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的神奇力量
28023000000025

第25章 人际交往的基本艺术

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人们置身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交往,每天都有可能遇到社交的难题。正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所言:一个人成功的因素85%来自社交和处世。交往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当然也会带来痛苦与烦恼。在实际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由于不能和某些人和谐相处而苦恼,这些矛盾发生在上下级、同事间、同学间、夫妻间、亲子间、婆媳间。有些人也总在埋怨“别人不好”,殊不知人际关系的钥匙就在你自己手中。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获得更多的朋友,并与他们永远保持真挚的友谊。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心理学家认为,交往中只要能够遵循一些原则,就可以更好地赢得朋友,保持友好的联系,避免人际交往的失败与不幸。

(一)交互原则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着错综复杂但却缺少不得的社会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寻求自我价值感与情绪安全感的倾向,希望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并表现出支持、接纳和喜欢。在别人承认的过程中,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往往忽略了交往对方的感觉和心情,这恰恰是我们遭遇人际交往困难和障碍的主要原因。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只有建立在相互重视和相互支持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是可靠和持久的。通常别人对我们的喜欢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们感到自己也被我们所喜欢,并且承认他们的价值。同样,对于真心接纳、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愿意与之交往并维持良好的关系。“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保持中,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主动地接近、热情地接纳,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好人缘”。

(二)开放原则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应该顺应潮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打破以往的定势与形成的刻板效应。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青年人更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不要依靠自己的好恶、经验和感受来评判是非,妄加取舍,以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地域的限制,通过信件、电话、网络,人们可以自如地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树立开放的观念,抛弃“老眼光”和“画地为牢”的旧思维。

(三)真诚原则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顺利沟通的桥梁,只有以心换心,以诚相待,才能彼此理解和信任,进而结下深厚的友谊。如果“用得着朝前,用不着朝后”,对有利可图的朋友感情投资,对自己无用的旧朋友则弃之如敝帚;或抱着“投桃报李”的庸俗互酬心理,一旦对方没有给予期望中的回报,就翻脸不认人;或期望别人真诚对己,自己却不愿向对方袒露心扉,一味地遮遮掩掩、虚情假意、逢场做戏,那么就绝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而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须以真诚作为前提,真心帮助他人而不图回报,对不同观点直陈己见而不口是心非,对朋友的缺点、不足能当面委婉提出,而不背后讽刺攻击,切记只有真诚,才能得到知己。

(四)宽容原则

学会宽容,会使人们明智地看待与对待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冲突,保持健康心态。待人宽容,能够扩大人际交往的空间,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众所周知,现实中的人们因其出身、经历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格与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你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只有尽量包容,正视差异,淡化矛盾,才能够游刃有余。宽容是心胸宽阔、坦荡、成熟的表现,古人云“仁者无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事事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只能使自己日益被周围人嫌弃、孤立。当然,宽容不是不讲原则,不辨是非,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理解与爱心的表现。

(五)尊重原则

社会中的人们,虽然在性格、能力、气质、个性倾向性方面不尽相同,并会因为社会分工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地位,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所以,良好和成功的人际交往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够引发对方的信任与忠诚,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正如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或无端损害他人的利益,或过分迁怒与指责对方,都只能导致人际关系日益紧张恶化,并可能引发冲突。除了尊重他人之外,尊重的原则中还包含自尊,即尊重自己。过分的自大或自卑都不利于人际交往的成功。

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人际关系系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一)相互认同

相互了解,要做到这点非常不易。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往往随着彼此相互认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当从自身做起,克服“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错误观念,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了解彼此的权利和责任,正视差异,设法沟通。

(二)情感相容

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称为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间越相容。当别人做出一点成绩而兴高采烈时,感情相容的人也会由衷地为朋友的成绩而高兴。

(三)行为近似

言谈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越相应近似,越易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以诚相交

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可以设想,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谁会对你感兴趣呢?

(二)学会“听话”

要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是十分必要的。一个13岁的荷兰移民小男孩,成了世界“第一等名人访问者”,原来他买了一套“美国名人传说大全”,他给这些名人写信,请他们谈谈自己成为名人有趣的事情,于是他收到了许多名人的信。他深深懂得“一些大人物喜欢善听者胜于善谈者”。

(三)学会说话

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不讲不该说的话;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在谈话中,注意谈起对方感兴趣的事情和最为珍视的东西,使之高兴,你也不难与之接近了。

(四)抛弃嫉妒心

妒忌别人,实际上是企图剥夺别人已经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种心理极易引起别人反感。同时要克服猜疑、苛求、孤独、自卑与自满等不良心理状态。

(五)慎交友,交益友

并非人人都想交朋友,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要选择交友,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寻找快乐,摆脱忧愁,有益于身心健康。

四、人际交往的吸引力

在人与人之间,有的一见如故,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中间有个吸引力的程度强弱问题。造成人际吸引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长相因素

真正的人生成功者首先要有良好的气质,这是一种视觉上的标识。这种气质并非就是说男性英俊潇洒,女性美丽动人。你的外表不一定很好看,但是具有成功气质的人,无论做什么或者说什么,往往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在某次宴会上,某个人外貌尽管不是很出色,可是不管他站在哪里,身边总是吸引着一堆人围绕着他。

一位长相极其普通的中年男子,甚至他的长相不怎么讨人喜欢,他身体偏胖,且头顶微秃,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魅力欠佳,相反他认为自己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能够让所有与他交往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正是因为他这样地想,他好像真的有了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他的言谈举止确实给每一个与他生意上有过往来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觉得他为人热情,有自信,是个生意场上值得信赖的人。他的成功就在于他首先有了一个成功的自我形象。

但是本身外貌就长得出色的人,在人际交往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他们更能轻易地吸引住别人的注意。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长相有魅力的人,甚至连成人也是更喜欢长相好看的儿童。人们会自然觉得长相漂亮的人更可爱。但如果不懂得自我经营,不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长处,那么出色的外表对周围的人也会失去吸引力。公司里一个年轻的女同事,身材姣好,相貌出众,但是她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总是表情木然地从人们的身边走过,从不主动给别人打招呼。最不可让人理解的是她还有着严重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有着许多的缺点,所以有时她都不敢正眼看人。这样时间一长,周围的人对她的外貌没有多大的反映了,而且也认为她有着很多的缺点。但是如果她有一个成功的自我形象的话,那么她有可能被周围的人视为一个极具魅力的佳人。

(二)能力因素

人们都比较喜欢聪明能干的人,觉得与能力强的人结交是一种幸福并感到自豪。为此,不少人愿意与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结为良师益友。能力强的人之所以能吸引别人,就在于他们能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人自身最宝贵的个性和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1960年,罗马夏季奥运会上,一位美国姑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一连夺得100米、200米及400米接力赛三枚金牌,在世界田径史上永远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就是威尔玛。但她的人格魅力比起她的体育成绩来,更能让人感动和惊叹。威尔玛幼年曾患肺炎,小儿麻痹又使得她的左腿变得弯曲,脚步内弯,她的幼年都是伴随着矫正器过日子的。艰难的六年努力使她终于拿掉了矫正器,随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到最后在奥运会上拿下了三枚金牌。对于她来说,这样的成功需要付出多少的鲜血和汗水呀。她身上超乎寻常的意志力使我们震撼,这种超强的能力折射出的迷人光辉不能不令人心向往之。

(三)相近因素

邻近性不仅指居住上的接近,还包括在一些学习和工作场合上的接近,如同桌同学、同办公室、同车间的同事等等,较易结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因为生活空间的邻近,便于了解。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突然的灾难和巨大的困难来临时,最先在你身边帮助你的人,是你的邻居、同事。现代生活,随着人们工作、学习等一切外在的因素与他人的交往面扩大的趋势,自己真正的家庭生活却陷进了一个孤立的环境里。人们不再与自己的邻居谈天说地,更不会去邻居家串门聊天,很多人可能永远没有兴趣去知道自己邻居的名字和职业。曾经有一幅漫画:邻居两个,紧锁着彼此的大门,但却在网上热烈地聊天。他们都需要交流,但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不愿考虑自己周围的人,而宁愿相信互联网另一端的陌生人。

(四)相似因素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某方面或多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言简意赅地表明了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的作用。相似因素包括民族、年龄、学历、社会地位、职业、兴趣、观点、修养等方面。相似的人更容易找到交流的共同平台,无论是去做什么事,或者谈论什么问题,他们总能找到一致点。任何两个人开始交往,都是从双方拥有共同点开始的,正是因为这种共同点,双方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朋友。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见,比如男性有自己的棋友、球友,甚至酒友、侃友等等;而女性有自己购物时的搭档,也有自己一起做美容的朋友,不管是什么种类的朋友,他们都是对某件事或者某项体育活动有着相似观点的人。

(五)相补因素

在人际关系中,还会发现,人们往往还重视虽与自己不同,但能与自己互补的朋友。因为彼此可以取长补短、各得其所。性格不同的人,在交往中可能彼此吸引,因为根据人有追求完美性的趋势,他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处和长处,所以在交往中,会注意与自己不同的人。相补因素在婚姻关系上更为突出,胆汁质的人很可能与抑郁质的人互补;性格恬静的人很可能与活泼好动的人互相吸引。而性格互补型的婚姻更坚固。一个性格暴躁的丈夫与一个同样性格暴躁的妻子,他们的婚姻可想而知,必然天天吵吵闹闹。而相反一个性格暴躁的丈夫和一个性格温和的妻子在一起,吵闹几乎没有,因为温和的妻子总能在丈夫心情不好时,温柔地相劝或者默默地躲开,这样的环境,丈夫生气也持续不了多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