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但没发现他的缺点,反而觉得"树大自然直",孩子还小,人又机灵,大起来总会懂事的。上学后小刚学习倒没什么问题,但他的举动让老师大伤脑筋,作业本忘带、上课了他才想起要上厕所、一会儿又把同学的铅笔盒弄坏。老师批评、家长训斥、同学的不断纠纷使小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产生了"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的想法。
现在许多家长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忽视规则意识的培养。而规则意识的缺失给一个人带来的负面效应,会影响他的一生。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和法律组成各种有序而稳固的系统,一个人要在这些系统中生存,必须认同并遵守相应的规则,才能与系统产生和谐统一,才能得到群体的承认和尊重,才能真正树立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自尊感,否则就容易受到系统的排斥而变得不快乐,感受不到自我在群体中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如一个从小不受约束的人,在群众中更容易受到挫折,他可能在幼儿园因抢玩具受到同伴攻击、在小学因上课讲话屡受批评、在工作中因无视制度得不到好的评价......而这些,往往是没有规则意识所造成的。这种人明明是自己不遵守规则而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却容易觉得世界对他不公平。可想而知,这样的人会感受到幸福吗?
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违背,对我们会没有好处。
◆知道生活中有的事是可以做的,有的事是不可以做的,人们只有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地相处。
◆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应懂得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意识到许多规则是人为的、可变的,自己应该客观、灵活地对待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规则,积极、主动地争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孩子们需要一定的规范。他们需要知道家长希望他们怎么做以及为什么他们应该遵守一定的规程和指导。规则和规范能够在他们四处探索和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秩序感和安全感,也帮助他们理解父母的期望和他们的行为所不应超出的范围。
正如在社会中需要法律和规范,在家庭中也必须有一定的规则。缺乏约束孩子们将会迷失方向,陷入困境。到那时再去教育他们,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最好应该在孩子很小时就培养他们习惯于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和指导,这样他们长大后理解了这些规范的重要性就不会违反它们。例如孩子们需要知道就寝的时间,并且这是一条日常规范。同样孩子需要知道规则制定的理由。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为了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父母应该做到:
◆明确每一阶段的原则。
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都有三种界限,一种是绝对禁止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红灯行为",像明显伤害他人、自身及环境的行为应予以制止;一种是完全可以做并且应该做,可称之为"绿灯行为",如有利于孩子独立性发展及符合公德利益的行为应该得到及时鼓励、支持和督促;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价值判断灵活变动的,称之为"黄灯行为"。幼儿成长的每一个年龄段,这三种行为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范围。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在最原则、最必要、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制定适合孩子能力和兴趣特点的规则,并且加以强化。
◆让孩子在规则内做出选择。
有个故事,说两个点心店都卖面条,一个问顾客:面条里要不要放鸡蛋?顾客中有说要有说不要;另一个则问:放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顾客就选择一个或两个鸡蛋,极少有说不要的。显而易见后者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引导顾客在无形中接受了"必须选择鸡蛋"的规则,这种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你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你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幼儿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
◆注意语言的暗示。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成人语言的暗示非常重要。当孩子把积木摊了一地,家长说:"乖孩子,快帮妈妈收积木,要吃饭了。"这句话对于孩子的暗示是:收积木是妈妈的事,我做不做无所谓,这样孩子就不可能形成"应该自己收拾玩具"的规则意识。要求孩子必须做到的,就不能用请示的语言说出来,禁止孩子做的事,就不能用商讨的口气来表达。和孩子交流时,要让孩子明白地感受到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而不是形成错误的或模糊的意识和判断。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代价。许多幼儿上学后总是一次次忘了带书本,一次次弄丢了自己的铅笔和本子,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每次都有父母帮着送,帮着买,孩子永远没有自我教育的机会。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孩子执意不听父母的劝告,总是磨磨蹭蹭,就不妨让他迟到一次,感受一下被批评的不快。吃一堑长一智,教训会使孩子意识到遵守规则以及对自己负责带来的愉快。当然,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
在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注意:
◆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向孩子提出行动的规则,并说明为什么,如"不要在地板上奔跑,会影响楼下的人休息"
◆规则要建立在孩子的认识能力基础上,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迫孩子就范。
◆准则要保持一致,避免情绪冲动之下变换规则,这会使孩子在不同的标准面前无所适从。
◆"你能把香蕉皮扔到垃圾袋里,我真高兴"或"我知道你想帮弟弟拿汽车,但你把它抢过来是不对的",这种就事论事的客观评价更能使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在制定规程时,父母应该遵循适度、明确和积极的原则。大量地使用"不可以"或"不允许"会在家庭生活中造成消极的气氛,并且会让孩子感到极度不适。取而代之,应该让孩子遵循平和待人、讲究卫生、守时的规范以及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长空间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很大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的体验。
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自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在家中为孩子设置一个能让他们尽倩发泄自己情感的空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至关重要的条件。在孩子的空间里,他们可以充分呼吸自由的空气,孩子不必考虑母的好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布置房间,摆放一些诸如牛奶盒、糖果纸、雨花石、儿童画、玩具熊、塑料箱之类的东西。孩子也可以趴在地板上、跪在椅子上或是坐在床上玩自己的玩具,听音乐,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愉悦。
有一些家庭不具备给孩子单独房间的条件,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哪伯仅仅是一个阳台或房间一隅,让孩子意识到"这是我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其独立人格。
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不少家庭都为孩子准备了空间,但许多父母往往只是在形式上分配给孩子专门的房间,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孩子的房间应对孩子起什么特殊作用。因此,孩子房间的用途和装饰仍由父母作主,并不是按孩子自己的意愿设计、安排的。
充分利用孩子自己的空间来培养教育孩子,可以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有人问小画家韩言松的父亲;"为什么言松小小年纪,在绘画上能有这样的成题?"他指指家中一张大画桌说:"纸、墨、笔、砚,我随时都放在桌上,不需要任何准备,坐下来就可以开始画。我想言松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有较长时间作画,而且也不会因为要做准备而发懒或影响了作画的心绪!"也就是一张画桌,造就了一个韩言松。
佳佳刚会走路,会用笔画画线的时候,妈妈就为她准备了一张属于孩子自己的桌子。妈妈将属于孩子的文具、书本,都放在书桌物品内。一个抽屉内放纸和颜料,一个抽屉内放书本,一个抽屉内放小型文具, 分的清清楚楚,并教孩子能处理和照顾属于她自己 的物品。渐渐地,佳佳养成了一个习惯,他在 自己的书桌上处理各种事情:看书、写字、画画,而 且可以在桌子旁坐很长的时间,因为她的所需用品都在桌上或抽屉里,她只要一坐下来,一伸手,就可以拿到自己的东西,因而她在课业上的学习效果相当好,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父母应该懂得一张桌子对孩子的重要性。有一张桌子,孩子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在桌边成长,在桌边学习,在桌边养成独立,甚至更多数都数不清的好习惯!如果你已经有一个读幼儿园的孩子,请为他准备一张桌子吧!如果你的孩子要进小学了,却还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桌子,就已经嫌迟了,请加快脚步为他准备一张桌子!家里再小也要整理一个角落给孩子放书桌,而且要注意灯光,让他在自己的桌上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一种稳定性的培养!
有的幼儿园中,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鞋柜和工作柜以及固定的座位,这和家里的"一张桌子"在功能上是相同的。成长中的孩子通常都乐于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来表示自己在长大,若能顺着幼儿的这种心理施教,相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给孩子一块独立的空间并非是让孩子养成自闭性格,整天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他人往来,而只是为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于到了一定年龄仍没有条件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孩子,父母至少应为孩子准备一张属于孩子的书桌,书桌上摆放孩子的东西,抽屉钥匙由孩子自己保管。
在时间上,孩子也渴望同样的自由。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我国的孩子平均每日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只有68分钟。这说明,我们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可自由利用的时间,相反,我们用功课和其它有关学习的活动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他们疲于奔命,而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和能力。孩子几乎成了机器人,在"安排"下失去了自我,以至变得越来越懒散、麻木和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