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真经
28019500000015

第15章 巴菲特人生哲学——人生信条(3)

要有业余爱好

水池中没有游来游去的鱼儿,便缺乏了动感;屋子里没有任何的摆设就会变得空空荡荡。人的生活也是如此,需要充实,需要色彩来点缀,否则就会感到单调乏味。

业余爱好就是丰富生活的一种乐趣。人要有业余爱好,因为一个没有业余爱好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业余爱好可以锻炼自我,充实自我,是生活的一种调节剂。生活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成为“归隐者”,对世事不闻不问。拥有业余爱好,如各种运动、写作、摄影、插花、设计、绘画……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充实自己。它可以调节你的情绪,重新“点燃”你的工作热情。另外,一个人有业余爱好,知识面就会宽一些,这样心态就比较容易平衡。

巴菲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可以连续几个小时谈论经济、政治、文学或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事情。投资对于巴菲特来说,既是工作也是娱乐,他把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比作“捕获珍稀而敏捷的猎物”。

工作之余,朋友、家庭和桥牌丰富了他的业余生活。他在一些特定场合与家人、朋友聚会,比如参加为女儿举行的庆祝会,祝贺她因重建玫瑰剧院所做的大量工作而获得奥马哈基督教女青年会颁发的奖章。

每隔一年,他会组织巴菲特社团的成员聚会,这些人都是他的老友兼密友。尽管他在背部受伤后不再打壁球,但仍偶尔打高尔夫。在1996年的年会上,人们注意到巴菲特苗条了许多。对此,他解释说这都归功于自己开始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人们还注意到他不再喝原味可乐或樱桃口味可乐,而改为喝减肥可乐。

除此之外,巴菲特的业余爱好还有很多。除了打网球、高尔夫球和手球式墙球外,还包括绘画,但他特别喜爱的还是打桥牌。桥牌是巴菲特最痴迷的爱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他的牌技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对这项游戏如此痴迷,认为“不玩桥牌的年轻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巴菲特在谈到桥牌时说:“这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因为每隔10分钟,你就要重新审视一下局势……在股票市场上的决策不是基于市场上的局势,而是基于你认为的合理的事情上……桥牌就好像是在权衡赢利或损失的比率,你每时每刻都在做着这种计算……”

“我经常说,如果一个监狱的房间里有3个会打桥牌的人的话,我不介意去坐牢。”巴菲特说。

奥斯伯格女士是巴菲特的桥牌老师,她说,巴菲特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级选手的水平。“最近,我们参加了世界桥牌冠军赛。但是,我们不得不放弃,因为他有紧急的商务需要处理,可我们还是成功地进入了决赛。”

巴菲特说:“打桥牌时,你打出的每一张牌,都希望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响应。在生意上,你办事的方式是,最大限度地使你的部门经理和员工都能为公司竭尽全力地去工作。”

但是,当记者问他的桥牌风格是否和他操作股票市场的风格相近时,巴菲特说:“我没有玩市场,我在收购公司。”

不论他是在工作还是在打桥牌,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一次,奥马哈的南希问巴菲特,她是否能拍一张他打桥牌时的照片,并说希望这不会使他分心。巴菲特回答说:“这不会让我分心的,但是,我得装出让我分心的样子。”

巴菲特喜欢运动,他经常从事的运动包括网球、高尔夫球和手球,还有一项运动让他很痴迷,那就是橄榄球。他是内布拉斯加州球队的铁杆球迷,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现场给球队加油。有了这样一位重量级的球迷,球队老板也高兴,甚至把球队的1号球服送给巴菲特当纪念。

巴菲特还有一项爱好,就是演出,当然属于玩票性质。有一次在迪斯尼公司的年会上,巴菲特穿上米奇的服装欢迎来宾。当大家知道那个把自己打扮成米奇的人就是巴菲特时,都觉得很有意思。1988年,巴菲特在美国广播公司推出的一出肥皂剧《爱》中曾扮演了一个没有一句台词的小角色——酒吧掌柜;1991年又在该公司的另一个肥皂剧《都是我的孩子》中扮演一位金融家,这次的演出时间比上次多了许多,但也只有4分钟。

虽然两次演出的报酬加起来还不到400美元,但已经足够让他高兴一阵子了。

业余爱好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所欲称心,在这里,你不会感到人世间难觅知音,这里全是跟你意气相投的同道中人,共同分享当中的苦与乐,简直是难得的享受。拥有业余爱好,你便拥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拥有了知心朋友,拥有了快乐。

家庭和健康是真正的财富

在生活的天平上,一端放着事业,另一端放着家庭。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却常常不能如愿。那些以事业为借口而疏于照顾家庭的男人真应该感到羞愧。他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没有家庭,就算赚了再多的钱,他又“为谁辛苦为谁忙?”说到底,那种人就算再成功,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花天酒地的物质享受或者是胜人一筹的逞强欲望。在发出“鱼和熊掌”式的感慨时,我们却也可以看到有些神仙眷侣不仅可共患难,更能同富贵。他们不仅能够胜任好领导的身份,更可以成为好伴侣、好父母。巴菲特的实践证明,家庭不仅和事业不冲突,更是事业的基石。巴菲特一直把家庭和健康当成自己的重要财富。

巴菲特生于1930年,比尔·盖茨生于1955年。在与巴菲特交往之前,比尔·盖茨一直被几个家庭问题困扰着。因为公司事务繁忙等缘故,他跟妻子梅林达一直处于一种聚少离多的状态。他不知道如何与自己亲爱的妻子维持融洽的关系,而又不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同时,比尔·盖茨也为子女教育的事情而烦恼不已。他曾经在打牌的时候跟巴菲特坦诚相告:“真是没想到,管小孩比赚钱痛苦多了!”

在与巴菲特多年的交往中,盖茨解开了自己心头的几个疙瘩。盖茨和他的妻子梅林达都是工作狂,两个人正是在加班的时候相识并相爱的。在结婚之后,因为微软的腾飞和盖茨财富的累积,梅林达渐渐从事业上隐退,盖茨与梅林达之间的接触也开始减少。而盖茨十分爱妻子,不想因为分开而减少夫妻间融洽的关系。从巴菲特的家庭观中,盖茨意识到自己应该支持并鼓励妻子从事她喜欢的事业。1993年,“盖茨夫妇基金会”便成立了,并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作为比尔·盖茨的“家庭教师”,巴菲特最后花了370亿美元为自己的“学生”捧场,向该基金会捐出了自己85%的股票。在巴菲特的影响下,盖茨还逐渐从微软的事业中淡出,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孩子学校里举办的活动经常能够看到这位超级父亲前去捧场。

步入老年后的巴菲特更加看重身体健康与家庭和谐。这时候,金钱对于巴菲特而言只不过是一堆数字,他并不在乎多几个零或者少几个零。一次,他的股东问他“成为巨富后还有什么打算”,他想都没想就说:“做最长寿的人。”在妻子死后,他便决定淡出投资界,完成妻子的慈善遗愿。同时他也为几个子女分别成立了慈善基金,并努力将孩子吸引到自己的身边,让一家人在一起和和气气地陪自己度过晚年。

在巴菲特觉得自己应该在股市中隐退的时候,他也终于把迟迟未能完成的心愿达成了。2006年,巴菲特将370亿美元分批向五个慈善机构进行了捐献。其中大部分捐给了“盖茨夫妇基金会”而不是自己的基金会,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好友比尔·盖茨做慈善比自己更聪明。

在巴菲特看来,人都是依附于家庭的。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是奥马哈一个心理学教授的女儿,她与巴菲特的姐姐曾经是大学的室友,巴菲特第一眼见到她便爱上了她。当时苏珊正跟其他的男生交往,聪明的巴菲特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首先与未来的岳父搞好关系,又拜托苏珊的姐姐在旁边帮忙说好话,再加上巴菲特特有的幽默感和责任心,苏珊终于在不久后跟这个并不帅气的犹太人走到了一起。

巴菲特十分爱自己的娇妻。每一次她从他的书房前走过,巴菲特总是会“心里一亮”。出身书香门第的苏珊对于资本市场的赢利并不看重,而渴望成为一名歌手。在子女长大之前,她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等到孩子们成人之后,巴菲特支持她的想法,并不断鼓励她重新拾起自己的梦想。他告诉她如果退缩,她自己会后悔一辈子的。在巴菲特的鼓励下,已经结婚23年的苏珊终于开始登上舞台。巴菲特也经常去参加她的演出,并盛赞自己妻子的歌喉让他“停止了呼吸”。

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地向苏珊允诺自己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会给苏珊幸福的生活。那时,巴菲特的事业刚刚起步,他们的生活并不宽裕。

因为巴菲特特殊的工作,巴菲特在家里享有特殊待遇:他可以一整天呆在自己的书房里而不过问其他的事情。然而,巴菲特享有的这些特权并不代表他就是家中的国王。在巴菲特的家庭观念中,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家里的重要人物——巴菲特并不觉得自己的事业比家里其他人的活动来得更伟大。

巴菲特对于妻子的兴趣和钟爱的事业只有两个字:支持。巴菲特喜欢在普通的快餐厅吃饭,而苏珊则喜欢去一些艺术家咖啡屋。巴菲特在这方面倒从未吝啬,他经常陪同妻子一起去艺术家咖啡屋。

苏珊还十分热衷于公益事业。她在1969年左右积极参加堕胎合法化的活动,这时候,刚从股市中隐退的巴菲特更是热心地支持苏珊的活动。后来苏珊想把慈善事业的范围扩大,打算建立一个慈善基金。精通理财的巴菲特当然不放过支持妻子事业的机会,他们建立起了自己的私人信托基金,每年向数十名黑人学生提供奖学金。在妻子死后,巴菲特为了纪念亡妻,又把基金会的名称改为“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

晚年的苏珊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与巴菲特分居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仍然亲密,他们像其他的夫妇一样外出旅游、安享晚年。在巴菲特的家庭观念中,是人依附于家庭而不是家庭依附于某一个人。不管一个人在事业上多么成功,在家里的时候也只是家庭的普通成员。因此,即使巴菲特在外面有再多的财富,他也要回家陪自己的子女复习功课,为自己爱人的事业摇旗呐喊。

更喜欢简单一点

有人说,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

盖茨对巴菲特的总结是:生活上,简单随意;工作上,执著如一;投资上,坚持原则;做人上,保持低调。

◎ 简单行事

巴菲特是投资大师,但在IT业最风光的时候,他却没有持有一家IT公司的股票,原因很简单:技术上的事,他的确懂得不多,而对自己搞不懂的事,他一般都敬而远之。好在巴菲特不是生活在聚光灯下的人,他一直生活的城市奥马哈也不是时尚之都,所以媒体的嘲笑不会对他产生影响。好在巴菲特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同,而排行榜的数据也够争气,反倒让媒体感到自身无知。

事实上,巴菲特的财富和名气都是他一步步挣来的。他的父亲虽然是国会议员,但父亲死后并没有给巴菲特留一分钱。老巴菲特不是不爱他,而是觉得他有足够的能力成为富翁。在这一点上,巴菲特本人倒是从不谦虚。他在20岁左右的时候,就不止一次地向身边的人谈到自己会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虽然他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他投资所需要的钱,但他有能力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比如,在他成立首家公司的时候,他最大的股东是他的姑妈和姑父,在他们眼里,巴菲特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当然,他们的信赖在多年以后都得到了超过千倍的回报。

巴菲特是力主简单行事、保持头脑清醒的典范——或许他就是这方面的天才。崇尚理性和坚持,根据常理判断事物是他的指路明灯。比如,他看中可口可乐的理由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会口渴,而历史经验证明,人们一旦喝上了它,就会欲罢不能。

他喜欢用简单的语言来分析复杂的事物。对于自己的工作,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投资行为,他用几个字来形容:“分派资金。”当然,他还是要用一句话来解释这几个字:“我的工作就是要与什么人一起,以什么样的价格,投资什么样的企业。”和大家常提到的“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一样,巴菲特喜欢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然那只篮子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他喜欢下大注。他的投资行为有点像种树,他有的是耐心等着一大片树开花结果。

和当代另一位投资大师比德·林奇喜欢在华尔街和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相比,巴菲特的日子显得太寂静。他一生都住在美国中部的一个不太著名的城市——奥马哈,那是一个以牛排和玉米、和平与安静构筑的城市。但即使在这里,巴菲特也不愿走进公众的视野,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思考和阅读上。

巴菲特总爱说:“我们喜欢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一流的企业。”虽然巴菲特一生收购了很多企业,但都是在双方自愿互利的前提下进行收购的,他的原则是不威胁人,决不参与有敌意的收购。

他把投资看成是打篮球时的投篮,而且是篮下单手跳投,打板入篮。

他把钱投入到他认为靠得住的地方,然后就捂在手里,经过熊市和牛市。

“我要把它们捂在手里。”巴菲特的话听起来轻描淡写。

◎ 简单的生活

从外表上看,巴菲特就像一个心不在焉的教授:蓬乱的头发,浓浓的眉毛,起皱的衣服,说起话来很认真,又充满幽默。虽然早已积累了亿万财富,但对物质本身却不太看重。他说:“我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不太强烈,我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在巴菲特看来,简单的生活包括:不注重外表,不需要每天把头发梳理得很整齐,不穿熨烫得很整齐的衣服。如果需要打领带的话,也不一定非得和西装配套。

巴菲特似乎不受任何诱惑的影响,他在饮食方面也不太讲究。他不抽烟,也不喝酒,除了他特别钟爱的廉价的樱桃可乐外,很少再喝其他的饮料。他不常参加社交聚会,也极力回避上高档饭店,平日就在奥马哈一家普通的牛排屋就餐。他的饮食习惯是这样的:要一瓶樱桃可乐开开胃,然后用牛排和汉堡包充饥,根本不在乎人们害怕的胆固醇,而身体又出奇的健康。

他的一条人生哲理是:与其事后设法摆脱困境,不如事先避开困境。

他喜欢把事情搞得简单些,是因为不想让太多的生活琐事分他的心,使自己能集中精力来思考问题。如果能住得离办公室近些,何乐而不为?如果牛排店里的汉堡包和牛排能满足食欲,何必到其他店里找饭吃?

他的另一条人生哲理是:事情要亲自去做。一次,他开车去参加本公司的一个年会,开完会后,他刚想坐进自己的汽车,一位女股东手里拿着一叠文件向他走来,希望他能看看这份文件。他回答说他会的。接着,她又问他是否需要把这份文件寄给他。“不必了,你现在就可以交给我,我回办公室就可以读了。”他收下这些文件,钻进车里,回办公室读文件去了。

不崇尚奢华生活的巴菲特,情绪上十分平和,好像没什么事能让他大喜大悲,也没什么事能让他生气。他对事情均能理性对待,他觉得可行的事,回答通常是:“对,应该。”对他不喜欢的事,回答是:“我们不需要做那种事情。”

◎ 简单的快乐

他的精力大都花在了对事物的潜心研究上,而且会以积极和诙谐的方式作出回答。他常常开一些贬低自己的玩笑,比如说:“瞧,你们的董事长又犯了一个错误。”有时候,他会传播一些类似的故事,比如说,他研究饮料工业长达50年,最后发现该工业的两大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干得不错。

潜心研究离不开阅读,而巴菲特的阅读量大得惊人。在报纸方面,他常年订阅《华尔街日报》、《价值线》、《穆迪氏指数》等报;在商业杂志方面,他是《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幸福》等传统杂志的老读者,行业刊物能找到的他也读,当然他更重视企业的年报。而在书籍上,他的阅读面就更广。他把罗素视为精神导师,罗素的全套著作他都买齐,用心研读,经典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作品也是他喜爱的阅读对象。

大量阅读的结果是,对投资、对生活,他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巴菲特喜欢和周围的人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来增添生活中的乐趣。

有一次,他和唯一的女儿签了一个“君子协定”。当时他的女儿结婚不久,巴菲特告诉女儿,她可以在30天之内疯狂购物,而不必担心买单的问题,因为钱由老爸来出。但他们的约定有个附加条件,她必须保证第二年的体重不再增加。他的女儿最后依靠技术性手段赢得了这笔交易,因为在他们的约定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如果她怀孕的话,那么这个附加条件就可以作废。表面上是女儿赢了,可巴菲特更高兴,因为他得了个外孙,使他在工作之余,生活得更充实。

在谈到投资时,巴菲特常常妙语连珠。对于热闹的华尔街,他这样说:“华尔街是唯一的一个人们乘着劳斯莱斯汽车向那些乘地铁的人讨教的地方。”而对于商学院这类教人们如何赚钱的组织,巴菲特的评价也高不到哪儿去:“商学院更喜欢复杂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行为,而简单的行为更有效。”

下篇

巴菲特投资真经

5

在每一个努力进取的领域中,一流的、可行的法则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法则在金融投机领域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其在马拉松比赛、网球锦标赛、象棋比赛或公司收购中的重要性。这一共同的特性存在于下述事实中:

成功或胜利既涉及技术方面也涉及策略方面的考虑。当代众多的投资者在其交易或进取的技术方面可以说是不分上下的,而区别那些赢家和未能成为赢家的人的主要依据是看其是否一贯地、有约束地运用着一流的和可行的策略。巴菲特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对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证券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对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和投资时机的把握都另辟蹊径。巴菲特在证券市场的投资实践中对证券投资理论演变的关注以及对这些理论致命弱点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获取高收益率的投资方法,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证券投资策略。