。除此,轻声安慰的话语也可以降低孩子的不良反应;当孩子学会表达后,父母除了对身体安抚外,还要认真倾听孩子对恐惧的表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要一味解释恐惧是不必要的。另外,父母还应该学会听孩子说话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孩子到底怕什么。如果孩子的恐惧以属于正常发育范围,父母不必过于担心。不然,父母对孩子的恐惧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很可能使他们的恐惧感被强化,日后不易消失。如果孩子的恐惧属于异常,父母的各种安抚都不能缓解,那么最好及早找专家进行诊治。

消除宝宝恐惧的方法

儿童的害怕从出生不久就可以出现,例如刚生下几天的婴儿听到大的响声出现惊吓反应;1岁左右的小儿见到陌生人或与母亲分离时就害怕得大声哭叫等,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一种健康的害怕。家长需要孩子具备这样的害怕,如过马路时怕碰着,对陌生人感到惧怕等等。如果儿童不会对现实中的危险情境产生害怕,可能会发生意外。此外,儿童在面临困难时也可产生害怕,迫使儿童急中长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展了儿童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害怕是儿童对危险情境或事物的低水平的应答,是合乎理性的,也是儿童成长中必需的一种情感体验。

1.让孩子表达感情

孩子处于恐惧状态,会很难控制自己的感情,如果我们和他关系很亲密,他就信任你,在你面前敞开他的内心世界,说出他的紧张和不安。如果我们总是训斥他,“这有什么可怕的,胆小鬼”,或者对孩子的恐惧大人根本没理会,孩子的恐惧心理就不易摆脱掉。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恐惧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减轻恐惧。所以,当孩子自己说害怕时,无论这件事值不值得怕,我们都要耐心倾听,给予爱抚和帮助。

2.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环境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环境;有利于防止恐惧心理的产生。在孩子出生后,不要让他接触强光或噪音。出生后就让孩子单独睡一张床,从小习惯了,自然就不会为离开妈妈独自睡觉而恐惧。孩子不睡觉,千万别讲恐怖的故事来吓唬他,否则,孩子即使睡着了,也会被噩梦惊醒,而且这种恐惧的情感也会保留下去。

母亲特别需要注意,在孩子面前要保持镇定,要知道你的情绪具有“传染性”,你的安详的举止会消除孩子的恐惧,即使自己害怕什么,也不要把这种恐惧的情绪带给孩子。

由于怕黑暗和怕屋里只剩自己一人,所以在晚上睡觉之前,家里就应创造一种平和、舒适、宁静温馨的气氛。孩子睡前看着恐怖的电影、电视、听吓人的故事,都是不适宜的。

3.拓展孩子的知识

让孩子了解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引导孩子认识所惧怕的事物或情景是必须的。如孩子怕打雷,可以给他讲讲雷公公的故事,雷阵雨之后,带孩子到雨后清新的空气中散步,领他去欣赏雨后的彩虹,让孩子感到这一自然现象没什么可怕的。孩子怕小动物,可以让他看看有关的动物画册,听听关于小动物的故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节目,许多孩子爱看,他们看得多了,不但不怕动物,还会喜欢动物,保护动物。

4.教育适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快乐的童年总是和游戏联在一起的,不要强迫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学琴、学画,这极易使孩子由厌学发展到恐惧。而体罚则更是不可取的,慈母的爱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使孩子茁壮成长。体罚下的恐惧,虽使孩子表面服从,内心却远离我们。

5.让孩子到集体中去

通过集体活动、同伴交往、游戏、体育运动等,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的个性,有利于减少和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比如晨晨怕狗,到了幼儿园之后,他看到小朋友们在逗狗玩,于是,他忘记了对狗的恐惧,也和小朋友们一起摸狗的尾巴,逐渐地他不怕狗了。小雨不敢滑滑梯,到了幼儿园之后和小朋友们一起登上滑梯,起初是被小朋友们抱着滑下来的,滑了几次后,自己也敢滑下来了。同伴之间的游戏,给孩子带来了欢乐,使他们暂时忘记了恐惧,增添了战胜恐惧的信心和力量,最终消除了恐惧。

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培养自信、独立、勇敢的精神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防止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产生。用我们的爱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宁惬意的生活环境,关心孩子的情绪体验,随时给孩子以帮助,这是防止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最有效办法。

如何消除宝宝忧虑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儿童,他们较一般儿童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即使是些细微的小事也过分焦虑、烦躁不安担心受怕、哭闹不休。这种表现在病理心理学中称为“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消除宝宝的焦虑

在1到3岁年龄段的幼儿中,普遍存在着5种类型的忧虑:

1.分离的忧虑

即便是孩子已经过了18个月,可以去幼儿园了,但分离仍然会使他们感到忧虑。当你离开房间,或者把他交给保姆时,他会抓住你哭,而且会想方设法叫你回来,你不在身边会使他缺乏安全感。

应对措施:你可以通过做游戏等方式教刚会走路的孩子逐渐适应你的不在场,习惯与你分别。你可以叫他自己找个地方藏上几分钟,然后等闹钟响的时候,再让他回到你身边。或者让他呆在房间里,你自己走出去,过一会儿再回来。当他逐渐适应之后,你再逐渐增加分离的时间。这种藏猫猫的游戏对于孩子抵御分离的恐惧十分有益。到了一定时候,你便可以较长时间地离开他,当你说:“我现在要出去一下,一会儿就会回来。”他就会明白,你真的一会儿就会回来,他可以像往常一样期待着你的重新出现。

2.对陌生人的忧虑

小孩子对新面孔总是会有强烈反应的,无论陌生人对他多么友好,他都会号哭或紧抱着大人不放。在出生的第一年,幼儿对陌生人的忧虑是最强烈的,而在学会走路后,小孩子可能便开始对陌生人有所适应,忧虑程度会降低。

应对措施:你可以通过让幼儿多接触亲朋来减低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你可以让其他人抱抱孩子,自己不要远离,就在附近,看孩子不害怕,可适度离得远些。这样来慢慢使孩子减轻对他人的恐惧心理。

3.恐惧症

有时,你的孩子会对某种事物和环境感到恐惧,例如邻居的狗或开过来的车。这种恐惧可能是因为现实的意外引起的,例如被狗咬了或看到车祸。通常孩子对特殊的动物,也会感到恐惧,例如蛇或狮子,以及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动物。

应对措施:这是种本能的反应,家长应耐心给孩子讲解,为什么会造成被狗咬、车祸。对特殊动物感到恐惧,就这些动物编成小故事,使孩子对这些有个初步的印象。

4.幼儿园恐惧

有时,你的孩子会拒绝去幼儿园,哭喊或乞求你不要强迫他去幼儿园。当你离开他的时候,他会大发脾气,而有时则表现为生理反应,如“肚子疼”等,这些既可能是分离忧虑的一种表现,也可能是因为特殊的恐惧而引起的,例如在幼儿园受到小朋友欺负和嘲弄。

应对措施:你要弄清孩子对幼儿园恐惧的原因,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安排适宜孩子接受的方式来降低孩子的恐惧。

5.羞怯

你的孩子在有生人时或新的环境中有时会显得惊惶失措,这可能是他天生胆小的缘故,这样的孩子在参加运动、做体操或上音乐课时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在这个年龄段,所有的这些忧虑都是正常的(胆小可能是个例外),当孩子长大了,就会适应的。但这并不是说家长就可以“无为而治”了,积极应对还是很必要的。

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培养自信、独立、勇敢的精神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防止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产生。用我们的爱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宁惬意的生活环境,关心孩子的情绪体验,随时给孩子以帮助,这是防止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最有效办法。

宝宝打架怎么办

孩子是在打架中成长的。孩子的世界也可以说是弱肉强食,强者欺压弱者独占玩具的世界。并且,即使自己被欺负,被夺走玩具,却还想与朋友一起玩耍的也是孩子。所以,孩子可以通过玩耍积累经验,体会到和懂得怎样同强者、高明的孩子交往。不让孩子积累这样的经验,而只希望孩子能够玩得好,这不就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行为吗?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孩子,所以才显得很有趣。您的孩子就是受到这些孩子的各种影响而成长起来的。

那么该怎样处理孩子打架呢

1、应当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就是通过这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学会怎样坚持独立的见解,学会怎样竞争又怎样协调,学会适度地表现自己,培养忍耐能力,不断增长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知识。因此,如果孩子的打架行为发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并不十分厉害,家长就不应过多干涉,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好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2、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家长要先加以制止,以防止不必要的肉体伤害。对问题的解决应坚持:孩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求助于父母,父母切莫简单处理,武断对待,或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片面地说打架不好。这些方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该首先弄清楚打架的原因,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分析原因后是自己孩子不对,父母应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对之处,并进行教育,还应该让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指导孩子道歉时应注意的礼貌用语。假如分析原因后是对方的不对,父母也应指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属于在正常交往中发生的小冲突,可让孩子采取忍让、不予理睬的方法,这有利于培养谦让宽容的良好品质;如果属于孩子的既得权益受到侵犯,可让孩子据理力争;对经常欺侮人的小朋友,可以采取回避的方法,或向教师、家长反映情况,让成人介入。

3、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要以诚相待,宽以待人,讲文明礼貌。这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切莫因孩子在交往中的问题引起家长们之间的不和睦,造成不良的影响。

至于孩子总说一些粗野的语言,您不妨了解一下孩子使用粗野的语言的动机。

(1)模仿伙伴的语言。

这类语言大多是孩子在幼儿园或与小伙伴一起玩时学到的。幼儿常常通过使用相同的语言,增强伙伴意识,培养连带感。

(2)为了炫耀自己的力量。

在幼儿园的儿童和小学生中,为了炫耀自己的力量,故意使用粗野的语言。

(3)欣赏周围的反应。

孩子说有关性的语言,如“屁眼儿”、“狗鸡”等,窥测大人的脸色,看是否发怒。

(4)模仿电视等。

孩子模仿电视节目、广告上的污秽语言,因为这些语言几乎都是流行一时的用语,过一段时间,就不知不觉不再使用了。

孩子在使用粗野语言的时候,双亲应采取的态度:

不要去指责别的孩子的毛病。

注意不要表现出愤怒的样子。

父母双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使用正确、优美的语言。

如何教育淘气的宝宝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会变得爱捣乱、爱搞破坏,一刻也闲不住。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往往会感到费神,甚至束手无策。

我建议家长这样试试:一是要理解孩子的淘气行为(使自己心平气和,就能理智地对待孩子的行为);二是要设法去了解孩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孩子淘气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他们好奇心强、好探索、好动等的缘故。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的身边如果没有一件可玩的玩具的话,他便会脱下自己的鞋子、袜子来玩。可见玩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的需要(在玩中认识世界,获得各种经验,发展能力)。淘气是儿童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反映。当然,在淘气的孩子中也不乏有瞎淘、乱淘的。

一般来说,淘气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独立性强、主意多、敢想敢做等特点。孩子之所以能玩出新花样来,正是表明他具有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可贵的探索精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很可贵的,应加以保护。家长应尽可能满足他自由探索的需要,对他的创新表示赞赏,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您的孩子能保持其原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给予孩子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机会是很重要的。不过,家长应在孩子活动之前或活动之中对他提出要求,以保证周围环境的整洁,并要孩子注意安全。这些要求是必须要孩子做到的。

孩子的淘气行为会破坏物品、破坏环境。此时,家长应以朋友的角色或是以关心的口气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孩子把新买的玩具车弄坏时,您应该耐心地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也许他会告诉您:“我要学修车,车坏了我可以修它了。”或“我想看看车里面是怎么样的。”这些说明孩子是很有主意的,行为有目的性。家长可以用提出建议的方式引导孩子:能不能找一个旧的玩具车来玩?这样,它需要修的地方会更多些,会学到更多技术,你今后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汽车修理师,会成为制造汽车的专家,造出更好的汽车来。对于这样的建议,孩子会乐意接受的。

又如,孩子把纸撕碎,并把它们抛向空中的时候,你要问一问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可能他会对你说:“这是我做的雪花,下雪了,多好玩呀!”你可以对孩子提出建议:玩完以后,最好能将地上的碎片捡起来,这样,屋子里才会整齐和干净,玩好了要打扫卫生是好孩子必须做到的。

如果家长能理智地对待孩子的淘气行为,讲究教育策略的话,淘气的孩子会很懂事、很可爱的。

责备是为了告诫孩子不要再做出不好的行为,表扬则是告诉他继续做好的行为。表扬比责备更难,能找到表扬的材料是很重要的。对于幼儿来说,不要只用语言表现,还要抚摸孩子的头部,抱一抱孩子。

宝宝产生妒忌心理的原因

妒忌,是无能的代名词。妒忌,是心胸狭窄、不思进取、胆怯又懒惫、自私又贪婪的弱者宣泄自己的病态心理的表现形式。妒忌心的核心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有妒忌心的儿童很多。使孩子产生妒忌心理的原因有两方面:

1.竞争

孩子往往好竞争,特别是独生孩子在家里处于中心地位,使他们养成处处优先,处处比人强的心理,竞争的失败,常常引发孩子的嫉妒心。

在幼儿园里,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穿了漂亮的衣服,带了一件新颖别致的玩具,会露出不快之色,老师表扬了某个孩子做得好,没受到表扬的孩子可能会对他的同伴“另眼相看”,或是愤愤不平地盯着他,或是故意冷落他、孤立他,或是去捣毁人家的东西,这是孩子生怕落在别人后面而触发的嫉妒心。

2.争宠

每一个孩子都想独占妈妈的爱,得到妈妈的关注、重视,这种愿望如此强烈,以致无法容忍别人分去一点儿,如果谁要分享一份,就会触伤孩子。对孩子来说,与人分享,就意味着少得一份,这会使孩子内心非常不安,会惹得孩子妒心大发。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颇多,虽然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和他争宠,但他会嫉妒家庭以外的孩子。孩子想成为“妈妈唯一最爱的人”,甚至会嫉妒自己父母之间的彼此亲爱。

父亲或母亲再婚,会把独生孩子带进一个有其他孩子的家庭里,这对孩子来说,一时难以适应。过去他在家里是全家注意的中心,父母宠他,没有人和他竞争,没有人和他分享什么,然而这一切随着家庭的重组而消失。独生孩子突然有了兄弟姐妹,这极易引起孩子之间的竞争与嫉妒。如果父母或母亲对自己亲生的孩子偏爱而又疏远继子(女),这就使孩子产生不公平感,彼此猜疑,充满敌意,由嫉妒而产生仇恨,这将使两个家庭组成的新家庭不能融为一体,和睦相处,也会使新的婚姻处于危机中。

如何减少孩子的嫉妒心理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嫉妒,而且他们的嫉妒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

嫉妒的情绪并非完全消极,有时孩子们之间发生适当的矛盾冲突,能刺激孩子的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需要,激励孩子的创造性,适量的冲突能使孩子学会分享、竞争、进取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

尽管嫉妒有积极的因素,但消极因素毕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孩子屡生嫉妒,天长日久,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气量小、容不得人的人。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由不服气而嫉妒,常会贬低别人,以说明自己比别人好。这样,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了。因此,帮助孩子摆脱嫉妒带来的消极情感,有利于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1.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每个孩子都想获得父母的全部宠爱,父母必须一贯平等地对待他们,才能使孩子们互敬互爱,彼此和睦,这种轻松的家庭气氛,使每个孩子感到自身的价值,减轻了来自兄弟姐妹的压力,由此,他也很少去嫉妒他们。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宠,那么不被宠爱的孩子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嫉妒。

2.不要老盯着别人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不同的孩子做同样的对比,显然是不公道的。既然嫉妒来自不如别人的感伤,那么对比中的差异,只能点燃孩子心中的妒火。“你为什么不像小雨那样爱干净!”“你为什么不像菲菲那样拉一手好琴!”这种硬性对比,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孩子会由此自卑,孩子会感到被妈妈夸奖的那个孩子把妈妈的爱夺走了。他会由此嫉妒他。

3.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嫉妒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这才是真正值得别人艳羡的本领。

宝宝的性角色培养

在婴儿时期,宝宝便开始了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最早接触的“他者”是爸爸妈妈,在接受爸爸妈妈对待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认同,最先形成的概念是“我”,然后逐渐形成对“我”和“他”的认识。在认识“我”与“他”的区别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性别。

研究表明,儿童正确认识性别、性取向性别和行为性别的发育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育并成熟起来的。而一个人认为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即“性自认”,并不都与性一致。甚至有极少数的人,在身体发育上明明是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却强烈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异性,并接受异性的气质、动作、语言、习惯、爱好以及服饰等,从而形成“性自认倒错”现象。其实,这是一种性心理变态,是滋生“同性恋”的温床。

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性心理变态的原因很复杂,但孩童时期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养育态度所打下的烙印是其最重要的诱因。这是因为,婴儿出生后都有一个“性别化”的过程,即发展成为一种适合于文化背景所要求的且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和个性要有一定的时间。而“性别化”的关键时期是在孩子5岁以前,一般情况下,儿童到了5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稳定、清楚的“性自认”,知道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性角色。因而,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家长就应注意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角色的培养。

然而,在当代文明的社会里仍有一些家长明明愿意有个男孩,却喜欢把男孩打扮成女孩,甚至以培养女孩的方式培养。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把女孩当成男孩的模式来培养的例子。

总而言之,无论家长是把男孩按照女孩的模式来培养,还是家长把女孩按照男孩的模式来培养,其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有害的。

为此,性心理学专家特别提醒每一位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容不得半点的扭曲和造作,是男孩就要让其进入男孩的天地,让其喜男性之所喜,为男性之所为;同样女孩也如此。

父母是孩子在性角色方面母亲指导者和模仿的对象。父母可以给女孩买花裙子,给男孩买模型飞机等帮助孩子玩一些“模仿性角色”的活动或有趣的游戏。同时,父母本身要注意自己的举止。最后,在平时教育时不要过于拘泥和死板,不要强求孩子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像“男子汉”或“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